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与人生大事带给我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福生无量天尊
三个晚上看了两部电影《隐入尘烟》 《人生大事》。我的观后感有1314个字。《隐入尘烟》暗喻了婚姻的向死而生,《人生大事》却赋予了死亡的重生可能。两部不同导演不同题材,关于生与死的电影似乎在我脑袋里有了辩论和妥协。 看过李睿珺导演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两个孩子牵着骆驼追着气球满怀憧憬一路风尘最终找到的家却是水土流失,烟囱高耸的落败景象。 精彩的电影,必然充斥着反转与挫折。 回到隐入尘烟:大红的喜字,橙暖的烛光,白皙的馒头,青黄的麦浪;一帧帧油画般浪漫的镜头契合了我们的愿景与向往,一对被世俗抛弃的人互相取暖,当房子建好,贵英开始活泼,有铁依旧沉稳,鸡蛋养成鸡,越来越多希望的征兆开始涌现的时候,我就预料导演不会简简单单记录幸福的流水账,这绝对不是一个不会醒的美梦。就像余华的《活着》,名为活着,讲的却是死得只剩下放牛的福贵。当收获麦穗,有铁呵斥贵英,平缓的观赏开始变得坎坷,我不忍接受本已预感的结局,我怕美好的梦被尿胀醒,关掉了IPad。第二个晚上才坚持看完。贵英因为疾病导致的自我封闭,我感同深受,因为我懂事以后还有尿床的毛病,它多少导致了我童年的自卑阴影。手压的麦粒腕印,本该是人间最美的花朵,但纸箱里孵化的灯光,穿透不过悲苦命运的枷锁。故事结尾马有铁虔诚吞鸡蛋的颤抖,让我的眼睛有了不知是咸还是甜的模糊错觉,这摧毁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冀望。不紧不慢心底的温柔,不计回报血的贡献,看似不争不抢傻傻憨憨的外表下藏着的却是一个男子汉的责任付出和信守诺言。 两个人的婚姻本该是生的起点,却成了死的伏笔,暴雨淋湿的砖块预示了自建房的最终倒塌。 丧葬题材的《人生大事》,没看前,难免有忌讳的抗拒。清晨的阳光照进来,当哪吒一声又一声稚嫩的试图喊醒逝去的外婆时,我初步放弃了对死亡的恐惧。哪吒的天真无知活蹦乱跳与三哥的满怀心思沮丧颓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动与静必然产生物理的交集,生与死居然也能有化学反应。关于死的话题在电影前半段一直以一种生龙活虎般看似凌乱却紧凑的喜剧氛围里开展,哪吒逐渐不再追问外婆去向,三哥缓慢放松对家族事业继承的抵抗。当老爷子讲述二哥捞尸而亡,用一个死人,折了一个活人的时候,才有了生死话题的沉重。粉红色骨灰盒上被错画的星星居然和家属的美甲一样,损坏的儿童手表修复出外婆的留言,死亡证明里销户的母亲重新出现。私人定制葬礼的考题,答案是奶粉罐里的骨灰升华成天空的烟火,因为店铺的名字叫“上天堂”。讲的是丧葬,却处处透露出,生的绚烂与膨胀。 隐入尘烟最终归了黄土,无从遐想;人生大事却并不是盖棺定论。两部电影,一个讲婚姻,一个讲丧葬。红白喜事里透射的是对生与死不同的考量。 婚姻都会亲身经历,死亡却无从体验。关于婚姻有着向死而生的暗喻,对于死亡却有尚有轮回的假想。随着房子被拆除,贵英和有铁最终归隐尘土,故事已然没有延续的可能;三哥尴尬问小文母亲是否接受从事丧葬,小文妈妈辛酸而又感动的泪水,折射的却是“在一起”的未知遐想。 “人生啊,就像一本书,哪一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划的句号,有的划的是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什么名利都是过眼云烟。”借用老爷子的话,结束这文章。 好好活,简单活。我用红缨枪指向你的麦粒腕印。我叫肖帆,祝你幸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好久没来长豆了,这里好像已经失去了从前的热闹。 (Double Ron)
- 长沙草莓终于等到赵雷,棱镜…… (箜)
- 岳麓区有没有爬山,羽毛球各种搭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找门店,小成本开店的小伙伴看过来 (无敌冰少女战士)
- 坐标含浦的有没有 (LOFT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