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从《香蜜》到《追光》,浅聊罗云熙演技
来自:雪兔
从2018年第一次通过《香蜜》知道罗云熙,匆匆已是四年多了。
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有想到会关注这位演员这么久,因为我是个对剧本、演员、题材都挺挑剔的观众,之前也有过欣赏的演员,但也不是说欣赏谁我就一定会乐意看他/她的剧。唯独在罗云熙这里,我不可思议地做到了全跟。
我认真思考过这是为什么。
平常我们说一个演员演技好,但演技这个东西很难量化,没有说“在这个场景下他的眉毛抬高几毫米就是最完美的”,但它不是无迹可寻、无据可依。其实很多年前《红楼梦》总导演王扶林先生就说过,演戏要“七分像,三分演”,这句话传达出一个什么思想呢?演戏,其实“合适”是最关键的。所以选角首先就要准,比如《红楼梦》,选当时才80斤、自己能写诗的的陈晓旭演林黛玉,没演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香蜜》的导演也评价过罗云熙,“他不用演站在那里就已经是润玉了”。而选角这个事,某种程度上是剧方与演员的双向选择。罗云熙早期没什么话语权的时候暂且不提,而成名之后他挑的剧本,无一例外都非常贴合他自身的气质,这就是一个好演员的基础——自知,清醒,有鉴赏力。
有了合适的角色,接下来还是要谈演技。前面提到香蜜导演那段话,其实还有下半句——“可是我没想到他能把后期润玉的那种变化、歇斯底里的感觉也演出来。”我看香蜜被润玉吸住眼光就是从他后半段的变化开始的,那时候我对这个演员的印象是“天赋异禀”“灵气十足”。
演员演戏的第一要素是准确,就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给出相对应的情绪反应。我见过很多演员演戏,他不能说不好,该哭的时候也哭,还哭的那叫一个撕心裂肺,但是非常程式化,几乎所有的哭戏都一个样,随便给它们调换场景也没区别。但第一次看到罗云熙我就发现他非常不一样,同样是伤心的戏码,他有时候是伤心加委屈,哭得缩成一团;有时候是伤心加愤怒,眼泪含而不落,倔强地向上抬眼;有时候是伤心加落寞,一滴泪无声无息地落下;有时候是伤心加自嘲,苦笑着泪如雨下……就他给出的情绪反应,不单单是精准,而且是层次丰富、感情立体的,从而给人感觉格外的沉浸式有代入感。都说“五味杂陈”,罗云熙是一个可以把人的“五味”具象化在脸上和眼里的演员。
我那会儿还专门查了,发现罗云熙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我心想也许他是天赋型选手,没有受过专业思维的限制所以格外灵气四溢?
后来我发现还真不是。在深入了解他以后我知道他也是一部一部戏积累成长起来的,天赋是真有天赋,但是他同样也接受过各种专业技能训练。可是专业的表演课程并没有限制他的创造性思维,这一点非常令人敬佩。他曾经有一次采访时说“如果我看一本书,教我怎么流泪,我到那时通过它教的技巧确实也能把眼泪流出来。可是那和我自己真正进入那个场景,情绪到了那里眼泪自然而然出来那是不一样的。”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演员最打动我的地方在哪里。
真诚。
演戏有时候其实挺违反人天性的,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前一秒还欢欢喜喜,后一秒就泪流满面。所以我也理解有很多演员演戏为什么千篇一律,演啥都像自己,或者演啥都一个样儿。演戏是个创作型工作,需要专注,更需要灵感,但灵感有多难得,搞过写作、剪辑或者绘画等等的朋友应该都能理解。所以很多演员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套路,就进入了舒适圈,知道我怎么做表情怎么表现是“差不多可以的”“好看的”“粉丝能买账”,他就停滞在这里了,觉得这样基本就过得去。
但罗云熙完全不是这样的。其实在香蜜他火了以后我曾经最担心的就是他用润玉的表现方式去诠释以后的角色。结果我发现我的担心纯属多余——不光我再没有从他任何其他角色身上看到过润玉的影子,而且我从他本人身上都没有看到过。
非但如此,他之后的每一个角色,都没有让我感觉过有任何的重复感,他几乎每一部戏都让我有惊喜。光用语言描述可能太苍白了,下面我放一些对比图。
同样是笑,看看润玉和上官透。


同样是哭,看看袁帅和周小山。


可惜我不会截动图,不然更加直观。
说回到《追光者》。就因为太熟悉这个演员了,我每每都在留意“我到底还能不能从他身上看到创造性的东西”,然后结果就是——我时常会忘掉罗云熙,而只看到这个角色。
从泥石流这一集开始,我就对他塑造的罗本的一些特质敏感起来了。比方说罗本用背为女主挡住了泥石流以后,两个人刚缓过来,女主问罗本还好么,他只有短促干净的一句“我在”,说话的同时已经在四处寻找被掩埋的手电筒了,然后全程只在背对女主的一瞬间极其短暂的给出了一个痛楚的表情,再回过头时已经若无其事。而后面也只有在剧痛超越生理极限、同时得知展青山救小男孩(心理创伤被激活)时,眼部有个用力而迅速眨动两下的动作,这已经基本是剧痛导致肌肉抽动的自然反应。除此之外,其他时候你都看不出罗本受了多重的伤。这一段表演我当时在观剧时只觉得太过自然,一直是仿佛身临其境般沉浸在剧情里完全跟着人物情绪在走,是事后抽离出来才能细细琢磨罗云熙对这个人物理解塑造之精细。


如果他想的话,你知道的,罗云熙可以给出多少种又虐又美的痛苦表情。“美强惨”“易碎感”几乎是他的看家绝活。但是这个剧里罗本多次受伤的情景,表情给出来都是隐忍、短促、克制的。他没有因为自己擅长什么或者知道做什么表情好看而路径依赖地做什么,他是完全成为了这个角色,根据这个角色该有的反应去给反应。
追剧到现在相信大家都已经对罗本的历史、成长轨迹和性格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他是一个背负过重的人物,深层次情绪非常内敛。习惯于把自己强大、自信、掌控力展现给外部世界,而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留在自己心底去独自消化。所以在泥石流里,他就算痛麻了,也不会把这个信号过多传递给女主,反而不断通过轻松的撩拨或者敞开心扉的聊天来同时分散女主和自己的注意力。到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他也不是哭哭啼啼或者挣扎恐惧,而是起初试探着小心,而后坚定地吻了上去。
有了前面的铺垫,到后面猎鹰去世时,罗本的这个特质罗云熙表现得更加明确了。之前看到有些网友吐槽说“猎鹰去世他怎么哭都不哭”“这戏没接住吧?”我的天,但凡看过罗云熙演戏,他有多会哭,他的哭有多么花样百出,都不会说出这种评价。(对他哭戏感兴趣的推荐看看b站这个视频BV1Pf4y1A76p)猎鹰去世,展颜可以哭,前妻可以哭,他身边所有的队友都可以哭,唯独罗本,他一定是不会哭的。这件事受到最大打击的是罗本,同时勾起幼年PTSD的也是罗本,而越是如此罗本越不可能会哭天抢地。因为他就不是个通过眼泪来纾解痛苦的人啊!
背负起痛苦、歉疚和猎鹰的寄望,咬着牙去继续猎鹰的事业,这才是罗本舒缓痛苦的方式。他的所有情绪,都诉说在那一遍又一遍的拆打绳结里了。
罗云熙不哭,是因为他就是罗本。真诚的演技不是炫技,而是成为那个人,恰如其分,多一厘少一寸都不对味儿。
这些年我觉得老罗是真的越来越成熟了,他的表演越来越让我很难注意到他这个人,而越来越相信那个角色本身,看剧的时候就很容易把“罗云熙”搞丢了。这种沉浸式的表演,让我想到桂花——你看不见它藏在哪里,但就是一股幽香自天外而来,润物细无声。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现在去当罗本的妹妹,是不是目的性太明显了 (直播吃屎小布丁)
- 不懂就问,追光者是在哪个城市拍的啊? (El Jimador)
- 罗云熙核心力量真牛逼 正手引体向上 (时雨)
- 江心白要和罗本哥哥贴贴 (嘿,无所谓)
- 《追光者》6月4日在韩国播出 (仙女の許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