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区|从囤积欲到极简主义
来自:Emily🎀
最近听到了一句话,"什么样的主人住在房子里面,决定了房子有什么样的气质。"
过去我住的房子是公寓,套内面积37平米,就我一个人住,刚住进去的时候房子很漂亮,个人空间也比较大。四年里,我增加了新的收纳家具,五斗柜、货架、连鞋柜都增加到三个。很漂亮的房子,但是被家具塞满了,家里变得很挤。
去年的衣服已经配不上今年的我了,对吧?是的,这句话得到了我深深的认同,无论是出国还是平时逛街还是淘宝,总是能有新的收获。但是新的东西进来,空间不够啊,那就扔吧,可扔什么呢?衣服、鞋子、包包都很新,我都舍不得。每年我都参加豆瓣的断舍离活动,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我很痛苦,但我无能为力,不知道怎么才能打破这个循环。我想,得有一个解决办法,是不是该换一个更大的房子呢?

就这样到了去年五月,妈妈突然脑中风生病了,妈妈在ICU的第5天时,我收到了提醒账户上钱不够了,我去结账,5天的花费7万多。过去我知道ICU每晚一万多的高消费,但是真正需要现金付帐时,我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一晚一万多到底有多贵。但是我要救妈妈,多少钱我都愿意。当我盘点时,我计算了现金、房子、保单,都可以折算成钱,但是我那些漂亮衣服、包包、鞋子全都不管用。我不禁后悔,为什么过去我那么浪费钱?把钱都浪费了!
是的,那时候我用的词是浪费。
刚开始妈妈神智不清,身体右侧偏瘫,也失语无法说话,后来可以慢慢用眼神回应我了。我深刻感受到,妈妈的灵魂被困在这个坏掉的身体里了!随着妈妈日渐康复,两个月后我回到北京,我要退掉房子,专心回重庆去照顾妈妈。
这时,我终于有机会开始盘点了,我不禁问自己:过去为什么我要买那么多东西?作为一个人,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在照顾妈妈那两个月里,我常穿的却只有三件衣服,为什么那时候我可以满足于三件衣服呢?
时间很紧张,我没空继续思考,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捐掉了25公斤衣服,大部分家具也都送人了。看见几千块的裙子,几千块的鞋子,我很心疼过去花的那些钱,但我知道我不再需要了。我心里有一个声音:"不是生命需要的,我都可以不要。"
半年后,妈妈康复的状况还不错了,安顿好妈妈,我打算回到北京。这时候我开始挑选回北京的装备。那是去年11月,冬季,包括衣服鞋袜帽子围巾都在内,一共只有33件。6件厚外套比如羽绒服、大衣等,4件西装、还有两双鞋子。一个大行李箱,全装进来了。
如果说在医院照顾妈妈期间,那不是正常生活不需要工作,可能真的不需要什么衣服。而现在我回北京了,我会有正常工作、社交,那33件够吗?事实证明,够!33 件服装搭配让我足以得体的应对工作和休闲的场合。甚至还有我没用上的衣服。
我开始正式思考,为什么过去我那么执迷于买买买?我发现,每次是不买不行,我受不了诱惑,看见挂起来的漂亮衣服,我就会想像当我穿上之后别人投来的目光,我觉得那是对我的肯定和欣赏。等等,为什么我认为穿上漂亮衣服才会被肯定和欣赏?那到底是欣赏衣服还是欣赏我呢?我是不是误会了什么?难道是我不自信吗?是我没有安全感吗?当我看到这一层,我又不禁想,为什么现在我不需要了呢?
首先是两年前,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纯净的饮食让我的内心逐渐清净,渐渐看得见自己的欲望,在欲望当下我能定一定,我有了做选择的空间,而不是被欲望牵着走。我看得见什么是欲望的想要,什么是生命真正的需要。
而妈妈生病也让我体会到,人的生命所需真的很少,不过是适当的食物和回归良心的认知。经由妈妈生病的事,接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回顾妈妈的前半生,我知道善有善报。与妈妈半年的相处,看见一个生命康复的过程,我开始敬畏自然、敬畏因果、感恩习以为常的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当我感恩妈妈的爱,当我心甘情愿的履行一个子女应尽的孝道,我知道我内在是一颗光明的心。当我读到《了凡四训》"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我知道我的生命有了方向,我不需要外在给我信心。
最近在读《了凡四训》,我买的三件西装到货了,很纠结要留下哪些,然后还要继续买搭配的衣服,于是花了很多时间。突然心里一个声音问自己:我还记得自己有感恩心吗?感恩现有的一切,其中就要惜福,过多的物质是浪费福报的。也还记得去年自己断舍离时,内心的一个声音:“不是生命需要的,我都可以不要”。于是我把多余的衣服退掉了。
我发现从事上改很难,断舍离舍不得、做不到。
理上改仍然很难,知道要环保、存钱、节约、惜福,但没有一次真正成功。
从现象看到内心的需要,看到追求外表的需求是求认可、不自信,于是有了回归灵魂的发问,看见灵魂的真正需要:回归良心的认知。生发起敬畏感恩心,问题就被超越了。
习性非常可怕,可怕在自动运行,无知无觉,自动运行的不自信和求认可,让我迷失在无尽的买买买,而我明知如此却无法断舍离,我因此痛苦却无力打破循环。而当我意识清晰,看见习性的当下,内心一个声音提醒我回归到敬畏、感恩心,我的选择与从前不一样。
改掉习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意识不断清晰,在每一个习性运转的当下能有所觉察,每一次的选择就可能不一样。
——————————————————
近期有人问是否可转载,回答如下:谢谢欣赏,本文章属个人经历,不希望被转载,请各位谅解,谢谢。
——————————————————
分享一篇有关《节制》的短篇文章,来自苏格拉底的对话录《斐多》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4923853/?_i=631118823901586&dt_dapp=1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助区|山下英子《断舍离》 (种子越冬)
- 经验分享区|把衣柜中的衣服进行了统计 (阿冬)
- 盖楼打卡区|明年春天搬家,开始清理杂物 (天好蓝啊)
- 经验分享区|一个非常简单的被动极简方法 (圆圆)
- 盖楼打卡区|晚上朋友跟我吐槽说家里东西太多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