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与攻略|测评|浅浅测评一下刚到手的steam deck(9.9更新续航/手感)
来自:接稿机(已绝情(吾美甚)
9.9更新:最让人难过的说在最前,steam deck不能截图😭(也许是我笨比了,知道怎么截图的姐妹求求告我一声!)希望后续更新可以把截图功能加进来(应该可以加吧?)
其次,续航依旧(1分钟1%的电的样子),不过我买deck主要是为了躺床上玩游戏,充电接口在deck的上方,倒是不影响玩。
拿到手到现在也玩了两天了,说说手感。摇杆太硬了,搓的我手指都麻掉。而且它的摇杆不是边缘不是圆弧的,挺硌手的,可能需要配个摇杆帽使用。


肩键(L1 L2/R1 R2)高度差在手感上来说有点大(对于这么大的一个游戏机来说)。其实对比xbox手柄的肩键,他俩的高度差是差不多的,但是因为deck的握把是垂直的且比一般手柄稍大,所以用着不是很顺手。

——————手动分割,以下是原帖—————
从二月份预约到前两天收到邮件说可以付款,今天终于拿到手了😭买的是512G版本的(价格$649+税=$692 大概¥4800),说是屏幕最好,带防眩光(其实就是磨砂屏 贴个膜一样),存储速度最快(没感觉出来 主要是没对比),所以要买的话可以买低配然后自己买个大容量的sd卡。前排留个steam好友码 1023218706 欢迎姐妹们加加好友😘
包装:很简单,没什么好说的。512g版本是“独家”便携盒,没看出来独家在哪,也没看出来便携在哪(巨厚的盒子,大概是机器的三倍厚)

大小:机器很大,屏幕一般。屏幕周围有一圈巨粗的黑边,我800年没见过这么宽的黑边了,上一次见还是在switch上。


存储:我买的是512g版本,当初想法很简单,想多装一点游戏+不用再买sd卡了。可是现在游戏动辄40 50g,即使买了512g版本也装不了几个游戏(可能是强迫我打完一个游戏再玩下一个吧)

续航:用老头环做的测试,玩了30分钟掉了30%的电。差不多玩1分钟掉1%的电…当然,机器刚拿到手可能会有电池没达到最佳性能的情况(会吗?) 所以我这两天会玩点小游戏再测试一下,如果我个人体验续航有变化的话会再发上来。


兼容:我用deck玩了一会stray,玩了一会老头环,感觉这俩游戏运行都挺流畅的,画面还不错(deck最高60帧)。我库里293个游戏有107个游戏是完全兼容deck(包括老头环,巫师三,死亡搁浅这种大作),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是掌机,不能完全取代电脑。

手感:deck的布局可以说是相当怪了…遥杆和按键集中在左上角和右上角,两个摇杆下面是两块触控板。这个触控板可以说是我最大的惊喜了!右边的触控板可以代替摇杆来精确控制人物视角。以前玩游戏遇到需要精确操控视角的,总会纠结用手柄还是键鼠。鼠标可以精确操控视角但键盘操作又没有手柄方便,但deck这个触控板可以说是填补了摇杆没法精确控制视角的缺失。而且右手这个触控板所在的位置也非常利于操作。左手触控板的作用暂时没有发现🥺背键位置(我觉得)安排得非常阴间,非常非常不利于手小星人。


总结一下,deck的优点就不用多说了,方便 便携,我相信90%买deck的人都是冲着这一点买的。缺点我觉得最让我介意的就是续航,当然了这一点还有待观察。其次就是屏幕有点小,这么粗的黑边留着干嘛?留点空间给下一代做steam deck pro吗😅
其他的缺点以后发现了再补充,但我觉得steam deck是值得买的,至少现阶段我觉得没有可以替代它的同类产品(switch可以休个长假了),能用掌机玩steam库里的游戏,这谁顶得住哇!
但还是不太建议国内的姐妹们现在购买,主要是它产量还没提上来,我在美国都等了多半年才拿到手,转运回国可能要更久且风险很大。而且据说steam deck快要在东亚地区发售了,姐妹们可以蹲蹲港版日版和台版。
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可以评论问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讨论|“让女性角色尽情发光的世界观”韩国全女视觉小说GL游... (黑色疾风号)
- 安利与攻略|非常好玩的解谜游戏《太极》 (!(◎_◎;))
- 讨论|玩杰克珍妮发现,我唯爱具有女性气质的男主 (momo)
- 讨论|苏丹的游戏,我说一个优点 (clementine)
- 讨论|显摆一下我的Claire (朱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