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前我想了解一下

丁豆豆

来自:丁豆豆
2022-07-15 15:42:4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丁豆豆

    丁豆豆 楼主 2022-07-15 17:06:42

    111

  • momo

    momo 2022-07-15 17:17:23

    70年产权的就是住宅他可以是公寓的形式(因为梯户比很高 采光不足等不满足住宅的标准),可以落户上学,交易也按住宅标准(举个gz的例子勤天大厦就是像公寓的loft形式的住宅),40年产权的就是商住公寓(产权是商业类),要求5成首付,贷款最多十年,不能用来落户无学位,可以开公司,交易税特别高

  • Kkkaren

    Kkkaren 2022-07-15 19:19:19

    肯定是住宅优先高于公寓啊!

  • 波士顿珍珠街

    波士顿珍珠街 2022-07-15 21:44:48

    你要看产权是哪个,产权是公寓的别买别买别买

  • 丁豆豆

    丁豆豆 楼主 2022-07-15 22:26:32

    你要看产权是哪个,产权是公寓的别买别买别买 你要看产权是哪个,产权是公寓的别买别买别买 波士顿珍珠街

    为啥产权是公寓就不买?

  • 毛毛虫

    毛毛虫 2022-07-15 22:28:08

    二楼说得很详细了

  • 偏偏就是江湖骗子

    偏偏就是江湖骗子 2022-07-16 00:36:37

    老破小吧

  • 波士顿珍珠街

    波士顿珍珠街 2022-07-16 11:44:59

    为啥产权是公寓就不买? 为啥产权是公寓就不买? 丁豆豆

    产权是公寓的 只有40年产权 水电是商用价格 不能享受到学区落户等等福利

  • 搞点奶油778

    搞点奶油778 2022-07-16 11:47:23

    六月才进组的,我猜楼主下一步就是反驳“我看的公寓不这样啊balabalabala”

  • 搞点奶油778

    搞点奶油778 2022-07-16 11:47:56

    六月才进组的,我猜楼主下一步就是反驳“我看的公寓不这样啊balabalabala” 六月才进组的,我猜楼主下一步就是反驳“我看的公寓不这样啊balabalabala” 搞点奶油778

    哦不对 六月才注册豆瓣

  • 丁豆豆

    丁豆豆 楼主 2022-07-16 11:48:58

    六月才进组的,我猜楼主下一步就是反驳“我看的公寓不这样啊balabalabala” 六月才进组的,我猜楼主下一步就是反驳“我看的公寓不这样啊balabalabala” 搞点奶油778

    你是算命的还是可以预测未来?

  • 丁豆豆

    丁豆豆 楼主 2022-07-16 11:49:48

    产权是公寓的 只有40年产权 水电是商用价格 不能享受到学区落户等等福利 产权是公寓的 只有40年产权 水电是商用价格 不能享受到学区落户等等福利 波士顿珍珠街

    有些中介和我说可以改民用水电耶

  • 丁豆豆

    丁豆豆 楼主 2022-07-16 11:51:49

    哦不对 六月才注册豆瓣 哦不对 六月才注册豆瓣 搞点奶油778

    你是表演专业的吧戏这么多哈哈

  • 波士顿珍珠街

    波士顿珍珠街 2022-07-16 11:52:05

    有些中介和我说可以改民用水电耶 有些中介和我说可以改民用水电耶 丁豆豆

    你再看看40年产权和没有学区落户呢?你以后要置换公寓增值空间最少,也很难转手。水电贵一点是公寓缺点里最无所谓的一个了,你盯着改民用水电又有什么用……

  • 丁豆豆

    丁豆豆 楼主 2022-07-16 11:52:49

    你再看看40年产权和没有学区落户呢?你以后要置换公寓增值空间最少,也很难转手。水电贵一点是公 你再看看40年产权和没有学区落户呢?你以后要置换公寓增值空间最少,也很难转手。水电贵一点是公寓缺点里最无所谓的一个了,你盯着改民用水电又有什么用…… ... 波士顿珍珠街

    好像也是

  • ossify

    ossify 2022-07-16 13:13:19

    公寓从设计的目标是就是和住宅有区分的,各种民生政策也不会优先考虑。即使假设“民众对于公寓认知确实是存在偏见的”,在价值上存在一定错位,但这种认识的鸿沟在现实中也是巨大的横在那里,拿个人的人生去赌填平的那天,是要负风险的。

  • 丁豆豆

    丁豆豆 楼主 2022-07-16 15:06:05

    公寓从设计的目标是就是和住宅有区分的,各种民生政策也不会优先考虑。即使假设“民众对于公寓认 公寓从设计的目标是就是和住宅有区分的,各种民生政策也不会优先考虑。即使假设“民众对于公寓认知确实是存在偏见的”,在价值上存在一定错位,但这种认识的鸿沟在现实中也是巨大的横在那里,拿个人的人生去赌填平的那天,是要负风险的。 ... ossify

    太高级啦,看不懂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7826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