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浅浅概括一下斯德哥摩综合征
来自:四处布满鱼眼
「爱作」 一个完全控制人格对另一个生命从幼芽到参天大树的培育过程,这是完全在精神上、饮食上、乃至身体上的控制,懵懂期的幼芽或许会开始反抗,但它发现自己已经依赖于控制者——
幼芽是控制者倾心倾力的「爱作」
反之幼芽隐隐反抗的一举一动又会将控制者引向暴怒,嘶吼,惩戒。
这样的危险关系,导致控制者的权利无限增大,导致控制者极其容易就能支配、破坏幼芽的身体。
但令人意外的是,到死支配者都未玷污过幼芽的身体。
这是一份双向的危险关系,两方隐形拉扯着对方,幼芽在处于好奇全盛时期时一定会极其渴望知道,控制者为什么不玷污自己的身体?
幼芽便会做出试探性行为,此间控制者会瞬间索然无味,因为控制者失望这已经是一份失败的实验品——
在控制者的眼里,幼芽已经产生了想控制他人的想法
这份「爱作」于控制者而言失去了兴趣,幼芽被抛弃了。
被抛弃的幼芽脱离了从前的生长环境,在更为广阔的大世界里肆意生长,渐渐长出了一颗树的轮廓来,此时的它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诱人的味道……
这是一颗迷魂树
它骨子里依然是幼芽,尽管外表已经能够吸引无数人前赴后继来细嗅、掐叶、采摘……幼芽的思想里始终是一株防线低,人人都能去支配的幼芽
幼芽在肆意生长不是吗?它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生长得越发迅速,它会生长痛,它以为终会过去
外界馋者人人都能对幼芽的破坏,是幼芽理所当然认为这是自己该经历的
它就像一条长年被系着铁链的犬,待解开时已经不知道逃跑这个概念。
实际上当初控制者在抛弃幼芽后产生了严重的戒断反应
控制者在长达一段时间自我疏导后,最终抹灭了自己身为「控制者」的认知,它意识到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控制者,也不存在完全的「被控制者」这样一副作品
意识到一切的控制者开始不停寻觅幼芽的踪迹
此间幼芽早就只剩下树干
地上落下的叶片也已经腐朽化作春泥
控制者和幼芽的最后一面,是幼芽的树干在烈火中熊熊燃烧,馋者疯狂细嗅着迷魂木干焚烧飘在上空的烟雾
幼芽真正生长为参天大树,控制者却无幸看见它最枝繁叶茂的时期,更无幸品尝这份实验品最接近于「完全被支配着」的时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练习|请以你的风格翻译“我爱你” (小之嗷)
- 搜后求助|如何形容小雪花轻飘飘落在树顶 (夜莺)
- 一棵孤单的树 (是雪梨呀)
- 练习|当一个人绝望到极致,该怎么去形容 (简单点)
- 怎么说呢,夕阳下,真的拍到了会发光的白鹭 (是雪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