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律|不太喜欢“人格论”,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健康的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2022-10-03 15:51:52 已编辑 四川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3 17:46:16 四川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3 19:33:43 四川

    正相反,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不健康的,真正健康的没几个,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影响生活 正相反,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不健康的,真正健康的没几个,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影响生活 momo

    我的意思是大部分人本是健康的,就像感冒的人不是感冒型人格,只是一个健康的人受伤的, 而不是因为他是这样的人型, 只要足够好的疗愈和自我强健,就能恢复正常, 而没必要因为偶尔的伤风感冒,被定义成“某中人”,反而自我矮化了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3 19:35:09 四川

    我觉得这个规律成立的前提便是“每个人都是健康的”。 我觉得这个规律成立的前提便是“每个人都是健康的”。 冬月初八晴

    可是人们却当成了自我行为的借口了, 反而标签化了,现在人格都变成“星座”一样自我固化了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3 20:03:27 四川

    可能那些人从前借助星座来了解自己,现在升级到借助人格来了解自己吧。 我觉得像你说的,如果他 可能那些人从前借助星座来了解自己,现在升级到借助人格来了解自己吧。 我觉得像你说的,如果他们都是健康的,他们会了解到自己固化了他们自己。 你觉得他们没有觉察到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 ... 冬月初八晴

    嗯,更多的是这样理解的“哦原来我这样对我的孩子,是因为我是焦虑型的母亲”, “噢原来我这样对男朋友是因为我是对抗型” “噢原来我这样对别人是因为我是讨好型”, 然后行为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就没有然后了,也成了自我介绍的一部分, 这样其实影响了寻找原因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4 00:52:00 四川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是健康的。我想从这些大龄未婚里找一个正常人做伴侣,已经显得尤其困难了。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是健康的。我想从这些大龄未婚里找一个正常人做伴侣,已经显得尤其困难了。  芳草萋萋

    健康是基地, 然后病态是受伤,端正回来后能有机会再次回到正常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4 00:53:31 四川

    只赞同第一段 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但是发现自己“有问题”才能更好地改正不是吗 一味告诉自己 只赞同第一段 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但是发现自己“有问题”才能更好地改正不是吗 一味告诉自己是健康的 像在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没法真的说服我自己 我也从不自己带入某种人格然后自怨自哀 发现我存在一些“缺陷”后我是积极自救的 但是这条路很漫长 有了一些进展已经是我意识到问题努力改正的结果了🥲 ... 哈哈哈哈哈

    这倒不是,明白自己是健康,就像一个感冒的人,明白自己只是感冒了,本质还是一个可以再次恢复健康的人,然后去治疗那个感冒就可以了,而不是把自己定位成“感冒型人格”😂, 代表就是这个意思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4 11:51:41 四川

    人/人格是发展的。从认识到问题,到能实际的去解决/改善问题,是需要阶段的。 有些事情说着容易 人/人格是发展的。从认识到问题,到能实际的去解决/改善问题,是需要阶段的。 有些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一个问题/人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lz是不是想说,不要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要勇于突破自己? ... 冬月初八晴

    是的,表示其实我们可以更好,不要自我设限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5 11:33:15 四川

    怎么可能每个人格都是健康的,大多数人都是不健康的,有瑕疵的,健康的阳光的,真的很少。 怎么可能每个人格都是健康的,大多数人都是不健康的,有瑕疵的,健康的阳光的,真的很少。 momo

    这倒不是,明白自己是健康,就像一个感冒的人,明白自己只是感冒了,本质还是一个可以再次恢复健康的人,然后去治疗那个感冒就可以了,而不是把自己定位成“感冒型人格”😂, 代表就是这个意思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5 12:15:00 四川

    但是周围人,都能明显的看出来,本性难移。 爱阴阳怪气的,每周都会有几次阴阳怪气。爱暴躁摔东 但是周围人,都能明显的看出来,本性难移。 爱阴阳怪气的,每周都会有几次阴阳怪气。爱暴躁摔东西的,基本上一年都要摔几次。这就是大脑的模式已经定下来了,不可能更改的,哪怕让他出家,他也静不下来心。 脾气古怪都是遗传的,因为父母的基因在那里。 ... momo

    性格古怪是因为古怪的父母用了古怪的方式教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孩子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才变得和父母一样古怪,不过遇到贵人的话有机会从新教化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5 12:50:42 四川

    并不是的,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家庭。 我太奶奶脾气很好,我太爷爷有点狂躁症,然后三个儿子包 并不是的,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家庭。 我太奶奶脾气很好,我太爷爷有点狂躁症,然后三个儿子包括,孙女孙子,我姑姑我叔叔都是有点狂躁症,我爸经常被打,所以很软弱。 狂躁症是家族遗传的。 强迫症也一样,我姨夫洁癖,儿子也洁癖,从小就这样,这些都是因为大脑结构一样导致的。教育只能占很少的部分,不然就不会有领养杀人犯的儿子,最后这个孩子还犯罪了,父母给他很好的教养,也没用,基因就不正常。 ... momo

    心理学真的能让人更理智的看待别人的攻击,还有自己性格里带有攻击性的部分!

    没学心理学之前凡事都只会贴标签,这个人脾气差,那个人情商低,还有类个人内向不爱说话!

    其实各种攻击性大部分衍生于伤害之中,就像野猫比家猫更容易被激起然后攻击,因为他们从小生存环境不友好不安全,人也一样,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原因,外貌体型,经济条件,等等因素常常遭受的语言或肉体攻击,这些伤害会更容易让人处于对抗状态。

    我们国家是战争饥荒年代走过来的,社会伤害性很大,所以很多爷爷奶奶那一代很容易带有攻击性,导致父母也容易在很不温柔的环境下长大也变得不那么温柔,多多少少又往下一代传了一些,但好的是粗鲁在逐渐稀释,国家越来越富裕,人也会越来越温柔

    还有当一个人对抗不了社会的时候,很容易反过来伤害身边的家人朋友,所以变强大,多内修,才是唯一的解法,人生才会有一个好的开始!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5 12:53:37 四川

    并不是的,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家庭。 我太奶奶脾气很好,我太爷爷有点狂躁症,然后三个儿子包 并不是的,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家庭。 我太奶奶脾气很好,我太爷爷有点狂躁症,然后三个儿子包括,孙女孙子,我姑姑我叔叔都是有点狂躁症,我爸经常被打,所以很软弱。 狂躁症是家族遗传的。 强迫症也一样,我姨夫洁癖,儿子也洁癖,从小就这样,这些都是因为大脑结构一样导致的。教育只能占很少的部分,不然就不会有领养杀人犯的儿子,最后这个孩子还犯罪了,父母给他很好的教养,也没用,基因就不正常。 ... momo

    父母的状态会传递恐惧,传递对错,传递处理情绪的方式, 更多的是传递出来的不是遗传出来的

    基因,遗传感觉影响会有,但天生的很多东西,会被现实世界中的“证据”纠正,现实世界中形成的 感觉和对应产生的行为才是最大影响力的,因为是为了这辈子的生存而产生的应变! 而且基因里面的东西还不是上一代在现实里受到巨大感官冲击,形成的意识刻进基因,那么说明还是外界的影响是超过基因的!因为外界因素都可以改变基因排序!

    还有,有时候怀疑基因效果被放大,也有人文的东西在里面,帮助人们逃避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父母更爱把说孩子的问题,推给星座,八字……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5 12:55:39 四川

    本能的冲动不是理性可以控制的,如果教育真的有用,就不会那么多犯罪的案件。 连环杀手很多都是 本能的冲动不是理性可以控制的,如果教育真的有用,就不会那么多犯罪的案件。 连环杀手很多都是一个家族的亲戚 感觉精神疾病和人格障碍是广泛存在的吧,每个人都多少有点倾向,严重的会看起来很不正常呀 但是让他们改也改不掉的,只能药物控制,停了又回复。 ... momo

    跟你说了,这个家族的人,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养育的影响, 你现在父母没法处理沟通的能力,那么当孩子到了需要练习沟通能力的阶段,父母也没有能力给孩子教会那些, 还有父母是敌对社会的,他们拿什么角度给孩子认识人世间美好一面的能力, 那当然就是代代的 罪犯了

  • 心可溯源

    心可溯源 楼主 2022-10-05 16:18:42 四川

    是,主要是不知道对方问题出在哪里。我遇到了回避型依恋人格,有心理医生说过回避型无解。 是,主要是不知道对方问题出在哪里。我遇到了回避型依恋人格,有心理医生说过回避型无解。  芳草萋萋

    其实回避的最后是悬崖,因为那是逃避的表现!而没有人逃避人生问题! 人都在经历修行,不是自己提前觉悟的内在修行,就是不觉悟,通过外界的痛苦,来让老天爷亲手教, 那时候出于生存本能,这股力量是老天爷赋予的,有那股力量的加持,改变还是会到来的, 所以总结就是 没有人能逃避 自我的问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6006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