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女王的公众号文章合集-陆续补全ing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2023-05-17 01:54:59 湖北

    公众号什么名字呀 公众号什么名字呀 Shzjjs

    人类能量研究所

  • 十二月的和弦

    十二月的和弦 (不问发心论结果) 2023-05-23 19:12:16 海南

    第三十篇 由双缝干涉实验衍生的宇宙观 没发生的事儿,一切都有可能,未来由你内心设定而渲染。 第三十篇 由双缝干涉实验衍生的宇宙观 没发生的事儿,一切都有可能,未来由你内心设定而渲染。 双缝干涉实验,是一个量子物理入门基础课就会介绍的一项关于电子波的干涉现象实验。这项实验本身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在我没有把它联想到人类动态能量学的时候。这篇文章不是物理科普文,不会摆出人鬼都看不懂的物理公式来故作高深,单纯分享思想上的发现。 很早之前,在研究人类各种关系的宏观发展轨迹时,就发现一个很玄妙的视角,人和人的关系的发展,并不是由开始状态决定的,而是由其事件的结果来定性你在此关系中所作所为的性质。换句话说,事件走向压根不是所谓注定论或者宿命论。 比方说,你和 a 无论过程如何纠缠不清犯了各种错误,然而最后一秒是由对方先被你嫌弃为结局,那么事件的过程皆可定义为,你处于脾气大并且看不起别人所以相处暴躁,而不是解释为你的需求感大,到处爆脾气所以不好相处。 “结果”可以定义过程,以及覆盖刷新初始动机。注重开局时背后的种种没有意义,未来并没有被渲染出来。 当然,这次重点不是讨论该如何相处以及如何按照能量法则来虐人,这里讨论的是一套“玄学”思想构架。对于量子物理和宇宙宏观学有些见解的童鞋,并不会陌生关于这个宇宙是台大型运算机的概念,并且我们的世界实 际上和单机游戏的运行算法如出一辙,实时渲染。也即是说,没看到的即没发生,没走到的地方即不存在,没发生的事情,换句话理解即为一切皆有可能。 这个“实时渲染”制,运用在生活中,就包罗万象了。放在恋爱中,你和别人无论处在任何阶段,本质上事情都没有定局,而你觉得定局的实际上是你的感觉。你的感觉随着你投资增加需求感变重而变为焦虑的惶恐的不安的,而你的感觉才是决定事件发展方向的关键。 感觉,即为能量,你的感觉好或坏,代表你此刻当下的自身能量值高或低。在困境中,首当其冲的应当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感觉变好,而不是执迷于解决物理世界的问题。任何物理上体现的问题,都不过是宇宙后台给你制造出的障眼法,没有实际意义。 提前偷偷摸摸去观测,那么看到的必然是让你瞎的事实/平行宇宙 其实双缝干涉实验并未直接告诉我们任何关于“需求感”和人类意识可与电子相提并论的结论。此实验仅单纯揭示一个现象,微观世界是唯心的。观测者的有意识观测可以干扰被观测者的运动轨迹。而微观世界中,被观测 的“事物”知道你,作为一个观测者,干了什么,想了什么,看了什么。这里的“事物”非常抽象,可以指事件发展方向,也可以指人的潜意识,是一种磁场信息。而一旦你有意识去观测一件事,或者一个人,那么即会干扰到这件事的发展走向,干扰这个人对你的后续感觉和行动选择。结合人类价值能量规律,这里起到干扰作用的变量,就是指人类的“需求感”意识。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过,人类尤其不能忍受其他人类对自己表现需要,会必然产生傲慢无礼不尊重。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去观测别人,视奸别人的社交朋友的念头?因为我们有需求感。我们的需求感来自什么?究其本质,需求感来自于自己对自身价值的不够认可,从而更加另眼相待另一个人类,认可别人的价值,从而产生了需求想去了解别人的物理状态。 那么从根本定义上,也就明白了,一旦有想法去观测别人,实际上自身所带的能量在当下是低能量,那么低能量必然吸引低价值的事实渲染。本来一切没看到的都是混沌的未发生的概率波,而一旦被人有意识的实体观测了,即波函数坍塌,一切实体化。 很生动的例子,提前偷看考试卷的分数,那么这个分数则是由你当下偷看时的能量决定,并非你填写的答案。想去偷看,必然需求感大,那么分数很大概率是闪瞎眼的。而批改试卷的老师,她虽然知道你的分数具体,但最终报给你的分数是由你当下状态产生的能量所吸引的,不同的能量吸引的是不同价值的平行宇宙。而在你高能量吸引来的宇宙,这个老师给你批的就是这个好分数。同理,考完试不要对答案也是这个道理,没对答案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一旦对了答案,考试分数实体化,越对感觉越差,吸引的就是不满意的分数。 在现实物理世界中,你不看不想,是最好的。而退一万步,你爱怎么想怎么想,但是不要去做出物理上的行动突破。一旦物理上做实了,那么本来乱想的负面信息即成为了事实。而一件事儿想多了,投资多了,需求感必然过大,那么很难保证不会最终付之于行动,忍不住去偷看别人,甚至产生物理联系。而一旦产生物理行动,一来吸引的是低价值的事实(由你的动机决定),二来做实了一些本来属于混沌状态的事件。 别猜别人怎么想,你永远猜不准,猜准了也会变。 别人的想法,你是永远猜不透的,这是上帝给人类的游戏设计做的一个设定。即使你猜对了,上帝又给你暗箱操作偷偷换了里面的内容,让你无计可施。这个世界,除了你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你也可以理解为,你看到的摸到的世界是宇宙单独为你设计的一个大型单机游戏,而设计的内容皆是反射出你的潜意识状态,亦或者是测试你的潜意识状态。别人,对于你的主角视角来说,属于客体,而你的意识相当于“观测者”,当你有意识去观测,去猜测别人的思想的时候,也就是在干扰别人的想法。 理解起来很简单,当你 take 别人的价值,对别人产生了需求感,进而产生各类观测意识,那么即是在自己坑自己,在干扰别人本来对你的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你需求感越大,越干扰别人对你的正面积极的 perception。 所以,不仅仅是别人的想法你不要有兴趣去知道,更甚者是,你越猜,越吸引你害怕的情况。比如你害怕别人这么认为你,那么别人真的这么认为你。你的弱者思维吸引了这个低价值的现实发生。 在恋爱各个阶段里,包括分手后,真正考验的就是,你完全不去考虑别人的想法。你一旦陷入琢磨别人到底喜不喜欢你,那么结果即是,别人真的不喜欢你,或者不够喜欢你。而别人最后不喜欢你,还真不是你所以为的本来就存在的事实,而是你在过程中自身的能量吸引来的,别人 become不喜欢你。 因即为果,果即为因,纠结别人动机无意义,正确应对当下才能化果为因。 回到开头举的一个例子,你和一个人相处中相互的动态关系到底孰是孰非,鹿死谁手,是看结果去定性的,而不是在当下进展中就能看出来的。 只要没有发生到结尾的那一刻,实际上一切都在变。而一个人对你横眉冷眼,打压你,你可以说这个人瞧不起你,你也可以说这个人在试探你的底线测试你。你如果执着于纠结别人的动机,那么需求感大这个事实已经导致事情要往负面方向走。那么别人最后确实嫌弃你,那么最初的动机就真的做实成,一开始就瞧不起你这条线。 而假设你不去猜,你完全没有兴趣去知道别人是什么意思,那么最终你的高能量吸引到别人,最后不敢欺负你了甚至崇拜你了,那么这个发展结果则覆盖并定义别人一开始真实的动机:就是对你有需求感所以要测试你。 那么实际上别人一开始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有必要执着了吗?不过是个隐藏的变量,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靠你自身能量去把控。 而延迟选择实验 ,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 结 果 可 以 改 变 过 去 的 发 生 。 回过头来看,真正有大智慧者,多做事,少乱想。 ... 四月的暖暖啊

    终于爬完了,相识恨晚,请问这是所有文章吗?她现在还在哪个平台更新吗?

  • LUNA

    LUNA (又暖又酷) 2023-06-02 18:53:22 上海

    M

  • 豆友213066066

    豆友213066066 2023-06-11 23:15:50 广东

    [内容不可见]

  • 打败公主救恶龙

    打败公主救恶龙 2023-06-22 22:25:43 山东

    楼主绝了 功德无量🙏🏻

  • nn

    nn 2023-06-25 12:48:16 云南

    感谢楼主

  • 紫色很有韵味

    紫色很有韵味 2023-06-27 21:26:45 湖北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13066066

    很热情也可能仅仅是满足自己的情感 毫无顾忌的表达 并不是有某种需求。他需求低 能量高,就不会避讳这些 心情本来就好 热情点也不会送太多能量。他可以对谁都热情 仅仅因为他能量高心情好。

  • 万人迷博士momo

    万人迷博士momo 2023-07-27 16:20:44 江西

    基本更完了。如果有没更的,大家可以留言告诉我。 基本更完了。如果有没更的,大家可以留言告诉我。 四月的暖暖啊

    总共是三十一篇吗?

  • 万人迷博士momo

    万人迷博士momo 2023-07-30 15:17:27 江西

    肯定是因为你在乎他啊,一个你无所谓的人放了你鸽子或者不理你,你也不理他就好了。你去吵架较真 肯定是因为你在乎他啊,一个你无所谓的人放了你鸽子或者不理你,你也不理他就好了。你去吵架较真儿不就是因为你在乎吗?你越在乎他就越嚣张啊,因为这么做可以拿你能量。 ... 四月的暖暖啊

    雪地写的是:不在乎对方发火,也不考虑后果。那假如对方迟到了,我就是很生气,和他是谁不重要,就是生气。这种我理解为是不在乎他。

  • 万人迷博士momo

    万人迷博士momo 2023-08-04 00:14:18 江西

    高能量者,能量来自自身,从而对外界需求感低。 低能量者,自我价值感高,从而看不上外界能量。 您好,这个低能量者,自我价值感高,看不上外界能量,怎么理解呢?能量绝对值我知道有分能量高低。但是低能量的话,怎么就是自我价值感高呢,明明是自我价值感不高呀,特别依赖外界能量。难道是低能量的绝对值很高吗?过于追求完美。

  • -----

    ----- 2023-08-06 02:11:28 湖南

    真棒

  • momo

    momo 2023-08-09 23:23:48 北京

    雪地说之前公众号有写过一篇探讨为何分手总在上床后的文章,您看过吗? 雪地说之前公众号有写过一篇探讨为何分手总在上床后的文章,您看过吗? Karina

    同问

  • LP

    LP (各种系统开发找:151-1373-2151) 2023-08-11 21:52:32 广东

    第二篇 能量学与“断舍离” 能量学与“断舍离” 关于“断舍离” GOOD BYE USELESS “断舍 第二篇 能量学与“断舍离” 能量学与“断舍离” 关于“断舍离” GOOD BYE USELESS “断舍离”,最初来自于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断舍离>>。断舍离的主要思想建议人们要定期清理家里摆放的杂乱物品,断舍掉对低使用率物品的牵绊,合理腾出空间,打造新的居住环境,让个人生活更有品质,拥有健康的生活心态。而“断舍离”的运作本质,是完全符合能量学规律的。做好断舍离,可以有效的保存个人能量,以及提高个人能量。 断,断的是对无用的东西执念,同时也不去买同样无用的东西,“无用”即代表“低价值”;从能量学层面来看,如果家里摆着很多“低价值”的物品,人作为一个能量体,长期置于其中,很难说不会受其影响,而实际上,它们在潜移默化的吸食你的能量,让你连带着“觉得”自己的价值变低了。当你无法断掉对低效率低使用率物品的需求感时,这就反过来体现出自己和这类物品有着一定的相连性(connectivity),比方说:自己和他它们的属性很契合。潜意识里在默默传递出,自己可以给这些物品生存空间,自己可以与它们为伴,自己和它们属于同类。那么,就如书中的那句,如果你经常有着“凑合”着使用东西的想法,那么别人也会以“凑合”的姿态对待你,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你只配“凑合”。 舍,指的是舍弃一些“略有价值”但是你又用不着,或者很少用的到的东西,通常这样的东西一般人很难舍得丢弃;因为在常人的潜意识里,万一将来某一天能用的着这些略有价值的东西,当下扔了的话就会很可惜,还得重新去买,这又是一种浪费。而这个潜意识的背后,则披露了一个信息:自身财力精力等资源没有那么“丰厚”,浪费不起。所以宁可当下落灰占地方,还是舍不得抛弃,等待着万一有那么一天可派上用场。而为这一丝可怜的不知何年马月“机会”,你要搭上相当长的时间的stand-by,占用家里的空间和牺牲自己的视觉感受,就为了那一天。那么这个“节省”行动的成本相当大,等于变相告诉自己,自己的能量体感等等不值钱,而重新购买这个东西所花的费用更稀罕。那么也就是潜意识把自身的价值地位摆在那笔费用之下,自己在埋汰自己的价值;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心里认为自己可能未来还是付不起那笔重复的小开支,也就是在宣布着对未来自身经济实力缺乏自信(inconfidence),以及对金钱的不充足感(difficiency)。根据吸引力法则,你内心深处觉得自身缺乏什么,最后在现实世界里即会变成事实。 而最终,“离”,即脱离充斥着低能量的磁场环境。由于屋子里大部分空间被低使用率甚至彻底无用物品所占据,又舍不得扔(可能觉得以后自己可就买不起了),比如,毛已硬掉了的旧浴巾,购买鞋子时附带的空鞋盒(以及此类购物获得的包装盒/礼品盒),闲置大半年没再用过的面霜或者很久都不会去穿的衣服,功能和档次已经看不上的家电用品,以及一叠叠的旧发票账单,etc。这些物品充斥着“老旧”,“价值低”,“衰败”的能量,环绕着你,无时不在的影响且暗示自己,似乎自己已经老了,开始过早的对物品有怀旧情绪了,喜好收集破烂了,扔了就怕错过一个亿了找不到代替品了。这都是出于对物品的一种执念,以及一种不放松的情绪。而这个“执念”和“不放松”的潜在信息即是,自己对各类物品的匮乏感,匮乏感即产生需求感,而对这些物品本身有需求感,即反过来被这些物品压着拿能量。脱离不开这样的磁场环境,那么自身的能量自然被它们所“消耗”。整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能量当然不会很高,甚至会相当的“低”,那么自然非常容易被另一个看起来更考究些,对生活有着更高要求的人所吸引。这些背后的磁场信息,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的能够被人所感知到。你,为什么会被一个人所吸引?也就是在一些细节中感知到了别人潜意识里对其自身品质的定位,让你感受到ta的磁场价值,ta对生活环境的态度比你严肃,也就是在告诉你,这个人不好唬弄。不好唬弄,那么也就代表其高价值,自然得认真去对待ta。 关于“消费” consumerism shopping 有读者朋友在微博给我留言,提议分享些除男女关系话题外,个人理财投资方面的心得。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可以去看术业专攻的财经频道,公众号以及知乎文章,这里可以讨论说说的是运用能量学层面的规律达到所谓“个人投资”和“价值提升”。 正与时下批判的“消费主义”相反,作者恰恰巧是鼓励各位童鞋去购物去消费的,前提是在“能力范围”内,“适当”的情况下,一切在于有度。也发现一个特点,普通人是非常容易耳根子软,在思考能力不足够的情况下,陷入另一个极端的方向,对于“消费主义”所宣扬的思想“活着就是要消费,提前透支自己打肿脸充胖子,打扮光鲜精致穷,来吸引更好的条件和机遇”这种明显充满漏洞和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一些人走起了反向之路,鼓励节俭,人该识清自己是什么身份就要消费同层次的物品,排斥奢侈品消费甚至鄙视普通人买高级货等等。其实这些理念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的点是,从人嘴巴里说出来的想法意见,总会带有“拿别人能量”的意味,从而带偏了本来的面目。 这里要说的是,从吸引力法则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只会存钱,那么ta最终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卡里的数字不断增长。时而久之,哪怕看到一件心仪的完全买得起的服饰,都会觉得拥有这件服饰的产生的快乐抵不上卡上数字减少带来的能量损失,那么也就不想买了,最后什么都不想买了。这样心态的人有很多很多,可能存款相当丰厚,却对自己一毛不拔,精神面貌上能量极低,给人的感受人钱分离,钱是很多的,而人是很穷的,吸引力很低。如此这般对待自己,潜意识里透露信息是,自己配不上这笔存款,哪怕是自己赚来的,却不配去花,花了就怕未来赚不到,对自己将来的一种不自信。这里先不讨论是否prepared for家庭的开销以及留给子孙后代,这里怀疑的是这样的人设恐怕找不到对象,因为在与人认识的过程中,总不能把存折贴脸上,而如果真贴脸上,那么别人看上的就是存折而已了,而不是人本身的价值,因为这个人的磁场信息是自己苛待自己,自己都对自己不够好。在一个人能量很低的情况下,ta所拥有的东西,也是不属于ta的。这里可衍生到另一个极端,内心极虚,需要靠购置外物贵物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自身能量支撑不住,比如说那些提前消费刷爆卡的情况,那么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心虚”,是挡都挡不住的,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自己配不上(因为超过自己支付能力范围),那么即使物理上拥有这些物品,也是人物分离,人配不上物品,外人也可轻易拿走ta的能量。 所以,在能量学的层面提升个人价值,即要做到爱自己,对自己大方,时不时投资自己,哪怕偶尔浪费点,心里也是觉得浪费得起,一切“技巧”在于这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但如果过份了,自身能量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有很大的折损,狂掉能量,相信这样的体感有生活经历的也曾体验过。对自己够好,潜意识里自我认可自然高,而自身价值高了,自然在物理世界吸引到更多符合自身价值的实际资源。现实世界是人的潜意识内容的投射,人的内心如何定位自己,就会在物理世界体现出来。吸引力定律,实际就是磁场反射,你真正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就会获得什么实物。最好的投资,就是对自己真好。 ... 四月的暖暖啊

    如果一直赚不到钱,能量低,怎么办呢?

  • momo

    momo 2023-08-27 05:10:05 英国

    哪里可以买?

  • 冰糖苷

    冰糖苷 2023-08-27 20:35:28 新西兰

    第十四篇 为什么再牛逼的人也是欺软怕硬? 雪地女王 Siqian 人类能量研究所 2018-03-22 先 第十四篇 为什么再牛逼的人也是欺软怕硬? 雪地女王 Siqian 人类能量研究所 2018-03-22 先来段引子。 最近朋友转发了篇文章,关于“再怎么牛逼哄哄的人,也是欺软怕硬的主”。文章里面引用金庸的神雕侠侣,李莫愁这个人物,即使此人物性格如此之屌,然而遇到桃花岛的人,或者其他有身份有武功的牛逼大神,立马改口风,可谓见人下菜碟。 透过现象谈本质,结合最近所详细研发的“磁场同步效应”概念,来随便扯扯蛋吧。 每当想通更高一层境界的认知,我都会回顾曾经整理出来的规律和理论, 同时总会神奇的发现从一开始落笔,统统竟然都是贯通的,各个现象和理论都有背后的运行逻辑,只是当时想的更肤浅。甚至 2015 年就知道的东 西,如今思考一遍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看来连我自己都没理解透。当初只是凭感觉来,可喜的是最终能参悟其道。最近细细思考整理的磁场效应, 也更加明白了为何帖子开头写的东西确实能够帮助一部分读者。心态的建立才是起效的根本。 Ok,言归正传。“磁场同步效应”概念,在前篇文章中有讨论,也就是说, 你当下潜意识里所思,所想,都是别人所能同步感受到的,只是 ta 未必表意识清晰知道罢了。但是 ta 的行动反应,都会依照潜意识里所收到的 信号为准。你潜意识发送的信号“强”,对方感应到了,就会依据你的“强”, 而相应调整 ta 的表意识作为。你“强”,对方就“弱”。也许对方自己都不知 道为何这么做,只是“凭感觉”。 比如,两个人吵架,不管事情客观占理与否,如果其中一方心虚,害怕自己理亏,对自己没自信,害怕万一吵过头了得罪对方从而失去,那么另一方就能感应到。那么往往另一方的态度会很强硬,如果事件立场本身占理,就更占理了。而如果其中一方内心就是 毫无杂念,理直气壮,完全不在意对方感受和后果,不担心会失去人,那么另一方最后则会退让妥协,即使弱方占理也不影响。有的情况,另一方当场不会妥协,但是事件过后,其中一方不给能量态度明确,那么另一方 能量过低,也会进入弱者思维频道而逐渐心理防线崩溃,导致最终妥协。 那么,扯回原题,为什么一个人本身属性嚣张,却会发生面对不同的人, 说不同的话给予不同的待遇的现象?按三维世界的道理说,如此牛逼哄哄,应该对谁都一样,目中无人,因为这是人物性格。然而即使是三维世界的人,仔细想想也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见人下菜碟太常见了,大家本能就知道,这看互动的人的 mv 条件,看 ta 所面对的人的是否价值够高。 但是也并非所有时候用客观 mv 都能解释,也有 mv 并不十分高的人由于“表达方式”“口才”绝佳,也一样被刮目相看。本质里看,这就在于人的“磁场信息”强,或者说,潜意识里自我认可度高,那么面对即使是一向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也戳其软肋。也即是说,一旦你的内心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够强,够“不为所动”,那么对方平时再强,也会默默被拿能量,变弱, 最终示弱。 这里一定有人举手提问,那么会不会有情况,你软的不来来硬的,结果对方认为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扛上了,反而挑起事端惹祸上身。这种情况当然有,但是这种情况反映的是,实际上你所做是“纸老虎”,内心是心虚的。那么根据磁场同步效应,人和人之间有雷达,潜意识里能够掌握到别人到底是真有实力还是装样儿。如果 sense 到你是正儿八经的底气足, 那么对方则反被你拿能量,从而被你吸引,行动上朝你靠拢;如果 sense 到你是装的,那么剧本则按正常三维世界的理解方向走,你内心所担心的结果将会一一发生。 人并不是喜欢欺软怕硬,而是本性如此。一方磁场弱, 自我价值感低,另一方察觉到了,就会自发嫌弃,那么所做的行为也就不会利于对方,自然而然形成“欺软怕硬”。这并不只限于人和人,人和万物间都是一样。比如,人和狗,你害怕狗追你,此狗一定追你,你不怕,则不追,狗也能 sense 到人身上的气场。运用于事件,你怕被分手,那么一路怕到最后,一定会被分手,etc。 这里也扩展聊下,为什么,你和一些人能成为朋友,而和一些人则不能; 你在和朋友相处中,也有“高低位”;一个群体中,领导和被领导。第一个 问题,表面来说,物以类聚,只有 mv 价值相似的人才会做成朋友。磁场角度来说,两人磁场表现相近,互相之间很 relax,不紧张,相处舒服。 而能够成为 leader 也就是磁场比对方及小团体强很多,内心价值认为高于小团体集体指数,从而言行上游刃有余驾驭感强,口才流利,行动有魄力。 自我价值感越高的人,磁场信息越强,越稳定,越不容易动摇,也就是俗话说的“气场强大”。而所谓“气场全开”也就是指,当你完全在做自己的时候, 不受周围的人的吸引力的影响(每个人之间都有吸引力),完全不考虑外界, 完全不在意后果,一切都无所谓。那么说明自身价值大过周围人的价值, 则会吸引他们。引申到约会场景,如果你和一个人约会,即使说服了自己 几十遍要 calm,要淡定,然而面对面坐着的时候,又情不自禁脑子卡住, 开始顾虑重重,想东想西,考虑后果,在意对方的看法,这就说明对方吸引力太大了,自身磁场被对方磁场所压,自身的潜意识价值感降低,对自己不自信,从而多道工序思考如何表现才能“不让对方减分”,然而越是如此,在别人面前越挫,别人越看破,越不被吸引。 ... 四月的暖暖啊

  • 未来富婆

    未来富婆 2023-08-28 22:20:07 辽宁

    想知道同事拿能量是一种什么表现,什么行为算是拿能量呢~

  • 绝世风光

    绝世风光 2023-08-31 17:13:21 湖北

    第四篇:猫体能量研究 初识喵咪真面目 人们通过观察养猫和养狗的体感,大概可以从中解析猫和狗 第四篇:猫体能量研究 初识喵咪真面目 人们通过观察养猫和养狗的体感,大概可以从中解析猫和狗的能量属性。 狗狗们,对主人非常热情,不掩饰,不装逼,每天早上送你出门,每天晚 上等你回家,忠心耿耿,给你上杆子上到你心疼。如果你长时间不能回家, 甚至需要担心你家的爱犬是不是在家太孤单寂寞 sad。由此可猜,狗属低 能量体。 而这样的问题,似乎养猫人不大会有。作者曾经自己也有养猫经验。可以 一句概括,猫,就是个矫情的“小贱人”。我们作为“猫奴”,只配给猫咪提 供食物和铲屎,美称“铲屎官”,我们和猫咪的关系已被明确定义为从属, 我等为奴,猫等为主子。从惯称中即可觉察一二,人类和猫狗关系的不同: 从来没听过养狗的人称自己狗奴,也没有人叫自己为狗的铲屎官。狗的主 人是真正的主人,猫的“主人”则要打个双引号。 比方说,当你走过家里的走廊,你家的猫会时不时窜过来,若无其事的从 你身边路过,顺便拿它的尾巴,似有似无的扫过你的小腿肚,深怕你没注 意到它的存在,而当你真有意去回应它的“撩”的时候,人家又一闪眼儿跑 开,留下一副嫌弃死你的表情以及充满鄙视的眼神,深刻的凝视着你,似 乎直窥你心底的 low。还有的时候,你家的猫坐在沙发上,你也正好想要 收拾一下沙发上的猫毛,当你走进了还没挨着它呢,它就立马弹开,似乎 一副你很爱它,要强撸它的样子,而它又很不爱你,所以飞速躲你八丈远。 而实际上,当你不跟它一般见识,不上它的套,一旦转身进入书房,打算 想要全神贯注投入一本好书,或者放松神经看一部电视剧,你的小喵咪就 要在书房门外开始“喵喵喵”嚎叫,甚至趴门,喊你出去,或者放它进来。 其他和猫咪生活的精彩瞬间,什么挡你的电脑屏幕啦,坐你的键盘啦,在 此不多赘述,总体就是一个感受:我们被猫耍的团团转,在被寻开心。从 能量上来讲,猫对我们的需求感不是真需求感,和狗的需求感相比更不是 一个量级。由此可推,猫属高能量体,感情淡泊收放自如。 若说猫咪对人完全没有需求感,事实也说不通,这就不能解释它为何要故 意撩起人的注意力,在铲屎的面前找存在感;而要说猫咪对人有需求感, 那么当铲屎的准备好来撸它了,马上一溜烟儿闪开。这就是矛盾的存在。 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人类恋爱关系在互动中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内心 需求感再大的人都会相对收敛,懂得矜持,哪怕后续如何暴露也是后话。 这让人不禁认为,要么猫本能上就知道“暴露需求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违背自身利益”,要么猫对人的需求感压根是假的,而不管是哪一种,都 表达同样的信息:猫对人的需求感一定不高。联系到现实里,一旦我们对 别人的需求感大了起来,那么即使我们潜意识冥冥之中知道不能太主动, 而一旦随着相处互动的渐进以及时间的递增,投资逐渐增加,没有点儿段 位的人似乎会完全忘记这个原始本能,甚至就算脑子知道,也做不到了。 猫的“成功学” 根据以上对猫狗的能量解析,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上帝把猫的能量属性 默认设定为“需求感有限”,在对应的人类中属于天生的恋爱高手,需求感 控制得当,到一定限度就自动止损;而狗的能量属性则是需求感极大,属 于人类中感情很容易投入的人群,对人极易产生依赖以至于一旦失恋即生 不如死。猫们仿佛天生即知道游戏规则“一切都是假的”以及对人类没有托 付心态,有生活派数据报告,家养猫咪换个环境比如假期找人代养,24 小时内便可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新家 feel like home,而相反,狗狗一 旦被主人抛弃或者易主,那将是以年为单位的心理调整期,长期处于郁郁 寡欢,很难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没错,这里的重要信息是:猫咪几乎不会对人进行能量投资。养一天也好, 养几年也好,送到朋友家,24 小时内几乎就可以把肚子翻过来给人揉了, 只要给饭吃。换成狗子,你试试? 正是由于猫咪对人类主子若即若离不当回事的姿态,猫和主人的关系通常 主仆颠倒,开头说的“铲屎大将军”成了主人自嘲的官职。身为主人,替宠 物猫咪准备伙食,收拾厕所,陪玩,喂小鱼干,任劳任怨,但偶尔人想撸 一下了,人家猫咪还要看心情决定配不配合。这么不知好歹的情况下,多 数主人对此表现出,明知这笔买卖收支不平衡,依旧乐此不疲继续给爱猫 买有机粮,换高级猫砂,还得定期打扫厕所。 难道人们在猫咪面前不觉自己很贱吗?of course we know。但咱人类乐意 服侍,还给猫妹儿找理由:猫是没有被驯服的动物,不听管理是正常的。 盘它们本来就是不对的,不要强迫人家营业。 综上所诉,猫咪的这一套与人相处的方法论,从混口饭吃的角度来说,是 非常凑效的(啥都不干理都不用理就有有鱼干),甚至奠定了猫咪在人类 面前的高价值地位,并且根深蒂固。比如,从来没有出现用“猫”来咒骂的 使用习惯,用“狗”来骂人的倒是屡见不鲜稀松寻常。中文里形容人的日子 过的不好,会说“过的跟狗一样”,从来不会说这人过的和猫一样;“单身” 状态也被戏虐为单身狗,而不是单身猫;英文里的骂人单词有“bitch”, "son of a bitch",意为母狗及母狗的儿子,我们显然很得要领,明白用“狗”的字 眼才能攻击到别人,拉低对方的自我认同,方可达到攻击人之效,而用“猫” 来说事儿必然是拿不到他人的能量的,弄不好反而成了夸人人。 “生存”的浩瀚之婚姻 从猫咪与人类相处关系动态模型可得知,在双方客观价值一定的条件下, 一个人对你的态度和你对 TA 的态度实际并无关系;在价值差不变的情况 下,甚至你对 TA 态度越差,人家越受用。而如果像狗一样努力讨好人, 那么讨好的付出只能获得与猫咪一般的待遇,甚至随着付出增加,得到的 待遇会成边际效应性递减。 在狗与人的例子上可能还不明显,人类对其他物种的需求感包容度相对更 高。但在同人类之间,需求感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异常明显了。一方的努 力凑近只会让别人产生压力,感到不能做到同程度的反馈而有罪恶感,从 而吓退。 那么有些人会说,也许我是狗型人吧,我的需求感天生就是爆炸的大,就 是要人陪,活该被其他人嫌弃。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根据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人是独居动物而非群居动物,人生来孤独,永远 都是孤独的,并能够享受孤独。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能够同在一个屋檐下相 处,必是因为一个人身上的某种价值能够让另一个人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 在和被认可,彼此都是。假设一个人的价值完全够不着另一个人的标准, 恐怕连一分钟都难忍下来,宁可自己呆着。我们所感受到的“孤独”,准确 点说,不过是害怕没有其他人类来 validate 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意义 和真实性(大家挂嘴边的“存在感”)。 这也是人类之所以被证明曾经存在的终极合法性.没有证明自己存在的合 法性(legitimacy),是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即代表随意可推翻自己存在 此宇宙的根基。这也是为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任何可以证明自己存在 的行为,比如,吸食其他人类的能量,这不过是我们的本能生存需求。吞 噬别人的能量,来减少自己的熵。我们的存在意义,是通过证明自己存在, 也就是以能够吸到多少人的能量(影响多少人)为参数。吸的越多,存在 的意义越巨大。这个“存在意义”可以长存百世,历史上的明君即使物理上 不存在了但他们的能量存在。为何我们生来那么在乎名声?历史中的君主 都很 care 史书如何记载他们如何评价他们的业绩。否则,这辈子想尽荣 华富贵不就够了吗? 而上帝对我们的游戏设定,偏偏和证明你的存在方式对着干。你越要从另 一个人身上找存在感,你越证明出你对 TA 来说,存在感更低,直至彻底 泯灭。猫咪们无疑是上帝宠爱的小宝贝,天生出厂设置就是低托付心,默 认“一切都是假的,大家都是混口饭吃”的真理,懂得对人类爱鸟不鸟完全 无所谓的态度反而惹得人爱怜。若说猫咪的颜值是被人类培育出来的,但 猫咪的个性绝对是非人教出来的,获利角度来讲,人类巴不得猫咪和狗子 一样听话好摆布。 那么对于想研习成功的人类恋爱关系,其实养只猫咪,好好观察它如何在 你这骗吃骗喝成功,再加之以学习揣摩,得其精髓,即获真传。比如行为 上不管如何傲慢不按别人意思来,别人都不会因此离开,反而就是要这么 干才对。这不是本文的侧重点,其实前面扯了那么多神叨叨的,下面才是 要说的! 通过猫咪和人类家庭长期同居的相处关系,可以得出灵感,只要你对一个 人的需求感是宏观上的,而非微观上的,那么即使你和别人在处于长期关 系中(比如结婚后),大家的日子依然可以你高他低的模式里过下去,巩 固自己的核心地位。能结的成婚,宏观上来说,必须男方的需求感大于女 方,而你对他的需求度恰巧能够忍受和他同在一屋檐下。但是,在同一屋 檐的条件下,你对别人没有微观需求,也就是别人在屋里干什么鸟事只要 不犯法你都不 care,甚至对方凑上来求关注你还嫌烦,就像猫咪推开主人 把脸递过来讨个 kiss 的画面一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需求感,会因为知道对方也喜欢自己,而逐渐不知觉增加,也就是所谓的“托付心态”。人生 性是贪心的,总是越要越多,得寸进尺。那么如果你对别人的需求感不是 宏观需求,而是微观需求,那么结婚这件事反而是对方引诱你丧失自我奉 送能量的一个利器。一切不过是假的,一切都是为了吸食你的能量为了 validate 另一个人类的存在合法性。 好了,这篇文章只负责告诉“什么样的模式可以适用于人类婚姻关系以保 证长久高质量”,至于 how,大家从过去的文章中找总结措施吧! (完) 作者尽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保持队形,回归中心思想,扯偏到西班牙 也要成功扯回来的要义。再接再厉! ... 四月的暖暖啊

    请问有没有uu帮忙解惑,这里的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指的什么呀

  • 绝世风光

    绝世风光 2023-08-31 18:08:27 湖北

    第七篇【恋爱关系研究所】找个合适的人 以后文章都可以分门别类,恋爱相处类的属于“恋爱关系 第七篇【恋爱关系研究所】找个合适的人 以后文章都可以分门别类,恋爱相处类的属于“恋爱关系研究所”范畴,分 手话题的属于“分手现象研究所”。我会在标题里加小框注明。 “合适的人”这个烂梗 很多帖子以及文章都会谈到“合适的人”这个说法。大多数是以男性角度去 描述“哦,我最后结婚的未必是最爱的,我会找个最合适的” “平平淡淡两 个人合适才是真,轰轰烈烈死去活来的不适合过日子”,诸如此类。而这 类台词,一般多是出现在分手场景中,对方抱着很无奈的口吻,无能为力的表达出这句“鸡汤”,给自己开脱给女方洗脑。往往这句话表达出来,给 人的感觉无非是,mv 再高也没有用,关键要合适,合适在此处的言下之 意大概就是性格合拍,有共同爱好和话题,脾气和谐诸如此类。听到这话 的人恐怕信以为真,以为真的做个低调的人老老实实就能重见天日找到好 归宿了。恐怕说这句话的人也以为自己随便找个能看着不吐,处的下去的 就可以成事儿。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读过“恋爱原始驱动力”,“需求感的组成”等文章的童鞋们,应该自己都能 琢磨的出。mv 不到位,再怎么上赶子也是徒劳一场;mv 到位,暴露的需 求感超过自身魅力值,也一样不得善终。也即是说,如果真的遇到个所谓 “能看的过去,处的下去的”人,也不过是自己骗自己一下。低 mv 低 pu, mv 耗完了也就完了。即使性格温顺不找事儿,对方只要腻歪了看你不顺 眼了,你做的再好,ta 也能给你找出一堆不是。仅仅达到“看的过去”的水 平,那是绝然处不下去的,即使处得下去,也只是当下一段时间,过了时 效九头牛也拉不回。 所以,人们口中的所谓“合适的人”,万然不是指 mv 低而好相处的。 换个画风,“合适的人”这几个字,有时候听了让人非常添堵,因为它超越 了具体的物理性质,你找不出它的界限和指标。什么程度叫做合适,什么 情况叫做合适,你觉得合适了,对方不觉得合适,对方认为你和 ta 合适, 可你觉得一点都不合适。所以,“合适”,不过是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并且 只存在于当事人个人眼中。你如果一味的想去做与对方“合适的人”,那么 很可能陷入“围着别人转”的圈套。 而“合适”这个概念也很 tricky,很多人很傻。能确定一个人去结婚,必然 是认可这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如 ta 所说随便找个顺眼日子过的下去就完 事。嘴巴里再如何对外界说自己的真爱是另有其人,不过是逢场作戏,自 欺欺人。 合适,就是互相主观上觉得,和谐,同频率,各取所需,供求平衡。 对于男人来说“合适的人”的标准,和对于女人来说“合适的人”是不同的。 对于男人来说,男人如此精明,低 mv 的他决不妥协,这是本能。嘴上说 找个合适的就行,不过是慰籍当下不想相处的对象。理想来说,相处的好 就可以结婚,意味找个 mv 到位,性格好,脾气好,懂得自己心思情商高。 根据这些表象追究其本质,不就是找个“不爱他的人”。当然,没有哪位男 士敢这样说出口,说出来怕自己打自己脸,怕自己兜不住这样的局。有些 人则是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 对于女人来说,找个合适的人,就是指 mv 到位,且对方喜欢自己的程度远超过自己需要对方的程度。在这样的 dynamic 中,女生是绝对高位,没 啥可操心的,没有任何安全感不足而导致的各类问题,不会受气。然而, 会有另一个问题:没恋爱的感觉。这就是人类要做出取舍的难题了,你是 选择爱一个人轰轰烈烈并被折磨的扒两层皮,亦或是,高处不胜寒,时不 时侵袭的寂寞。有得必有失。 而对于男女的“合适”对象为何表面上看似“便宜”了男性择偶,在讲述宇宙 规律的文章中已论述。看上去,男性占到了实质的便宜,因为他求仁得仁 了,他要谁他得到谁。但是男性需要努力的去追求,去讨心上人的欢心。 而女性,表面上很轻松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做好自己独善其身。然而, 什么都不做,并不容易,很多人憋不住,让她不上赶子,比登月还难。 并且这番角逐,对女性自我境界情商自律要求更高。大家都在吃苦,没有人 真的舒舒服服。不同的苦罢了。 知道了“合适”的真相,就用不着再琢磨自己合不合适,只需要考虑对方合 不合适你。作为女生,你 mv 到位入了局,你需求感低,你就合适。只是, 你要看,谁入得了你的法眼。 ... 四月的暖暖啊

    苦笑,完全说中

  •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2023-09-04 18:21:21 北京

    之前看过的一些好像没有呢,就是介绍量子,宇宙能量等,跟感情关系不大的,有人知道么。

  • 一碗豆沙

    一碗豆沙 2023-10-16 14:51:04 黑龙江

    我想问一下这里面很多东西对男生适用吗

  • 一块腹肌

    一块腹肌 2023-10-16 21:21:51 广东

    感谢楼主

  • 喵~

    喵~ 2023-11-08 16:13:10 广东

    救世主呀~~~!爱死你了喂

  • 豆友205180121

    豆友205180121 2023-11-14 18:16:01 上海

    看完了 感谢 羡慕有雪地女王的微信 想知道现在还可以在哪继续看她最新的发言呢?

  • Levidiryrc

    Levidiryrc 2023-11-18 17:51:23 加拿大

    m

  • 花生酱~

    花生酱~ 2023-11-19 22:16:36 浙江

    太感谢了

  • 豆友pZvauJkSh0

    豆友pZvauJkSh0 2024-01-15 15:11:07 吉林

    ll 请问从能量学角度 如何预防和调理被骗感情的情况🥺

  • 龙猫肚肚

    龙猫肚肚 2024-02-14 17:37:51 西班牙

  • 荔枝

    荔枝 2024-02-14 19:44:30 海南

    🐎

  • momo

    momo 2024-02-15 14:49:21 美国

  • 鬼鬼雨

    鬼鬼雨 2024-02-16 23:26:42 江苏

    有没有雪地关于工作的几篇文章呀

  • 珠珠

    珠珠 2024-03-04 18:58:13 安徽

    全部爬完,楼主功德无量,心怀感激

  • 胡萝卜肉桂

    胡萝卜肉桂 2024-03-05 00:19:45 浙江

    好棒啊!谢谢楼主

  • 豆友pdBSodK0iw

    豆友pdBSodK0iw 2024-03-21 02:01:05 云南

    这是她的私人生活,我们尊重就好。 这是她的私人生活,我们尊重就好。 四月的暖暖啊

    可以的,雪地可以做咨询

  • Eva

    Eva (trying) 2024-04-17 23:26:16 湖南

    第二十八篇 恋爱背后的“游戏”精神 L o v e Is A G a m e "Hate The Game Not The 第二十八篇 恋爱背后的“游戏”精神 L o v e Is A G a m e "Hate The Game Not The Player" 也许,很多地球人知道,恋爱是一场游戏的概念,无论是影视剧情,还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情感鸡汤,都会偶有体现。然而没有一个理论能够给你真正说清楚,恋爱为何是一场游戏,以及游戏的引擎是如何设计的。 作为 2019 开篇【雪地月刊】,来给大家以最“邪恶”也最本质的角度,从宏观上去解读恋爱背后真正的运行机制,心理超级健康和过去的恋爱经历非常顺利以及对人性充满正面而美好期待的童鞋就可以速击点叉,免得内心接受不了残酷真相而读后抑郁。 一直 follow 公众号的童鞋,想必非常理解“恋爱是场无硝烟的战争”。之前在“终极精华”之中,已经描述了最合理最稳定的爱情模式。然而并未触及到深层本质,迫于当时的境界所限,切入角度太流于表面,太意识流,也就不够深刻。如今回过头来看,从前所描述的对爱情的认知也都正确,不过也依然是管中窥豹罢了。 首先来聊聊人为什么要谈恋爱,或者说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和你谈恋爱。 头个问题比较简单,人类有情感需求,所以需要一直寻觅对象去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就像吃饭喝水上厕所一样,乃刚需。而这个对象必须要满足一个人的个人价值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投射,也就是说,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作为满足情感需求的载体,而是必须要达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投射标准才有能力去满足人的情感需求。 那么延伸出的问题也就得到了答案,一个人和你谈恋爱,并不是来“爱”你的,而是你的社会价值,在这个 market 里的公价(就好比 Rolex 手表有公价),达到了这个人对另一半的期待价值标准。那么一个人和你谈恋爱,说到底也就是从你身上索取所谓的个人价值存在感,用能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通过征服你的形式,来抢夺你身上的能量资源。 而当完全征服了你,抢夺完你身上的能量资源的后续呢?就是游戏通关, 换人,继续下一场能量资源争夺 game。 征 服 你 , 也 就 等 于 控 制 你 的 灵 魂 , 拿 到 你 的 能 量 。 剩 下 的 不 过 是 你 的 一 座 躯 体 空 壳 , 那 么 即 使 完 好 无 损 , 对 方 也 再 无 兴 趣 。 用豆瓣【雨果】的语言来说, 叫做“人格”。当你彻底爱上了一个人,你在这个人面前是没有人格的,对方把你的人格资源拿走,你就只认这个人,只需要这个人的认同。这就是为何人一旦被甩分手,将会产生与恋爱期间供出的能量资源成正比的痛苦期,自己能量给的越多,走出来所需的时间则越长。所以大家在恋爱中要守好自己的人格。 很 多 人 很 单 纯 的 以 为 世 界 上 真 的 有 “ 真 爱 ” 的 存 在 , 以 为 这 世 界 上 真 的 有 一 个 人 无 条 件 的 选 择 欣 赏 你 爱 你 照 顾 你 并 决 定 坚 定 不 移 的 和 你 一 直 走 下 去 白 头 到 老 。 这 就 是 因 为 没 有 意 识 到 , 恋 爱 的 本 质 是 “ 天 下 没 有 白 吃 的 午 餐 ” 。 真 爱 , 从 来 都 不 是 真 理 , 而 是 一 个 短 暂 的 , 暂 时 成 立 的 理 想 化 的 状 态 。 别 人 对 自 己 好 , 很 多 人 会 天 真 的 以 为 对 方 是 真 的 对 你 这 个 人 好 , 甚 至 觉 得 亏 欠 别 人 的 好 , 要 投 桃 报 李 , 以 真 心 换 真 心 , 不 能 辜 负 对 方 对 自 己 的 一 片 真 情 。 上 帝 设 计 人 类 拥 有 这 样 的 弱 者 思 维 设 定 , 是 故 意 的 。(暖暖点评:弱者思维并非天生,而是后天习得的,人天生的属性是高能量和强者思维。) 我 们 人 类 的 表 意 识 是 一 股 受 情 绪 影 响 的 意 识 流 , 而 潜 意 识 才 是 按 照 人 性 规 律 理 性 运 行 的 逻 辑 流 。 这 样 设 计 的 意 义 是 , 迷 惑 人 类 , 让 我 们 真 的 相 信 自 己 在 被 对 方 吸 引 的 时 候 ,是 发 自 肺 腑 ,真 心 去 喜 欢 对 方 ,爱 对 方 。 然 而 , 人 类 的 潜 意 识 是 按 照 设 计 好 的 规 律 行 驶 的 , 一 旦 现 实 发 生 的 条 件 满 足 人 性 ” 犯 贱 “ 程 序 , 比 如 对 方 对 自 己 好 过 头 , 对 自 己 的 真 诚 超 过 自 己 对 对 方 的 预 期 , 那 么 就 会 本 能 的 认 为 对 方 价 值 不 如 自 己 , 比 自 己 预 期 的 要 来 的 低 。 受 本 能 驱 使 下 立 刻 跑 步 进 入 “ 嫌 弃 模 式 ” 。 自 己 顿 时 失 去 最 初 的 兴 趣 , 觉 得 索 然 无 味 。 当 然 , 人 类 不 是 在 任 何 情 况 下 都 会 被 别 人 对 自 己 的 好 而 影 响 并 感 动 的 。 这 里 有 个 先 提 条 件 : 人 类 只 会 被 自 己 看 上 眼 的 人 对 自 己 好 而 感 动 , 进 入 弱 者 思 维 频 道 。 而 该 游 戏 设 定 的 “ 变 态 ” 之 处 即 在 于 , 众 生 皆 苦 。 你 只 会 对 价 值 高 并 对 你 好 的 人 , 产 生 弱 者 思 维 , 然 后 被 弱 者 思 维 折 磨 , 送 尽 能 量 给 对 方 , 最 终 让 对 方 回 本 , 致 使 自 己 出 局 。 也 即 是 说 , 你 想 投 桃 报 李 , 以 真 心 换 真 心 , 也 是 出 自 于 自 己 的 私 心 。 而 一 旦 弱 者 思 维 模 式 开 启 , 你 便 会 很 容 易 被 对 方 对 你 热 情 关 心 这 些 表 象 所 迷 惑 , 所 感 动 , 开 始 发 现 对 方 身 上 更 多 的 优 点 , 对 对 方 越 来 越 喜 欢 , 投 资 越 来 越 多 , 最 终 托 付 心 态 严 重 需 求 感 爆 棚 , 自 我 价 值 越 来 越 低 , 对 方 从 对 你 星 星 眼 变 成 看 屎 壳 郎 。 狭路相逢勇者胜 实际上,当喜欢的人对自己热情对自己好,人类的本能就想抓住机会,是由于自身自我价值意识不够强。别人主动对自己好,自己很容易产生“以后再也遇不到对我这么好的人了”的想法,不禁高看对方几分,开始注意到对方,投资多了就爱上了。而一旦对方对自己不够好,就产生了对比和心理落差,那么又会因为自身自我价值感不坚定,又去钻研对方对自己的需求感高低以及为何对方态度变差,去索取能量资源满足自我价值的validation。 而去索取能量的过程,也就是送能量给对方投资的过程。越需要,越得不到。而最终的一切输在了最初把别人的好当真,而一切从本质上看都是假的。别人对你非常好也好,不够好也罢,只要让对方满足了,到头来皆是空,一旦看到了这个层面,还有什么好执着? 本质上,一个人来和你谈恋爱,不是来认真喜欢你的,而是通过对你好或者对你不好,来捣乱你的意识,最终拖你下水,让你被 ta 迷的生活不能自理,从而方便从你身上拿能量资源而已。 想 谈 好 恋 爱 , 玩 好 恋 爱 这 场 游 戏 , 你 就 得 有 这 样 的 觉 悟 , 否 则 你 从 第 一 步 就 走 错 棋 了 。 错 误 的 恋 爱 观 , 会 让 自 己 的 自 我 价 值 在 游 戏 中 , 一 降 再 降 , 最 终 出 局 。 一 切 太 较 真 , 没 有 游 戏 精 神 的 话 , 能 量 就 太 容 易 被 人 拿 走 了 。 你 也 不 要 埋 怨 对 方 奸 诈 阴 险 , 其 实 对 方 作 为 局 中 人 也 是 无 能 为 力 , 生 不 由 己 , 换 成 自 己 也 未 必 比 别 人 更 反 人 性 。 这 是 人 的 本 能 设 定 , 也 是 游 戏 的 引 擎 设 计 , 不 是 人 类 自 己 愿 意 的 , 而 是 上 帝 设 定 好 的 。至 于 为 何 要 如 此 这 般 设 定 ,让 人 类 痛 苦 , 也 许 这 场 大 设 计 , 根 本 就 是 想 让 人 类 痛 苦 , 自 我 矛 盾 , 限 制 人 类 的 能 量 等 级 和 能 力 。 一 个 人 一 辈 子 花 了 多 少 时 间 在 想 男 男 女 女 那 些 事 儿 ? 恐 怕 至 少 8 0 %都 是 消 耗 在 和 感 情 相 关 的 主 题 。 如 果 人 类 没 有 感 情 的 烦 恼 , 人 类 的 智 慧 等 级 必 然 高 过 现 有 程 度 。 谈 恋 爱 , 你 不 能 按 照 主 流 表 意 识 的 规 则 来 , 比 如 好 好 的 对 别 人 认 真 的 关 心 别 人 。 大 家 从 不 缺 人 去 关 心 , 朋 友 之 间 一 样 可 以 互 相 送 温 暖 , 缺 的 是 自 我 价 值 满 足 感 。 主 流 社 会 提 供 的 游 戏 攻 略 , 只 是 为 了 维 护 游 戏 的 核 心 规 则 不 受 影 响 。 恋 爱 这 场 游 戏 , 玩 的 是 “ 虐 心 ” , 求 而 不 得 的 能 量 才 是 游 戏 的 核 心 区 。 而 如 何 控 制 自 身 的 需 求 感 , 又 是 游 戏 的 通 关 秘 籍 , 能 量 储 备 则 是 基 本 功 , 是 通 用 基 础 单 位 ; 在 理 解 游 戏 规 律 的 基 础 上 , 能 量 足 够 高 才 能 让 人 有 心 力 顺 利 执 行 。 所 以 说 到 底 , 如 何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汲 取 能 量 则 是 人 类 生 息 的 重 中 之 重 , 得 能 量 者 赢 天 下 。 ... 四月的暖暖啊

    太棒了

  • Eva

    Eva (trying) 2024-04-18 11:04:48 湖南

    第三十篇 由双缝干涉实验衍生的宇宙观 没发生的事儿,一切都有可能,未来由你内心设定而渲染。 第三十篇 由双缝干涉实验衍生的宇宙观 没发生的事儿,一切都有可能,未来由你内心设定而渲染。 双缝干涉实验,是一个量子物理入门基础课就会介绍的一项关于电子波的干涉现象实验。这项实验本身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在我没有把它联想到人类动态能量学的时候。这篇文章不是物理科普文,不会摆出人鬼都看不懂的物理公式来故作高深,单纯分享思想上的发现。 很早之前,在研究人类各种关系的宏观发展轨迹时,就发现一个很玄妙的视角,人和人的关系的发展,并不是由开始状态决定的,而是由其事件的结果来定性你在此关系中所作所为的性质。换句话说,事件走向压根不是所谓注定论或者宿命论。 比方说,你和 a 无论过程如何纠缠不清犯了各种错误,然而最后一秒是由对方先被你嫌弃为结局,那么事件的过程皆可定义为,你处于脾气大并且看不起别人所以相处暴躁,而不是解释为你的需求感大,到处爆脾气所以不好相处。 “结果”可以定义过程,以及覆盖刷新初始动机。注重开局时背后的种种没有意义,未来并没有被渲染出来。 当然,这次重点不是讨论该如何相处以及如何按照能量法则来虐人,这里讨论的是一套“玄学”思想构架。对于量子物理和宇宙宏观学有些见解的童鞋,并不会陌生关于这个宇宙是台大型运算机的概念,并且我们的世界实 际上和单机游戏的运行算法如出一辙,实时渲染。也即是说,没看到的即没发生,没走到的地方即不存在,没发生的事情,换句话理解即为一切皆有可能。 这个“实时渲染”制,运用在生活中,就包罗万象了。放在恋爱中,你和别人无论处在任何阶段,本质上事情都没有定局,而你觉得定局的实际上是你的感觉。你的感觉随着你投资增加需求感变重而变为焦虑的惶恐的不安的,而你的感觉才是决定事件发展方向的关键。 感觉,即为能量,你的感觉好或坏,代表你此刻当下的自身能量值高或低。在困境中,首当其冲的应当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感觉变好,而不是执迷于解决物理世界的问题。任何物理上体现的问题,都不过是宇宙后台给你制造出的障眼法,没有实际意义。 提前偷偷摸摸去观测,那么看到的必然是让你瞎的事实/平行宇宙 其实双缝干涉实验并未直接告诉我们任何关于“需求感”和人类意识可与电子相提并论的结论。此实验仅单纯揭示一个现象,微观世界是唯心的。观测者的有意识观测可以干扰被观测者的运动轨迹。而微观世界中,被观测 的“事物”知道你,作为一个观测者,干了什么,想了什么,看了什么。这里的“事物”非常抽象,可以指事件发展方向,也可以指人的潜意识,是一种磁场信息。而一旦你有意识去观测一件事,或者一个人,那么即会干扰到这件事的发展走向,干扰这个人对你的后续感觉和行动选择。结合人类价值能量规律,这里起到干扰作用的变量,就是指人类的“需求感”意识。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过,人类尤其不能忍受其他人类对自己表现需要,会必然产生傲慢无礼不尊重。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去观测别人,视奸别人的社交朋友的念头?因为我们有需求感。我们的需求感来自什么?究其本质,需求感来自于自己对自身价值的不够认可,从而更加另眼相待另一个人类,认可别人的价值,从而产生了需求想去了解别人的物理状态。 那么从根本定义上,也就明白了,一旦有想法去观测别人,实际上自身所带的能量在当下是低能量,那么低能量必然吸引低价值的事实渲染。本来一切没看到的都是混沌的未发生的概率波,而一旦被人有意识的实体观测了,即波函数坍塌,一切实体化。 很生动的例子,提前偷看考试卷的分数,那么这个分数则是由你当下偷看时的能量决定,并非你填写的答案。想去偷看,必然需求感大,那么分数很大概率是闪瞎眼的。而批改试卷的老师,她虽然知道你的分数具体,但最终报给你的分数是由你当下状态产生的能量所吸引的,不同的能量吸引的是不同价值的平行宇宙。而在你高能量吸引来的宇宙,这个老师给你批的就是这个好分数。同理,考完试不要对答案也是这个道理,没对答案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一旦对了答案,考试分数实体化,越对感觉越差,吸引的就是不满意的分数。 在现实物理世界中,你不看不想,是最好的。而退一万步,你爱怎么想怎么想,但是不要去做出物理上的行动突破。一旦物理上做实了,那么本来乱想的负面信息即成为了事实。而一件事儿想多了,投资多了,需求感必然过大,那么很难保证不会最终付之于行动,忍不住去偷看别人,甚至产生物理联系。而一旦产生物理行动,一来吸引的是低价值的事实(由你的动机决定),二来做实了一些本来属于混沌状态的事件。 别猜别人怎么想,你永远猜不准,猜准了也会变。 别人的想法,你是永远猜不透的,这是上帝给人类的游戏设计做的一个设定。即使你猜对了,上帝又给你暗箱操作偷偷换了里面的内容,让你无计可施。这个世界,除了你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你也可以理解为,你看到的摸到的世界是宇宙单独为你设计的一个大型单机游戏,而设计的内容皆是反射出你的潜意识状态,亦或者是测试你的潜意识状态。别人,对于你的主角视角来说,属于客体,而你的意识相当于“观测者”,当你有意识去观测,去猜测别人的思想的时候,也就是在干扰别人的想法。 理解起来很简单,当你 take 别人的价值,对别人产生了需求感,进而产生各类观测意识,那么即是在自己坑自己,在干扰别人本来对你的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你需求感越大,越干扰别人对你的正面积极的 perception。 所以,不仅仅是别人的想法你不要有兴趣去知道,更甚者是,你越猜,越吸引你害怕的情况。比如你害怕别人这么认为你,那么别人真的这么认为你。你的弱者思维吸引了这个低价值的现实发生。 在恋爱各个阶段里,包括分手后,真正考验的就是,你完全不去考虑别人的想法。你一旦陷入琢磨别人到底喜不喜欢你,那么结果即是,别人真的不喜欢你,或者不够喜欢你。而别人最后不喜欢你,还真不是你所以为的本来就存在的事实,而是你在过程中自身的能量吸引来的,别人 become不喜欢你。 因即为果,果即为因,纠结别人动机无意义,正确应对当下才能化果为因。 回到开头举的一个例子,你和一个人相处中相互的动态关系到底孰是孰非,鹿死谁手,是看结果去定性的,而不是在当下进展中就能看出来的。 只要没有发生到结尾的那一刻,实际上一切都在变。而一个人对你横眉冷眼,打压你,你可以说这个人瞧不起你,你也可以说这个人在试探你的底线测试你。你如果执着于纠结别人的动机,那么需求感大这个事实已经导致事情要往负面方向走。那么别人最后确实嫌弃你,那么最初的动机就真的做实成,一开始就瞧不起你这条线。 而假设你不去猜,你完全没有兴趣去知道别人是什么意思,那么最终你的高能量吸引到别人,最后不敢欺负你了甚至崇拜你了,那么这个发展结果则覆盖并定义别人一开始真实的动机:就是对你有需求感所以要测试你。 那么实际上别人一开始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有必要执着了吗?不过是个隐藏的变量,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靠你自身能量去把控。 而延迟选择实验 ,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 结 果 可 以 改 变 过 去 的 发 生 。 回过头来看,真正有大智慧者,多做事,少乱想。 ... 四月的暖暖啊

    醍醐灌顶

  • 快乐小橘

    快乐小橘 2024-04-20 20:29:22 福建

    反复学习

  • 无虞

    无虞 2024-05-25 11:28:22 山东

    有悟到👍🏻

  • 小来劲missyou

    小来劲missyou 2024-06-27 23:08:40 广东

    dd

  • 十元一次榨汁姬

    十元一次榨汁姬 (公众号:人生烦恼相谈室) 2024-07-01 21:16:17 北京

    楼主,请问能在这里更一下各种人格障碍的那篇吗?🥺🥺🙏

  • 小蓝鲸

    小蓝鲸 2024-07-08 22:23:54 海南

    第四篇:猫体能量研究 初识喵咪真面目 人们通过观察养猫和养狗的体感,大概可以从中解析猫和狗 第四篇:猫体能量研究 初识喵咪真面目 人们通过观察养猫和养狗的体感,大概可以从中解析猫和狗的能量属性。 狗狗们,对主人非常热情,不掩饰,不装逼,每天早上送你出门,每天晚 上等你回家,忠心耿耿,给你上杆子上到你心疼。如果你长时间不能回家, 甚至需要担心你家的爱犬是不是在家太孤单寂寞 sad。由此可猜,狗属低 能量体。 而这样的问题,似乎养猫人不大会有。作者曾经自己也有养猫经验。可以 一句概括,猫,就是个矫情的“小贱人”。我们作为“猫奴”,只配给猫咪提 供食物和铲屎,美称“铲屎官”,我们和猫咪的关系已被明确定义为从属, 我等为奴,猫等为主子。从惯称中即可觉察一二,人类和猫狗关系的不同: 从来没听过养狗的人称自己狗奴,也没有人叫自己为狗的铲屎官。狗的主 人是真正的主人,猫的“主人”则要打个双引号。 比方说,当你走过家里的走廊,你家的猫会时不时窜过来,若无其事的从 你身边路过,顺便拿它的尾巴,似有似无的扫过你的小腿肚,深怕你没注 意到它的存在,而当你真有意去回应它的“撩”的时候,人家又一闪眼儿跑 开,留下一副嫌弃死你的表情以及充满鄙视的眼神,深刻的凝视着你,似 乎直窥你心底的 low。还有的时候,你家的猫坐在沙发上,你也正好想要 收拾一下沙发上的猫毛,当你走进了还没挨着它呢,它就立马弹开,似乎 一副你很爱它,要强撸它的样子,而它又很不爱你,所以飞速躲你八丈远。 而实际上,当你不跟它一般见识,不上它的套,一旦转身进入书房,打算 想要全神贯注投入一本好书,或者放松神经看一部电视剧,你的小喵咪就 要在书房门外开始“喵喵喵”嚎叫,甚至趴门,喊你出去,或者放它进来。 其他和猫咪生活的精彩瞬间,什么挡你的电脑屏幕啦,坐你的键盘啦,在 此不多赘述,总体就是一个感受:我们被猫耍的团团转,在被寻开心。从 能量上来讲,猫对我们的需求感不是真需求感,和狗的需求感相比更不是 一个量级。由此可推,猫属高能量体,感情淡泊收放自如。 若说猫咪对人完全没有需求感,事实也说不通,这就不能解释它为何要故 意撩起人的注意力,在铲屎的面前找存在感;而要说猫咪对人有需求感, 那么当铲屎的准备好来撸它了,马上一溜烟儿闪开。这就是矛盾的存在。 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人类恋爱关系在互动中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内心 需求感再大的人都会相对收敛,懂得矜持,哪怕后续如何暴露也是后话。 这让人不禁认为,要么猫本能上就知道“暴露需求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违背自身利益”,要么猫对人的需求感压根是假的,而不管是哪一种,都 表达同样的信息:猫对人的需求感一定不高。联系到现实里,一旦我们对 别人的需求感大了起来,那么即使我们潜意识冥冥之中知道不能太主动, 而一旦随着相处互动的渐进以及时间的递增,投资逐渐增加,没有点儿段 位的人似乎会完全忘记这个原始本能,甚至就算脑子知道,也做不到了。 猫的“成功学” 根据以上对猫狗的能量解析,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上帝把猫的能量属性 默认设定为“需求感有限”,在对应的人类中属于天生的恋爱高手,需求感 控制得当,到一定限度就自动止损;而狗的能量属性则是需求感极大,属 于人类中感情很容易投入的人群,对人极易产生依赖以至于一旦失恋即生 不如死。猫们仿佛天生即知道游戏规则“一切都是假的”以及对人类没有托 付心态,有生活派数据报告,家养猫咪换个环境比如假期找人代养,24 小时内便可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新家 feel like home,而相反,狗狗一 旦被主人抛弃或者易主,那将是以年为单位的心理调整期,长期处于郁郁 寡欢,很难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没错,这里的重要信息是:猫咪几乎不会对人进行能量投资。养一天也好, 养几年也好,送到朋友家,24 小时内几乎就可以把肚子翻过来给人揉了, 只要给饭吃。换成狗子,你试试? 正是由于猫咪对人类主子若即若离不当回事的姿态,猫和主人的关系通常 主仆颠倒,开头说的“铲屎大将军”成了主人自嘲的官职。身为主人,替宠 物猫咪准备伙食,收拾厕所,陪玩,喂小鱼干,任劳任怨,但偶尔人想撸 一下了,人家猫咪还要看心情决定配不配合。这么不知好歹的情况下,多 数主人对此表现出,明知这笔买卖收支不平衡,依旧乐此不疲继续给爱猫 买有机粮,换高级猫砂,还得定期打扫厕所。 难道人们在猫咪面前不觉自己很贱吗?of course we know。但咱人类乐意 服侍,还给猫妹儿找理由:猫是没有被驯服的动物,不听管理是正常的。 盘它们本来就是不对的,不要强迫人家营业。 综上所诉,猫咪的这一套与人相处的方法论,从混口饭吃的角度来说,是 非常凑效的(啥都不干理都不用理就有有鱼干),甚至奠定了猫咪在人类 面前的高价值地位,并且根深蒂固。比如,从来没有出现用“猫”来咒骂的 使用习惯,用“狗”来骂人的倒是屡见不鲜稀松寻常。中文里形容人的日子 过的不好,会说“过的跟狗一样”,从来不会说这人过的和猫一样;“单身” 状态也被戏虐为单身狗,而不是单身猫;英文里的骂人单词有“bitch”, "son of a bitch",意为母狗及母狗的儿子,我们显然很得要领,明白用“狗”的字 眼才能攻击到别人,拉低对方的自我认同,方可达到攻击人之效,而用“猫” 来说事儿必然是拿不到他人的能量的,弄不好反而成了夸人人。 “生存”的浩瀚之婚姻 从猫咪与人类相处关系动态模型可得知,在双方客观价值一定的条件下, 一个人对你的态度和你对 TA 的态度实际并无关系;在价值差不变的情况 下,甚至你对 TA 态度越差,人家越受用。而如果像狗一样努力讨好人, 那么讨好的付出只能获得与猫咪一般的待遇,甚至随着付出增加,得到的 待遇会成边际效应性递减。 在狗与人的例子上可能还不明显,人类对其他物种的需求感包容度相对更 高。但在同人类之间,需求感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异常明显了。一方的努 力凑近只会让别人产生压力,感到不能做到同程度的反馈而有罪恶感,从 而吓退。 那么有些人会说,也许我是狗型人吧,我的需求感天生就是爆炸的大,就 是要人陪,活该被其他人嫌弃。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根据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人是独居动物而非群居动物,人生来孤独,永远 都是孤独的,并能够享受孤独。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能够同在一个屋檐下相 处,必是因为一个人身上的某种价值能够让另一个人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 在和被认可,彼此都是。假设一个人的价值完全够不着另一个人的标准, 恐怕连一分钟都难忍下来,宁可自己呆着。我们所感受到的“孤独”,准确 点说,不过是害怕没有其他人类来 validate 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意义 和真实性(大家挂嘴边的“存在感”)。 这也是人类之所以被证明曾经存在的终极合法性.没有证明自己存在的合 法性(legitimacy),是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即代表随意可推翻自己存在 此宇宙的根基。这也是为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任何可以证明自己存在 的行为,比如,吸食其他人类的能量,这不过是我们的本能生存需求。吞 噬别人的能量,来减少自己的熵。我们的存在意义,是通过证明自己存在, 也就是以能够吸到多少人的能量(影响多少人)为参数。吸的越多,存在 的意义越巨大。这个“存在意义”可以长存百世,历史上的明君即使物理上 不存在了但他们的能量存在。为何我们生来那么在乎名声?历史中的君主 都很 care 史书如何记载他们如何评价他们的业绩。否则,这辈子想尽荣 华富贵不就够了吗? 而上帝对我们的游戏设定,偏偏和证明你的存在方式对着干。你越要从另 一个人身上找存在感,你越证明出你对 TA 来说,存在感更低,直至彻底 泯灭。猫咪们无疑是上帝宠爱的小宝贝,天生出厂设置就是低托付心,默 认“一切都是假的,大家都是混口饭吃”的真理,懂得对人类爱鸟不鸟完全 无所谓的态度反而惹得人爱怜。若说猫咪的颜值是被人类培育出来的,但 猫咪的个性绝对是非人教出来的,获利角度来讲,人类巴不得猫咪和狗子 一样听话好摆布。 那么对于想研习成功的人类恋爱关系,其实养只猫咪,好好观察它如何在 你这骗吃骗喝成功,再加之以学习揣摩,得其精髓,即获真传。比如行为 上不管如何傲慢不按别人意思来,别人都不会因此离开,反而就是要这么 干才对。这不是本文的侧重点,其实前面扯了那么多神叨叨的,下面才是 要说的! 通过猫咪和人类家庭长期同居的相处关系,可以得出灵感,只要你对一个 人的需求感是宏观上的,而非微观上的,那么即使你和别人在处于长期关 系中(比如结婚后),大家的日子依然可以你高他低的模式里过下去,巩 固自己的核心地位。能结的成婚,宏观上来说,必须男方的需求感大于女 方,而你对他的需求度恰巧能够忍受和他同在一屋檐下。但是,在同一屋 檐的条件下,你对别人没有微观需求,也就是别人在屋里干什么鸟事只要 不犯法你都不 care,甚至对方凑上来求关注你还嫌烦,就像猫咪推开主人 把脸递过来讨个 kiss 的画面一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需求感,会因为知道对方也喜欢自己,而逐渐不知觉增加,也就是所谓的“托付心态”。人生 性是贪心的,总是越要越多,得寸进尺。那么如果你对别人的需求感不是 宏观需求,而是微观需求,那么结婚这件事反而是对方引诱你丧失自我奉 送能量的一个利器。一切不过是假的,一切都是为了吸食你的能量为了 validate 另一个人类的存在合法性。 好了,这篇文章只负责告诉“什么样的模式可以适用于人类婚姻关系以保 证长久高质量”,至于 how,大家从过去的文章中找总结措施吧! (完) 作者尽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保持队形,回归中心思想,扯偏到西班牙 也要成功扯回来的要义。再接再厉! ... 四月的暖暖啊

    理论

  • 豆友1FhgfyXQPA

    豆友1FhgfyXQPA 2024-07-31 10:16:18 江苏

    肯定是因为你在乎他啊,一个你无所谓的人放了你鸽子或者不理你,你也不理他就好了。你去吵架较真 肯定是因为你在乎他啊,一个你无所谓的人放了你鸽子或者不理你,你也不理他就好了。你去吵架较真儿不就是因为你在乎吗?你越在乎他就越嚣张啊,因为这么做可以拿你能量。 ... 四月的暖暖啊

    我突然想到雪地说吵架是很降人格魅力的,说吵架只适合陌生人一次性吵,你想和对方吵就代表你在乎对方,就说明你对对方有需求感,,,所以感情中更爱的人往往是主动发起争吵的人,,如果不爱不在乎压根懒得吵,,你不理我正好清净。除非对方伤害到了自己的实际利益,比如骗了自己的钱,或者打了自己等等,,这种吵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无关在不在乎对方,哪怕一个陌生人做了这种事也是会发脾气展现自己的攻击性的,这种是带着目的吵架,其目的是告诉对方自己不是好惹的,让对方不敢再冒犯你。

    但是即使这样不带目的吵架,也只适合吵一次,,所以说陌生人适用。因为这种吵架吵过了就代表你极度不认可对方的行为,吵过以后直接远离对方才是潜意识高价值的表现,因为觉得对方是个垃圾,发脾气只为了出气维护利益让别人不敢冒犯,那么脾气发完了就想赶紧和对方拉开距离,别来沾边,有多远滚多远。。很显然,在关系里大多数我们吵完架并不会产生让对方真正滚的想法,吵完又不是真的想离开一方便代表你虽然不认同对方的某些行为但你还是离不开他(说明自我价值感低),一方便暴露了你对对方有很多期待(需求感高)。

    所以关系里大多数吵架特别降魅力,所以除非你真的能做到吵架就是真的看不上对方某些行为,真的想让对方滚,,那么这种情况只有对方做出改变调整自己的行为你才会考虑要不要继续和对方走下去。也就是无为中达到目的,我和你吵不是想你改变,纯纯是出气并且觉得你是个垃圾,打心底不认可(任何人做这种行为我都会生气,并不是因为你),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反pu,对方也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去迎合你。

    另外,发脾气是一种手段,同样的手段用多了,对方会免疫。所以那些总发脾气的人别人不会真的害怕,就算害怕也是表意识的害怕,怕对方发怒打自己威胁到自生安全等等,而不是真的内心臣服认可,只有那些脾气很好的人,面对你做的一些事却会发脾气,你的潜意识才会真正的害怕,觉得是不是自己真的冒犯到对方了等等从而做出改变。

  • 豆友1FhgfyXQPA

    豆友1FhgfyXQPA 2024-07-31 12:45:23 江苏

    待楼主更新完 若有需要 我这里还有配菜:雪地女王以前在公众号售卖的书 可以待更新完文章后下转更 待楼主更新完 若有需要 我这里还有配菜:雪地女王以前在公众号售卖的书 可以待更新完文章后下转更新 ... 沉默是金

    楼楼,更新一下吧。

  •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2024-07-31 13:35:15 湖北

    楼楼,更新一下吧。 楼楼,更新一下吧。 豆友1FhgfyXQPA

    好的。我这段时间非常忙 没看豆瓣 最晚9月初忙完就手抄书更新

  • 豆友1FhgfyXQPA

    豆友1FhgfyXQPA 2024-07-31 14:11:46 江苏

    好的。我这段时间非常忙 没看豆瓣 最晚9月初忙完就手抄书更新 好的。我这段时间非常忙 没看豆瓣 最晚9月初忙完就手抄书更新 沉默是金

    谢谢

  • 椰子奶冻

    椰子奶冻 2024-08-05 14:00:24 浙江

    第十章好像没发

  • 豆友1FhgfyXQPA

    豆友1FhgfyXQPA 2024-08-07 17:02:28 江苏

    越来越越觉得自尊自爱破任何感情问题,,当你足够自爱就不会太在乎别人是否爱自己,并且你给出的爱都是一种高能量的给予,而不是低能量的索取,对方能感受的到

    自尊别人尊重你,自爱别人就爱你,自爱应该就是雪地说的内核价值,自爱就不会老是希望别人爱自己(需求感低)。

    所以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感情里自然开挂,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自爱的人,即使你爱的人不喜欢你,即使你的客观价值达不到对方喜欢的条件,你都不会难过,你只会觉得是他还不了解真正的你,因为你确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同时你又会觉得有人get不到你的客观价值很正常,你会很客观的知道每个人喜欢的点都不一样,你知道不喜欢你的人只是和你不匹配或者没缘分,你能欣然接受不被爱,你允许任何人不喜欢你不欣赏你不爱你。

    自爱的人,如果有一天对象不喜欢自己了(对方没有犯原则性错误只是对你没感觉了),虽然会失落但是不会真的特别难过,不会因为失恋伤到自己根基。(仍然可以正常生活,快乐生活,只是想起来会有些许遗憾,而且会祝福对方也祝福自己。)对于恋人不再喜欢自己的行为会解读成缘分已尽,不会强求,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并不会为难苛责自己,也不会为难苛责对方,也就是说不会认为这件事有啥对错之分的,不会觉得对方不靠谱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不会批判任何人,能够接受他不喜欢你这个事带来的任何的结果,也能看到有好的结果的可能,你不会给这个结果设限,也就是说你深深的清楚他不喜欢你只是当下此刻的一种状态,未来是会变的,变好或者变坏你都能欣然接受。

    如果是对方犯了原则性错误(例如出轨等人品问题),自爱的人第一反应是愤怒,但是不会觉得受伤,你只会觉得对方是“垃圾”,幸好早发现了,然后你会毫不犹豫的丢掉这个“垃圾”,当然还有一部情况自爱的人会觉得对方可笑又可悲甚至可怜,但是不会因为对方伤心,只是庆幸自己发现了对方是个lower,然后果断离开对方,即使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的情感体验,为自己付出金钱,也不会留恋(虽然会有些遗憾),因为知道能遇到一样好的甚至更好的,会觉得世界上人很多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同时也不会给此刻他是垃圾这个情况所带来的未来结果设限,也就是你不会认为对方未来也是垃圾,当然也不会认为未来对方就一定变好,但是未来他是什么样,未来你们之间会怎样你都不在乎了。

  • 薇筱染

    薇筱染 2024-10-05 13:51:06 湖北

    🥺

  • 姚总

    姚总 2024-10-28 15:34:17 甘肃

    音频在哪里听呀

  • 刘怡彤

    刘怡彤 2024-11-05 16:37:11 广东

    感谢楼楼分享,看完感觉收获很大

  • 随忆

    随忆 2024-11-06 09:55:09 江苏

    音频在哪里

  •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2024-12-12 01:04:18 湖北

    我刚忙完 利用业余时间手抄书 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把手抄书一篇篇逐字核对后复制粘贴搬上来 有错误可以直接更正

  •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2024-12-12 01:04:58 湖北

    封面

    人类恋爱的本质说到底是能量价值。的较量 能量。才是最终决定关系发展的关键

    恋爱界大IP/人性能量学创始人/时尚博主/豆瓣人气作者 雪地女王 带你提升能量,逆袭恋爱困境

    女王说

    人性能量学 之 醒脑篇

    雪地女王 著

    本书全部内容均为雪地女王 原创,摘录自@雪地女王 在豆瓣网的帖子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3226164/ 《和你们聊聊分手和断联背后的哲学》, 并加以修订、补充。

    版权所有, 未经作者本人公开承认的任何个人或机构使用本书内容属于侵权。

    雪地赠言

    从“延迟选择实验”得出 因即为果,果即为因,纠结别人动机无意义,正确应对当下才能化果为因。 只要不观测,一切皆有可能,做好自己才能吸引最佳的事实可能性/平行宇宙。 任何眼前的挫折皆可视为上帝的考验,不过是障眼法,测的就是你的反应。

    豆瓣@雪地女王 微博: 雪地女王Siqian 微信公众号:人类能量研究所 小红书:honeysebee YouTube: CS Edit

  •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2024-12-12 01:10:27 湖北

    前言

    如何天长地久的忠告

    长期相处,一旦通过男生的"考验",最后享福的女生,轻松的是女生。背后的道道,今天来详细解说下。谈恋爱中一个最大的坎,就是考验你能不能顺利熬过磨合期。传说中的磨合期,并不是大家想当然的互相磨合,互相适应的过程。磨合期,简而言之,就是女方拿到安全感的一个过程。磨合期度过了,女方的好日子就来了,也就是说,女生拿到安全感,从此可以安居乐业,再也不用焦虑的猜忌对方。而安全期的到来,则代表着这段关系非常稳定,以及关系 dynamic由女方说了算。长期关系来说,男生是相当依赖别人来维持日常生活的,只是男生需要找一个值得依赖的人去依赖,不过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女生也何尝不是找个靠谱的去依靠?只是大家考验的点不一样。

    女生考验的点,大家都知道,这里就省略不展开。男生考验的点是,这个女生相处过程中,有没有轻易被自己征服;这个女生的自我,有多坚定;这个女生的情绪脾气的控制,说白了有没有对自己上头,上头的话自然脾气大性格烂,没上头,自然潇洒过人做事干脆利落,没有咿咿呀呀的儿女情长。

    简而言之,男生要的就是一个对他不动心的人,非常稳重,stable,不为自己抓狂,遇事冷静,让他产生无穷的能量和带来无尽的安全感,可依赖。这可以从很多名人夫妻中找到例子,无论在外再牛逼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他非常依赖的女人,这个女人必然能给他能量。这不是只有颜值没有智商的小女生可以提供的能量价值。

    投其所好,说的就是这一点。只是大家迷茫的是,根本不知道对方的所好罢了。外面的情专、鸡汤也经常写这些道理,比如,你要给男人安全感,你要满足别人的情感需求,你要学会做好自己的广告,etc。然而这些砖家总喜欢把话说一半点到即止,云里雾里。要么呢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另一半道理,要么呢是他们知道但表达能力有限说不清楚。在这里我就给大大方方的写出来。

    ——雪地女王

  • 我管你想听什么

    我管你想听什么 2025-01-05 13:49:20 广西

    我刚忙完 利用业余时间手抄书 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把手抄书一篇篇逐字核对后复制粘贴搬上来 有错误 我刚忙完 利用业余时间手抄书 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把手抄书一篇篇逐字核对后复制粘贴搬上来 有错误可以直接更正 ... 沉默是金

    谢谢分享!请问还有更新吗!

  • XILi

    XILi (←_←) 2025-02-06 08:14:37 陕西

    第十七篇 如何解决自身需求感 原创 雪地女王 Siqian 人类能量研究所 2018-05-20 想谈好恋爱 第十七篇 如何解决自身需求感 原创 雪地女王 Siqian 人类能量研究所 2018-05-20 想谈好恋爱,就如打好仗,是有兵法的,需要一套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旅游归来已有段时间,是时间来写一篇上期所承诺的话题:如何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感。 广大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自己有很多闲的精力,很容易对情感上的需求感分配过重,且因为需求感过重,则更难以得到满足,产生欲求不满,需求感更重,自此恶性循环。 上一期文章专门解析了如何降低需求感的心理机制,对别人的需求感说到底是由于自身认可度不够高,自我价值感不够强,那么降低需求感换句话说就是提升自我价值感,让自身能量高,自我价值来源于自我本心,不受外界影响从而做到如英镑般坚挺。 除了靠提升自我价值感来降低对外界对他人的需求感之外,我们是人类, 是凡人,不可能没有一丁点儿“需求感”的空间,降低到彻底无欲无求的境界是不现实的。那么能够做到自己的需求感自给自足,自我供给,自己把自身的需求感给满足了,则是一门技术活儿,干的好可以开外挂。 之前有位公众号读者的留言很好的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儿:人要有自己的目标,要 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做。比如说要考证,这是一个目标,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吸引力定律在这里的正确应用,不是天天做梦自己拿到了证,体会自己拿到的感觉,而是把功夫下在努力做卷子,做准备工作,在 一点一滴的汗水中,对题目熟练,对单词滚瓜烂熟,在过程中逐渐拿到安全感,掌握感,那么自然而然,心理上对这本证的焦虑感甚至需求感就会有所降低,自己会更胸有成竹,考出这本证是理所当然的事,就算考不出来,自己也扪心无愧。 结合曾经写的一篇关于找工作的心态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例子,那位空姐最 终可以考上,是她一次一次的尝试,让自己的需求感大大获得释放,最终把自身对这东西的需求感给消磨掉了,最后心态上达到了“无所谓了,考不上拉倒”的境界,反而一举拿下 offer。 这里要说的有两个点。第一点,做人一定要定目标,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但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导致人生没有出口。 许多咨询的案例揭示了一个现象,生活里一切满足,稳定,没有什么事好操心 的,就把精神寄托在谈恋爱的对象身上。也许工作不需要烦心,然而此工作也并不是自己所心之向往,给自己带来全新能量的兴趣,那么即使非常 的稳定,却容易让人失去独立追求精神世界愉悦感的能力,也就是变的懒惰,容易依赖上生活中出现的一个人,去承担作为自己生活新的出口的角色。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由 ta 开心而开心,由 ta 悲伤而悲伤,没有 ta 的生活顿时失去意义,只剩下“无聊”,“空虚”。 找到目标,并定下目标后,要去行动,而这个目标,是自己所喜爱的,有兴趣的,以及需要投资精力时间的。 第二点,就在于,目标的实现,可以让自己长期保持兴趣参与以及愿意付出实际的行动努力。举个实际的例 子,有人喜欢写小红书日志,目标不需要高大上,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 那么一点一滴的,每天坚持去写一篇,即使没多少粉丝,没多少人阅读, 但是你喜欢这件事,你做了就乐在其中,你在投入的过程中,就收获了满足感,那么最终是否成为小红书大博主,也就不重要了,一切随缘。而从小红书问世第一天开始就积累写作的,恐怕两年后的今天也成了时尚大博主了。也就是说,你在做的过程中,你的需求感就被满足掉了。 而需求感低,即得到。此原理同应用于其他兴趣爱好及目标。 回到原点,无论有没有在恋爱,你的人生中一定要有支持自己的精神能量来源。自信来自于自身能量高,自己对自己满意,不需要别人来让你感到自我满意。你的独立喜好,可以有效降低你对个人感情上的需求感分配, 这样你就不会由于对方不能满足你的期待,而无处找支点去体现自我价值存在。而对于定下的客观目标,努力方向并不是努力的去冥想假设拥有的感觉,而是付出实际的时间和行动,在动作的一点一滴的过程中,消磨掉需求感,达到对此结果要么十分有信心,要么已经做够了问心无愧的境界。 Live your dreams.. 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只要去行动,即有回报。 关于需求感的文章里已经提到,对别人需求感低,实际上是来自自我内心定位更高。那么运用到现实生活里,也就是要定一个让你充满自我价值感, 能够给你带来实际能量感,带来高级感的兴趣,习惯,爱好。这是最直接最有效,可以让你时时刻刻记得,提醒自己是高价值的人的方法论。那么当 ta 不能满足你的预期,你只要转念把需求感释放到自身的兴趣上,瞬间就不再纠结恋爱对象对你的态度。 当然,兴趣爱好不分贵贱,只要你发自肺腑的热衷喜爱,那么就能给你带来能量,而实际上,术业有专攻,只要静下心来花精力潜心研究,终出大成绩。你喜欢这个东西,你就觉得这东西有价值,你愿意花时间干,也就更容易在干中满足,干的好。那么你在这方面更有 knowledge,就比对方强。如果这里有童鞋要举手说,自己的爱好万一恰巧别人不在乎怎么解, 那么这就回归到原始:自我价值感坚定,不受外界想法干扰,活出自我。 ... 四月的暖暖啊

    这个好!

  • XILi

    XILi (←_←) 2025-02-06 08:15:28 陕西

    第十七篇 如何解决自身需求感 原创 雪地女王 Siqian 人类能量研究所 2018-05-20 想谈好恋爱 第十七篇 如何解决自身需求感 原创 雪地女王 Siqian 人类能量研究所 2018-05-20 想谈好恋爱,就如打好仗,是有兵法的,需要一套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旅游归来已有段时间,是时间来写一篇上期所承诺的话题:如何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感。 广大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自己有很多闲的精力,很容易对情感上的需求感分配过重,且因为需求感过重,则更难以得到满足,产生欲求不满,需求感更重,自此恶性循环。 上一期文章专门解析了如何降低需求感的心理机制,对别人的需求感说到底是由于自身认可度不够高,自我价值感不够强,那么降低需求感换句话说就是提升自我价值感,让自身能量高,自我价值来源于自我本心,不受外界影响从而做到如英镑般坚挺。 除了靠提升自我价值感来降低对外界对他人的需求感之外,我们是人类, 是凡人,不可能没有一丁点儿“需求感”的空间,降低到彻底无欲无求的境界是不现实的。那么能够做到自己的需求感自给自足,自我供给,自己把自身的需求感给满足了,则是一门技术活儿,干的好可以开外挂。 之前有位公众号读者的留言很好的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儿:人要有自己的目标,要 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做。比如说要考证,这是一个目标,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吸引力定律在这里的正确应用,不是天天做梦自己拿到了证,体会自己拿到的感觉,而是把功夫下在努力做卷子,做准备工作,在 一点一滴的汗水中,对题目熟练,对单词滚瓜烂熟,在过程中逐渐拿到安全感,掌握感,那么自然而然,心理上对这本证的焦虑感甚至需求感就会有所降低,自己会更胸有成竹,考出这本证是理所当然的事,就算考不出来,自己也扪心无愧。 结合曾经写的一篇关于找工作的心态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例子,那位空姐最 终可以考上,是她一次一次的尝试,让自己的需求感大大获得释放,最终把自身对这东西的需求感给消磨掉了,最后心态上达到了“无所谓了,考不上拉倒”的境界,反而一举拿下 offer。 这里要说的有两个点。第一点,做人一定要定目标,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但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导致人生没有出口。 许多咨询的案例揭示了一个现象,生活里一切满足,稳定,没有什么事好操心 的,就把精神寄托在谈恋爱的对象身上。也许工作不需要烦心,然而此工作也并不是自己所心之向往,给自己带来全新能量的兴趣,那么即使非常 的稳定,却容易让人失去独立追求精神世界愉悦感的能力,也就是变的懒惰,容易依赖上生活中出现的一个人,去承担作为自己生活新的出口的角色。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由 ta 开心而开心,由 ta 悲伤而悲伤,没有 ta 的生活顿时失去意义,只剩下“无聊”,“空虚”。 找到目标,并定下目标后,要去行动,而这个目标,是自己所喜爱的,有兴趣的,以及需要投资精力时间的。 第二点,就在于,目标的实现,可以让自己长期保持兴趣参与以及愿意付出实际的行动努力。举个实际的例 子,有人喜欢写小红书日志,目标不需要高大上,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 那么一点一滴的,每天坚持去写一篇,即使没多少粉丝,没多少人阅读, 但是你喜欢这件事,你做了就乐在其中,你在投入的过程中,就收获了满足感,那么最终是否成为小红书大博主,也就不重要了,一切随缘。而从小红书问世第一天开始就积累写作的,恐怕两年后的今天也成了时尚大博主了。也就是说,你在做的过程中,你的需求感就被满足掉了。 而需求感低,即得到。此原理同应用于其他兴趣爱好及目标。 回到原点,无论有没有在恋爱,你的人生中一定要有支持自己的精神能量来源。自信来自于自身能量高,自己对自己满意,不需要别人来让你感到自我满意。你的独立喜好,可以有效降低你对个人感情上的需求感分配, 这样你就不会由于对方不能满足你的期待,而无处找支点去体现自我价值存在。而对于定下的客观目标,努力方向并不是努力的去冥想假设拥有的感觉,而是付出实际的时间和行动,在动作的一点一滴的过程中,消磨掉需求感,达到对此结果要么十分有信心,要么已经做够了问心无愧的境界。 Live your dreams.. 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只要去行动,即有回报。 关于需求感的文章里已经提到,对别人需求感低,实际上是来自自我内心定位更高。那么运用到现实生活里,也就是要定一个让你充满自我价值感, 能够给你带来实际能量感,带来高级感的兴趣,习惯,爱好。这是最直接最有效,可以让你时时刻刻记得,提醒自己是高价值的人的方法论。那么当 ta 不能满足你的预期,你只要转念把需求感释放到自身的兴趣上,瞬间就不再纠结恋爱对象对你的态度。 当然,兴趣爱好不分贵贱,只要你发自肺腑的热衷喜爱,那么就能给你带来能量,而实际上,术业有专攻,只要静下心来花精力潜心研究,终出大成绩。你喜欢这个东西,你就觉得这东西有价值,你愿意花时间干,也就更容易在干中满足,干的好。那么你在这方面更有 knowledge,就比对方强。如果这里有童鞋要举手说,自己的爱好万一恰巧别人不在乎怎么解, 那么这就回归到原始:自我价值感坚定,不受外界想法干扰,活出自我。 ... 四月的暖暖啊

    1

  • momo

    momo 2025-03-03 22:22:52 湖北

    想要别人给你能量,你要做的是拿别人能量,而不是直接问人要能量

    雪地这句拿人能量,请问一般是怎么拿呢?拿和要的区别是什么?这里有点区分不清楚,可以解释一下不

  • 棒棒朱

    棒棒朱 2025-03-06 13:04:50 河南

    想要别人给你能量,你要做的是拿别人能量,而不是直接问人要能量 雪地这句拿人能量,请问一般是 想要别人给你能量,你要做的是拿别人能量,而不是直接问人要能量 雪地这句拿人能量,请问一般是怎么拿呢?拿和要的区别是什么?这里有点区分不清楚,可以解释一下不 ... momo

    提升自己价值,做到不care对方,专注自己不被打扰,能量自然会流向你,这是拿能量。 care对方价值,由此引发的任何行为,包括作,爆pu,舔……全部都是要能量

  • NaNam_

    NaNam_ 2025-03-16 04:26:03 湖北

    微信公众号是哪个啊 有姐妹知道吗

  • janeeee🍳

    janeeee🍳 2025-04-22 16:56:44 上海

    第二篇 能量学与“断舍离” 能量学与“断舍离” 关于“断舍离” GOOD BYE USELESS “断舍 第二篇 能量学与“断舍离” 能量学与“断舍离” 关于“断舍离” GOOD BYE USELESS “断舍离”,最初来自于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断舍离>>。断舍离的主要思想建议人们要定期清理家里摆放的杂乱物品,断舍掉对低使用率物品的牵绊,合理腾出空间,打造新的居住环境,让个人生活更有品质,拥有健康的生活心态。而“断舍离”的运作本质,是完全符合能量学规律的。做好断舍离,可以有效的保存个人能量,以及提高个人能量。 断,断的是对无用的东西执念,同时也不去买同样无用的东西,“无用”即代表“低价值”;从能量学层面来看,如果家里摆着很多“低价值”的物品,人作为一个能量体,长期置于其中,很难说不会受其影响,而实际上,它们在潜移默化的吸食你的能量,让你连带着“觉得”自己的价值变低了。当你无法断掉对低效率低使用率物品的需求感时,这就反过来体现出自己和这类物品有着一定的相连性(connectivity),比方说:自己和他它们的属性很契合。潜意识里在默默传递出,自己可以给这些物品生存空间,自己可以与它们为伴,自己和它们属于同类。那么,就如书中的那句,如果你经常有着“凑合”着使用东西的想法,那么别人也会以“凑合”的姿态对待你,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你只配“凑合”。 舍,指的是舍弃一些“略有价值”但是你又用不着,或者很少用的到的东西,通常这样的东西一般人很难舍得丢弃;因为在常人的潜意识里,万一将来某一天能用的着这些略有价值的东西,当下扔了的话就会很可惜,还得重新去买,这又是一种浪费。而这个潜意识的背后,则披露了一个信息:自身财力精力等资源没有那么“丰厚”,浪费不起。所以宁可当下落灰占地方,还是舍不得抛弃,等待着万一有那么一天可派上用场。而为这一丝可怜的不知何年马月“机会”,你要搭上相当长的时间的stand-by,占用家里的空间和牺牲自己的视觉感受,就为了那一天。那么这个“节省”行动的成本相当大,等于变相告诉自己,自己的能量体感等等不值钱,而重新购买这个东西所花的费用更稀罕。那么也就是潜意识把自身的价值地位摆在那笔费用之下,自己在埋汰自己的价值;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心里认为自己可能未来还是付不起那笔重复的小开支,也就是在宣布着对未来自身经济实力缺乏自信(inconfidence),以及对金钱的不充足感(difficiency)。根据吸引力法则,你内心深处觉得自身缺乏什么,最后在现实世界里即会变成事实。 而最终,“离”,即脱离充斥着低能量的磁场环境。由于屋子里大部分空间被低使用率甚至彻底无用物品所占据,又舍不得扔(可能觉得以后自己可就买不起了),比如,毛已硬掉了的旧浴巾,购买鞋子时附带的空鞋盒(以及此类购物获得的包装盒/礼品盒),闲置大半年没再用过的面霜或者很久都不会去穿的衣服,功能和档次已经看不上的家电用品,以及一叠叠的旧发票账单,etc。这些物品充斥着“老旧”,“价值低”,“衰败”的能量,环绕着你,无时不在的影响且暗示自己,似乎自己已经老了,开始过早的对物品有怀旧情绪了,喜好收集破烂了,扔了就怕错过一个亿了找不到代替品了。这都是出于对物品的一种执念,以及一种不放松的情绪。而这个“执念”和“不放松”的潜在信息即是,自己对各类物品的匮乏感,匮乏感即产生需求感,而对这些物品本身有需求感,即反过来被这些物品压着拿能量。脱离不开这样的磁场环境,那么自身的能量自然被它们所“消耗”。整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能量当然不会很高,甚至会相当的“低”,那么自然非常容易被另一个看起来更考究些,对生活有着更高要求的人所吸引。这些背后的磁场信息,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的能够被人所感知到。你,为什么会被一个人所吸引?也就是在一些细节中感知到了别人潜意识里对其自身品质的定位,让你感受到ta的磁场价值,ta对生活环境的态度比你严肃,也就是在告诉你,这个人不好唬弄。不好唬弄,那么也就代表其高价值,自然得认真去对待ta。 关于“消费” consumerism shopping 有读者朋友在微博给我留言,提议分享些除男女关系话题外,个人理财投资方面的心得。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可以去看术业专攻的财经频道,公众号以及知乎文章,这里可以讨论说说的是运用能量学层面的规律达到所谓“个人投资”和“价值提升”。 正与时下批判的“消费主义”相反,作者恰恰巧是鼓励各位童鞋去购物去消费的,前提是在“能力范围”内,“适当”的情况下,一切在于有度。也发现一个特点,普通人是非常容易耳根子软,在思考能力不足够的情况下,陷入另一个极端的方向,对于“消费主义”所宣扬的思想“活着就是要消费,提前透支自己打肿脸充胖子,打扮光鲜精致穷,来吸引更好的条件和机遇”这种明显充满漏洞和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一些人走起了反向之路,鼓励节俭,人该识清自己是什么身份就要消费同层次的物品,排斥奢侈品消费甚至鄙视普通人买高级货等等。其实这些理念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的点是,从人嘴巴里说出来的想法意见,总会带有“拿别人能量”的意味,从而带偏了本来的面目。 这里要说的是,从吸引力法则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只会存钱,那么ta最终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卡里的数字不断增长。时而久之,哪怕看到一件心仪的完全买得起的服饰,都会觉得拥有这件服饰的产生的快乐抵不上卡上数字减少带来的能量损失,那么也就不想买了,最后什么都不想买了。这样心态的人有很多很多,可能存款相当丰厚,却对自己一毛不拔,精神面貌上能量极低,给人的感受人钱分离,钱是很多的,而人是很穷的,吸引力很低。如此这般对待自己,潜意识里透露信息是,自己配不上这笔存款,哪怕是自己赚来的,却不配去花,花了就怕未来赚不到,对自己将来的一种不自信。这里先不讨论是否prepared for家庭的开销以及留给子孙后代,这里怀疑的是这样的人设恐怕找不到对象,因为在与人认识的过程中,总不能把存折贴脸上,而如果真贴脸上,那么别人看上的就是存折而已了,而不是人本身的价值,因为这个人的磁场信息是自己苛待自己,自己都对自己不够好。在一个人能量很低的情况下,ta所拥有的东西,也是不属于ta的。这里可衍生到另一个极端,内心极虚,需要靠购置外物贵物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自身能量支撑不住,比如说那些提前消费刷爆卡的情况,那么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心虚”,是挡都挡不住的,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自己配不上(因为超过自己支付能力范围),那么即使物理上拥有这些物品,也是人物分离,人配不上物品,外人也可轻易拿走ta的能量。 所以,在能量学的层面提升个人价值,即要做到爱自己,对自己大方,时不时投资自己,哪怕偶尔浪费点,心里也是觉得浪费得起,一切“技巧”在于这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但如果过份了,自身能量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有很大的折损,狂掉能量,相信这样的体感有生活经历的也曾体验过。对自己够好,潜意识里自我认可自然高,而自身价值高了,自然在物理世界吸引到更多符合自身价值的实际资源。现实世界是人的潜意识内容的投射,人的内心如何定位自己,就会在物理世界体现出来。吸引力定律,实际就是磁场反射,你真正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就会获得什么实物。最好的投资,就是对自己真好。 ... 四月的暖暖啊

    mark

<前页 1 2 3 后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0405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