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宝黛钗三首灯谜分别影射迎探惜三春!
洛飖
宝钗作(影射惜春):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宝玉作(影射迎春):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黛玉作(影射探春):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三首灯谜,宝钗佛家,宝玉道家,黛玉儒家就是最明显的暗示,贾府三春的人物设计也明显对应儒道释,迎春看《太上感应篇》为道,探春理家为儒,惜春削发为尼为佛。 所以第一首是惜春,“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描写惜春画大观园的过程,工细楼台皆笔墨生成,非能工巧匠搭建。“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惜春学佛学得不到家,无慈悲心,不能勘破生死; 第二首迎春。迎春最爱读的《太上感应篇》强调“天人感应,善恶有报”,而曹雪芹评价迎春“天上人间两渺茫”就是说迎春学道也学得不到家,完全落入不作为的境地,最后期待的善报也没有到来,嫁给孙绍祖很快被蹂躏死了,故鸾鹤来接,唏嘘答上苍。琅玕节估计是八十回后的情节; 第三首探春。用骏马远赴狰狞之地比喻探春远嫁番邦,探春才是曹雪芹真正欣赏赞扬的人。还有个提示,黛玉这首念完探春方要念自己的就被宝琴打断喊去看怀古诗了。什么意思?就是说三妹妹别念了,你的命运已经写在林姐姐这首里了。 由三春的命运分别由宝黛钗作谜揭示可以看出六人性格、结局的比照和联系。惜春冷介无情类同宝钗,探春才志精明堪比黛玉,迎春放任逃避有如宝玉,而且迎春非常非常喜欢黛玉,自始至终都是如此,不知道有人发现了木有。宝钗最后如惜春一般孑然一身,众叛亲离;黛玉如探春一般命不由己,凭尔去忍淹留;宝玉像迎春被孙绍祖欺辱一样被金玉党的豺狼虎豹团团包围,甄士隐被娘家折磨的惨状、贾芸被舅舅舅母刁难的屈辱就是宝玉婚后凄惨的命运。可见三春为本书三大主角宝黛钗之影。
而且作者这样安排可以呼应秦可卿的预言——三春去后诸芳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石头渡海 红楼梦十讲 两册合220包油 (豆友1IB4yxiSV4)
- 推荐epub版电子书 (额是怎么了)
- 【第108帖】第八章 后傅恒时代——第一节 福灵安的生平 (虔诚的爸爸)
- 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败笔的十大观点 (豆友7XbYsVI8cs)
- 不妨以身入红楼梦,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川谷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