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求助 | 过于在意父母的情绪、但凡父母不开心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

momo

来自:momo
2022-07-27 12:51:16 已编辑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阿玛兰妲

    阿玛兰妲 2022-07-27 13:50:16 广东

    楼主你不需要对父母的情绪负责的,他们产生情绪如果不是由于你的过错,那你没有必要自责,弄清楚他们情绪的根源是啥,你能掌握的就只有自己的情绪

  • 清梦

    清梦 2022-07-27 14:42:08 广东

    每个人都只能自救,楼主是把自己当家长了,你会很累的,要课程分离。

  • 软糖。

    软糖。 (NO MORE.) 2022-07-27 15:33:15 四川

    课题分离,虽然我也做不到“懂事”害了我,看完之后觉得你真好你真好。

  • QQ堂

    QQ堂 2022-07-27 15:50:16 广东

    课题分离

  • 常夜灯

    常夜灯 2022-07-27 15:52:56 天津

    你现在是理性上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情感内心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里。想要有所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实践来摆脱这种情绪上被掌控的模式。 比如说你可以通过哄和骗(善意的谎言)让她开心或者摆脱本不该你负责的情绪问题,转移矛盾或者转移她的注意力,给自己固定几个时间和她联络,不在这个时间内就不要关注她的信息。 尽量在交流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情绪的那部分,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把情绪关系由她主导影响你变成平等,甚至是你主导引导她。

  • 厚蛋烧

    厚蛋烧 2022-07-27 15:58:38 四川

    抱抱🫂 我以前经历过一样的事,现在好多了,主要是因为父母离婚,我的执念、心结也解开了,放弃了想改变父母的关系、治愈父母的荒谬想法。 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每天早晨睡前都对自己说积极鼓励的话,不管一天发生什么都相信自己,站自己这边,告诉自己下次还可以更好。 2、和内在小孩对话,觉察自己内心被压抑的真正的想法,有本书叫《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里面讲得更详细。 3、 做自己的父母(想象自己作为父母会如何对孩子),比如在害怕被丢掉时妈妈(自己扮演的)会说孩子别怕妈妈会永远陪着你。最终让自己扮演的妈妈来爱自己。 4、找到核心诉求,觉察并表达出真实的想法,但要合理的调整自己对他人反应的预期,主要是讨好心里出现时先和内在小孩商量,明确需求,看看自己能否可以满足自己,不能再向外表达。

  • Orcinus orca

    Orcinus orca 2022-07-27 15:59:13 河北

    如果你总是对某个人感到愧疚,那八成是他在操控绑架你。

  • 厚蛋烧

    厚蛋烧 2022-07-27 16:04:22 四川

    5、培养钝感力,妈妈没有表情就是没有情绪,包括皱眉之类的 注意力只放在对方表达的信息、文字上的。内心强大了再去揣摩背后的意思。 不然只会越陷越深。

  • 藏起来

    藏起来 2022-07-27 16:13:38 浙江

    我也是这样的……唉

  • mo啥呢mo

    mo啥呢mo (矛盾的矛和盾) 2022-07-27 16:29:50 上海

    DD

  • 小西瓜

    小西瓜 2022-07-27 17:31:07 浙江

    我妈妈控制欲也很强,但是我和你会在对待父母的情况上不太一样。妈妈的信息我不太愿意收到,最近因为在自我修行觉察,所以不太抵触妈妈的控制了。首先你要做到的就是大家说的【课题分离】,你有且只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妈妈的人生你不用去担负责任。甚至因为你的事引起妈妈的不开心,也只是妈妈的情绪,因为这是妈妈的课题,与你无关。所以我现在会相对以前比较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会有一颗相对感恩的心’

  • alien

    alien (间歇性悲观) 2022-07-27 18:53:17 四川

    你好适合看原生家庭那本书 刚好看到前面章节有说你这种心理

  • 陈呼噜

    陈呼噜 2022-07-27 20:07:55 北京

    抱抱你,感同身受

  • 阿船

    阿船 2022-07-28 09:16:58 辽宁

    推荐一本书《挣脱母爱的束缚》,我一察觉到来自母亲的压力,就去看一会,就能暂时放下,每次看的间隔时间都在变长。不过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距离,互相尊重,与父母保持距离会使看书后效果更好。

  • momo

    momo 2022-07-28 15:50:05 山西

    你现在是理性上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情感内心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里。想要有所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 你现在是理性上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情感内心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里。想要有所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实践来摆脱这种情绪上被掌控的模式。 比如说你可以通过哄和骗(善意的谎言)让她开心或者摆脱本不该你负责的情绪问题,转移矛盾或者转移她的注意力,给自己固定几个时间和她联络,不在这个时间内就不要关注她的信息。 尽量在交流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情绪的那部分,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把情绪关系由她主导影响你变成平等,甚至是你主导引导她。 ... 常夜灯

    我也是 时刻害怕+看脸色

  • momo

    momo 2022-07-28 15:50:23 山西

    +讨好

  • 广场上的芦苇荡

    广场上的芦苇荡 2022-07-29 00:44:30 广东

    找个心理咨询师吧,进入潜意识,回到哪些时刻,把那些时刻的感受和情绪宣泄了,就容易放下了

  • 吴若宁

    吴若宁 2022-07-29 17:54:02 云南

    你和我差不多,我从小就特别担心我爸爸的病,因为他总是说他难受。然后小时候小伙伴约我出去玩,我才走出去十分钟,我就说我要回去了,因为我爸爸说他胃痛我担心他,然后我朋友特别生气,因为我基本不出去玩。 现在长大了,也害怕他生病,还很怕他和我妈妈有争吵(其实只是拌嘴)。 后来慢慢的我发现我爸爸在情绪控制我,他没有那么痛,却总是愁眉苦脸,他嘴里永远都是不想活了,人生没意义。遇到事的时候,他从来不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不仅牺牲他自己,还牺牲了我。 他在家对我们没有好脸色,但只要我们一出远门他就生气。他甚至说过我大学就在省内读吧,后来我大学研究生都去了省外读。 这都是他控制我的手段,让我从小就愧疚,讨好,担忧。 然后现在我每天出去和对象玩,我终于没有以前那种和他一样的情绪了。 那种人生没有意义,我是不是要死了的情绪。 人应该只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 好运来好运来

    好运来好运来 2022-07-29 18:46:43 北京

    看哭了,我也是这样

  • QQ堂

    QQ堂 2022-08-01 17:13:50 广东

    你和我差不多,我从小就特别担心我爸爸的病,因为他总是说他难受。然后小时候小伙伴约我出去玩, 你和我差不多,我从小就特别担心我爸爸的病,因为他总是说他难受。然后小时候小伙伴约我出去玩,我才走出去十分钟,我就说我要回去了,因为我爸爸说他胃痛我担心他,然后我朋友特别生气,因为我基本不出去玩。 现在长大了,也害怕他生病,还很怕他和我妈妈有争吵(其实只是拌嘴)。 后来慢慢的我发现我爸爸在情绪控制我,他没有那么痛,却总是愁眉苦脸,他嘴里永远都是不想活了,人生没意义。遇到事的时候,他从来不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不仅牺牲他自己,还牺牲了我。 他在家对我们没有好脸色,但只要我们一出远门他就生气。他甚至说过我大学就在省内读吧,后来我大学研究生都去了省外读。 这都是他控制我的手段,让我从小就愧疚,讨好,担忧。 然后现在我每天出去和对象玩,我终于没有以前那种和他一样的情绪了。 那种人生没有意义,我是不是要死了的情绪。 人应该只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 吴若宁

    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嚷嚷着自己快要死了,其实最后活了百八十岁。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 ?

    2022-08-02 02:14:52 山东

    我也不知道楼里的uu们信不信……总之贴一个链接在这里,希望能帮到至少一个人 【【39种花精频率系列】25. 红栗 (Red Chestnut) - 总是担心他人的恐惧感-哔哩哔哩】 https://b23.tv/LmcutLS

  • 孑漓

    孑漓 2022-08-02 10:09:25 云南

    如果彼此关系足够亲近的话,我的方法是,直接跟对方确认三个问题, “你现在心情不好吗?” “心情不好是因为我吗?” “我需要做什么让你心情好起来吗?” 这几个问题,能帮确认对方的状态,避免误判,也能让你把对方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区分开来,避免那种为对方情绪负责的冲动。另外,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你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方也能够感受到你对她的关心,这样,你也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消除一些内疚感。 楼主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对妈妈的情绪产生了一些恐惧感,导致情绪雷达过于灵敏。以后可以试着不要马上对妈妈的情绪做出反应,先观察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或许,一段时间以后,妈妈自己就处理好了。这样的话,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在这个过程中,让妈妈知道,只要她需要,你一定会给她她想要的支持,就好了。

  • asdfhkl

    asdfhkl 2022-08-02 10:32:15 广东

    dd

  • momo

    momo 2022-09-11 05:55:12 上海

    我觉得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每次你觉得不舒服,就说出来,并且你也可以发脾气,这是其一,其二是,如果你觉得和你母亲相处就开始有这种压力反应,你就直接别相处了,别回家,也别联系,这样坚持个几年,大概率能好很多很多。

  • momo

    momo 2022-09-11 05:57:07 上海

    我觉得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每次你觉得不舒服,就说出来,并且你也可以发脾气,这是其一,其二 我觉得目前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每次你觉得不舒服,就说出来,并且你也可以发脾气,这是其一,其二是,如果你觉得和你母亲相处就开始有这种压力反应,你就直接别相处了,别回家,也别联系,这样坚持个几年,大概率能好很多很多。 ... momo

    你要先看到你父母的问题,他们是有问题的,你是不需要配合他们的,你是有自己的力量和想法的个体,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孩了。

  • momo

    momo 2023-02-12 02:02:57 安徽

    我也是这样,后来有了心理疾病,大人其实不该过早把大量负面情绪倒在自己孩子身上

  • 木兮月下

    木兮月下 2023-02-12 08:47:49 广东

    你错位了,变成了父母的父母,这样肯定很累

  • momo

    momo 2023-06-06 12:35:36 重庆

    世另我

  • 午夜甩头向日葵

    午夜甩头向日葵 (法外狂徒張小貓) 2023-06-06 12:43:23 加拿大

    这些年我努力克服这种害怕,但是克服不了。她只要有一点点不高兴的苗头,甚至没有不高兴,只是没什么表情,我都会开始害怕,然后想拼命讨好。

    世另我!!!我妈一拉下脸我就会控制不住开始暴躁焦虑……

  • shirleyhan

    shirleyhan 2023-06-07 10:06:05 辽宁

    我们没有办法对他人的人生负责,即便是父母,他们的生活状态是自己的选择,我以前也有类似的问题,后来发现父母的抗压能力比我们强的多,从几年前开始我有意的减少和妈妈的通话时间(以前她是要我每天到家都跟他说,去哪做什么都会想了解,感觉被束缚),减少到一周视频一次,隔天微信聊天的程度,鼓励父母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妈妈很喜欢旅游,爸爸喜欢钓鱼,他们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之后就没空关注我的事情了~

  • ljy

    ljy 2023-09-22 00:00:44 天津

    5、培养钝感力,妈妈没有表情就是没有情绪,包括皱眉之类的 注意力只放在对方表达的信息、文字上 5、培养钝感力,妈妈没有表情就是没有情绪,包括皱眉之类的 注意力只放在对方表达的信息、文字上的。内心强大了再去揣摩背后的意思。 不然只会越陷越深。 ... 厚蛋烧

    感觉注意力放在文字、信息表达上很重要!

  • 有一棵树33

    有一棵树33 2023-11-26 16:49:25 湖南

    我和你的情况差不多,我尝试过看森田的书,佛学的书,心理方面的书,我一度觉得没救了,痛苦到经常性头痛,到现在可以相对平和的相处。我对我妈妈的愧疚感在慢慢消失,可能也是因为我在有意识的观察我的心理状态,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要建立起自己和对方的心理防线,她是她,你是你,她的人生是由她负责,不是你的错,也不关你的事。这道心理防线可能需要时间建立,但是建立之后,你会感觉好很多。

  • 有一棵树33

    有一棵树33 2023-11-26 17:03:12 湖南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你并不孤单,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有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大多数。再有就是,这些心理层面的问题是可以解决,或者说可以缓解,是有方法的,只是需要时间,你要相信这一点。

  • 有一棵树33

    有一棵树33 2023-11-26 17:19:33 湖南

    可尝试方法: 1.如果已经非常痛苦,可以减少和父母的沟通或者见面次数(自己根据情况衡量) 2.培养自己的心理支柱(你目前的支柱是你母亲),要培养最起码一个能够承接和隔断负面情绪自我强化过程的爱好(长期,重要)。 3.钝化外来反应,也就是在他人对你没有直接表态的事情或者话,都不要自行揣测(这一条训练很有效,可以很快阻断) 4.要明确自己已经成人,不再是幼童。不仅是生理上成人,而是“心理”上也已经成人,因此,要自己有意识的破除对父母的惧怕感,愧疚感。 5.读书—思考—破解困境(此类的书不仅限于心理学。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及深度,有时候当眼光不再聚焦于自身时,也可以帮助自己走出来) 以上,均有效,需长期,不要心急。

  • 一只鲸鱼呀

    一只鲸鱼呀 2023-11-26 17:47:20 河北

    亲爱的, 看了你的描述我一瞬间甚至怀疑是自己写下的内容。从和父母的关系, 母亲的行为到自己的担忧,都无比相似。 我经历过你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陪妈妈痛哭、焦虑、害怕妈妈生气、讨好,对妈妈的爱和愧疚,我都可以懂! 我也通过看心理医生、自己调节、企图逃离家庭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寻求“解脱”。 经过我多年的尝试,目前的状况是: 1、家庭关系有了缓和(我爸妈曾经关系非常不好,现在关系虽也冷淡,但是不鸡飞狗跳争吵打架了) 2、妈妈情绪稳定了很多(不再焦虑、发脾气、痛哭,甚至变得乐观,生活非常充实) 3、我建立起了自己的心理防线,完整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抑郁/焦虑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现在很快乐,并且不论家里发生什么,我都可以自己好好生活,并且不影响自我认知以及我的心情 我也从青春期到今年29岁这近十几年的努力、感受、尝试中有一些小小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基础心态: 1、首先,最重要的, 要允许。允许意味着不抗拒,如果妈妈情绪又崩溃了,妈妈又生气了, 又有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了(我爸之前经历过一些很大的变故,给他很大打击,突然有一天非要出家,我说ok,如果你决定了,那可以,也很无语) ,首先深呼吸,一切外在都与你无关,在深呼吸时候可以轻轻喊自己的名字,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告诉自己,允许一切发生,一切都是体验,一切都不会给你带来真实的伤害。深呼吸也可以降低心率,缓解恐惧。 请记住,你所说的“害怕”,是来自幼年的你的害怕,并不是真实的,这一刻,只需要你全然接受当下,“害怕”就只是一个感觉,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处在危险中。 别抗拒,去允许。【抗拒只会让自己情绪反应更激烈,别问我怎么知道的hhh

    2、分离自己和父母的课业。父母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论是他们自己还是我们,都应该相信他们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不管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工作,他们都可以自己处理。这并不是要我们不闻不问,不去关心,而是避免过多把错误归因到自己身上,先分理出各自的课题,各自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才能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这不是冷血,而是因为所有爱都应当是“心甘情愿,力所能及”的,当你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生活、心态的时候,再承受多一份压力,不是让自己更痛苦吗。 如果这一刻,你不愿意听父母的倾诉,那就【温和且坚定的】告诉她,帮助她们处理情绪问题让你有了很大的压力,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而妈妈不开心、没有表情,你也要提醒自己:就算不开心,也不是你的错,她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有能量,当然可以听她倾诉,如果没有,那你可以优先选择做让自己心情平和的事情。

    实际操作: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明白了很多大道理,但仍过不好这一生”,相信你既然读了很多相关书籍,了解了心理学,但是还是会害怕,从而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也遇到了和我当时很类似的情况:问题发生时候,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给你一些小小建议,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把前两条“基础心态”刻进脑子! 不管发生什么,锻炼出下意识的反应“允许一切发生”“都是体验”“她的问题她解决,不会影响我”,这是基础! 2、处理情绪!在有了基础以后,相信你有时候可能还是会感受到恐惧,根据我十几年处在家庭旋涡中的经验来看,情绪上来以后一切心理学知识都显得有点苍白,那不如放弃思考,放弃抗拒,体验恐惧的情绪【具体实操如果感兴趣可以问我】,让情绪流经自己,不抵抗,不认同。我认为这也是你最需要的工具,你在文中多次提到“害怕”,害怕又引发了讨好,如果没有害怕这个情绪,我相信你可以更好处理和妈妈的关系。这也是我试验过,最好用,最快速,最彻底的解决恐惧/焦虑/愧疚等等一切负面情绪的路径【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3、用点心理学小心机!情绪处理好后,一切平和自然,可以运用你学到心理学技巧:比如非暴力沟通、幸福关系的旅程、原生家庭等等等等任何你觉得适用的内容去解决和妈妈的关系,如果妈妈还是不停向你输出,可以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也可以在有能量情况下,去帮助她排解情绪。

    最核心的是,你要相信,你是你的世界里最重要的。 自己平和喜悦幸福快乐,才能给妈妈传递平和喜悦幸福快乐。

  • momo

    momo 楼主 2023-11-26 20:39:49 辽宁

    亲爱的, 看了你的描述我一瞬间甚至怀疑是自己写下的内容。从和父母的关系, 母亲的行为到自己的 亲爱的, 看了你的描述我一瞬间甚至怀疑是自己写下的内容。从和父母的关系, 母亲的行为到自己的担忧,都无比相似。 我经历过你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陪妈妈痛哭、焦虑、害怕妈妈生气、讨好,对妈妈的爱和愧疚,我都可以懂! 我也通过看心理医生、自己调节、企图逃离家庭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寻求“解脱”。 经过我多年的尝试,目前的状况是: 1、家庭关系有了缓和(我爸妈曾经关系非常不好,现在关系虽也冷淡,但是不鸡飞狗跳争吵打架了) 2、妈妈情绪稳定了很多(不再焦虑、发脾气、痛哭,甚至变得乐观,生活非常充实) 3、我建立起了自己的心理防线,完整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抑郁/焦虑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现在很快乐,并且不论家里发生什么,我都可以自己好好生活,并且不影响自我认知以及我的心情 我也从青春期到今年29岁这近十几年的努力、感受、尝试中有一些小小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基础心态: 1、首先,最重要的, 要允许。允许意味着不抗拒,如果妈妈情绪又崩溃了,妈妈又生气了, 又有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了(我爸之前经历过一些很大的变故,给他很大打击,突然有一天非要出家,我说ok,如果你决定了,那可以,也很无语) ,首先深呼吸,一切外在都与你无关,在深呼吸时候可以轻轻喊自己的名字,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告诉自己,允许一切发生,一切都是体验,一切都不会给你带来真实的伤害。深呼吸也可以降低心率,缓解恐惧。 请记住,你所说的“害怕”,是来自幼年的你的害怕,并不是真实的,这一刻,只需要你全然接受当下,“害怕”就只是一个感觉,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处在危险中。 别抗拒,去允许。【抗拒只会让自己情绪反应更激烈,别问我怎么知道的hhh 2、分离自己和父母的课业。父母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论是他们自己还是我们,都应该相信他们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不管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工作,他们都可以自己处理。这并不是要我们不闻不问,不去关心,而是避免过多把错误归因到自己身上,先分理出各自的课题,各自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才能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这不是冷血,而是因为所有爱都应当是“心甘情愿,力所能及”的,当你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生活、心态的时候,再承受多一份压力,不是让自己更痛苦吗。 如果这一刻,你不愿意听父母的倾诉,那就【温和且坚定的】告诉她,帮助她们处理情绪问题让你有了很大的压力,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而妈妈不开心、没有表情,你也要提醒自己:就算不开心,也不是你的错,她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有能量,当然可以听她倾诉,如果没有,那你可以优先选择做让自己心情平和的事情。 实际操作: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明白了很多大道理,但仍过不好这一生”,相信你既然读了很多相关书籍,了解了心理学,但是还是会害怕,从而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也遇到了和我当时很类似的情况:问题发生时候,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给你一些小小建议,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把前两条“基础心态”刻进脑子! 不管发生什么,锻炼出下意识的反应“允许一切发生”“都是体验”“她的问题她解决,不会影响我”,这是基础! 2、处理情绪!在有了基础以后,相信你有时候可能还是会感受到恐惧,根据我十几年处在家庭旋涡中的经验来看,情绪上来以后一切心理学知识都显得有点苍白,那不如放弃思考,放弃抗拒,体验恐惧的情绪【具体实操如果感兴趣可以问我】,让情绪流经自己,不抵抗,不认同。我认为这也是你最需要的工具,你在文中多次提到“害怕”,害怕又引发了讨好,如果没有害怕这个情绪,我相信你可以更好处理和妈妈的关系。这也是我试验过,最好用,最快速,最彻底的解决恐惧/焦虑/愧疚等等一切负面情绪的路径【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3、用点心理学小心机!情绪处理好后,一切平和自然,可以运用你学到心理学技巧:比如非暴力沟通、幸福关系的旅程、原生家庭等等等等任何你觉得适用的内容去解决和妈妈的关系,如果妈妈还是不停向你输出,可以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也可以在有能量情况下,去帮助她排解情绪。 最核心的是,你要相信,你是你的世界里最重要的。 自己平和喜悦幸福快乐,才能给妈妈传递平和喜悦幸福快乐。 ... 一只鲸鱼呀

    谢谢你宝宝!我认真读了好几遍,真的很有用!

  • Jdirg

    Jdirg 2024-02-12 08:40:09 广东

    你现在是理性上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情感内心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里。想要有所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 你现在是理性上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情感内心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里。想要有所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实践来摆脱这种情绪上被掌控的模式。 比如说你可以通过哄和骗(善意的谎言)让她开心或者摆脱本不该你负责的情绪问题,转移矛盾或者转移她的注意力,给自己固定几个时间和她联络,不在这个时间内就不要关注她的信息。 尽量在交流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情绪的那部分,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把情绪关系由她主导影响你变成平等,甚至是你主导引导她。 ... 常夜灯

    我也这样,因为过早的承担她的情绪,导致我现在看清原因和后果以后,我现在非常怨恨她,讨厌她,无法排解这种怨恨

  • 椰汁小蛋卷

    椰汁小蛋卷 (所有的坚持和孤独都会发光) 2024-03-10 15:55:11 浙江

    我现在也是这样 我觉得除了搬出去没有别的办法

  • Nas

    Nas 2024-03-10 16:49:56 湖南

    博主可以试试圣多纳释放法,蛮有用的

  • 欢愉游跃摇曳

    欢愉游跃摇曳 2024-03-10 22:15:53 安徽

    以前我也这样,但是我的情况和你有一点点不一样,我妈妈总是说她为我付出了多少,因为我上学而一直辛苦工作,但我并不是留学啊补课啊什么的高消费上学,只是正常读大学读研交学费,导致我一度很害怕我妈跟我说钱的事,甚至她只是简单陈述一个跟我无关的钱的事,我都很痛苦很内耗。这两年我会一直跟自己说她上班工作不全是为了我,没有孩子她也要上班,我不是救世主我不是招财猫,这是她的人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8355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