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每一天
来自:荒野
2022-08-27 19:52:02
已编辑
美国
day1 20220827
大概在前年的这个时候,报名参加了一个人发起的百日写作活动,三百块钱还是多少,先交给他,如果连续一百天每天写作超过一百字(能请假三天),就可以把钱领回来。当时是成功把钱要回来了,在写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收获,表达能力有一些提高。两年后的今天,想再进行一次这样的活动,但感觉没有必要把肥水流给他,也不缺这点自制力,直接在豆瓣保持更新好了。既然已经完成过一次一百天一百字的活动,那这次稍加大点难度,每天二百字为底线,先定个小目标,持续到我生日(11月中旬),后面再继续加大难度。完成的奖励还没有想好,到时再说,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奖励了。
写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求职经历(明年毕业了),哲学感悟(最近在读西方哲学史),科研(垃圾制造)总结,日记及日常反思、抱怨等等等等,以让人读懂为基本要求,也欢迎大家就我写的东西发表讨论~(350字)
-
荒野 楼主 2022-08-28 16:16:44 美国
Day2 20220828 又一次听到了闻香识女人的那首舞曲,是如此美妙,欢快,优雅,又勾起了我对音乐和舞蹈的向往,手里也有这首曲的吉他谱,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它学会弹熟。
现在感觉,工作以后有一个自己的爱好,甚至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光需要空余的时间,更多的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下班回到家就已经完全啥也不想干了,就算是吉他在我手边,书在我手边,也很少有时候能拿起来摆弄两下,上一天班以后已经像一头受锤的牛一样,蔫了。
这就又引发了对工作的思考:我要的究竟是什么?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不可能三角里,我最看中的是什么?现在来看,钱多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当然太低了也不行,相对来说),我的物欲并不那么强烈,所以只要是一个温饱以上的水平就满意了。而清闲和稳定对我来说好像更为重要。我的乐趣来源主要是在业余时间的各种个人爱好,比如打拳、健身、瑜伽、读书、练字,音乐等等,都能给我带来莫大的欢乐,而工作上搞出来一个什么成就,好像也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特别大的成就感,而996的生活带来了除了相对高一些的薪资以外,更多的是个人生活的缺失和经历的单调:除了上班就没有什么其他活动了,社交能力甚至不如高中,回望过去,想到的也就只有工作。
可经济大环境不好,现在好像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力,能有个996的班上已经是同辈中比较好的了,可这样下去,怎么才能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毕竟老子生下来不是为了给老板打工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思考不成体系,写的比较乱,最近也很纠结这些问题,好好想想过段时间再写一篇吧,可能拿到offer以后又是另一种想法了。(644字)
-
荒野 楼主 2022-08-29 21:57:03 美国
Day3 20220829 天气突然转凉,早上上班的路上已经要穿外套了。比起燥热的夏天,凉爽的天气让人心情愉悦,在马路上溜达溜达,吹吹风,大口呼吸新鲜空气,都比夏天来的舒服。 今天实习上班的时候,本来开开心心摸鱼搞学校的课题,还搞出来一个方法,虽然被老师的要求搞的比较紧张,但还是很高兴。然而,刚高兴没一会,实习带我到人让我查bug,过程中发现两个月以前传的一个模型竟然一直没有更新,就一直在线上放着。。。这要是个正式员工,怕是至少得扣绩效了。 但是,令我意外的是,带我的人并没有批评我,只是云淡风轻的让我改过来测试好了以后让他保持更新就好了。这种态度稍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两方面思考这个事,站在我的立场,我第一次接触,也没人跟我说,我没设置自动更新是情有可原的;站在领导的立场,这个人不会主动思考,不知道模型需要保持更新吗?不确定不会问吗? 确实,在这边实习,包括在学校课题组,甚至追溯到本科时候去找老师问问题,我好像都不太好意思提问的样子,对方稍有一些不耐烦,我就心里打鼓,不太敢问了。其实这样不好,虽说网上看了不少,也知道在提问以前捋清楚自己的问题,但还是要多问,不耐烦就不耐烦嘛,顶多语气不好说我两句,有种打我嘛是不是,谅你也不敢哈哈。但功利一点看这样多问自己是赚的。 有些累了,眼睛又酸又涨。今天没看哲学,好几天没看了。吃午饭的时候看了一点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开始,极度支持儒学,保守派的司马光将三家分晋作为这部史书的开始,暗含着礼教传统被打破,时代变了的看法。后面没记住,改日再读。 多重压力集于一身,最近搞的有点烦躁。加油,捋清楚,事情一件一件做,总能解决的。
-
荒野 楼主 2022-08-30 20:27:10 美国
Day4 20220830 今天听主管和同事聊天,发现主管的思路真是活跃又广泛,一个外卖场景的问题能联想到改革开放,能联想到三国,能联想到资治通鉴。惊叹于主管知识广博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和他的差距。同样都是基于理性推理,他多出来的东西是知识库储备充足,有很多已有案例放在脑子里随时拿过来提供借鉴参考。感觉要想达到他这种境界,仅仅是把史书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参考费曼学习法的做法,把这件事各方利益关系、做法动机理清楚,才能做到像他这样信手拈来。真让我见识到了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自己还是差得远啊。 也好,不断的见识这些大佬,可以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保持谦虚自卑的状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加油吧。 不过眼下的事不是要谋啥,而是抓紧把手头这堆事搞完,然后把实习转正还是离职的事情落实好,就是目前这个阶段的胜利了。加油加油!!!
-
荒野 楼主 2022-08-31 15:07:34 美国
Day5 20220831 简单剖析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 现在纠结的就是是否要离职的问题。 想离职的原因: 学校导师催着我要课题结果,ddl也很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与此同时,实习公司这边也一直在 催我,而且每周都要开组会,组会还有领导的参与,现在的状态没啥产出,所以多一次组会 就是多一次给领导留下不良印象的机会,很少能够留下正面印象,因为没有产出。 纠结的原因: 没有底气。手里没有其他的机会可以让我挑,指望着实习公司这边能够有一个转正让我脱离0offer的 境况。还有其他一些没地方落脚啥的,其实都是扯淡。就想在华为开奖以前在这边有个后路保底。
再等两天吧,说这周可以出流程,然后问一下领导,如果没希望,果断撤了。
-
荒野 楼主 2022-08-31 15:11:59 美国
Day5 20220831 简单剖析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 现在纠结的就是是否要离职的问题。 想离职的原因: Day5 20220831 简单剖析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 现在纠结的就是是否要离职的问题。 想离职的原因: 学校导师催着我要课题结果,ddl也很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与此同时,实习公司这边也一直在 催我,而且每周都要开组会,组会还有领导的参与,现在的状态没啥产出,所以多一次组会 就是多一次给领导留下不良印象的机会,很少能够留下正面印象,因为没有产出。 纠结的原因: 没有底气。手里没有其他的机会可以让我挑,指望着实习公司这边能够有一个转正让我脱离0offer的 境况。还有其他一些没地方落脚啥的,其实都是扯淡。就想在华为开奖以前在这边有个后路保底。 再等两天吧,说这周可以出流程,然后问一下领导,如果没希望,果断撤了。 ... 荒野此外,发现领导的领导,其实也无非是按照老祖宗的逻辑,孙子兵法啥的,往业务上套用,多的是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这是需要大量的走访、调查、信息才可以获得的。而实际上并不需要过多的技术含量,更重要的是你要站在那个位置上,要有资本让别人给你干活。所以重要的还是把自己推销出去。可能这么说是对他们的低估,缺失有点,但也不会太多,他们可能技术也挺好,能力比一般人强很多,但按他们现在的工作内容来说,就是我看到的这样,主要赢在位置、机会和表达能力上。
-
荒野 楼主 2022-09-01 22:28:48 美国
Day6 20220901 一个朋友入职电网了,经历了想象和实际之间的巨大落差:培训29天中间只有半天假、各种官员子弟,抱团取暖。然后就萌生了辞职的想法。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一看,周围大家都有关系,技能都还点满了,根本干不过啊。 关于这些,杨老板说的很有道理:鸡汤里可能说,别人有关系,用三分力,过八分生活,你用十分力,也可以过八分生活。现实是,别人靠关系用三分力过十分生活,你用十分力过五分生活就不错了。但你得这么想,如果你也用三分力,你三分生活都过不上。确实,首先得认清自己的出身和现状,并全然接受,不再与其他人比较来获得自卑感或优越感。 前路漫漫,难啊。趁着工作前,多看看文史哲,丰富一下自己的情商吧。。 回到自己身上,实习转正的难度肉眼可见的高,其他的也不太想去,后面多试试国企。就盼着华为了现在
-
荒野 楼主 2022-09-02 19:49:47 北京
Day7 20220902 自从好久好久前分手以后好像就没怎么考虑过两性之间的问题。最近在知乎上看到关于男性“求生欲”的讨论,突然想起来前女友总是喜欢把这个词挂在嘴边。那时候我就特别反感,伴侣做出意见在他们看起来求生欲极强的事,比如拒绝一些潜在的诱惑或者做出一些貌似讨好性的事,一般就有这么两种动机:第一,出自内心的爱,和与外界的边界感,从而激发出的令伴侣开心的欲望;第二,就是想象到此事发生以后伴侣令人生厌的反应,既不想面对,也不想分手,干脆直接避免麻烦。 而这两种动机,无论那种,好像都没有必要拿求生欲说事,第一种原因,在热恋期之后如果用所谓求生欲来说事,会招致另一半的反感,而减少他令伴侣开心的欲望,导致感情变淡;而第二种原因,会增加本就存在的反感。 用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的方法,我觉得感谢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这样不会造成潜在的地位高低的语意,把双方放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不会使得一个本来可以有好结果的行动招致恶果。 写的有点乱,可能也有一些大男子主义的倾向在里面,不过,就这样吧
-
荒野 楼主 2022-09-04 21:18:11 北京
Day9 20220904 昨天竟然给忘了,先补上。紧张一上午,下午转预备成功,过程略显离谱,大家都是随随便便的样子。也是,自己看来很重要的一件事,其实对他们来说就是费一个来小时凑人数走个流程,然后抓紧回去各忙各的事情。所以心里也有一些小小的失望。但过了就是过了,少了个心事,也完成了一个从本科就立下的目标。 时间回到今天。好像今天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一天都在稀里糊涂的加算例补论文,其余大多数时间就是看看华为开奖群里有什么新消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万一真的轮不到我怎么办,万一现在设想的一切美好图景都随着希望的破灭烟消云散了怎么办。一切的一切,都要看一个多星期以后的是否能够接到一个带着好消息的电话,等着吧。
-
荒野 楼主 2022-09-05 23:29:41 美国
Day10 20220905 实在是虚度的一天,发现自己一看知乎就开始停不下来,两眼发酸,浑身乏力,就是想接着看下去。其实也不是没事干,就是有那么一种感觉:有更好的在后面等着,不看就错过了,亏大了!就开始无止境的,刷。 其实呢,看过去以后,啥也没记住,也就看的时候,感觉啊好有道理,我又学到了。其实呢,掩屏长思,我刚才看了啥?我是不是还有啥事没干?现在几点了?我刚才在干啥? 娱乐至死里就提到,我们从印刷到视频到网络,信息的数量指数级增加,这样我们放弃了思考,知识不断的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而在乎它是什么。 难受难受难受,一方面可能也是最近睡眠不足,锻炼还少,导致自制力下降,所以,现在马上上床睡觉!
-
荒野 楼主 2022-09-06 12:47:02 北京
Day11 20220906 在哲学史中,在十七世纪看到各种对历史的理解:有进步的观点,;有平等的观点,认为所有时代和民族均具有平等价值;有客观的观点,认为对历史的理解需要去除己见,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来客观看待历史事件;有反驳客观的主观观点,认为历史学家不可能完全客观,每个时代都以新的方式重写历史。 读了这些,对历史倒是没太大感触,但对于历史的主观的观点却让我有所感触:两个人对同样一个事物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都会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个人偏好对这个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那么,我在这里找到了认识自己的方法:在读书、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客观世界是如何呈现在自己的脑瓜子里的,也就是主观认识。而此时是反思或者说复盘的最佳时机:和健身打拳照镜子和拍视频看一样,让自己的主观感受合于客观事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事实又是另一个难题,这里先撇开不谈)。不断的发觉自己的认识和其他人的认识和客观事实的差别,在这个过程中,用一种消极的方法认识自己:我不是什么。这个过程中,不断建立起自身的边界感,慢慢勾勒出自己的意识形象,逐渐认识自己。
-
荒野 楼主 2022-09-07 21:19:04 北京
Day12 20220907 傍晚七点多回家,正赶上太阳落山的最后一抹余晖。做完核酸以后忍不住绕着停车场走了一趟,直到最后一丝日光也消失不见。 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确实如此。可是我们又有几个人能有时间和兴致,来腾出这么几十分钟的时间,来单纯只是散散步呢?紧密的计划,数不过来的ddl,让我们不敢从工作中哪怕脱身一个小时,来感受真实的生活。 可是,我们又在怕什么呢?是怕完不成任务吗,可是完不成又如何呢?哦,会失业。是怕老板吗?老板又比自己强多少呢?他真的配管理自己吗?为什么要对他言听计从呢?哦,他有开除我的权力。如此看来,我们是怕失去工作,因此即使无奈,即使心里一百万个不愿意,也要坚守岗位完成任务。 那么不妨再想一步,失业了又如何呢?抛去宏达叙事,只围绕自己,家庭,亲朋好友关系来看:最直接的影响是小集体少了一份收入来源,且多了一个在家里不上班的人;此外,周边舆论也会关注到自己,有事没事会来问候一下呦咋在家闲着呀。如此看来,此时我们在意的是亲近的人对我们的看法,导致我们由于时常受到质疑和谴责,而去按照他们的期望,脱离当前的状态,找一份工作,赚钱养家。 但是,他们质疑,谴责的根据是什么呢?做一个假设,同样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社会背景等等,一个身无分文在家闲着的人,和一个银行存款过亿的人,一样在家闲着(这个例子当然不现实,银行存款过亿的人也会迫于这种那种的原因不会在家闲着),那么此时亲朋好友对在家闲着这一动作的看法应该是迥然不同的。那么道德的标准是跟着资产总额走的吗?我不知道,总之是不太一样了。 但到这里还是没有达到问题的根本,别人谴责,拉下脸来一句关你屁事就解决了。那么此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嗯,是没有新的收入了。进而,水电费、衣食住行,这些消费所需要的钱没了,这时会面临最基本的生存危机。 可是,人人都需要工作来养活自己吗?好像并不是的,就像那个有亿万存款的例子一样,没有工作他也不愁吃喝;而在早期,没有工作可以自己种粮食存着吃(哦这个例子也是工作的另一种形式),那么地主,把地分给农民,收取地租,便达到了不劳而获的地步。房东,靠收租过活。嗯,这就是资产阶级了,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那些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 现在对阶级、资产的思考还不够,等多读读书再来继续往下思考,先想到这里。
-
荒野 楼主 2022-09-11 20:28:03 北京
Day16 20220911 终于把论文和审稿意见回复都发给导师了,已经完全不想再和这篇论文有任何瓜葛,希望返回去就立刻录用就好了,改论文感觉能改掉半条命,真滴累。。。 放假第一天开始感冒了,昨天睡了一大觉感觉好了很多。断了好久的瑜伽终于在昨天续上了,确实练完以后浑身舒爽,太舒服了。 突然一想,应该要把这些可有可无,没有外力强迫的事情,放的靠前一些。因为像学业、工作这些东西,他有一个ddl,有人push你,而在经过了一天的毒打以后,剩余的自制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做一些对自身有建设性,但是需要消耗精力来完成的事情了。就像我这个写作计划一样,昨天又没有更新。。。记得那时候有一个21天打卡计划,先通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来养成习惯,然后再享受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去找找那个软件。
-
荒野 楼主 2022-09-13 19:11:37 北京
Day18 20220913 本以为论文没我啥事了,然而又来了一大堆东西要改,还是明天就要交,难受! 每当这种压力极大的时候,我就想找人聊聊天,但是得到的回应都让我感觉,我还不如不聊呢。所以后来就也不找了,但还是不想干活,就开始拖延(比如现在)。 等了快一个月的offer还是不来,内心十分惶恐。 想点好的,可能他明天,或者周末就来了呢? 还是要抱有希望,得有盼头,不然日子还有什么意思呢? 可是希望是要靠行动来争取的,干坐着只会越来越绝望。 缺乏正常的社会交流,也缺乏有营养的输入,现在写东西又是这么一蹦一蹦的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说明思维的链条已经很短了,需要警惕。
-
荒野 楼主 2022-09-15 20:04:51 北京
day20 今天下班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就在想类似的问题,回来一看微信读书给我推了,那就把想到的写下来: 我想,我们之所以坚持活着,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和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人,还有着联系。我们可能是怕爱我们的人伤心难过,或者是由于没有手刃仇人而惋惜,而不敢自裁。试想这么一个场景:这个世界上,我们一个人都不认识,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的离开感到惋惜甚至难过,那么会不会当我们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稍稍想不开,就一冲动自裁了呢?正是因为我们和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还有着多多少少都联系,我们才会在那么多失意,那么多困难面前坚持下来,继续生活。 换个角度讲,死,意味着无,意味着一切现世可能性的丧失,是一个简单又困难的选择。如果连死都不怕了,那么人生在世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所以畏惧已经不能成为你求死的借口。那么唯一剩下的理由,就是绝望: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没盼头了。为了避免到这种境地,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给自己增添一些可能性,多尝试不同的东西,多体验不同的快乐,让自己有所期待。 世界是多元化的,我们都是井底之蛙,不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经历到的一星半点当做世界的全部,这是一种傲慢。努力把自己所在的井往周围拓展,尽可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保持好奇心,保持期待。
-
荒野 楼主 2022-09-18 16:26:33 北京
Day23 20220918 又是两天空洞的周末,相比之前稍微改善了一点,体现在完成了材料的写作,还看了一个考公的课程。但还是把昨天应该完成的事情(实际是上周就该完成的事情)拖到了今天。 反思一下自己一天都在干啥呢?刷朋友圈,然后看到有自己感兴趣的赛事,就又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比赛视频,然后就到了十一点多了,就又开始做饭,吃饭,做的挺新鲜就又给家里打电话聊聊天。然后到一点了睡个午觉吧,又开始看手机,看列宁主义。睡醒以后又看手机,刷华为开奖群。好像事情都是正事,但是关键问题在于:都和目前的主要矛盾不沾边啊。。。都对解决问题没有贡献。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1.没有offer,2.毕业论文,3.没有对象,4.三观不成熟。以上几个问题是按照重要性排序的,但是好像我现在干的事,基本都和4相关,和1相关的基本是一点不干,只有死等华子这一条,连查阅相关资料都没有。这么搞是有问题的,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上,风险太大了。而日常干的最多的事,第一刷知乎,第二看华为群。第二以后可以完全消灭掉,如何消灭?屏蔽群消息。知乎咋解决?不大好办,在自己的电脑上先做一个定时休息的设置,公司电脑上问题不大不用管。 好了这两个问题现在都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几天看一下效果,希望有用。
-
荒野 楼主 2022-09-19 23:48:06 北京
Day23 20220918 又是两天空洞的周末,相比之前稍微改善了一点,体现在完成了材料的写作,还看了 Day23 20220918 又是两天空洞的周末,相比之前稍微改善了一点,体现在完成了材料的写作,还看了一个考公的课程。但还是把昨天应该完成的事情(实际是上周就该完成的事情)拖到了今天。 反思一下自己一天都在干啥呢?刷朋友圈,然后看到有自己感兴趣的赛事,就又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比赛视频,然后就到了十一点多了,就又开始做饭,吃饭,做的挺新鲜就又给家里打电话聊聊天。然后到一点了睡个午觉吧,又开始看手机,看列宁主义。睡醒以后又看手机,刷华为开奖群。好像事情都是正事,但是关键问题在于:都和目前的主要矛盾不沾边啊。。。都对解决问题没有贡献。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1.没有offer,2.毕业论文,3.没有对象,4.三观不成熟。以上几个问题是按照重要性排序的,但是好像我现在干的事,基本都和4相关,和1相关的基本是一点不干,只有死等华子这一条,连查阅相关资料都没有。这么搞是有问题的,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上,风险太大了。而日常干的最多的事,第一刷知乎,第二看华为群。第二以后可以完全消灭掉,如何消灭?屏蔽群消息。知乎咋解决?不大好办,在自己的电脑上先做一个定时休息的设置,公司电脑上问题不大不用管。 好了这两个问题现在都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几天看一下效果,希望有用。 ... 荒野day24 20220919 今天提了离职,马上就要离开北京了,摇了一大帮子人吃饭。感恩能在这么偌大的城市,还有这些熟悉的人,能叫出来吃个饭。最近感觉到了身边人们的善意,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愿意帮我一把的。晚上开完会下去锻炼了一把,感觉浑身舒畅,洗了个澡舒舒服服准备睡觉。晚安。
-
荒野 楼主 2022-09-21 22:00:04 北京
day26 20220921 西方哲学史书评 在年初因为未明子对马克思哲学的推荐,开始对马哲产生兴趣,又因为对之前的哲学家所谈论的问题的好奇心,找到了这本书。 粗略的了解了从古希腊到现在的哲学家们的思想变化历程和流派区分,从之前的自以为无知,到现在的发现自己确实无知,是眼界的扩大,也是对多元观点的接纳和理解。 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相当无知的小白,接下来准备从黑格尔,马克思入手,读一读原著,学学他们的思想方法,把自己的思想组织的成体系一些。 以一句挺喜欢的话结尾吧,虽然在现在哲学来说真理这个概念是成问题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
荒野 楼主 2022-09-23 08:38:38 北京
day28 20220923 在滴滴的最后一天,八点就来到了公司。在路上看到了初生的太阳,看到了早早起来奔赴各自岗位的各色人群,看到了在学校门口和家长分别的孩子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一丝朝气与活力。 始终无法理解互联网行业为什么上下班如此之晚,背离正常人的作息,甚至上班的时候幼儿园上午都要放学回家了。这种上下班时间强迫你加入到晚睡晚起的行列之中,占用掉正常人生活中的下班时间部分。而长时间坐在公司里带来的疲惫和麻木,让我多年养成的起床活动的习惯也渐渐消失。 回望这几个月,在这里似乎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唯一自我感觉良好的实验,结果还是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小点进步。但说起来我还是有所收获的,了解了这个行业公司的作息,日常工作内容,上下级以及平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为了限制员工所设置的种种关卡。还学了一些基本的工具,知道了在实验室以外的实际工程场景中,一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 常常在想,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来找下一份实习,会不会有可能做出一些出色的表现。可是,近来的自我放纵和没精打采,让我感觉到不能只放眼未来,更多的是要关注当下,不要因为一些小的干扰而走神,而忘记了自己本来要做什么。 离开以后,即将迎来的是在北京最后几天的满满当当的酒肉生活,告别这个城市与我相识的几个人。接下来,就是全力找工作(实际已经开始的太晚)和准备毕业的事情了。这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希望能够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满满的精神迎接接下来的生活。
-
荒野 楼主 2022-09-23 15:07:59 北京
一个念头几年前就开始在我脑海中盘旋: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一个个连续的,无穷无尽的选择组成,每个选择,都有相应的代价,也会以一定的概率获得相应的收益,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出选择,然后静静等待选择的结果,最后选择接受这个结果,或是崩溃,如此往复循环。这种想法有这样一种迷人之处:我们随时有机会改变我们目前的现状,只要我们在当下做出不同于现在所出惯性之中的选择。 可是在实际中,我发现,控制自己竟是如此困难的一件事。我明知道我应该去做这么一件事,但却因为其他一些事情的吸引,迟迟无法做出行动:会在学习时不经意的、没来由的打开知乎,并沉浸其中,然后忘掉自己本来在干什么,毫无目的的做出滑动屏幕或滚动鼠标滚轮的动作,被动地浏览一个一个的话题,一行一行的文字。等到自己反应过来,已经过去了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或者在此过程中又转向b站或其他充满未知的吸引力的地方。这种情况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更为常见,持续的时间更长。 我曾经想过解决方案:用软件禁掉这些网站,但还有手机,还有床,在我持续一段时间的集中经历且没有收获的工作后,尤其容易沉浸于任意一种与原来工作无关的活动中去,并忘掉原来在干什么,持续很久。看,刚才这种情况又发生了,但好在及时调整了过来,又回到了正轨上。 我觉得会有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持续的集中精力让我的脑子转不过弯来,所以它自动召唤我去搞一些不费脑子的东西,而我所选择的不费脑子的东西,又持续地消耗着大脑的能量,导致直接宕机想不起来原来的任务了。第二,我不够专注,在同一时间里同时想着多个目标,然后这几个目标在脑子里争宠,最后谁也没打过谁,被一个更简单,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常常是电脑或手机扮演了这个角色——夺了位。此外,环境因素也是个问题,在公司里各种声音也会转移我的注意力,把他们拉离原来的任务,又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回不去了。 所以我一直有些怀疑我是不是有些注意力缺陷症。 结合以往的一些经验,还有网上看到的一些方法,我觉得有几种可行的手段来缓解这一问题:第一,把要干的事情写在显眼的位置,在走神之后,看到就能想起来,把自己拉回正轨(但总觉得这样在人多的时候显得自己有些弱智。)第二,干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休息回来以后看到第一条中写的原来的任务,迅速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第三,没事多冥想,而且不要借助音频,而是靠自己。最后,就是多运动,早睡觉。 但是,又回到最初的问题,做这些可行手段的时候,往往又因为走神最终又没能完成。所以我觉得我需要一些外部强制力来控制自己,可是到哪里找呢?这可能就是朋友、伙伴的作用,互相监督、督促,而又不至于像父母管自己时那样产生厌恶叛逆抵触的感觉,所以还是得找个伴,找个有上进心的人一起进行日常的大段时间的自习。看来,无论如何都得去南京找朋友合租,纯靠自己是不行的,无数的经验证明了我自己的自制力远没有别人评价的和我自己想象的那么强。 我还有太多的事情想做,还有太多的知识想学,不能因为控制不住自己,就白白浪费大把时间,我要做出改变,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
荒野 楼主 2022-10-08 21:50:59 江苏
20221008 十几天的时间,从北京到临清再到南京。感觉还是区别蛮大的,尤其在路边的商店这一方面。北京给我的感觉,是规矩,给我一种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印象,脱离了乡村的小店摆摊的感觉。老家自不必多说,小县城的商店,中规中矩,但多数也都很卫生。而南京,给我带来很强的不和谐感。我住的地方位于这座老城的市中心,而这里还留存有许多上世纪的小区住宅。但与此同在的是南京最繁华的商场。两者相隔仅一个路口。在马路的这头,是一眼望不到顶的摩天大楼,而另一头,是在十八线小城随处可见的苍蝇馆子。五分钟的路程可以见到两个世纪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如此在意这一点也可能是我对所租房子不太满意的缘故,总觉得还不如在老家舒服。
-
荒野 楼主 2022-10-08 21:52:14 江苏
20221008 十几天的时间,从北京到临清再到南京。感觉还是区别蛮大的,尤其在路边的商店这一方面 20221008 十几天的时间,从北京到临清再到南京。感觉还是区别蛮大的,尤其在路边的商店这一方面。北京给我的感觉,是规矩,给我一种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印象,脱离了乡村的小店摆摊的感觉。老家自不必多说,小县城的商店,中规中矩,但多数也都很卫生。而南京,给我带来很强的不和谐感。我住的地方位于这座老城的市中心,而这里还留存有许多上世纪的小区住宅。但与此同在的是南京最繁华的商场。两者相隔仅一个路口。在马路的这头,是一眼望不到顶的摩天大楼,而另一头,是在十八线小城随处可见的苍蝇馆子。五分钟的路程可以见到两个世纪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如此在意这一点也可能是我对所租房子不太满意的缘故,总觉得还不如在老家舒服。 ... 荒野中间断了好多天,看了项塔兰和三体的第一部,也断断续续又投了不少简历。一直不怎么在状态,不知道后续如何。要加油啊
-
荒野 楼主 2022-10-23 17:07:30 江苏
20221023 刚刷知乎看到自己关注的博主说到冥想,想起来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静下来好好冥想一下了,于是乎马上关上显示器开始数呼吸。 和大学时期,进步还是有的,心无旁骛的数十次,在十次过后开始出现一些零零散散的想法,也能及时的发现并把自己的思路拉回到呼吸上。冥想结束睁开眼的一瞬间,用前一段看到的一句话来说,就跟棺材盖被人掀开了一样。看什么都很新鲜,心里也是充满希望,浑身舒畅。 想来以前自己也是积累了挺多的好习惯,只是随着事情越来越多,一个个的都被我丢掉了。我觉得,本科期间我可以做得还不错的原因,并不是说天赋如何或者自律之类的,而是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被我丢掉的这些好习惯:冥想给我好的心情和心态,搏击跟健身给我好的精神头和专注度。要做的事我一直都是可以想到的,多了这几样,这就可以让我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去做很多事。 希望可以一点点的把过去的好习惯都捡回来。
-
荒野 楼主 2022-11-12 20:36:06 江苏
啊哈竟然已经那么久没有更新过了。最近一段时间过得浑浑噩噩,让迟迟不来的offer搞得心神不宁。怕没有offer吧,但当等来bydoffer的时候,发现还不如没有,有逼签的压力更烦人。现在已经决定好了,直接拒掉比亚迪,就等华为了,已经有开奖的了,相信自己也不会再等很久了。 家里停掉了电机的生意,收入骤减,这个消息也影响到了我消费的预期。在做好上面offer的决定以后,本来计划的是直接去拳馆办卡打拳,但现在家里收入少了,也不会额外拿钱来支持我这些爱好了。如果后面时间比较充裕,会考虑跟kq打听一下他挣钱的方法,自己挣一些补贴家用。
-
荒野 楼主 2022-11-14 09:03:43 江苏
最近发现,似乎很多东西是不会符合自己的想象的,客观世界如此,自己的行为也是如此。总会把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过度美化,而当其真正要发生了,却又失落于其与想象之间的落差。 写到这里,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很强的阿q精神,莫名又想安慰自己说如果万事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世界将会多么无聊。这么想虽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其实是在阻碍问题的深入,耽误问题的解决。 回到正题。现在的问题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想想互联网,觉得工资高但北京房价高,而且工作强度大,累;想想华为,觉得所在城市的房价和工资都比值性价比相对比较高,但也是工作强度大;再想想国企,稳定,轻松,但在一个不在本地的非一线城市,怎么想都觉得不想去。所以,似乎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案。 所以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决定是否要抓住。
那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先把众多吸引人的因素列出来:收入高,社会地位高(认可度),时间自由,轻松,通勤方便,人脉广,上升空间大,稳定,能学到的东西多(跳槽方便),赛道与国家规划相符,和家庭相关的因素(离家近,和女朋友在一个城市(没有女朋友可太真实了))暂且不提。
今天和别人聊天时,都有这样的感觉:越找工作越觉得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找什么了,明明即将到来的机会很可能不如手里现有的,但仍然抱有强烈且盲目的期望,且把现在手中机会的价值看低。这可能就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真拿到手里,瞬间也就觉得也不过如此了。说到这里又想起来周国平的《论超脱》:一样东西,如果你太想要,就会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个世界,占据了你的全部心思。我的劝告是,最后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如实地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亦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没有得到也不会痛不欲生。
做选择的时候,也要结合自己现有的条件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样的道路,就拿房子来说,家里能拿起首付和拿不起,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md好难选。
想想自己想要去byd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给的待遇在当地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偏上,另一部分是因为对其他机会的不确定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偏悲观:不论是去了华为还是滴滴,这两个公司在近两年都不会有很好的发展,而且未来有没有好转的机会现在也不好判断。 但除了这几点,其劣势也是很明显的:对于工作强度方面,其实byd进去要干的活肯定是和我所学的知识脱轨的,是一定会从头开始学的,所以在入职前到入职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会有相当多的知识需要学。而且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偏向ios开发的,好像还要用到C/C++,与其他部分的交互并不会很多,以后跳槽天花板有限。此外,近两年byd疯狂扩大规模,处于上升期,但似乎其需求并没有明显的增加,那么就会产生泡沫,所以进去以后也是可以预期的会内卷,不会像前几年一样工作轻松。
今天看到滴滴有转正发offer的了,等两天吧,放弃比亚迪,等滴滴和华为。
-
荒野 楼主 2022-12-03 10:45:53 江苏
《宿敌》电影观感 故事发生在印度,一个带领学生发起学生运动的教师被奸杀,离异警官被派出去解决这个案子。经过调查,锁定了四个犯罪嫌疑人,并实施了抓捕。可是,上级却下令将罪犯转移,并取消离异警官在办案组的参与权。警官知道,转移以后,正义就无法得到伸张,于是他支开了另一波人,在途中击毙了四个罪犯,并击伤了一个警察,伪造了一个取证期间被罪犯夺枪的场景。但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当天,警官的儿子被卡车撞进医院,警官也遭到人权中心的起诉。开庭前,舆论一边倒地支持警官。 但是,在法庭上,事情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控方律师用一些与这个案子似乎毫不相关的例子反驳辩方律师,从质问所有人是否亲眼目睹了被害者被玷污,到是否可以由一个人过去做的事推知他将来的行为,控方律师一步步还原了案情的原貌:案子由两件本毫不相干的案情构成:在学校这边,事情的起因是一名父亲到学校去寻找失踪的女儿,询问之下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自杀,而该学校近年来已经发生了五十多起自杀案件,这使得被害老师难以接受,开始查明其中的细节,经过调查她发现这个学生极为优秀,但却因为导师的压迫一直无法顺利毕业,并逐步失去了对自己能顺利毕业的希望,遂在手机里留下控诉后自杀,而老师恰好在她生前安慰她的时候瞄到了她手机的密码,找到手机后看到了她的控诉。故在第二天教员会议后质问校长为何不处理这个事情,却收到了大众的冷漠,并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会后那个压迫学生的老师前来商议将这件事私了,但却遭到了女教师的严词拒绝,于是这个老师动了杀心,开车撞死了女老师。而在政府官员这边,女教师死亡当晚,他收到了自己可能失去选票,地位不保的通知,大发雷霆,这时,警官听到消息,有一个肇事逃逸案件。便想到把这件事伪装成奸杀案,并找几个替死鬼,使警察能看起来顺利破案,提高当局的公信力,来拉拢选票。于是四个有案底的人被找来,暗地接收女教师的尸体,并拉倒一片荒地中,用汽油焚烧,构造一个被杀死的假象,同时,媒体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新闻稿放到头条,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进而操纵公众舆论,吸引关注,为后续案情得到解决后公信力提升拉拢观众。事情进展很顺利,警官通过各种伪证引导事情的发展,找到了早已被指定的嫌疑人并瞒着上级实施了抓捕。可在上级要求转移罪犯的时候接到官员命令,要求杀死四名替死鬼,伪造一个罪犯夺枪被反杀的场景,直接杀人灭口。警官照做了。 这两件事情,在控方律师的串联之下,逐渐恢复了原貌,而控方律师,原是法律系毕业,由于相信法律,想要做法律的执行者,遂去做了警察,但发现了政治的阴暗,并因为坚守原则惹怒官员被送进监狱,妻子也被密谋杀害。一个原本相信法治的人,最终与官员变成了宿敌。
-
荒野 楼主 2022-12-09 10:49:11 江苏
最近kq给我整了把吉他,又开始断断续续的练练吉他,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但其实最快乐的时候是拿到吉他的那一刹那,真正换上弦开始练的时候其实也就失去了那种久违的新鲜感,练琴的时候完全就没了那种想象中的快乐。但细细体会的话还是有那种看着自己一点点进步的快乐的,并且有那种自己能弹很好听难度很高的曲子的期待,就有了练琴的动力。由此看来设立一个目标还是相当相当重要的,要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论文。但完成论文这件事并不会带给我什么很大的快乐,反而流畅的弹出一个曲子本身就能给我很大的成就感以及乐趣,可能这就是爱好和工作的区别?仅以事情本身为乐,而不是以它带来的诸如名利的其他结果为目标,在做事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蛮大区别。
-
荒野 楼主 2023-02-08 11:02:21 山东
https://music.163.com/song?id=1974443814&userid=395133943 《我记得》赵雷 记得刚上大学后回到家乡的时候,总有一种错觉,感觉路上遇到的人是自己曾经的同学,自习看看又发现不是。后来好久好久没有了这种感觉,也许是见过的人太多了,又或者是没有给我留下足够深印象的人,见到本人可能都得回忆一会才能想起来他是谁。 最近,又出现了一次这样的场景。前几天和同学吃饭的时候,看到身后的一张桌子上坐着的那个女生,神踏马像我初恋女友,我反反复复接饮料,反复看那张脸,怎么看怎么像。后来问同桌的同学,才发现,原来那个女生不会超过20岁,原来,我印象里的她也就停留在18岁。哈哈,深深感觉到了时间的流逝,我们都不是那个当年那个青涩的高中生啦。
-
荒野 楼主 2023-03-31 18:29:13 山东
需要明白的是,暂离逃开这件事情并不会使事情消失,也不会有任何人来帮助你完成这件事,短暂的逃避后,仍然需要面对问题,所以,拖延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想要凡事都往前赶,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似乎真的比随口一说困难的多。 在家这么久,似乎也谈不上享受这种类似自由职业的生活。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里幸福的前提是,能够克制自己的任性,按照计划行事,而不是因为没什么事情,就想干什么干什么,把自己原定的目标抛在脑后。目前我距离这种境界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可总是想着等论文弄完以后开始自律,似乎也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论文完了,还有这样那样的事,毕业前甚至闭眼前都不会有完全没有任何事情的空闲时间,能做的只是把自己能够掌控的时间处理好,而目前这种时间已经相当的富裕了。所以,不那么快乐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把握时间的能力不够,在以后忙碌的时候,记得首先思考一下时间安排好了没,再归咎于其他。
-
荒野 楼主 2023-09-14 23:25:43 江苏
转眼入职已经快三个月了。复盘一下其实还存在这蛮多的问题。主要分为对技术领域的全盘理解、对领导交代任务的回应,以及表达方式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目前对所做的领域各个方向的方法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能解决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基本是遇到什么问题现拍脑子想,只能机遇百度和chatgpt解决问题。理想的状态应该是遇到问题选择合适的技术方向,然后开发、测试、再根据不足二次开发,如此循环直到问题解决。所以需要根据一篇经典综述理清各个方向,并建立方法代码库以便快速开发验证。 第二,就像是培训的时候说的一样,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要及时把进度、难点、风险向领导进行汇报,不能只是闷头自己做。让领导了解到项目进度和预期风险,才不会给自己挖坑。 第三,目前我文字方面的表达能力约等于大白话,可能都没有高中作文的水平。想想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本来自己的思想就水平不高,二是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思维组织起来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关于第一条,需要多写多想多复盘,并逐渐养成结构化思考的习惯。关于第二条,我的想法是找一本经典书,摘取他的思想框架,并自己重新组织语言描述,然后对比自己写的和原文写的差在哪里,学习他的语言组织方法。 想要成为一个专家,就一定要在领域内具有全局视野,并有极强的表达能力。未来一段时间,希望能逐渐着手在这几个方面有所提高。
-
荒野 楼主 2023-09-17 20:25:38 江苏
今天看了一篇管沧老师发的帖子,里面提到,当我们认为我们专注于演奏时,或许我们是在专注于“专注”这件事情上,而不是全身心的集中注意力于演奏之上。恰好刚健完身,这种专注的感觉在深蹲时非常明显,脑子里完全没有其他任何想法,就是专注于协同各个发力肌肉支撑身体站起来这一件事情上,甚至一组练完以后都记不起来这组到底是怎么蹲的。 或许,这才是专注应有的效果。或许,我们平时运用了过多的理性思维,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想了太多太多诸如后果、回报之类的事情,反而有些忽略了事情本身。后面做事情时,试着先在事前做好相关的思考,然后在做事过程中尽量不要想一些遥远的事,感受做事情的过程本身。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说到的,生活并不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而是一个个相互靠近的小点。想清楚以后的大方向,然后专注把当下这个小点过好,或许就是对生活最好的交代吧。
-
荒野 楼主 2024-01-01 15:09:34 安徽
2024年的第一天 这是一个适合立flag的日子。在回南京的路上听了二老板的逃班威龙,里面一个投稿留言给了我一些启发:这位听众在2023年的每一天里,都留下了一张自己觉得美好的照片,在年底的最后一天把他们剪成视频,作为自己的年终总结。我想,我何尝不能也这么做一下呢?记录下来自己认为美好的瞬间,回过头来一看,会发现自己一路积累的美好,而不是只回忆起自己痛苦的经历,也会给自己积攒更多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另一个类似的启发是把自己在这一年里做过的事情做一个完成清单,而不是做一个to do list,这样在年底总结的时候就可以惊讶于自己完成的事情,而不是懊恼于自己没有完成自己年初定下的计划,在日常填写清单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时的记录,给自己一些成就感,而不是一看满满的待办事项,给自己带来畏难情绪。我想新的一年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其次呢,就是把手头的工作完成另外为跳槽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往后就是多读书,保持自己阅读量和写作量的积累,提高思想水平;再就是要把自己的爱好,也就是健身搏击和吉他,争取再提高一些水平;最后呢就是找找机会,找个对象。 加油吧,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年!
-
荒野 楼主 2024-01-04 16:29:08 安徽
2024年的第四天 上班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目前所取得的大部分进步,是因为有外界的审核机制不断给我们负反馈,迫不得已地对以往产品进行改进得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程度上我们还要感谢这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要求,让我们变成了更好的自己(虽然听起来有些自我pua但也许确实是这样)。但是有没有一些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做出自我提升呢?毕竟不是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审核员对我们实时作出评价,或者有些时候世界给出的反馈要在遥远的未来才能看到后果。自律、慎独,提高对自己平时的要求,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吧。 放到企业里也是一样,与其把决定权交给市场,不如把产品打磨到极致,一上市直接干翻对手。搏击场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尽量不要把裁定权留给裁判,力求KO。靠外界约束只能做到及格,靠自己才能出众。正所谓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就算死也死的心安理得。
-
荒野 楼主 2024-01-08 22:46:42 江苏
2024第八天 突然发现一件事情,如果犹豫了太久,是做还是不做,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做过这件事情了。就比如说我昨天想到练胸就感觉很犯怵,心里就在纠结到底是去还是不去,然后过了一会儿回过头来再想这件事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已经练过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内耗,就像是拮抗肌同时发力,然后把身体固定在这个位置,虽然没动,但是两块肌肉都消耗着大量的能量。这种情况在独处的时候尤其容易发生,现在感觉姥爷做梦醒过来以后感觉自己还在梦里,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缺乏和现实世界的交互,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想象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强,就会逐渐在与事实的竞争中占据上风,大脑就把想象出来的东西误以为是真的。所以在以后需要做决定的时候,尽量一次就拍板决定,不要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决定要去做酒,不要再想这件事情,制定好计划,按时执行,如果决定不去做,也不要再回过头来想我如果说做了这件事会怎么样,没做就是没做了。减少内耗,把本就不多的精力留给自己在乎的事情。
-
荒野 楼主 2024-01-11 18:45:40 江苏
2024年第10天(补) 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去电影院看了个电影,体会到了那种学就好好学,玩就使劲玩的感觉,虽然没有太好好学吧🌚如果每天都能做到这样按时下班,规规矩矩的吃饭,然后晚饭后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那还真是蛮幸福的,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发展爱好,提升提升自己。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会有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就怕自己过于享受,当下不为未来做准备,而会在未来面临更多的危机。现在的娱乐环境都是你要时刻适应时代的变化,持续学习,但是我们生下来真的是为了学习的吗?不应该是温饱得到满足以后追求愉悦的生活吗?这方面还要多学一学中国的古代哲学,结合马克思哲学一起,调整自己的心态。
-
荒野 楼主 2024-01-13 09:03:24 江苏
2024年第12天(补) 今天隔壁组的人找我要材料,这是他一个星期前安排给领导的,然后今天又找领导要领导跟他说找我沟通。。然后我一个小时把他拖了一个星期的活干出来了,时常思考要领导的意义何在。 下午和几个做算法的朋友讨论了一下手上的任务和自己所采用的方法。感觉和做的最好的人还是有一些差距。具体差距在于不太了解目前领域内最前沿的方法,还是需要跟踪检验的经典论文,这其实是研究生期间应该培养出来的能力,这方面我确实有所欠缺,所以周末去图书馆看一些论文。 好在晚上是按时下班了,吃完饭以后休息了一会儿,去健身房练了个胸和背,终于把之前一直推不起来的哑铃上斜卧推完成了,挺开心,希望能每次都有新的突破,虽然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
-
荒野 楼主 2024-01-15 10:22:56 江苏
2024年第15天 想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你是活了365天,还是把一天重复了365遍?其实仔细想想,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生活都是极其重复的:早上八点起床,收拾收拾,九点到公司,吭哧吭哧干一上午,中午摸鱼刷视频,然后午休一下,下午继续干一下午,理想的话按点下班,有时还要加班。下班吃个饭,一般就是接着刷视频,或者练练吉他,然后隔一天取健个身,回家以后基本是继续刷视频,直到一天结束上床睡觉。这么一反思,真的太重复了。 那么,如何给自己的生活注入新鲜血液呢?大抵也就是两种途径:学习和社交。总之就是与外部世界要有交互,不能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学习的话,现在学吉他,看哲学公开课,算是在艺术和世界观方面完善了自己,对于时事方面,了解的还是太少,需要加强,可以找一个了解新闻的窗口,每天或者每两天跟进;投资知识方面也需要加强,可以多看一些大公司的年报,争取一周看一篇把。 社交的话呢,还真不知道怎么搞。现在社交的圈子基本只涉及同事,而且现在社交的目的也并不明确,得花一些时间理清楚,然后做相应的计划。
-
荒野 楼主 2024-01-25 10:09:09 山东
2024年第25天 在路上突然体会到了什么叫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一边是爷爷住院,一边是亲戚朋友结婚,再一边是公司开年会,我被包在这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织成的大网之中,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调整不同的角色和状态。突然有了一点世界围绕我而展开的唯心味道。但要看清这些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我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场景扮演好属于自己的不同角色。 另外,坐在车上引发了之前看到的对于历史的垃圾时间的思考。本以为如果用这个概念来讲的话,我把一天安排好,一件件去做,就算是垃圾时间了,感觉有些过于悲观被动了。但重读了一遍原文,发现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误区。所谓垃圾时间,就是失败结果已经注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无力改变,只能等待这个结果的到来。(快下车了,待会继续
-
荒野 楼主 2024-01-29 14:03:34 江苏
2024年第29天 大早上起来就又坐地铁到火车站出差,海安路上一直点头困的一批。在火车上看完了泰坦尼克号,感动的不行,这部电影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不光包含了爱情,还包含了灾难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含了阶级差距,包含了文学和艺术,看完能给人以生活的希望,难怪一直能停留在豆瓣最高分。 到了工厂以后,出乎意料的顺利。看了看情况和上一家差不多,直接把上次的方案copy过来就可以了,前后15分钟不到就解决问题。工厂离车站还很近,没有非常靠前的票,就在火车站门口晒太阳,再加上今天中午吃饭时,看店里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练舞蹈,有一种脱离工作的自由感,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样还蛮幸福的。
-
荒野 楼主 2024-02-05 23:01:20 江苏
2024年第36天 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代人和上一代人心态不同是很正常的,因为面临的压力不同了。在上一代,上个中专就能包分配,就可以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怎么都不会失业挨饿,如果我能有这样的状态,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现在,毕业即失业、35岁中年危机、末位淘汰的压力时刻通过互联网灌输给我们,过于紧张的情绪,使得我们不敢完全投入于自己的爱好,而是期待攒钱提前退休,这其实是一种比较畸形的愿望,因为退休也就意味着不工作,而工作是把人联系到一起的并不多的途径之一(其他的包括血缘、爱好、共同的目标,暂时只想到这三种),不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固定的社交,在我看来比较容易催生抑郁症。可能比较好的状态是,一天上班的时间比八小时工作制更短一些,然后可以用一定时间来社交,一定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一定时间来提升自己。唉,太理想了,,什么时候能成真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写写日记|总会有好事发生在我的生命里 (远方的鼓声)
- 写写日记|我的碎碎念 (极光下的蓝茉莉)
- 写写日记|不想说给人听的碎碎念 (北边)
- 写写日记|yoyo 的日记 (北边)
- Everything is awesome (me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