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言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习感受
来自:Oasis(猪是的念来过倒)
首先我在树莓的四年学习已经结束啦,感觉关于数媒真切体会的帖子并不多,也想借此来记录一下自己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所以开帖讲讲数媒。掺杂的主观感受比较多,所以理性借鉴。
学校背景:
本科学校是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教育技术、科学教育划分在同一个学院,这三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有部分重合,一些课程或者比赛偏向教育类。(不像有的学校将数媒划分到计算机学院的,那样专业人培的方向就更加偏计算机和技术之类,具体可以上学院官网查询人才培养方案,能感受到不同学院背景下学习的专业课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学校数媒专业还是开展了十多年了,但是在高考录取的时候是踩线专业,就学习体验来讲感觉人培和学院宣传就是画饼的骗局(bushi),最终还是要靠个人在大学期间的努力。
专业课:
我校的数媒专业是工科(不学物理),可以说是新传+编程+设计的结合,最后的毕业去向也就是这三个方向(从事新媒体、程序员、游戏设计相关工作)
必修课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MAYA三维建模(静态+动态)、素描色彩、设计基础、摄影技术、编导基础、传播学、动画设计原理、unity开发等,还有一些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向选修的课程,我是选了很多编程相关的课,比如java、移动应用开发、数据库、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网络、web程序设计与应用,但是学完之后还是感觉自己啥也不会,而且同一课程不同老师讲授的内容不一样,感觉专业课并不足够干货,自己下来也没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率不高。设计相关的课除了必修课以外并不多,或许是因为还有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相关课程比较有趣一些,也不像编程那么费脑子,有PS、AE、影视照明技术、电视摄像、演播空间之类的课,感觉很适合追星人。
我们专业期末考试在大二及之后基本上是大作业,是另一种期末火葬场。(比如写个记事本程序、做个小型网站、unity小游戏、视频剪辑、拍摄一个片子之类的,总体感觉还是很有趣的,并且有成果出来非常有成就感!相比传统工科可能没那么难和枯燥?。)但是谁懂MAYA半小时渲染一张图的痛?作业要求完成2分钟的动画,我和同学在实验室用n台电脑渲染了一个星期。。。谁懂。
大一学专业课感觉很有趣,很新鲜,而且还有喜欢的画画课,当时的理想是成为交互设计师或者进游戏公司;大二课比较多,期末很痛苦,看着同学卷比赛也很痛苦,但还相信着专业招生画的饼;大三开始认清现实,一边上课一边思考未来。绩点拖不起来遂放弃保研,啥也不会不想工作,开始考虑考研;大四上全心全意考研,大四下准备复试+毕业论文,结束本科学习。
毕业去向:
就业率50%(含升学和出国),我数了档案派遣名单计算出来的😂,相比别的专业比较惨烈。
保研率10%左右,基本上是保研本校教育技术,相比隔壁计算机学院我们专业的保研结果并不好,一些同学投了外校但是没有结果就只能接受保底本校。
考研上岸率也很低,部分同学头铁考了新传但是真的太卷了,另一部分考本校但是没有上岸,按道理来讲本校分数线并不高,复试也有优势,但是考试要考数学一。我本人是头铁半跨考上岸了外校计算机,部分专业课没有学过,过程也非常辛苦,到现在也还在弥补科班同学的基础。
出国的不多,受疫情限制这几年应该都挺难的,学校背景在申请的时候毫无优势。
就业的大部分从大三开始准备实习和基础,时间充分去向比较不错,比如地方电视台、纸媒的新媒体部门、腾讯字节之类,但是感觉他们都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还有从大一开始就培养相关的能力基础,并不是说去就能去的。小部分是考研失败之后被迫选择的就业,准备时间不充分,学校会有一些对口的岗位宣传招聘,通过这些渠道稍微拉高了一点就业率,但具体做什么我没有去了解,还有同学是去当信息技术老师了。
学习体验:
总体感觉是快乐的,作为交叉专业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课程,专业还有一次写生实践课,很快乐!读到这个专业不算踩雷,也没有想逃,毕竟别的专业也不容易,只是没想到自己最后还是跑路计算机了。当初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是第五个专业志愿,因为自己还算喜欢画画,课程也很有意思就选择了,但上到大三逐渐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也花费了很多努力去实现。专业老师也给我们讲过,因为是交叉专业,所以很多课程并不能在有限的课时里面完成科班的那种能力培养,就需要自己花很多时间去探索,一些同学参加了校园媒体,丰富实践经验,还有的是密切联系专业课老师,参加了一些编程比赛等。我本人参加的并不多,和教育技术的同学合作过微课,但是没有有用的奖,准备比赛的探索过程收获很多,但我不是特别社牛的,也不喜欢当领导组织者,所以参赛对我来讲就比较困难,找不到人合作或者不知道如何准备比赛,这一点是比较欠缺的。
另外一些信息碎碎念:
免费师范生真的香哇,我们院教育技术的同学都是毕业即就业,本科期间也不用为了保研卷绩点,还有补助啥的领感觉很快乐。我个人因为家长都是教师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当老师,感觉工资水平有限而自己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对待学生。现在强调的stem教育/信息化教育,我感觉和我们学院联系都挺紧密的,也是一个专业发展方向。挺多同学都考了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but这个学科招聘教师的岗位实在是少,就算是一个退路吧。
参赛很重要,但我校看重的比赛有点自娱自乐的意思,拿出去申请都不好意思写在简历上,而挑战杯之类的靠自己基本不可能,所以我也没太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也是损失了很多奖学金555。
还有如果想保研一定要搞清楚学院的文件规则,我当时算保研边缘人,但是有同学冒出了莫名其妙的论文加分,我们专业想发论文比教育技术专业难多了,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真的别信数媒技术的宣传画饼,一定要自己从大一or大二就开始努力,为自己未来早早做准备,摆出来宣传的都是专业最优秀的学生,个人经历不可复制,努力才有水到渠成,还是要靠自己。
暂时这么多,想起来再补充吧。有问题可以和我交流呀!
—————————————
20220915
现在是计算机研究生在读,开学两周多的感觉很忙。本科学过的东西现在还在用的就是高数线代、数据结构、计算机视觉的一点点、做毕设自学的一部分算法内容。然后研究生的课程确实比较难,上课以外的时间都在按照导师给的计划进行自主科研学习,希望能探索一些将本科学到的东西应用于现在的专业。
20230609
补充一点点这个专业带给我的是什么呢?是热爱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的景,是稍稍多余其他人的剪辑美工排版技能,但其实很多身边的同学跟我讲他们的本科也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基本是靠自学(不卷的),所以这个专业里是可以度过一个非常幸福的本科时光的,特别是对于学理科的追星er而言,就是就业和申请读研可能迷茫点😂,但学校本身不错的话,不可能找不到工作的。不过我很不喜欢我们学院的培养方式,遇到了不负责任的老师,和一些不可言的关系户,稍有点愤愤不平,但是总得说来并不后悔读这个专业
本科是部属师范大学,其实一开始有想过当老师的,也考了信息技术的教资,但是工资太低了,并且我觉得一旦有铁饭碗就很难放弃了,自己想多一点体验,所以没有选择当老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寻津问路|求助🆘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 (迷毂)
- 寻津问路|南开古文字学or哲学 (夜与海)
- 寻津问路|有了解软物质的uu吗 (momo)
- 大一还没结束,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点小小的“内卷震撼” (马夫蒂)
- 你们放假会选择怎么度过,宿舍打游戏还是兼职打工 (J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