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看书带不带入三观与作者口吻有关
来自:⠀
以下纯属个人感觉。
人无完人,成功的角色应该是立体化的复杂的,自然所作所为也会有好有坏。当我们从书中读到一个角色时,我们通过作者的口吻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人物做出令人难以接受的举动,违反正常三观的行为并不少见。但作者的态度才是决定这些描写会不会引人生厌的关键。
举例王熙凤。她当然做过坏事甚至害死过人。但曹雪芹描写她时丝毫没有带入先入为主的批判或是称赞。有好有坏直白通透,你知道她的好她的厉害,也知道她的坏她的出格。而你也知道她最后落得凄惨下场,用命还命。
我觉得大部分引起读者不快的是作者在描述反三观举动时的正面口吻和描写。好像隐隐给人一种这样才是正确,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感觉。甚至有些正面的赞叹的情绪在里面。
举例一些争议很大的例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恋爱脑女主自导自演自斟自饮自我陶醉。一大堆莫名其妙操作结束,结果收信的男人还在感叹有个女人竟然这样爱过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样折磨孩子将无辜生命牵扯进来的举动还能在作者的理解里打动人心。有力量有感情吗?有。令人不寒而栗那种力量。
《月亮与六便士》从一开头我们差不多就知道作者的态度了。他要描述一个传奇的、令人惊讶的、超乎寻常的、不被世人理解的天才的画家。然后第三人称透过旁人描述时,就处处充满了给这个自私自利人的补丁。他抛妻弃子?没问题!他老婆不是完美受害者,马上就收拾好自己情绪了,人性真复杂。他老婆不过是失去支撑难以生活,他可是可能失去画画!
《挪威的森林》男主喜欢直子但也不妨碍和别人上床。第一人称描述那就更容易隐藏边边角角了。自己就给自己举动合理化了。失去直子表达悲伤的举动是想冲好心安慰自己的船夫吼:你妈妈死了又怎么样!我失去的可是拥、有、完、美、肉、体、的直子!
加一个我最近刚看完的《黑魔法手贴》。涩泽龙彦花了三四章来讲蓝胡子的原型,杀了很多小孩子研究黑魔法的这个犯罪者。然后他用赞叹口吻说某种角度也许对方是个天才艺术家。有被膈应到。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座谈|有没有一本书让你反复阅读,想安利给所有爱读书的人? (姜郁)
- 拔草|【公开】针对《卿本著者》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诉求与建议书 (王哪逃)
- 拔草|关于豆瓣9.4评分的top2 活着 (Fearless)
- 采花|《杀夫》 真的好精彩…… (momo)
- 求解|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会格外偏好某个国家地区的语言风格... (高强度打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