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吐槽|你们选择去观看一部剧或者电影时,最主要的动机在于?
来自:脸脸脸脸
被题材和剧情立意吸引?有比较能get到的一些演员或者导演?还是一些其他原因?
我看一部剧时优先考虑的是演员;看电影时则是导演,电影所谓导演的艺术,其次才是剧情和演员。至于题材什么的,我都没有特别的偏好,只要不是咋咋呼呼的、悬浮的内容,只要是我感兴趣的导演或者演员的,我都会点开看看。但对于一些口碑比较好的传播度较广的作品,如果对里面的演员无感的话,我也多数情况下不会去看。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阅片量极少,从而陷入长时间剧荒的境地。毕竟自己所关注的演员或导演拍的戏不可能部部都令我觉得好看…
因为看得太少,所以对于一些影视的看法,我也仅仅停留在个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应该不是件好事,所以我也很少表达,避免引起无意义的争执。不过我觉得看法不一引起争论很正常,只要不偏激且有理有据不上升到人身攻击和个人问题上。(这不重要,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聊回来,😮💨我看剧或电影时还有俩毛病,一是容易共情入戏太深,自我感动,有时候会沉浸在一种情绪里,还很享受。不过如果能让我这样的,那它在我这儿多半就是好剧了。电影也是,足够回味的能让我时不时想起来的,也是我认为好的作品。但这同样的,也会让我越来越狭隘,难以从单一的情感中跳脱出来,看到更发散更包容广阔的世界…二是多数情况下我都需要在一种状态或者情绪里去选择看一个作品。当我陷入困顿焦虑的时候,可以一口气看完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而平日里我却会看到走神的那种。当我被某种情感情结触动到时,或者如果刚好刷到一部作品,我也会去找来看。我看个东西,像是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很难被安利到,我觉着大家能get到的点都各不相一,还很可能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加上在点开之前,我就得带着一种动机或者一份期待在,不然我多数情况下不会去看。而谁又能知道你小子今天是什么心态呢?所以往往没什么结果。说到底,我还是比较相信自己的感受比较固执。
影视作品在当下,个体或许很难做到纯粹的客观或是相对理性的主观,包括我本人。大量的拥有粉丝号召力的意见领袖和各式平台都可以一定程度影响到个人的判断,越细分所掺杂的情感色彩就会越多,你喜欢一个博主可以影响到你对一个观点一部剧甚至是一个人的看法,同样的你爱一部剧也免不了夹杂着对一位演员的滤镜,这份热爱大到一定程度也足够让你感到自我意识的存在从而推翻取关某位博主拉黑某个平台。不过我一直相信,每个网友都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个体迫于这浩大的时代形式和身在网络世界的某种共通的感受以及不得已,真的难以做到完全剥离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想想现实,人的复杂性绝不是仅凭简单一些带有强烈情绪色彩、标签意味的词汇和非黑即白的文字逻辑就能承载得了的…所以就无所谓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蛮好的人生里的男主,其实定位很像以前古早剧的女主 (momo)
- 不管竹叶还是月红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情 (柏林少女)
- 张曼玉,章子怡,谁国际影响力大 (王菲)
- 一姐最大的问题 (姜宝不是酱包)
- 强制二,三代不能跟一代从事同一种职业,能不能规避一些东西? (红豆绿豆黄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