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第一次发帖已得到回应,也做出了决定,内容删除了,谢谢大家。
我一直的信念是,唯有行动能改变状况。 另一个信念是,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以及拥有区分两者的智慧。 如果你真觉得这个孩子比较可怜,那就去行动,自己担负起这个事情。1、问清楚几班的,把家长叫过来,跟家长好好谈谈;2、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那么问老师某科成绩如何,这个小孩就是为啥成绩不好,如何提高;3、帮助他提高成绩。 这些事都很难,确实很难。正确的事情都很难。不是我在要求你做这些事,是你的态度,会让网友认为这个事情无法解决啊,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逃避,改行。 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们能做很多事情,不过正确的事不好做,所以我们宁可选择逃避。逃避是容易的。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置之不理,原本就不是你的事,所以你也不用把此事当做你要改行的理由。 既然怜惜,那就行动;如与我无关,就不必有所为。一方面怜惜,一方面又不行动,拧巴着的态度,不好。
谢谢你的回复,已经和她的科任老师反馈情况了,和家长沟通这件事不好越俎代庖,我能做的是在职期间尽量给孩子们更大限度的自由。不适合做教师也是我个人的认为和判断,可能我给出的信息太过有限了让你产生了这样的判断。
针对那个孩子的问题,我提出了三个程度递增的解决方法,后一个方法都比前一个方面更难。不用感觉到压力。执行到什么程度,还是原则+情感。原则是改变能改变,接受不能改变,以及区分的智慧。情感是,你对孩子的怜悯的情感有多深。你可以随时在某个程度上就停止。也可以从来就不开始。 我强调的是,不要以为人生无能为力,以及把这种无力感传递给大家。不是人生无力,是你选择了逃避。
也许是吧,给大家带来负能量了,我这就把帖子删掉。
人都是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生活理念。就事论事,还有执行层面可讨论的地步。各自秉持的理念,也可以交流。如果是情感上感慨,那也会得到情感的交流。我们想聊到什么程度,还是看各自自己了。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