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汇总·娜妍熙斗篇·从撕心裂肺里再次认识了你
来自:中枪的妄想("同情自己是可鄙的。”)
本来准备在上一个贴里更完的。因为过去的帖子里时常会看到有人要过往帖子的链接,db搜索功能很烂, 一直想着要搞一个过去自己的分析贴汇总,看着会方便一点。同时,现在换恋2已经播完,出演者的感情脉络已经呈现完整。觉得对照一下过去自己碎片化的分析,看看哪些部分接近了本质,哪些部分有所偏离,似乎也挺有意思的。所以决定做这样的整合汇总。
在组里的氛围里, 包括一些拍摄后不清楚实质的事的发酵。在这其中,继续中立的去做分析其实也不太容易。
但由于存在视角的差异,也会造成看法和感受的区别。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说,智妍可能是有八百个心眼子。但在我的视角上,她的八百个心眼挺透明的,还是处于“单纯”的范畴。又或者,可能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去看南熙斗郑奎民,我会觉得寒心,也许还会有些愤怒。因为他们的表现超出了我的想象和理解,所以代入之下让人害怕。但现在,我可以想象和理解了,可以承受了,所以我不会对其产生负面抵触的感受。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喜欢偶尔写写分析贴的原因。 因为它或许能够显现人性天然的自私,冷漠、残忍,但它也可以在尝试去理解的过程中,让你体会到,人性没有那么可怕,“渣男”没有那么可怕,“坏人”没有那么可怕。他们可以伤害到你,不意味着他们比你强大。
这也是我一直对犯罪心理感兴趣的理由。去理解恶是什么,我又离恶有多远。
何况无论是郑奎民还是南熙斗,如果他们真的是像很多人口中那么阴暗恶劣,是所谓的Pua或gas lighting的惯犯,那么,像娜妍和海恩这样有智慧的女生,很难和这样的对象维持1年以上。电视作品里喜欢描绘容易遭人哄骗和操控的傻白甜,但现实生活中,通常纯澈和忠于自己的人,其实对别人的阴暗都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和警戒。她们如果不懂爱自己的道理,那么,也不可能以这么优雅、可爱的姿态去爱别人。
就在昨天播出前的夜晚和早上,我才以并不那么乐观的角度写了一段关于熙斗娜妍和他们之间问题的分析。晚上终选之后,在这季的末尾,熙斗娜妍却成为了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对。这算是挺神奇的一件事。
由于之前没有太多时间开独立的分析贴,偶尔到组里来,一时兴起会在别人的贴子里讨论几句。为了做这个自己的分析汇总,我刚也特意回翻了一下自己曾经随手在其他人的贴子里的评论。
当时是刚播完娜妍几次三番要求,熙斗却都不肯摘和智妍的同款手链的档口。
这是我当时长篇大论的评论:

这是刚才才看到的,在我评论之下,没有直接回复我、但对我的评论颇有意见的看法:

其实我写分析只是出于工作之外尝试着在整理别人的过程中找点灵感。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偏向。我也从没有也没必要否认心动的发生。
但我也充分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并且,我相信终选南熙斗的表现,可能也让相当一部分人很错愕。明明前一天表现的对智妍无比心动动摇,今天却居然选择了娜妍。是不是因为娜妍先选,碍于愧疚或压力才临时变卦选了娜妍?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我充分可以理解。
虽然性质并不完全一样,去年敏英和正权暧昧高峰期,我也收到过不少类似的回复。
但表象和实质很多时候不是一回事。
去年看过我分析帖的人也应该记得,我对于“心动”发表过的看法——
心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哪怕是爱一个人至深,处于一段健康稳定的恋爱关系和婚姻中,也不意味着就失去了对其他人心动的能力。
关键在于,你赋予这段心动多大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心动就等于爱情。并不是这样的。心动和爱情可以有关,也可以无关。
我身边有很多样的朋友。像asexual,aromantic,demisexual…虽然不喜欢这些label,但也存在没有感受心动的能力、却可以相爱的人。哪怕有心动的能力的人,如果为每一段心动都赋予意义,那么,就根本没有办法维持长久的恋爱关系。
而爱却不同。就像我上篇帖子里写的:
在所有关于爱的定义中,看到过与我感受最相似的,是写take me to church的歌手所说的,爱就像死亡。在爱的时候,我们都是允许自己在爱人面前死过一次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爱情是干柴烈火的激情,是多巴胺,荷尔蒙。
那或许是爱情的一部分,但对于真正意义上爱过的人, 通常不会是去追逐爱情、建立亲密关系的理由。
扯远点儿,反社会人格和精神变态大多没有性高潮的能力。为什么没有呢,我认为有很大程度是由于他们天性里不信任外界,随时在心理层面上处于警戒和想要操控主导的状态。所以他们可以获得刺激,却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性高潮。
作为人类天性的一部分,爱情也是很类似的。很多心动只是刺激,但那种可以放任自己在对方面前可以卸下所有防备、伪装和束缚,甚至自知,允许自己“死”过一次,也能够让自己变得完整的全然的信任,才是爱情中最精髓的体验。
当然,如果变得太过于被这种程度的信任渗透的时候,它可能会变得像空气一样平常。时间久了,也许会再次产生对刺激的需求,就像你活的太平稳的时候,会忘记自己还活着。这时候,倦怠期就来了。
所以我说,爱是一种生态。它需要不断地去汲取和注入能量。
熙斗和娜妍这样的情侣,在这个阶段,其实不缺乏激情。因为吵架本身就是一种激情的体现。看熙斗和娜妍关在小屋里吵架那段,我就感叹过,他还真是精力旺盛,每一个微小的字眼都很认真的去抠。而娜妍居然也不会冷却、不会失去耐心,居然也在认真的跟他争辩。
回顾一下我对娜妍的分析。
当那晚的测谎仪游戏里,奎民问娜妍,“是否和前任想顺利复合。”娜妍连续说了几个No去否认。“强烈否定等于肯定”这句话本身也许太过武断,但当一个人展露的是必要以上的反应的时候,就说明她下意识的试图在隐藏什么。而奎民娜妍的行为里,都带有一些强调“我是单身,我们不再是恋爱关系”的对X刻意的刺激性。越需要强调的东西,对于强调的人来说,其实也越缺乏说服力。
恋综里的生存意味着“感情线”。有了感情线,无论混不混乱,至少都有了一个主心骨。
这两期也能发现,娜妍后采关于熙斗晚来的事的心路历程,和奎民几乎是一样的。一开始觉得空落落,没有安全感。但对于前任在X聊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的样子,觉得疑惑和难以理解,反而希望对方可以晚点来,等自己更加适应一些。
一开始娜妍和奎民对前任在网聊的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样子表现出抗拒的心理,我想,也有一部分是源于本能的害怕。
而另一点,对于前任关系来说比较可怕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了解。了解,其实就意味着对方拥有了你的软肋。你在他面前无所遁形,因此,对于你来说,对方也拥有着伤害你的权利。
前期的娜妍是反复无常,后期的熙斗也反复无常。但南熙斗相对更加口不对心,而娜妍对自己每一刻的感受都很诚实透明。所以,熙斗对于很多人似乎更加难懂。
娜妍前期,意识里确实是认为自己不想复合的。但就像我喜欢重申的,人不可能随时都明确的了解自己。你想的、你以为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东西。
熙斗最后一期也说,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复合。
但实际上,早在对着已经入住小屋几天的娜妍,他就已经不安焦灼,入住之后也立马因为娜妍和其他人的互动感到煎熬,用孩子一样别扭的方式去确认娜妍的心意。
关于南熙斗,我发现的他的一个特点就是,越是靠近自己真实感情的时候,他就会越是静下来。这样的时候,他的表象可能会让很多人以为他是冷静的,但这种冷静的内核其实一种让他不知所措的、某种酸胀的脆弱和无力。
所以当娜妍在天台上对他说,自己不想要回去,想要找新的爱情。很多人因为熙斗接受时的静,和后面的表现忘记了,或者忽视了,那一刻,熙斗感受到的、面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力、受伤是真的。
熙斗理性上也知道娜妍想要寻找新的邂逅,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但那一刻感受到的无力和痛苦,还是伤了他的心。这和他俩分手时感受到的东西可能不是一个量级的。毕竟之前的分手,他们都几次回到了彼此身边。但这次是要亲眼目睹娜妍和其他男生发展感情。并且,这季的男生,除了后来的贤圭,都共有一个特质,就是在感情上有些微的怯弱。面对可能让自己受伤的东西,他们都倾向于藏到理性的面具后面保护自己。熙斗在其中稍显特别在于,他某些方面的单纯透明,让他没有将自己藏的很深的能力。
所以最初熙斗和智妍积极的约会,也是出于一种想要向前走的自我整理。他对智妍也有天然的好感。和智妍在一起的时间里,他可以获得纯粹的快乐。我相信智妍的存在,在那个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有了一些治愈。
但对于和娜妍的离别,虽然他脑袋里、嘴巴里都表现了接受,但行为上却依然遗留着不安和不想接受的痕迹。所以和智妍约会后的大晚上,会刻意跑到娜妍的房间里通报一声。这也是属于”打破边界感“来索取稍微的安全感的表现,这样的一来一回中,可以缓解他对永远失去娜妍的不安。
而熙斗的转变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出现在他可以确认了自己感受到娜妍的关注、也就是娜妍对他仍然还有留恋的时候。
在作为观众的立场上,很多人可能觉得,如果确认了对娜妍还存在着留恋,感受到娜妍的留恋,不应该高兴吗?
比起高兴,他自然是稍微安心了的(并且娜妍生活在一起随时可能和其他人发展感情的环境,哪怕是获得了安心,这种安心也并不彻底。
但是,娜妍有回头的可能不意味着在天台时他所感受到的痛苦就可以随之抵消。那种心伤的感受应该仍然是遗留着的。所以当初接受娜妍想要遇到其他人的理性,和当时所感受到的无力,在安心之后,反而化为了些微的烦躁和愤怒。这也是在济州岛,两人关在屋里吵架的时候,他一直揪着”你前后不一致“不放的原因。因为那一刻的心伤在结果上来说明明可以是无谓的,造成的痛苦却太真切了。
熙斗因为娜妍的关注而稍微安心的同时,娜妍也因为熙斗和智妍的互动而开始不安。
娜妍不安之后,她和熙斗之间存在的问题变得不再是首要问题。而熙斗安心之后,他和娜妍之间存在的问题却再次浮现。
所以两人频道的不同,造成了外在表现的落差。
再放一个当时的评论。

曾经,熙斗和智妍的对话中,他所说的”比起拿不拿下来,更多的在于要不要戴上。“
只将手链的意义和对于他来说智妍的意义等同,那么要不要拿下来和戴不戴上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区分。
所以我一直没能确切的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
但现在全面的来看,就明白了。手链对于他的意义,在于想不想向前走,想不想move on。智妍对于他,是move on的一部分,但不是想要move on的原因。想不想move on,还是取决于他想不想对娜妍放手。
关于熙斗所说的,”想要推开娜妍”,也想探讨一下。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我认为不单纯是很多人认为的、还留恋娜妍却不想重蹈覆辙所以想要推开。这句话和他所说的”不要被重逢的喜悦蒙蔽“,其实和奎民所说的另一句话都出于相似的心理。
就是奎民说,“如果我对海恩表现,或对她如实的做出回应,就像是在抓住她的全部动摇她一样。那样的话,海恩似乎就会无条件走向我。”当初,我就对这句话很在意,终选的时候,他又对海恩说了一遍。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如果我向你表达,我怕你会仅仅因为我们曾经相爱过,我们的感情对你意义重大而无条件的选择我。
——这也是当初源彬提起过去,而引起智秀反感的理由。
这就是前任关系在换乘这种环境里的微妙和棘手之处。
因为很容易把重逢的喜悦错觉为爱情。
如果我们要重新开始,我们应该属于现在,我对你的感情也应该属于现在,而不是过去。这是对未来的负责。
所以,熙斗想要推开娜妍,实际上也是出于怕被拉住X固有的感情惯性里也混乱,分不清自己真实的感受。
但是,他的脾气秉性上又并不成熟。他内心的混乱如实的表现在脾气秉性上,所以在济州岛期间时常早上和下午的感情和想法都变动很大。一方面,他有对娜妍的不安。他留恋娜妍,却不想让娜妍觉得她处于上风,可以随意操控自己的感情。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敏感到娜妍让他快点开节目组的信封都让他觉得伤到了自尊心。一方面,他又对娜妍不满。因为娜妍向他表达着感情,却和其他人一直延续着暧昧,让他对娜妍的表达没有信念感并产生混乱。其实,无论是熙斗还是奎民,在观众的立场上可能都会让人觉得双标,明明自己也是这样,有什么权利和理由要求对方保持一贯性。当然我也很赞同。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点微妙的差异,就是,娜妍和海恩那都是表达和挽回方。那么,在接受者的立场上,确实会有感到混乱的可能性。毕竟表达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本来就是不能附加上“你也有义务表现同样的诚意我的表达才能作数”这种条件的事情。
说说熙斗分别与娜妍和智妍的最后一次约会。
我记得播出这期的时候评论对熙斗的反应很大,收到组里的朋友要我分析熙斗的消息。
去看了以后,其实我并没有感受到组里所反应的那种程度的、熙斗的冷酷,但在娜妍的立场上我也可以共情她的委屈和难受。
在我看来,熙斗从早晨的准备,和车里的对话起,就显现出了想要沟通的重视,似乎也认真调整过心态。
——但他还是不想输。这是他最大的问题,也是不断的在他们的沟通里制造障碍的原因。
就像节目组的披萨,他随口一句话的语调和态度伤到娜妍,组里应该也有不少女生和娜妍一起受伤,为娜妍愤怒。
但实际上,至少在那时,熙斗应该是真的无法理解娜妍为什么会觉得受伤的。
”再想一次,就不会那么伤心的。“
因为他说出口的时候,并不包含娜妍所感受到的那么伤人的东西。


但对比他对待智妍的态度,又确实会形成落差。
这是因为,他和智妍之间的相处是带有一些来源于社交界限的意识的。有界限,有距离,调动的事自己比较表层的感知和意识。而和娜妍相处,通常是调动更深层的意识部分。那么,相对的,表层感知就不会那么敏感了。对于太过信赖的人大多都会有这样的倾向。
拿这个是无法论证一个人的心意的。
请回答系列的程诗源对待云宰和太勇的区别可以拿来做例子。
现在,解答最后一个问题。
熙斗为什么在和智妍的约会里看似动摇的那么厉害,最终大哭一场之后的第二天,却以”如果后悔的话何必选择呢“的态度坚定的选择了娜妍,并且一反常态,表现的那么冷静和稳重。
因为,在那场约会里,他真实的对智妍产生了心动。
——是不是显得很矛盾hh?
我曾经在写正权和敏英的分析的时候,有写过一段话,忘了怎么写的,懒得回去翻了。大致意思是:”有些心动,发生在你内心深处 明白不会有结果的时候。“
也就是说,其实, 在熙斗和智妍约会的时候,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确信自己想选的是娜妍了。而这种已经朦胧的、隐隐的,要告别智妍的预感,反而让他对智妍产生了心动。
那之前难道没有心动吗?或许有,但性质上我觉得不太一样。有人拿他对智妍说”你不忠实于自己的情感“来论证,其实这句话本身,我觉得是因为熙斗欣赏忠实于自己的情感的人,而他自己很多时候也做不到忠实于自己的情感,更容易被自尊心和脾气而左右。所以他是以看待另一个自己的角度不由自主脱口而出的,其中没有什么意图性。就像他对娜妍总说”不要摆弄自尊心”,实际上他自己才是喜欢摆弄自尊心的那一个。他自己克服不了,所以不断无谓的强调。
这也是我发现熙斗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他看似很幼稚,但他实则潜意识里一直在自我审视,不断地在自我冲突。但在行为上,又忍不住被自己的脾气秉性牵动。
接着说他和智妍的最后一场约会。
他潜意识里感知了自己心有着偏向,预感了自己会选择告别智妍了,所以他反而放任自己去感受了。
而如果他是理性上想要选择娜妍,那么,最后一场和智妍的约会,他合理的反应应该是克制自己,关上自己的心门尽量不去感受的。
这个反面例子,可以对照一下heart signal2 金贤佑和林炫珠的束草约会的表现。
而熙斗可以放任自己不去抗拒,是因为他意识深层知道这场心动后的离别伤不到他。
其实在他对智妍说,“如果我选择她,那肯定不是因为仅仅有留恋而已。”就已经标识了他会选择娜妍了。
另外,熙斗对于娜妍和其他人约会,对其他人心动,其实一直以来,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接受。他对娜妍的很多负面情绪根源其实有一部分也在这里。
但对智妍在最后的晚上切实的心动后,他内心获得了一种平衡。所以,在撕心裂肺的大哭了一场之后,他反而整理完毕了。因为这种平衡,他终于从心底接受了娜妍对他人心动过的事实,也得以以整体的、更加独立的视角去思考娜妍,思考她一直以来的表达,并真正的理解和认识了她这个人,认同和信任了她的透明和前后一致。可以静心的听着娜妍对奎民的表达,留给他们表达的空间。他在后采的醒悟也不是突如其来的。有时候,人的醒悟有时候真的只是一瞬间。
最后说说娜妍。
前期的分析文,我对娜妍着墨相对少很多。恋综的出演者,让我产生敬佩的也很少。但最后一期的娜妍,真的让我产生了敬佩的感觉。
她明明对熙斗有充分的资格表达怨言,但在对话的时候,却并没有表露出委屈的姿态,没有埋怨,也没有控诉,只是平静的表达了自己曾经受伤的心情。在熙斗面前毫不避讳、堂堂正正的对奎民说,自己曾经真的对他心动过、也真心的喜欢过,也毫不吝啬的向熙斗表达爱的样子,也真的很帅气。
她对奎民的心动,丝毫无损于她对熙斗的爱。因为她很清楚这其中的区别。
我的座右铭是“同情自己是可鄙的。”
而娜妍最后一期的表现,我想,就是对这句话涵盖的意义的最佳诠释。
”我的选择只是我的选择,不是期盼着什么才选择的。“
这一刻的她,真的很强大,也很柔弱。也是真的将南熙斗看作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来爱,而不是只是自己过去的附属品。
哪怕这个人曾经让自己不断的受伤,但因为是自己的选择,那么就没有理由去怜悯自己,就不遗余力的去承担自己的选择。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析一下海恩的性格特质,海恩是善良不是懦弱和圣母 (momo)
- 新出的衍生篇大家都没看吗? (蒋东旭)
- kswl|Tacoco “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 (阿瑟儿(半跪中)
- kswl|磕敏英周辉的人这么少吗🥲 (Kleinblue)
- 换乘游戏|【换乘恋爱2022】陪伴你 一直到故事都说完EP15(下) (hdbd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