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喜欢发,到很不喜欢发
来自:星星亮晶晶
我常感慨有些人的始终如一,微信里有一些人,加过微信号到现在,大部分有长达五年之久了吧,但我们仍然不熟哈,偶尔惯性刷刷朋友圈,看看这个世界的精彩。
她们多年如一日的发着主题相同的内容。宝妈的圈,从婴儿模样的宝宝起一直发到变成戴上红领巾的少年。
摄影爱好者的圈,高清美图从风景到人物。
花店店主,贩卖美好花束每日一发。
蛋糕店主,香喷喷的蛋糕配上香浓的咖啡…
旅游爱好者的圈更加好看,山川湖泊里的一张张笑脸,即使疫情也没有挡住出行的步伐。
还有一些生活派,没有主题,也没有美图,就是废话文学配一张胡乱的图。
但是我,今年只发了三条,是因为我产生了很多不纯粹的想法,但是之前,我绝对是个纯粹发圈的人。
不纯粹想法一:发自拍让别人来夸我好看,是出于炫耀的心态,我把外貌看这么重,只会给日后的我增加焦虑,怕老,会买各种保养品,买衣服,化妆品,整个活在虚荣之中…我的钱包受不了啊。
不纯粹想法二:朋友圈分享快乐,如果我吃了美食,我给你看,那不叫分享,你分你吃了,才叫分享。不然我还是为了展示我的美好。我告诉过我朋友我的想法,她说就是为了记录,我说记录可以下日记apo,就是分享欲。(分享欲和分享不一样),有段时间,到了好餐厅,吃了美食,不发圈就好像白吃了一样,真的有点负担了,哪是平常心啊。默默的感受美好变成很难的事了。
不纯粹想法三:朋友圈去除了哀怒,以前豆瓣有条高赞说,不发朋友圈是觉得没人愿意真正看你好。但是我想法跟他不一样,朋友圈是看不了你不好。因为我感觉朋友圈是橱窗,是你展示的窗口,在这里的言行是要注意的,如果你只是个学生,那无所谓,但是社会人,最好不要发幼稚的言论和忧伤的情绪,而且很多人也心知肚明,幼稚惆怅的人设不适合自己,不然,翻翻朋友圈,全是岁月静好和诗和远方,朋友圈把喜怒哀乐的人生简化到只有喜乐,但是哀怒终究是每个人是逃不掉的,总是接受好的一面,会不会对不好的就特别大反应,蔡康永书里好像也说过,不要过于沉迷快乐,看到悲伤就像见了鬼一样。
不纯粹想法四:朋友圈的形象会成为既定形象,这也是跟喜怒哀乐有关,我曾经努力凹人设的时候,我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对我说你现在好幸福啊,把日子活成了诗,我好羡慕你~…
我本来应该高兴的对吗,我成功了,我真是凹得一手好人设,但是现在,我觉得我假得要命,但是那段时间也确实是真实的我,受了各大公众号,李子柒等一众影响,诗书花茶成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设定,做一个优雅的女子。
所以当看到别人美好生活的时候,羡慕油然而生的时候,并不会清醒的去想,这只是她这一刻的快乐而已,就算这么想了,也会想,她好歹还有这一刻的快乐,而我,一刻也没有。(会有人消极的这么想吗?)
要活得比别人好,的确是有一小部分人的心理状态,但是我也绝对不是看不了别人好,我现在依然刷朋友圈,我只是不想自己不真实,真实的我很无趣,假装的我很累,想文案的时候也很累,所以我选择不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真的不爱发朋友圈但又有照片想分享 (摇摇晃晃向自由)
- 新年的快乐 (一只蘑菇)
- 请假去玩,不能让领导看到我发朋友圈 (Abner)
- 我没有关掉朋友圈,也还继续刷 但是不想发了 (Ms Y)
- 命中注定吧 (贾鲈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