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讨论一下一二季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来自:酷炫男孩
首先声明,我也是老粉,非常喜爱这档节目,第一季好多作品反复看了很多遍,相信这个组里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都是希望这个节目好,通过这个节目能发掘出真正的好演员,好编剧,让他们红,让他们出圈,让整个喜剧行业能够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好喜剧看。我们已经被春晚小品的价值体系弄得够烦了,就想简简单单看个喜剧,这个行业需要一些改变了。
所以看到组里好多人吵吵把火的,真没必要,喜欢哪个演员,不喜欢哪个演员,都是个人喜好,没有问题,但是不要把饭圈那一套拿过来,我相信这里的讨论好多演员是会来看的,真正有益的讨论对他们的表演和本子我觉得会有一定的正向帮助,拉踩只会败坏路人缘。
说回正题,在期待了一年之后,第二季终于开播了,迫不及待看完第一期节目之后,说实话是有点失望的,组里也有很多朋友谈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以及一二季直接的一些差异,我甚至又倒回去把第一季的几个高光节目重新看了一遍,下面我想谈一下我个人对一二季目前产生差异的一些看法:
一、选题的多样。第一季开播的时候,是明显可以看出米未对于喜剧大赛要打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喜剧节目没有太多的想法,因此头几期节目可以看到各种千奇百怪的表演形式,除了传统的小品,还有胖达人的漫才,伍六七和王梓的个人表演,他们的表演各自有着鲜明的特色,你可以不喜欢,可以说他不好,但是并不妨碍喜欢的人非常喜欢。比如我就记得第一期王梓和伍六七遭受了很多谩骂,但是依然有喜欢他们的观众为他们的淘汰感到惋惜。选题的自由造就了第一季的百花齐放,绝大部分观众在看到小品以外的喜剧形式的时候大概都会感到“啊,原来还有这样的喜剧啊”。已经在今夜百乐门小红的蒋易,在第一季贡献出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喜剧路子,魔性节奏直接破圈,我觉得就是选题自由的带来的优势。
二、 个人的特色。第一季初赛阶段大部分选手带来的都是自己琢磨的本子,或者是已经演过多次,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演出。比如《互联网体检》可以看出很浓郁的开心麻花的影子,《三毛保卫战》简直就是一部正剧的片段。这个阶段编剧的影响显得不是特别大,所以节目效果都带有浓郁的个人特色,也正是这个时候,几部作品直接破圈出道,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互联网体检》和《偶像练习生》,把这种日常生活中已经让人很熟悉的题材加工,会让人产生极强的共鸣,瞬间把这个节目的热度拉起来。
三、方向的确立。第一季在通过几期的展演后,各组合逐渐摸清楚了观众和评委的喜好,简单概述就是:多人表演的,故事性强的小品,还得整活儿。这也是到了节目后期节目现场成为曲苑杂坛的重要原因,但是因为这个路径的变化是渐进的,各个组合也是在不断的演出摸索中尝试出来,最重要的是整活儿要为剧情服务,所以没有人觉得突兀。
好的,现在第二季来了,为什么会在第一期给人一种明显的落差呢。
首先,是第二季确实已经站在了第一季巨人的肩膀上,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不用再去探索观众评委喜好什么口味,既然已经知道了客人要点什么口味,那就下猛料往上怼,再去探索新的形式、新的包袱风险太大了。于是,我们在《虎父无犬子》中看到了已经被蒋龙张弛用过的捧哏包袱,在《排练疯云》中看到了已经被蒋龙张弛王浩蒋诗萌用过的说唱包袱,被人用过的包袱如果不能玩出新花样,是很难吸引到观众的。
其次,可以明显感觉到各演员想要红的欲望非常强烈。作为演员,想红很正常,不想红的也不会来参加节目,特别是有了蒋龙和张弛的成功例子,在第一季火了之后蒋龙现在通告接到手软,谁不想成为第二个蒋龙呢?然而,这种强烈的欲望体现在表演上就成了过度的表达,于是我们在第二季,至少是第一期,看不到一个好好说话的演员,看不到一个有微表情的演员,所有的表演方式都是大吼大叫加表情夸张,没有合理的节奏,没有剧情逻辑,包袱都不用抖,恨不得一股脑全灌嘴里。再用大白话说就是那种春晚小品的感觉又回来了。
再次,是优秀演员的可遇不可求。大家都在说第一季怎么怎么好,实际上拉通了看,第一季的节目之间水平差异是很大的,真正破圈的作品其实并不多。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看的都是被筛选过的精简版,实际上有很多在现场就被淘汰的节目我们没有看到,打开爱奇艺看纯享版,看看那些没被选上的,是不是熟悉的春晚小品又回来了?第二季目前来看,整体水平差距真的不大,没有特别好的,但也没有特别差的,属于正态分布中间那一坨。当时我们都以为金靖这样已经很红的喜剧演员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没想到横向一对比之后才发现她的喜剧戏路这么窄,为什么呢,因为她遇到的对手是蒋龙张弛王浩史策这类演舞台剧和正剧出身的,降维打击。第二季,目前来说还没看到这样的演员出现。
最后,第一季确实也是有一些光环在的。比如刚刚提到的金靖,顶着业界大拿的光环来,只是光环被迅速洗掉,还有宗俊涛团队,认真看《三毛保卫战》我觉得跟第二季那些咋咋呼呼的作品区别也不大,所以后期宗俊涛团队没有玩出新花样,就再也没有留下有印象的作品。
总结一下吧,还是希望第二季能好好做节目,演员能沉下心,不要浮躁,好好打磨作品,当你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付出的足够多,观众和市场迟早会认可你的。
——————————————————————————————————————————
(更新)第二季的第二期昨天终于上了,终于看到了让人满意的作品,然而这期也产生了不小的争议。
先说说好的地方。 《大放光彩》采用了歌舞的形式来表演喜剧,虽然不怎么好笑,剧本结构也几乎没有,但是能看到两位美女跳舞,也算是一种尝试吧,可以接受。《少爷和我》是评价比较好的一个作品,巧妙地玩了一个霸总梗,尤其是管家的表演很不错,全程保持镇定,很入戏。《大本钟》是目前为止第二季我最喜欢的作品,高级的剧本,不动声色的讽刺,融合了胖达人松弛的表演,简直挑不出缺点。这一期也让大家看到了不是所有作品都能晋级,就算是第二季,也还是有很多不太优秀的作品被淘汰的,这是好的方面。
下面就要开始说说不好的地方。 老套,还是老套。《热血乒乓》用了第一季宗俊涛用过的动漫梗,而且演得也有点尬,不太入戏,没有表达出那种纯纯的中二气质。《屋顶》演出了春湾小品的气质,就……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大概就是演员要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你都可以猜到那种感觉,《KTV》就无力吐槽了,不太明白这个水准的作品是怎么拿到五花的,既不好笑又不高级,观众分数都这么低,你说你没有内幕吧, 观众分这么低 ,台下的观众也都不傻啊。 鸣不平。是的,我也确实没懂,《大本钟》这么好的作品为什么拿不到会长的票,要结构有结构,要高级感有高级感,要好笑有好笑,最后还有深意,什么都不缺,要第二季要这么玩的话,那就真的完了。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吕严土豆你们在看吗 (Bright!)
- 喜人奇妙夜,哪个作品笑了就投票吧(更新第十一期) (电灯泡)
- 囍剧演员|张哲华🌸中心唠嗑楼 (找个厂上班)
- 作品讨论|剧版《喜剧之王》好多人啊 (周隋)
- 女喜人的影视资源普遍很差,她们要有好影视资源,要满足三个条件 (最后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