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说几点我的小看法
沉默不沉默
1.关于电影本身,其实论电影题材是有成为商业片的潜质,通过几起命案从底层人物出发揭露人性在当下社会还是能引起共鸣的,但是为什么评论会两极分化呢,第一导演是李玉,她的拍摄手法和电影调色就是奔着小众电影去的,她是有自己的追求在的,这种就注定不会满足到大部分人的口味,喜欢的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也情有可原;第二现在的创作环境如何大家都懂,多处冲突的镜头摆明了难过审,所以只能隐喻只能通过细节通过预告来铺垫,但是观影前去了解背景第一遍能看懂隐喻能真正沉浸下来推敲细节的观众只会是少数。第三出发点是少数人的遭遇,注定共不了大多数人的情,也就是主题受限。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众电影得不到所有人的喜欢非常正常,但至少这次小众电影被拉到了大众面前被审判,无论如何我觉得都算打破了局限,喜欢这种题材的人可能也会多起来,并不是件坏事。
2.关于三字,我觉得粉丝当下这个状况做好自己个人向的宣传就行,电影最终票房多少就放平心态顺其自然,这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你让吴京沈腾来演结果估计差不多,除非片方愿意花大钱铺天盖地的正面营销,但估计也不会高到哪去,大盘摆在这受众摆在这,而且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对三字只会是正向的影响,第一预售票房已经足够证明三字的号召力和粉丝的购买力,这是资方最愿意看到的,第二电影里他演的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出彩,演员的形象立起来了,第三一个大流量他能沉下心来去接李玉这部片子,也狠得下来去磨,所以因为这部片子接到更多资源是肯定的,他的这份笃定和耐磨,我觉得是很多导演和制片都愿意去选择的。另外我算是三字的路好,看他的综艺访谈还有影视剧作品,我觉得他挺清醒,几部待映都说明他选片眼光不错,只要有这份心和热血,未来的路不会差,何况马上要来的万里归途和刺猬,我觉得本子和宣发力度都不差。
3.关于电影市场,我觉得断桥这次算是文艺片往商业片靠拢的一个试探,以后导演和制片应该会思考更多,是执着于只做符合小众口味的片子,还是继续向商业片靠继续试探大众,如果要往大众靠,那我觉得第一应该要考虑主题如何能引起大众共鸣又不失艺术性,如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第二要考虑创作环境的局限性,如何过审如何巧妙的避免敏感,第三就是宣发问题,这个可能也是文艺片最不擅长的领域,但是如果要往大众心里走,宣发绝对不能忽视。
总而言之,我觉得断桥这部片,对主演对导演对片方对电影市场,都是利大于弊的。
最后希望中国电影蒸蒸日上百花齐放,希望各方坚守初心推陈出新,希望电影圈和谐竞争共同进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流浪地球3(上)》上映倒计时630+天(24小时制)。 (电电)
- 以业内视角观察,独一无二的票房成绩其实还行 (我很爱思考)
- 出席过戛纳的明星,排场有超过汤姆克鲁斯的吗? (|)
- 金鸡双黄蛋影后二选一 (吴磊)
- 好多人被周也戛纳红毯美到,没想到 (电影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