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心态,接受原相机下的自己
来自:不会游泳的小瑜
我不是一个很爱自拍的人,平时拍得多的都是风景、食物。如果去了某个好看的地方,还是会想要留下几张照片做纪念。
那时的风景和身边的人,才是想要定格在心中的美景。
之前的我在拍照的时候,无论是自拍还是他拍,我只要入镜了,我就很在意原相机里的自己。
原相机本来就是一面“照妖镜”,拍出来的人物照片都不敢相信,粗糙不平、暗淡无光的皮肤,怪异的表情,有时候真的不禁要问,这真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吗?
有人说,人的脑中有自带滤镜,照镜子的时候觉得自己可好看了,看到原相机镜头中那张“陌生又熟悉”的脸,不敢相信是自己,甚至嫌弃原相机照人相很差。
即便是化了妆,苹果手机原相机镜头下的皮肤依然是坑坑洼洼,肤色不均,痘痘,黑头,浮粉各种问题被放得很大。
因此大部分时间的自拍我都得加一层基础滤镜——基本的美白和磨皮,没有把自己美化得很过分,但是还是肉眼可见的改变——皮肤更白皙光滑,脸似乎小了一点,眼睛大了一点。
嗯,这是这个世界一直告知我的审美:漂亮的女孩子都是肤白、脸小、眼睛大。
如此这样,我跟“漂亮”挂不上钩。
没有这个天生的条件,就靠科技创造一张虚拟的脸。有时候打开美颜相机久了,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来是长什么样了。
人类天生喜欢漂亮的东西,好像这也没有错。但谁说美该是千篇一律的?
近段时间开始关注一些关于“服美役”和“粉红税”的话题,更加让我深刻理解到,“美”的标准不是由社会和他人来定义,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自然、舒服、真实,这才是真美。
认识到这点,我好像也不太过于纠结于拍照要不要用美颜相机。前两个星期我准备录一段尤克里里弹唱视频,开始我想了下我要分享到朋友圈,还是开个美颜相机。
但当我真的打开美颜相机的时候,我的心态又有了微妙的转变,美颜相机下的不是真实的脸,所以我想在朋友圈里分享的不是弹唱视频,最终还是那张想让别人看起来自己“漂亮一点”的脸。
于是我关掉了美颜相机,打开原相机录制。整个视频下来,我反而觉得原相机下的自己更加“好看”了。我直接上传了一支没有美颜的弹唱视频到朋友圈。
我想是,这是因为自信心让自己更加好看了吧。
正是因为敢正视自己的真实的脸了,更加坦然接受自己的皮肤问题。
皮肤上的问题基本都是作息、饮食、运动,三者不平衡不规律导致的。大部分人解决问题的方向错了,不调整作息、饮食、多运动,反而求助“过度护肤”,把皮肤越作越敏感。
我是一典型的例子,把自己作成了敏感皮肤。早期什么都敢往脸上用,磨砂膏,洗脸刷,结果是皮肤越洗越薄,屏障受损成了敏感皮。
脸上总是要每一项流程都到位:水、乳、各种功能的精华、各种功能的霜,眼霜,颈霜,美容仪,总之精致女孩该有的流程我都有。
可是,即使这么密集的护肤,皮肤仍然很差。
Less is more!护肤也需要做减法的!
这段时间,我的护肤流程直接精简到只用水和乳,皮肤的粗糙程度好像都改善了,黑头痘痘也少了很多。
面对原相机似乎更加从容,那才是真实的自己呀~我们为什么不去爱真实的自己,而要追求原相机里那张“虚假“的脸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五一吃了顿最夸张的极简早餐 (早)
- 极简护肤和低成本护肤不是一回事儿 (遇见)
- 盖楼打卡区|晚上朋友跟我吐槽说家里东西太多 (梦)
- 经验分享区|我把马拉松极简掉了 (memorykeeper)
- 关于人际极简 (逍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