“他写了这些书之后死去”|《成为福克纳》线上共读会
快闪楼
已结束
守望者eye(守望者,到灯塔去。)
大家好,这里是 南大·守望者 出版社·豆瓣Club,7月6日是福克纳逝世纪念日,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到了晏向阳老师为我们领读《成为福克纳》,一起开启为期7天的阅读之旅。
豆瓣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书的译者晏向阳,很高兴能带领大家一起共读《成为福克纳》。福克纳作为一个世界级和现象级的作家,对他的阅读和解读自然有着无法计数的角度和层次。今天我们在这里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是为走进这座巍峨的大厦,摸一摸它的质地,感受一下它的结构,说不定也能给它添上一块砖加上一片瓦。
我的豆瓣主页是:ikisswhy (douban.com)

《成为福克纳》是一本怎样的书?
本书的作者菲利普·韦恩斯坦是美国斯沃斯摩尔学院的文学教授。他来自南方的田纳西州,但却在18岁时就因不满南方的种族歧视而毅然离开那里去了美国的东北。大学毕业后即到斯沃斯摩尔学院任教,终身除因为研究福克纳外再也没回到南方。他以自己对种族问题的敏感抓住了福克纳作品的精髓。而他研究福克纳的过程也就是与福克纳的长年对话,最终深入挖掘黑人奴隶制对美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的过程。本书是他关于福克纳的第三本著作,也是最耗费他精力的收关之作。他当然已经阅读过了以约瑟夫·布洛特纳为首的一系列重要传记作家关于福克纳的生平的叙述,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可以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于是才有了这本《成为福克纳》。

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成为(Becoming)”是一个过程。它跟《押沙龙,押沙龙!》里“朱迪思那个受欢迎的织布事业不无相似之处”,五六个人同时在机器上织着一块布,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图案织进去。最后会成为什么样子当时是没人知道的。为了真实展现福克纳的生活困境,作者强调他“无意用写小说的后视方法来整理他的生活”,“努力把线性时间、事后明智和已完成的成为所带来的陷阱减少到最小”,只着重分析福克纳是如何忍受着当时的那些“无关紧要”(福克纳坚持认为自己的一生不值得书写,自己的墓碑上只应有一句话,就是我们今天共读的主题句:他写了这些书之后死去),却将它们变成了“至关紧要”的作品的。
概括来说,作者把福克纳的创作生涯分为了五个阶段。最初是与埃斯特尔结婚前,福克纳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他在模仿和尝试中寻找文学自我;和好友兼赞助人以及爱人埃斯特尔的关系都有些尴尬。福克纳最初的作品如《坟墓里的旗帜》《蚊群》和《士兵的报酬》等包涵了丰富的南方因素,但他还不知道该怎么驾驭它们。他在童年中因为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强硬养成了“骡子精神”:不抱怨,不解释,坚定立场,保持完整,做自己。

后来,在看到了与埃斯特尔结婚的希望的同时,福克纳也找到了突破口,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喧哗与骚动》。接下来他的文学生涯开始爆发,《我弥留之际》、《圣殿》和《八月之光》很轻松地就诞生了。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却陷入一次又一次的“不合时宜”。娶了埃斯特尔一家子之后他着急地买下了自己的大房子,进入了对婚姻和财产既自豪又憎恶的默默对抗阶段。这段日子里,福克纳为弥补没有当成空军的遗憾,自费学习了开飞机,还带领自家兄弟成立了飞行表演队。可最终却把弟弟迪安葬送在这项运动中。
当福克纳的南方文化一步步深入渗透进他的作品中时,他内心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地展示出来了。南方家族腐烂的秘密被翻出来了,《押沙龙,押沙龙!》充满各种扭曲反复,但却饱含情感。福克纳作为文化的揭露者却并不打算否认和抛弃它。相反,他买了个农场,踏踏实实地当起了南方农夫。这样,南方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成为他永远的煎熬。

摆脱不了文化痼疾,福克纳的梦想在回退而不是前进。他首先要保持的是南方家族的尊严——承担整个大家庭的一切开支,除了自己的弟弟们外,还要有一群黑人女仆和管家,定期到大森林里狩猎等等。可惜他的艺术使命无法支撑他圆满完成这一角色。他不得不进入好莱坞圈子追逐金钱的时候,也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酒精和绯闻的漩涡,借以对抗痛苦和虚无。《我若忘记你,耶路撒冷》和《村子》里对月经、子宫、性交等的痴迷,让研究者们忍不住就要往福克纳本人身上联系。
晚年后功成名就的福克纳开始脱离“福克纳文体”的控制,变得驯服多了,身上开始出现更加能够展示的人格。他最后的《小镇》《大宅》和《掠夺者》回归了马克·吐温汤姆·索亚的恶作剧性质。这并非是他终于获得了宁静的结果,而只是随着女儿外孙们的长大,它们变得不重要了。
对于福克纳的一生,作者最后总结道:不过说起来最为感人的是,福克纳展示了生活在时间持续流逝的时候一定会有磕磕碰碰。被风暴冲击是要了解“无关紧要”的事实。而忍受它——而且继续寻求不可能描述风暴的词汇——就是坚持“至关紧要”。

如何参与本次共读会?
共读说明:
共读书目:《成为福克纳》
共读时间:7月6日—7月12日
领读人:晏向阳(《成为福克纳》译者)
答疑时间:7月8日晚 7:00 - 8:00
主题讨论时间: 7月9日晚 7:00 - 8:00
主题讨论内容:作家是艺术的大师还是生活的大师?
参与方式:
本次共读包含打卡&自由交流、一次主题讨论&答疑
打卡&自由交流:
共读开始后,大家可以每天来评论区进行打卡,同步自己的打卡时间、阅读进度等等;
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读后感、书摘,或者和其他读者一起交流讨论。
主题讨论&答疑:
共读期间,除了自由交流之外,大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并在提问时加上【提问】的前缀,方便我们更快看到问题;
同时,本次共读还会在评论区发布1次主题讨论,并注明【主题讨论】的前缀,你可以就你感兴趣的主题和大家一起进行更为聚焦的讨论;
我会在7月9日 当天晚上 7:00 - 8:00开启主题讨论。
7月9日主题讨论:作家是艺术的大师还是生活的大师?
活动奖励:
本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从打卡留言并坚持到最后的读者以及分享精彩读后感的读者中,评选出2位朋友,各送出2022新书(缪丽尔·斯帕克小说《处心积虑》或《肯辛顿旧事》)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