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遗梦|uu们怎么看金玉良缘是薛宝钗母女炮制的这个说法
以为鲸鱼不说话(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2022-07-07 21:45:08
已编辑
我不是很赞同,也不觉得薛家是上不得台面的商贾家庭。
薛王联姻是明确存在的,贾王史薛是四大家族上了护官符也是作者明确写明的,薛家就是豪门。
古代倾向高嫁低娶,嫡长子贾赦的儿子、荣府下一代掌门人贾琏娶到王熙凤,但贾政儿子贾珠娶的李宫裁家世就非常一般(姐妹们说未必一般,对科举有助力)。贾宝玉妻子家世未必多好,贾母疼宝玉显得他地位超然实则未必。
反到正是金玉良缘这个说法才让薛姨妈考虑贾宝玉吧
封建时代大家族孩子不可能自己去参与婚姻的事的,宝钗应该是猜到母亲的想法
uu们怎么看呐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0:51:14
贾史薛逐渐都败了,前期就王家还好点。我觉得薛家在贾家住,是因为薛家老爷死了在当时就算孤儿寡母,薛姨妈心里需要依靠吧,想和姐妹做伴。她也可以在王家住,但还是姊妹间关系好,就在贾家住了。吃住都是自己出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至于说够不上社交圈。这些家族也不是只和比自己强的家庭来往啊。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1:01:28
金玉良缘是精心炮制的,我在很多学者底下都看过相关的看法。马瑞芳的解释是 ”查抄大观园后宝钗 金玉良缘是精心炮制的,我在很多学者底下都看过相关的看法。马瑞芳的解释是 ”查抄大观园后宝钗借口母亲身体不好搬走,探春说“很好。”又说姨妈好了不来也使得,李纨说,怎么撵起亲戚来?探春说“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说明薛家被撵。中国红学会首任会长吴组缃先生说号称不爱首饰的宝钗整天戴着沉甸甸金锁,是对金玉良姻默认式宣传,写进吴先生的论文,且在北京大学红楼梦专题课讲过。”。而且宅斗宅斗是中国古代重要社会内容,有宅斗内容并不就是阴谋论。可以有别的看法,但不要说别人是因为喜欢黛玉就黑宝钗,这就纯属扣帽子了。 ... 池棠小荷这里我倾向是探春的气话。她对自己抄自己家很生气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1:28:40
我觉得怀疑金玉良姻说法有问题也有依据。 首先,关于金锁的来源说法不一。 第8回莺儿说金锁上的 我觉得怀疑金玉良姻说法有问题也有依据。 首先,关于金锁的来源说法不一。 第8回莺儿说金锁上的字是和尚给的,要錾在金器上: ——宝玉看了他的,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他说完,便嗔他。 第28回又说和尚给的是金锁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 其次,薛宝钗口中的癞头和尚是在她发病后一段时间送来的海上方,薛宝钗对癞头和尚的事情好像是亲身经历,应该是她至少记事的时候 ——……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 但是薛蟠作为兄长,比薛宝钗大两岁,但是似乎没见过这个癞头和尚。他的消息来源是薛姨妈,如果他见过癞头和尚,知道金锁的来历或者字的来历,说法应该是“和尚说”,而古代和尚去薛府不可能先见薛姨妈再见薛家男性吧? ——第34回,薛蟠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 第三,相比于贾宝玉那块天生自带的玉,怎么砸也砸不烂的玉,能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的玉,薛宝钗的金锁显得过于“人工”,还需要翻新。 ——第35回,薛蟠道:“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宝钗道:“黄澄澄的,又炸他作什么?” 薛蟠很自然提到去炸金锁,薛宝钗说“又”,可能以前也炸过。 ... 木木这个我是觉得是陈述角度不同,作者使用的语言不同。然后宝钗生病的时候很可能薛父还在,和尚见的是薛父,既然给宝钗治病,肯定也见了宝钗。薛蟠未必坐家。宝钗知道的是治病的经过。再者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而石头是随着和尚道士来人间见世面。石头并不等于贾宝玉,绛珠草来还泪,宝黛悲剧大家都认可。宝玉游太虚幻境,听到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作者就是要写一个宝黛爱情悲剧,写一个双宝意难平的婚姻。是注定的啊,和尚说金玉良缘只是提示未来会发生的事,全书充满谶语。金玉良缘其实是从结果往前推的一种说法,也是作者设计好的情节。怎么会是薛姨妈炮制的,而且怎么解释金锁上的字呢。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1:50:15
金玉良缘是精心炮制的,我在很多学者底下都看过相关的看法。马瑞芳的解释是 ”查抄大观园后宝钗 金玉良缘是精心炮制的,我在很多学者底下都看过相关的看法。马瑞芳的解释是 ”查抄大观园后宝钗借口母亲身体不好搬走,探春说“很好。”又说姨妈好了不来也使得,李纨说,怎么撵起亲戚来?探春说“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说明薛家被撵。中国红学会首任会长吴组缃先生说号称不爱首饰的宝钗整天戴着沉甸甸金锁,是对金玉良姻默认式宣传,写进吴先生的论文,且在北京大学红楼梦专题课讲过。”。而且宅斗宅斗是中国古代重要社会内容,有宅斗内容并不就是阴谋论。可以有别的看法,但不要说别人是因为喜欢黛玉就黑宝钗,这就纯属扣帽子了。 ... 池棠小荷赞同合理的部分,但是男学者普遍厌女,以男本位视角解释问题,也是存在的。有的时候热衷于制造二女一男的戏码。我觉得红楼梦还蛮高级的。有的时候男学者解读地很低级。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2:59:53
见过层主说得说法,但我觉得有点怪怪的。飞鸟尽良弓藏,陪着打天下赚的爵位,慢慢后代就远离权利中心了。我国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上人文化,只有科举中第是当人上人的唯一手段。读书科举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但凡能读书的人家的一种必然呀。明清所有人家都是这么做不仅贾家如此吧,不仅贾珠如此,宁府贾敬(他还有爵位承袭)也参加科举还中进士了。这说明这时他们还是有危机意识的。国子监祭酒对能否中进士没有决定性帮助(带的学生都很低级的),而且曾是,李纨爹已经不干了。对贾家来说就是取了个书香门第的姑娘,贾政酷爱读书,所以给儿子取了这么个人家的女孩吧。家境肯定不差,但没实权没大钱,和四大家族没得比吧。林如海年已四十,前科探花,贾敏嫁给他也是因为世家子弟,而且青年才俊。未来能不能中进士谁也不知道,毕竟中第概率极其低。。只能说反映了所有家族都在读书科举,这是延续家族的唯一手段了。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3:27:23
林如海探花就是科举进士第三名呀,而且是长相非常不错的,才能被皇帝封为探花。以当时的贾家,贾 林如海探花就是科举进士第三名呀,而且是长相非常不错的,才能被皇帝封为探花。以当时的贾家,贾敏肯定不算高攀,但也不算下嫁。 李纨的父亲能做到国子监祭酒,极有可能也是进士出身,最重要的他是文官,又身处这个职位,有没有钱,官职高低不要紧,他有人脉和文官当中的地位,如果贾珠没有去世,还顺利走上了读书科举的路,老丈人多少还是可以帮一些。我不是指走后门,就类似于一家子理科生,然后有个文科生亲戚,帮忙指点之类。 当时贾珠娶妻的时候贾家也许还没开始走下坡路,所以也不在乎媳妇家有没有钱,官职高低,王夫人应该很喜欢李纨这种类型的儿媳妇。 至于转型,我觉得重文轻武有一定的原因吧,而且贾家世袭爵位没有了就只能坐吃山空,肯定要让子孙读书走仕途接着做官。 他们的理想应该是林如海那样,但可惜两家加起来也就贾敬一个进士,还出家了 ... momo是哒层主掰开了讲很赞同唉~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3:31:28
林如海探花就是科举进士第三名呀,而且是长相非常不错的,才能被皇帝封为探花。以当时的贾家,贾 林如海探花就是科举进士第三名呀,而且是长相非常不错的,才能被皇帝封为探花。以当时的贾家,贾敏肯定不算高攀,但也不算下嫁。 李纨的父亲能做到国子监祭酒,极有可能也是进士出身,最重要的他是文官,又身处这个职位,有没有钱,官职高低不要紧,他有人脉和文官当中的地位,如果贾珠没有去世,还顺利走上了读书科举的路,老丈人多少还是可以帮一些。我不是指走后门,就类似于一家子理科生,然后有个文科生亲戚,帮忙指点之类。 当时贾珠娶妻的时候贾家也许还没开始走下坡路,所以也不在乎媳妇家有没有钱,官职高低,王夫人应该很喜欢李纨这种类型的儿媳妇。 至于转型,我觉得重文轻武有一定的原因吧,而且贾家世袭爵位没有了就只能坐吃山空,肯定要让子孙读书走仕途接着做官。 他们的理想应该是林如海那样,但可惜两家加起来也就贾敬一个进士,还出家了 ... momo解释下我是说贾敏嫁给林如海的时候还不清楚会不会中,但最后得了探花。贾母夫妻还挺会看人的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03:34:05
林如海探花就是科举进士第三名呀,而且是长相非常不错的,才能被皇帝封为探花。以当时的贾家,贾 林如海探花就是科举进士第三名呀,而且是长相非常不错的,才能被皇帝封为探花。以当时的贾家,贾敏肯定不算高攀,但也不算下嫁。 李纨的父亲能做到国子监祭酒,极有可能也是进士出身,最重要的他是文官,又身处这个职位,有没有钱,官职高低不要紧,他有人脉和文官当中的地位,如果贾珠没有去世,还顺利走上了读书科举的路,老丈人多少还是可以帮一些。我不是指走后门,就类似于一家子理科生,然后有个文科生亲戚,帮忙指点之类。 当时贾珠娶妻的时候贾家也许还没开始走下坡路,所以也不在乎媳妇家有没有钱,官职高低,王夫人应该很喜欢李纨这种类型的儿媳妇。 至于转型,我觉得重文轻武有一定的原因吧,而且贾家世袭爵位没有了就只能坐吃山空,肯定要让子孙读书走仕途接着做官。 他们的理想应该是林如海那样,但可惜两家加起来也就贾敬一个进士,还出家了 ... momo贾琏四大家族联姻,贾珠和国子监祭酒女儿结婚读书科举,元春进宫。这一代规划的很厉害唉。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10:36:16
层主提到的确实是宅斗。王/尤,邢/王都是家庭范围内。炮制金玉良缘是宅斗嘛。好像已经超出了宅斗的范围,薛姨妈和薛宝钗炮制金玉良缘的谎言,为了让宝钗嫁给宝玉。两个豪门家族的事该怎么定义呢。和续书写调包计是一个风格的。为啥我觉得这厌女呢,我也说不清,我觉得作者是对妻妾之争婆媳矛盾是如实表达,这是合理的。炮制金玉良缘,调包计就很抓马,说不上来哪不对,但就是不对。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11:10:06
我觉得看薛宝钗及薛家的门第,有个人物可以供横向对比—薛宝琴。 钗琴二人不仅是堂姐妹,在出身 我觉得看薛宝钗及薛家的门第,有个人物可以供横向对比—薛宝琴。 钗琴二人不仅是堂姐妹,在出身上也相当类似:二人父亲皆是皇商,一个负责杂料采买,一个搜罗海外奇珍;紫薇舍人薛公是她们共同的先祖;现有家人配置都是母亲+兄长,父亲早逝;个人素质上宝钗博学多知,宝琴见多识广,也是不分伯仲。 而宝琴定下的夫婿是谁呢?梅翰林之子。书中有关梅家的笔墨不多,但怎么看都不像是实权人家,也不算豪门贵族,就是个一般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读书人家罢了。 而薛家对这门早年间定下的亲事非常重视,薛母痰症未愈,薛蝌便带着妹妹早早进京发嫁,为了全心全意投入准备,连薛蝌的亲事都能后延。 反过来看梅家方面呢?一家子跟着赴外任去了,完全没知会准亲家一句,薛家急匆匆赶来才发现扑了个空。这不就是“女方反上赶着男方”,梅家这冷淡的态度,是想悔婚呀。 也就是说,梅家这不上不下的门第,尚且看不上薛宝琴的出身;那和宝琴条件相仿的宝钗,若不借助贾府的平台,能得多少公卿人家青眼呢? ... Pemberley薛宝钗家是家族中的大宗吧。宝琴不能说和宝钗出身完全一样。贾家家族其他姑娘也不能和四春比吧。薛姨妈直接就给薛科定下亲事,在家族中两个不是一个地位。就像贾璜也是玉字辈嫡派,能和宝玉比嘛。薛科送妹出嫁未必就那么着急,只是一个进京和出场的由头。薛家在京也有房子,薛科父没了投奔薛姨妈,未来方便嫁妹妹,也可以让薛姨妈看着给薛科定门亲事,还方便薛科读书交际啥的,毕竟皇商,也要打点好关系。作者这书要详略得当,不能事事都交代。只要作者不列明薛科进京理由12345,就开始揣测,不太合适吧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11:23:52
赞同层主。金玉说的参差是表达的问题,也是作者写书不会去完全重复相同的话。莹儿怎么说,薛蟠怎么说,宝钗怎么想,同一件事有不同情境,不同人物有不同性格,表达就不一样。书里金玉真的没有啥疑点,宝玉游太虚幻境听到“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那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如果金玉说是薛姨妈炮制的,那么宝玉在太虚幻境听到的判词谶语还可靠嘛。我觉得黛玉先去世以后,宝钗应该也是很怀念很难过的。蘅芜也是草,可能她俩前世就是好姐妹。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11:31:25
薛家是大家族,但薛家不是只有薛姨妈一家,自从宝钗父亲去世后,薛蟠又不争气,薛家的实际掌权人 薛家是大家族,但薛家不是只有薛姨妈一家,自从宝钗父亲去世后,薛蟠又不争气,薛家的实际掌权人已经不是她们家了,所以才会长住贾家谋出路,金石良缘不是薛姨妈炮制,而是乐见其成的人传出来的呗(王夫人且不论喜不喜欢黛玉,论亲戚远近也肯定跟宝钗更亲近些)类似于支持宝黛的也会暗戳戳打趣(贾母肯定更喜欢自己亲外孙一个道理),薛姨妈对黛玉的亲切是真,不见得是假情假意算计黛玉,但眼看家世日渐衰,又看出王夫人心思,肯定也会反复思量为自家女儿考虑,她不会算计黛玉但也不会全力想帮。如果王夫人透露了这样的心思她还说我要成全黛玉(住在别人家除非搬出去,人家看上你女儿是高抬你,而且关系又这么近,你等于间接说看不上人家儿子,又不能点破宝黛私情,王夫人更反感,薛姨妈没必要为黛玉和自家姐姐撕破脸吧),宝黛这事看前40回走向要成肯定只能是贾母(自家外婆真心替她操心将来的人)做主才行,说到底平时虽是亲亲热热的亲戚,到大事考虑起来也要分个远亲亲疏,这都是人之常情吧…… ... 盼星星盼月亮是的贾母也不讨厌宝钗,但肯定喜欢自己的孙女黛玉,薛姨妈疼爱黛玉当然自己女儿优先。金玉说在前,正好宝玉有玉,宝钗有金,薛姨妈和王夫人这姐俩一拍即合乐见其成我觉得是合理的。但至于家庭位置,薛家是皇商,薛姨妈有儿子承袭,大概不是死了丈夫地位就会变动的。薛姨妈住贾家我倾向于是寡妇心里,想住亲戚家心里有个依靠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13:49:42
书里是贾府视角,其他家族都没有明确交待。但可以推测薛宝钗家是嫡支。创作角度来说是吧。作者写四大家族的消亡,写一个不是大宗的代表家庭写的什么意思呢。薛科父过了孝期然后进京谋前途整理关系也很正常吧。我觉得写送妹结婚是解释为什么宝琴进京。当时社会丈夫/儿子出去做事,妻子母亲在家很正常哇。没啥猴急的。薛科和薛蟠一个爷爷那是堂弟。既是从弟,是薛蟠父和薛科父是堂兄弟共用一个爷爷。也就是他们第四代了。不算多近。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14:15:04
人在说话的时候语言可能不严谨,但是这是《红楼梦》,这是曹雪芹写出来的文字,不可能不严谨。对 人在说话的时候语言可能不严谨,但是这是《红楼梦》,这是曹雪芹写出来的文字,不可能不严谨。对于金锁的来源两次从薛家人口中的说法不一样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曹雪芹给的一些线索,让读者去思考金锁的来历呢?至于金锁上的字,贾宝玉含玉而生那么有名,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从王夫人那里知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八个字不难吧?但是薛姨妈不清楚贾宝玉的那八个字是在一面,而通灵宝玉另一面还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薛家打造的金锁那八个字久是一面四个字,而不是在同一面。 也可以说如果和贾宝玉另一面一、二、三再一一对应,就显得过于刻意冲着宝玉来的。但是金锁的八个字在两面,玉的八个字在同一面,金锁是人工且需要翻新的俗器,玉是天生自带且有功能的灵物,这样对比就显得金和玉不那么相当了 ... 木木红楼梦是严谨的,但我不倾向于它是悬疑小说,不赞同用悬疑小说的方式去解读它。把所有信息都看成不可靠的,去怀疑去揣测,这不是看待优秀文学作品的方式。红楼梦语言的严谨表现在比如贾雨村复官“轻轻谋了一个副职的候缺”,宝玉学堂起冲突茗烟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轻轻/是,这几个字用得很绝,红楼非常讲究练字。人说话不严谨,为什么作者要把不严谨的话写下来,而非像论w一样极度准确。因为作者是写人塑造人,莺儿怎么说,薛蟠怎么说,宝钗怎么想,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表达。这种不同,场面就活了人也活了。这正见作者的高明,同一个事传来传去说法就有参差,80回作者就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真正的人间。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14:51:50
人在说话的时候语言可能不严谨,但是这是《红楼梦》,这是曹雪芹写出来的文字,不可能不严谨。对 人在说话的时候语言可能不严谨,但是这是《红楼梦》,这是曹雪芹写出来的文字,不可能不严谨。对于金锁的来源两次从薛家人口中的说法不一样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曹雪芹给的一些线索,让读者去思考金锁的来历呢?至于金锁上的字,贾宝玉含玉而生那么有名,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从王夫人那里知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八个字不难吧?但是薛姨妈不清楚贾宝玉的那八个字是在一面,而通灵宝玉另一面还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薛家打造的金锁那八个字久是一面四个字,而不是在同一面。 也可以说如果和贾宝玉另一面一、二、三再一一对应,就显得过于刻意冲着宝玉来的。但是金锁的八个字在两面,玉的八个字在同一面,金锁是人工且需要翻新的俗器,玉是天生自带且有功能的灵物,这样对比就显得金和玉不那么相当了 ... 木木再者即使以悬疑小说角度来看,书里都写了姐妹分离多年暮年相见,女性似乎也并不通书信吧,也就派下人互问安好,何以知道玉上何字这种细节的事。宝钗开始要选公主侍读的,为什么就提前做好了金锁刻好了字奔着贾宝玉了。宝玉也非玉,是把无材补天的石头缩成玉让它到世间经历一番。刻字是和尚道人刻的,一样很人工。这不正是为了提示未来的事情吗。正面的三个作用,我也倾向于是提示未来。已除邪祟,未来很可能会疗冤疾,知祸福。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21:46:25
推测得讲证据吧,没证据的不就是在乱猜吗。。。 “从弟”唐宋后就是指同祖父不同父的年幼于己的 推测得讲证据吧,没证据的不就是在乱猜吗。。。 “从弟”唐宋后就是指同祖父不同父的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所以钗琴二人是堂姐妹,类比贾琏和宝玉。退一步说,就算取“从弟”的古义(同曾祖父),那关系也比贾琏/宝玉和贾珍的近一层—那是同高祖父。书里他们亲缘不近吗?宝玉一口一个“珍大哥哥”叫着,珍琏二人更是亲厚,连带尤氏凤姐也素有来往,怎么看都不是远房亲戚。同高祖父的尚且如此,何况是同曾祖父,甚至更有可能同祖父的呢? 写家族消亡也不意味着出场的就是嫡支。嫡支落魄,的确意味着大家族的瓦解;但偏房败落,何尝不能作为满门富贵烟消云散的脚注? 如果不是为了发嫁妹妹,薛蝌把宝琴带进京做什么呢。就算薛蝌是来谋前程的吧,那母亲病着妹妹年轻,正常的做法不应该是自己进京,妹妹留下来照顾母亲吗?再说了,进京整理关系,姻亲关系也是关系,赶紧把宝琴嫁了跟梅家攀上关系也不是没可能。 要知道薛宝琴在一众姐妹里算年幼的,比她年长的黛玉迎春、可能年龄相仿的探春都没消息呢,湘云也只是先定了亲,离出嫁还远。单她一个以“发嫁”之名巴巴地从外地赶来(还没见到男方的面),这都不猴急,那什么算猴急呀。 ... Pemberley宝琴父亲也带着她到处游玩,她破活好动爱玩,出嫁是真,但并不着急,顺便和哥哥先进京也可以玩一玩。薛家在京又有房子。在我这我不觉得有问题,感觉能自圆其说hhh不过也接受提出不同看法值得细思。宝琴就还蛮迷的,其次从弟的问题,说起来是说宝琴的对象一般从而推断宝钗对象也一般。从兄弟我们这还是指同曾祖,所以我想当然了。现代语言习惯更接近清朝,但应参看同时代作品再详细分析。薛姨妈给薛科定亲,可以看出薛宝钗家应该高于薛科家里吧。四大家族默认都是核心成员,那王熙凤是偏支还是嫡派,我觉得没有讨论价值。默认是核心家庭成员,嫡派大宗都没落了自然整个家族就没落了,而专门写一个旁枝没落,不一定薛家都完蛋。到八十回也没有薛家更高级的家庭出现呀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8 21:51:50
喜欢黛玉也喜欢宝钗。但我真的很讨厌宝玉的贪心,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二女事一夫”“齐人之福”“ 喜欢黛玉也喜欢宝钗。但我真的很讨厌宝玉的贪心,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二女事一夫”“齐人之福”“小星”的情结真是几千年都没变过,舜帝二妃就是这种模式的鼻祖了,多吃多占本性难移啊… 黛玉和宝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宝玉不满足,隐隐对宝钗还有占有欲,说白了是对爱他的女子都有占有欲。不爱宝钗就放宝钗走好么,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恐怕都是宝玉内心的渴望吧,一面是精神和灵魂,一面是肉体和世俗,都想占。还想着“兼美”“钗黛合一”,真是呕了… 宝玉就是该和黛玉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宝钗既然不适合,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了。不好意思,有点太激动了 ... 齡官我也不喜欢宝玉,红楼梦总体来说还是男本位视角(个人觉得。)不过每个人物都有人爱有人恨正说明塑造得成功作者水平确实牛逼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9 09:42:46
薛家金锁来源有什么不同,并没有两个来源啊。从三个人给的信息来看可以确定,字是和尚给的,金要捡玉配,只是没有详细说明,是和尚顺手送了金锁,还是和尚给了字说要錾在金锁上薛家自己去打的。怀疑一切信息,宝钗本来要侍选,是薛姨妈做事做在前面提前说了谎,让薛蟠莺儿都知道了。还是宝钗落选以后,薛姨妈把莺儿薛蟠薛宝钗都叫到一起撒谎对口供,还是薛姨妈对三个人分别撒谎。还有一个问题,薛姨妈不通文墨,她是请了先生撒谎,还是薛宝钗亲自上阵为了嫁男人撒谎呢。这么分析就是悬疑小说的路子,但是悬疑小说也要顾及时代和人物性格。那么这就有另一个疑点,薛宝钗到底是不是十二钗,停机徳晶莹雪是不是指她。为什么她做的是完全不符合封建淑女的行为。像是作者批判的才子佳人小说。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9 13:22:54
我觉得是一样的,设想一个情景,和尚说我送你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必须錾在金上,以后遇到有玉的方可为配然后飘然而去。和和尚说我送你八个字,必须錾在金上,以后遇到有玉的方可为配,然后掏出一个金锁赠予,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俩情景有不同吗。对剧情发展有本质影响吗。当然后者显得更郑重一点。莺儿的话并没有说完,宝钗所思和薛蟠所说是补充了信息。我倾向真实情景是2。而且唱戏的姑娘里有芳官和龄官,也能照应。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9 13:54:49
这个说法倒不是空穴来风。 一个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这句写得太明显了,刚介 这个说法倒不是空穴来风。 一个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这句写得太明显了,刚介绍完“时飞”是贾雨村的字,而且书里其他地方也没有出现过,脂批又点明了这两句话,写的就是钗黛。甄士隐在《好了歌注》里,“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旁边脂批写明了贾雨村会成为“新荣爆发之家”,紧接一句着“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批就说这是在写宝钗。贾雨村又已经有了正妻,名字还叫“侥幸”。说明不太可能,不幸半路夭折。他们俩要产生联系,婚姻关系是概率比较大的一种了。 如果宝钗嫁得好的话,就算不上是悲剧了。目前已知只有袭人的结局还可以。其他姑娘都是悲剧。 ... 快乐吃瓜bot有人特别厌女说宝钗上赶着,其实被迫接受悲剧的命运。我也还蛮赞同这个推测的,如果袭为钗副的话,有可能宝钗也再嫁了,和贾雨村扯上关系。贾雨村之前忘恩负义有可能正是他后来所做之事的一个前菜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9 14:24:12
难道宝钗要想“字是个和尚给的,和尚让把字錾在金上,等日后有玉方可结为婚姻”,这不符合一个人独思时的语言习惯,很啰嗦,和今天一些电影似的就怕观众看不懂吗。而且没有强调字的必要性,因为是说金玉缘。金和字是互为存在的,无论是和尚直接给了金锁,还是因为和尚给了字让錾在金上,金锁都是因和尚而有的,所以直接说金锁就行了。这种看似模糊有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场景不同表达的缘由在,薛蟠说是在吵架,他直接说成你这金,吵架的时候还要详细复述情景重现嘛,宝钗是在独思,而且有女孩家的害羞在,也是一笔带过她要远着点宝玉的原因。只有莺儿性格直文化水平低,想详细讲但又被打断了。第二个是,和尚来看病赠字,上面也分析了,婚姻等语大概率是对着薛父说得,这仨本来就是间接知道。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09 16:07:11
我已经说了,文字是曹雪芹写出来的,每一处都是“批阅十载”仔细考量过,并不是什么丫鬟文化水平 我已经说了,文字是曹雪芹写出来的,每一处都是“批阅十载”仔细考量过,并不是什么丫鬟文化水平不高就容易理解错误、传话错误的情况。如果曹雪芹要让金锁的来历毫无争议,明明白白,那直接写两处一样的不是更好?为什么要让文中提到的唯二两次金锁来历有不同?还有,和尚给字让薛家錾在金器上,和和尚给金锁这两种情况在我看来看就是完全不同的,光推想薛家要不要出钱打金锁、和尚流浪的时候是不是一直怀揣着金锁、和尚为什么有这么多金子就都有不同的情况,和尚给了薛家和通灵宝玉相当的金锁,但这个金锁却是一件要“炸”的俗器则更让人疑惑了。你把给字和给金锁想象出了一个觉得等同的情景,抱歉,这个情景并不能说服我。我也只是摆出了三点我觉得有争议的,你也不用强行说服我 ... 木木姐妹我没有要说服你呀,提出薛姨妈和宝钗炮制金玉良缘的谎言这个结论,赞同不赞同的友友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感谢你提了很多观点也增加了我的思考,我们互相没有说服hhh可能我把自己的思考和结论都写下来困扰到你了。那我很抱歉。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12 10:39:57
金玉良缘,缘乃真,良乃假,互相不影响。书里很多情境,人物和故事,若要比对着看,意义层次就和 金玉良缘,缘乃真,良乃假,互相不影响。书里很多情境,人物和故事,若要比对着看,意义层次就和字面意思,出现了很大不同,特别有意思。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林下风和停机德的争议,不要说读者,就是书中人物也在认真站队的。分析下钗黛,宝玉,和作者的态度,后三者都是比较明显,只有宝钗的态度为隐。可见这个笔法就是障眼的。有盟有情的未能称愿;有缘的成了眷属却永远也找不到精神(心)的归宿,是宝黛钗悲剧的至高点,也是沉重的人生困惑。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说金玉是人为的,那么一,这里面的主攻手没有王夫人吗?二,薛姨妈很难撇清干系,主因是薛蟠亲口里说出'从前妈和我说'这样的措辞。三,宝钗的态度,她究竟有没有参与?个人是存疑的。宝姐姐充满了朦胧美,她的停机德是懵懂的,如上面uu的解读,她清楚自己应该随分从时,但行事起来却很难总远着宝玉,是为什么呢?她本应无情,却不能自已的生情,情乃热毒吗?冷香丸是要压制什么?四,关于薛家的社会地位,很多uu都说尽了。有一点一直疑惑,薛蟠这辈,作者安排的是虫字辈,何意? ... momo假如金玉是人为的,与其疑问宝姐姐参没参与,倒不如怀疑贾宝玉参没参与,他是大观园最坏的人,就算狠如凤姐,也没有无缘无故要丫鬟的命,贾宝玉对着丫鬟就踹,把袭人踹得吐血,分明是想要人命。在男女之事上他也是最懂的,和薛蟠pc,和秦钟后入,强奸袭人。他有没有两边都想吃,故意把金玉良缘的消息放出来。贾宝玉是一个特别喜欢装着无辜害人的人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12 10:51:48
金玉良缘,缘乃真,良乃假,互相不影响。书里很多情境,人物和故事,若要比对着看,意义层次就和 金玉良缘,缘乃真,良乃假,互相不影响。书里很多情境,人物和故事,若要比对着看,意义层次就和字面意思,出现了很大不同,特别有意思。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林下风和停机德的争议,不要说读者,就是书中人物也在认真站队的。分析下钗黛,宝玉,和作者的态度,后三者都是比较明显,只有宝钗的态度为隐。可见这个笔法就是障眼的。有盟有情的未能称愿;有缘的成了眷属却永远也找不到精神(心)的归宿,是宝黛钗悲剧的至高点,也是沉重的人生困惑。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说金玉是人为的,那么一,这里面的主攻手没有王夫人吗?二,薛姨妈很难撇清干系,主因是薛蟠亲口里说出'从前妈和我说'这样的措辞。三,宝钗的态度,她究竟有没有参与?个人是存疑的。宝姐姐充满了朦胧美,她的停机德是懵懂的,如上面uu的解读,她清楚自己应该随分从时,但行事起来却很难总远着宝玉,是为什么呢?她本应无情,却不能自已的生情,情乃热毒吗?冷香丸是要压制什么?四,关于薛家的社会地位,很多uu都说尽了。有一点一直疑惑,薛蟠这辈,作者安排的是虫字辈,何意? ... momo宝钗压制的热毒,大概不是情吧。从宝钗劝黛玉的话。她小时候也读过乱七八糟的书也叛逆过。而且从螃蟹诗看她也有愤青的一面,我的一点理解,她压抑的是对生活虚无的痛苦和天真的理想主义,消极之中有出世的一面,在自己可以的范围内尽量努力去改变生活。但若有能遂凌云志的一天,却万缕千丝终不改,不会违背自己的理想主义。作者对她的描写欲扬先抑。就像她住的蘅芜苑一样。但是宝玉最终没有懂她,金玉良缘对两个人来说都是悲剧。只有黛玉懂宝钗。可惜早亡了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21 02:44:12
我觉得是心情上的一拍即合吧,是和尚说给薛家的金要捡玉配,不是说给贾家的呀。所以薛姨妈和王夫人聊起来这姐俩都觉得蛮合适的了。但王夫人对宝钗的喜欢,薛姨妈对宝玉的接受,感觉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21 06:29:38
钗粉真的好执着于给宝钗立完美人设。金玉良缘不是她们编的还有谁,再加个王夫人罢了。茫茫大士和 钗粉真的好执着于给宝钗立完美人设。金玉良缘不是她们编的还有谁,再加个王夫人罢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何许人,还巴巴跑去薛家送个金项链?是编的又怎么,宝钗自己都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钗粉究竟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是不是你们压根误会了宝钗的人设,她怎么就不可以是个有野心有情爱有算计的女孩子,这样早熟而现实的人设你们是瞧不上眼非要她高洁不可吗?她就一凡夫俗子,这么爱完美人设你咋不去喜欢神草托生的黛玉?再说薛家真没小心思,何必赖在大观园不走,薛家在金陵早有自己的宅院的。薛蟠都能看明白母亲和妹妹的小心思,你们还在一口一个看不上,居然是连呆霸王都不如。 ... 武陵摘桃人每个人对完美理解不同。你觉得有野心早熟现实是凡夫俗子,有人却觉得这正是作者盛赞她山中高士晶莹雪的理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多好的诗呀。何必把女人的野心非要理解成情爱的算计呢。每个人的理解真的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是觉得女人的青云之志无非嫁人,追求无非风月,找个好男人“上位”,心心念念的就这点事。我真是不能苟同,我相信古代无数女性也不同意。作者写高士晶莹雪,非要说人家是凡夫俗子,显得自己特别嘛?不同意就是立完美人设,怪作者咯。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22 07:36:04
贾家就算不喜欢薛家久住,总归还是面子上要过得去的,所以只能暗示不能明赶,至于薛家既然有心要 贾家就算不喜欢薛家久住,总归还是面子上要过得去的,所以只能暗示不能明赶,至于薛家既然有心要留下就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书里面贾母不喜欢薛姨妈是没怎么明着写,不过呢贾母也是做过那么几件事:1.薛宝钗及笄过生日,贾母看着弄了很大排场,实际只出二十两,剩下的让王熙凤垫。 2.带刘姥姥游大观园的时候以自讽自己这样的老婆子该住马圈来说薛宝钗屋子太雪净。 3.鸳鸯抗婚的时候当着薛姨妈的面数落了她姐姐王夫人,虽然后面有解释,但是这段也很耐人寻味。 另外薛家搬家应当不是王夫人发话的,书里面有明确提到过梨香院去到王夫人的主房很方便,她巴巴地把自己妹妹弄到别的地方反而不方便了,而且让客人搬家也是怪麻烦的,她图的什么呢? 另外书里还有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薛家来的时候本来除了拜访贾家还要拜访王子腾的,论理来说王家才算薛姨妈娘家,她一个寡妇回娘家住才更合情理,偏巧王子腾升官了当时不在京里,但是王子腾并不是一直不在,后面有好几回王家王子腾夫人做寿、王家嫁女儿有来请贾家的人。所以薛家放着自己京里的房子不住,放着当时升了官的自己娘家哥哥王子腾不去依靠而是巴巴住在姐姐姐夫家里,你觉得是会是啥原因?真的就是贾家求她们薛家不要走的吗? 综上所述,你如果确实要我拿出证据来说贾家就是想赶薛家薛家就是赖着不走我是在书里面找不到,但是书里就算对薛家住下来铺陈了那么一大堆还是可以找出这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你要信你自己信去,反正我是对薛家的这种情况有所质疑。 ... 微蓝の哀姐妹的关系当然胜过兄妹,啥叫放着娘家哥哥不去依靠巴巴住在姐姐家??王夫人是表姐不是亲姐?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22 22:58:28
是的,炮制论很难站得住脚,看了这么多友友回复,支持炮制论的基本靠臆想推断,而本身存在金玉良缘这个双宝的婚姻设定从创作角度、书中照应、人物性格都是合理的。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23 23:05:40
你也是觉得宝钗是去选妃的吗?书里写的是“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门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择 你也是觉得宝钗是去选妃的吗?书里写的是“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门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这不是去选妃的呀,为什么好多人都说薛宝钗想选妃,这不是皇上说所有世宦名家之女都要去选的吗?而且进宫当女官等出来的时候年纪都多大了,找对象都不好找了吧,又不是人人都能像元春那样成为妃子为家族带来荣誉的,因为这个是当女官的选人系统,不是选妃嫔的那个系统,我个人是这么想的,所以也不能说薛姨妈想让宝钗去,不行再嫁宝玉,而且为什么只有宝钗去,黛玉迎春呀不去也不知道为啥 ... 超级江湖骗子对是选公主侍读,不是选妃。其他的说不清,但应该不是强制所有人都去选吧,其她人好像没去。选上了前途应该就不用家里担心了。
-
以为鲸鱼不说话 (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楼主 2022-07-29 21:57:21 山东
因为金玉良缘主要是薛姨妈一个人在打算。薛家兄妹未必知情,或许有所察觉,但他们也并不反对。 因为金玉良缘主要是薛姨妈一个人在打算。薛家兄妹未必知情,或许有所察觉,但他们也并不反对。 一.如果要编造来源,多年前和尚的说辞,记不清细节才更显得真实,记得清清楚楚倒显得刻意了。全家人包括丫环都对金玉良缘知根知底深以为然,这未免也太直接了吧。 二.正是因为二宝婚姻是全家都期待的事情,所以薛蟠才会拿这个来讽刺妹妹啊。越亲的人越知道说什么话才最能刺伤人。薛蟠这样的人,吵起架来,不在乎其它的,只在乎能不能吵过。 三.因为他拿金玉良缘来羞辱了妹妹啊。别说什么苗头都没呢,就是金玉良缘定了亲,薛蟠和妹妹说:我知道你只想着你老公,所以偏向着你老公冤枉我这个哥哥。这么说的话,宝钗也是要生气的啊。 四.因为薛蟠是在羞辱她啊。因为她们家确确实实在谋划金玉良缘啊。而黛玉只是打趣而已。 就像同样是炫富,正常明星炫富,普通人根本不怎么在意,但是某些赖子明星炫富,普通人看了就会烦啊。 ... momo那薛姨妈很精明唉,反侦察意识特别强。。最后能被媳妇拿捏住也是不可思议。。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红楼遗梦|谁才是贾府真正的长子长孙? (慌了个张)
- 政老爹与赵姨娘 (苟始)
- 贾府学塾|春深夏浅,红楼梦长。敬邀同好 (無何有)
- 大观园务|总觉得前二十回史湘云的情节删减过一样 (阿moon好甜)
- 话说为啥凤姐站木石联盟呢? (肉桂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