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后来不再看耽美小说
来自:百里小猪呼噜噜
我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女孩喜欢看耽美,毕竟初中的我也爱看。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两个假想的男同, 在女作者构建的虚幻的耽美世界里谈恋爱,他们在感情关系中势均力敌,而不是相互依附的关系。对很多女性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
但延伸开就有的讲了。
长久的父权制社会,决定了人们的情感观念: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必须依附于男性。女孩们因此被洗脑,掌握话语权的他们说:对女性而言,爱情很重要,婚姻非常重要,生孩子超级重要;没有女人不结婚生子,不结婚生子的女人是不成功、不完整的。这观念影响了世代的的人们,使得男人成为愚昧的主犯,女人成为斯德哥尔摩的共犯。
所以前述感情状况的出现很正常,它体现在言情小说中最经典的就是霸总文学:男主异常强大,因为他是世俗意义下雄竞的胜利者,他会不计后果、违背常理地保护平凡却独特的女主;女主则不需要事业、财富,她只要爱情,她要一个英雄来拯救、呵护、宠爱柔弱的自己。
这当然实现了传统舆论场中的女性寻求庇护、不自觉成为男性附庸的“理想”。
但是当新时代女性的观念开始变化,我们逐渐感到不对劲,思想快于社会进程的发展。我们想看女强男弱的戏码,至少也是男女平分秋色的感情,但这很难描述,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违和,而这是社会环境还没有发展到让我们能够真实想象的程度导致的。
这样写的后果无非就是把男的写成女的,女的写成男的,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罢了。就像前些年很火的女尊文,女尊男卑、男人生子、数个男人莫名地为女主争风吃醋。啧,披着“女人强大”的外衣,实则只是浮于表面的假象。
所以才有耽美文学应运而生,它直接剔除掉女性,让女人消失在叙事中,将爱情故事着眼于两个男人,这样的两个平等的角色,他俩在感情、职场、乃至社会生活中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抗衡,不必考虑现实。这当然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性张力、吸引力、十足的魅力,这样的爱情才是“我们”渴求的。
女人们写的男人是她们幻想中的男人,“他”集男性所有美好的品质于一身,且摘除了男性群体共有的劣根性,所以“他们”显得格外具有人格魅力。但相似却相反的是,如果你看过男性向的小说,你会发现里面的女性角色基本都是男性 幻想的贤妻良母型、纯情仙女型或者风情妓女型角色,你很难在其中里找到一个不是工具人的有亮点的女性角色。这好像也是只写完美女性的优点不写缺点啊?为什么我又说是相反的呢?
这就是两性的差异,现实中,他是主体,她是客体,所以文学中他不在意她的精神世界,他只需要虚拟的她满足自己幻想中的女性形象、成为自己的情绪价值提供者就好:或浪荡或居家,或纯情或妩媚,但关键是她不需要有智慧和思想,她只是性特征的拟真、性幻想的投射。因为很多高高在上的男性作者想象不到有智慧的女性是怎样的,否则怎么会有“女子无才便是德”呢?
但女作者尤其是耽美女作家写男人不会这样,她笔下的他一定是内外兼修、才德兼备的完美集合体,他一定是世上绝无罕见的独特男性。很神奇吧,这就是不平等的地位造成的,强势群体无法想象弱势群体有灵魂,反之却可以。
爱看耽美不是病,但严重的后果是容易对男性,尤其是男同性恋报以极高的善意,那这就容易犯病了。同样的,如果初高中毕业之后还沉迷于耽美小说的女性,我当然有理由怀疑我们不是一类人,对其敬而远之是必要的。
唉,就不继续说了,也已经写挺长的。有感而发,第一次在豆瓣发帖子,也不知道这个帖子会不会被删,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反驳我,毕竟我挺不喜欢吵架的,蛮累。
谢谢你能看到这里,我写的文字有人看,我很感动,希望吧。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自荐,我在豆瓣写小说,期待您的指点, (清风)
- 《行走的咨询室》,那些被x剥削的来访者,以及迟到的正义 (晚照)
- 大家有小说推荐一下吗 (十块钱抗疲劳)
- 求点讲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书 (王姐)
- 悬疑百合新作推荐 (客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