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实初自宫一段看得我尴尬死
来自:秦目夕(浮生若梦)
正常人被小领导冤枉了,大领导还没发话,是个什么反应:
1.用证据和推理辩解。2.摆功劳讲贡献。3.如果前两招都难分胜负,最后再赌咒发誓。4.最后给领导台阶下,洗脱领导冤枉忠良的过失。
温的自宫,在他自己看来是自证刚烈清白,在皇上看来就是啪啪打脸:看你把一个忠诚的下属逼成什么样?况且这件事,皇上信甄嬛,那你便是自残明志;皇上不信,那你就是畏罪自裁,甚至胁迫君主。
反观嬛嬛为眉庄洗清假孕冤屈的时候的举动就是教科书:
1.抓住关键证人刘弅,并分析假孕事件的漏洞:沾血的衣裤为什么不早扔掉,偏偏皇上来的时候扔掉。如果自己串通了刘弅诬陷华妃,为什么不早伸冤,而是等沈眉庄奄奄一息了再伸冤。说得多疑的皇上也找不出漏洞,承认不该疑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甄嬛是有脑子的,类似宝钗,眉庄就一腔孤勇,类似湘云。)
2.抓住刘弅前,以沈眉庄侍奉皇上有功,为眉庄求情。
3.因为有了证据,所以用不着赌咒发誓。
4.虽然姐妹被冤枉了几乎送命,但是皇上稍稍不悦,她就自认失言,把委屈都咽进肚子里。
这才是臣子对君主的正确态度,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皇上犯了错,臣子也要无条件地爱戴君主,忠于君主,不能抱怨,更不能指责。(虽然这是旧社会的道德,但是领导都会器重无条件忠于自己的心腹。你替领导分忧,领导才会照顾你。何况只是受点委屈,不是干违法乱纪的事。)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如果你被小领导诬陷偷窃单位财产,你会怎么自白?
1.讲证据:你有监控吗?有人证吗?我加班那是爱岗敬业!
2.我的功劳您都忘了吗?我为党国立过功!我为委座流过血!我要见师座!
反之:有谁上来就怼大领导:你轻信小人,你们冤枉我!我要辞职!我要让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我委屈!知道领导昏聩!
所以皇上得知温太医自宫的时候心理活动应该是这样:
“我还以为这件事消停了,温实初你至于吗?你自己对熹贵妃太过关切给朕闹出真么大的乱子朕说你什么了吗?朕不过给你一个眼色提醒你以后注意,这也是为了你好啊。你做这么绝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嬛儿不得记恨朕?前朝后宫不都看朕的笑话?你自己落个忠臣的名声,让我当昏君?你的臣子之道呢?你是不是心里有鬼?你是不是想以此逼朕,不再调查此事?
你这么做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吗?冤屈总有洗刷的一天,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是一个忠臣孝子,怎么能受点委屈就做出自宫的事呢?曾静列了朕十条大罪,都是子虚乌有,朕闹脾气了吗?朕不是凭一腔大义,细致入微,辨得他们心悦臣服?你们一个个都只顾自己一时痛快,但凡存点替朕分忧的心,朕也不至于累成这样。哼。“
所以温太医正确的反击方式应该是这样:
安:大人,你要知道,你这个人,你的情意,本身就会害死别人。
温:娘娘此话差矣。天下最深之情,莫过于臣下对君主。难道臣下对君主的忠心,也会害死人吗?
安:但愿大人唯存忠心,不徇私情,不枉皇上的恩义。
温:谢安嫔娘娘指教。
皇上:温实初,朕相信嬛儿是清白的。不过你今年快三十了吧,也该娶妻生子了,为何一直不娶?
温:回皇上,微臣的父母也一直想为微臣定一门亲事。只是微臣的父母在济州,而微臣独居京城,加之公务繁忙,已有六年未回家探望,因此耽搁了。【其实是我逃避催婚不回去。】
皇上:公务虽繁忙,也该在父母面前略尽孝道。你平息时疫,也是有功之人。改日朕亲自替你结一对良缘,你看如何?
(温惊讶,愣住)【天哪我以后该怎么面对嬛妹妹】
皇上(不悦):怎么了,你对朕赐婚不满意吗?
甄嬛【实初哥哥你这样会害死我们的,你快点应承下来我不想再见到你!】:温大人,我知道你担心伯父伯母对儿媳另有主见。但皇上赐婚乃光耀门楣之事,又了却了你的终身,他们定然喜不自胜。
温:(叩首)臣替父母谢皇上圣恩。
回家再上个奏章辩解一下。伸冤这种事,公开不如私下。不然大领导碍于小领导的情面,也很难下得来台。
所以温才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吧。怒而自宫符合他的性格,他一半是为了自白,一半是同时愧对甄嬛和眉庄。但是他所受的苦,他内心的纠结,全是他自我感动,咎由自取。害得眉姐姐难产而死,气死我了。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角色|叶澜依和皇帝的关系 (莎莎)
- 剧情|大家有没有每次看都会流泪的情节? (momo)
- 一直有人说甄嬛不美, 我不太理解。 (黛月星空)
- 杂谈|李东学是怎样被选中演出果郡王的? (小楼风景)
- 杂谈|甄嬛传原著也没众口所说的那么不堪吧 (星野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