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咖啡设备横向测评·滤杯篇(V60下)
来自:廣塢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V60的测评做完了,之后的一个月会继续做蛋糕杯系列的测评;磨豆机的测评因为实验室设备问题测不出精确的粒径分布,正在联系新的实验室,等结果出来也会做的。但是因为不再想买磨豆机了,如果有以下型号磨豆机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或者私信,希望能帮忙制作咖啡粉样品,我会送一些自家烘焙厂的豆子以示感谢:
1、Comandante C40 MK3
2、Etzinger
3、EK43(非Ek43s)
4、Ditting807 Lab Sweet
以下正文:
节省大家的时间,先上结论表。

每款滤杯都有自己的特点,实际上不存在某一款滤杯在各方面都比另一款好的情况,因此我也不会做滤杯的排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特点进行选购。
一些简单的导购说明:
1、如果你刚入门,想练习手法,不知道买什么,先买一个Hario V60。
2、 如果你不想练手法,只想喝咖啡,买聪明杯或者Hario 无限。
3、如果你喜欢好看的滤杯,又希望它有很高的的可玩性,买Origami折纸杯。
4、如果你喜欢深烘、不接受酸、或者想补一个慢速V60,买Kono名门、燕印GSP。
5、如果你特别喜欢表中某一款滤杯的造型,买它!虽然许多滤杯都有相对适用的豆子和冲煮技巧,但不存在哪一个滤杯完全不能用来萃取某一种豆子,所以当你被某一款滤杯的设计击中,不要犹豫。
注:
1、实验器材为正晃行Ultrakoki智能电子秤,Hario V60漂白滤纸、Brewista手冲壶;实验参数固定为:C40 MK4 研磨22格(悬挂归零)、咖啡豆16g、92 ℃水温、不分段冲煮,观察滤杯内水量100g-120g区间的平均流速及从120g到萃取完毕的平均用时。
2、流速分档为:2.9g/s以下——慢;2.9g/s~3.3g/s ——较慢;3.3g/s~3.7g/s ——适中;3.7g/s~4.0g/s —— 较快;4.0g/s以上——快。
3、 美观及适用性打分为主观打分; 流速快慢不代表性能高低。
6. Kono名门

KONO名门是由“珈琲サイフオン株式会社”在1970年左右开发的经典设计,以其半短导流槽作为特色。公司时任社长河野雅信也是著名的“河野流”手冲法的开创者,Kono滤杯的设计完美符合河野流所需的慢流速、高浸泡要求,能够很好地展现深烘咖啡豆的醇厚与甜感。
【结构设计】
Kono滤杯共有三种可选型号,三种均采用12根短直线形导流槽,区别仅在于导流槽的长度。与其他多数滤杯不同的是,Kono的导流槽并没有延伸到滤杯顶部。三种型号中,MD(Classic、快速)为长导流槽、延伸至顶部约60%处;MDN(Meimon、中速)为中导流槽、延伸至约40%处;MDK(since 1925、慢速)为短导流槽、延伸至约20%处。这样的设计使得Kono滤杯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最大流速,即便液面持续提升,流速也并不会随之显著加快,使整体更接近于浸泡式萃取。
【材质】
市面上能买到的Kono滤杯只有树脂一种材质。Kono曾在早年推出过一次陶瓷款,但限量100只,现在已经很难买到。
【价格】
小号Kono基础款滤杯均在¥80-100左右。
彩色款价格约在¥220左右。
注:数据来源于某宝,仅供参考。
【流速】
实验选取了Kono MDN(中速)进行测试,在实验中高水位流速约为2.9g/s,滴滤时间37秒,横向对比流速较慢。
【总结】
Kono名门是由“河野流”手冲法创始人设计的一款经典滤杯,缓慢的流速能够完美契合河野流点滴注水法,相比Hario V60更接近浸泡式萃取,呈现咖啡的醇厚度,表现圆润的甜感。在使用Kono MDN(中速)滤杯进行常规手法冲煮时,建议将研磨度适当调粗(在使用C40时建议较Hario V60研磨刻度调粗1格)。
7. Hario 无限

Hario无限是2022年全新研发的特色滤杯,俯看时滤杯导流槽呈现为十字星形状。根据官方的设计思路,这款滤杯是专门为新手打造的,适用于“一投式”冲煮法的滤杯。“一投式”是世界咖啡冠军粕谷哲发明的极其简单的萃取方案,在调整好参数后不需要任何手法就能冲泡出很不错的咖啡,这款滤杯各方面的设计可以说都为“一投式”量身定制。
【结构设计】
首先必须谈一谈“一投式”。世界咖啡冠军粕谷哲始终致力于简化咖啡冲煮,其在2019年发表了“一投式”萃取方式,用1:10的高粉水比、15秒内完成注水,1分30秒内完成萃取,实实在在的有手就会新人福音。
Hario无限的导流槽结构非常简单,只有几条很细的下凹空气槽,这个结构设计非常前卫,从结果上看这款滤杯的流速极慢。尺寸上只有02号可选,对正常的萃取来说有一些限制,但符合“一投式”所需的滤杯大小,并减慢流速通过拉长萃取时间来提高萃取率,达到相对均衡的萃取。这样的设计使得“一投式”可以使用较粗的研磨度,提高了风味表现。
【材质】
Hario无限共有陶瓷和树脂两种材质可选,在预热的前提下陶瓷的保温性能更好一些。
【价格】
陶瓷:¥140
树脂:¥50
注:数据来源于某宝,仅供参考。
【流速】
Hario无限在实验中高水位流速约为2.6g/s,滴滤时间43秒,是V60组流速最慢的一款滤杯之一。
【总结】
Hario 无限是一款流速极慢的特色滤杯,极大弥补了Hario V60在深烘豆萃取上的不足。Hario无限更接近浸泡式萃取,能很好地呈现咖啡的醇厚度,但对于风味的表现稍显不足。Hario无限能很好地契合“一投式”萃取方案,在使用常规方案进行冲煮时,建议将研磨度适当调粗(使用C40时建议较Hario V60研磨度调粗2格)。
8. 珈堂星芒

星芒是台湾珈堂咖啡设计、由日本长崎波佐见烧手工制作的陶瓷滤杯,整体外观细腻优美,较快的流速能够较好地提升咖啡风味、减少堵塞。
【结构设计】
星芒采用16长16短的直线形导流槽,这样的设计使其流速提升显著,是流速最快的滤杯之一。
【材质】
星芒使用日本波佐见烧手工制作,保温性能良好,而且几款颜色都很素雅,导流槽的色彩也有细微的变化,非常漂亮。
【价格】
波佐见烧:¥350
注:数据来源于某宝,仅供参考。
【流速】
星芒在实验中高水位流速约为3.9g/s,滴滤时间26秒,横向对比流速较快。
【总结】
珈堂星芒是一款兼具美感与功能性的优秀滤杯,流速较快,不容易堵塞和过萃,更容易体现咖啡豆的风味与干净度、但较难体现醇厚度。可以通过调细研磨度来达到相对均衡,建议在Hario V60的研磨度基础上适当调细。(使用C40时建议调细1-2刻度)。
9. 三洋花瓣杯

三洋花瓣杯由CAFEC三洋公司设计,由著名的佐贺县有田町烧制。其名取自滤杯内缘的花朵形导流槽,整体外观圆润细致。
【结构设计】
三洋花瓣杯采用花瓣形导流槽,直线形的导流槽设计理论上使其流速提升,但由于导流槽较浅、顶部滤纸与滤杯完全贴合,达到了变速效果,高水位的流速收到限制、低水位流速加快,使得前段萃取较V60更充分;整体流速比V60稍慢,醇厚度稍高。
【材质】
三洋花瓣杯使用日本有田烧烧手工制作,保温性能良好,几款颜色非常鲜明可爱,拥有一种特别的柔美感。
【价格】
有田烧:¥150
树脂: ¥40
注:数据来源于某宝,仅供参考。
【流速】
三洋花瓣杯在实验中高水位流速约为3.4g/s,滴滤时间28秒,流速适中。
【总结】
三洋花瓣杯是一款性价比高、外观简洁漂亮的中速滤杯,实际使用感受和V60接近,但其变速萃取的效果在萃取中会提高前段的萃取率,与V60相比萃取出的咖啡更醇厚、酸质更丰富。萃取研磨度建议与Hario V60时保持一致。
V60形滤杯的测评到此暂时告一段落,实际上我还购买了正晃行草莓杯、三种流速的爱乐陶等,对一些更小众的滤杯也很有兴趣,之后有时间再进行测评。后续会陆续更新蛋糕杯、梯形杯的测评,之后计划针对滤杯材质、滤纸进行专门的测试,也请大家多多支持。
如有任何建议和疑问都欢迎联系。
往期回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推荐顺德咖啡馆 (我有小肥猪)
- 手冲日常|花魁X+花魁XS拼配 (Heonmyung)
- 手冲日常|巴西蜜处理Acauã (咖啡老王子)
- 手冲日常|新产季的埃塞都喝了吗? (colleena333🫥)
- 手冲组的秋日咖啡图鉴 (colleena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