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完了我觉得红楼梦可能真的有点怀念明朝的思想
来自:窗子内外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鬼本说林黛玉影射崇祯,崇祯是吊死的。
那我寻思着皇太极也不是冻死的啊,直到我想起了一个人。
明末的张嫣皇后。
金簪雪里埋
《明皇后张嫣外传》父张国纪,见弃女于道旁,卧霜雪中。不死亦不啼。
说到张皇后,她是崇祯的嫂子,明熹宗的妻子。
张嫣小名叫宝珠,宝钗也是小名,袭为钗副,袭人原名花珍珠。
史书记载张嫣身材丰满,书中描写宝钗容貌丰美。
张嫣被誉为艳后,宝钗是"淡极始知花更艳"。
《明懿安皇后外传》记载:“厥体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发如春云,眼同秋水,口如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上下三十有八。丰硕广额,倩辅宜人,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轻云之出远岫,吐音如白石之过幽泉。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诸病。”
"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芳官长的像宝钗,芳官外貌描写"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
崇祯眉山自缢,是吊死的,双木成林,所以黛玉姓林,张皇后卧于霜雪中,所以宝钗姓薛。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者著书应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揭清之失,悼明之亡。
认为秦可卿的葬礼隐喻崇祯皇帝的葬礼,毕竟秦可卿是吊死的,崇祯也是吊死的,崇祯死后的葬礼十分寒酸,作者却在小说里把秦可卿的葬礼写的十分盛大,可能是在了却一种心愿?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篇章的标题平仄明显不压韵,作者想暗示什么?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北静王名水溶,可能北静王在借喻顺治?毕竟顺治在北京登基,被称作北京王。
可我真的不希望红楼梦是一部悼明的小说啊!哎!希望是我走火入魔了,希望这一切都是假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108帖】第八章 后傅恒时代——第一节 福灵安的生平 (虔诚的爸爸)
- 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败笔的十大观点 (豆友7XbYsVI8cs)
- 不妨以身入红楼梦,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无解)
- 推荐一下蒋勋讲红楼梦 (肉桂卷儿)
- 桃红又见一年春丨关于红楼结局的一点猜想 (皮特的兔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