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相亲、征友等信息,谨防诈骗。避免以任何理由预先支付款项给对方。如遇诈骗请保留全部信息并及时报警。
《在美国当一个犹太教黑人Gay是什么体验?》
来自:东太后(公众号【东太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清晨,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气味,六点三十分,卡里姆·阿拜(Karim Abay)如往常一般早起,开着奥迪A5行驶在林荫路上,前往鲁尼恩峡谷(Runyon Canyon)登山。突然,一辆车横闯红灯,撞向卡里姆的车身,整个车像飞旋的陀螺不受控制,卡里姆只有一个念头,祈求上苍,能活着就好。
由于安全气囊迅速弹出,卡里姆没有性命之忧。恢复意识后,他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四名交警随后赶到,简单勘察现场,并没有详细询问事发情况,只是冷漠地看着肇事司机和卡里姆交谈,卡里姆把保险公司的信息告知了对方。

图 | 卡里姆和他的狗的万圣节装扮,在家门口
一名亚裔警察走上前,对卡里姆说,由于“停止资助警队运动”(Defund The Police,示威者希望美国政府减少或停止对警察部门的资助),目前没有额外的预算来帮助卡里姆,因此也不会将这起交通事故进行上报。
警察的话犹如当头一棒,让已经受伤的卡里姆更加感到孤立无援。他的车已经彻底报废,只能丢进垃圾回收站,除了身体的创伤,此时的他更需要心理的安慰,但因为他是黑人,就遭到了警察的无视,他的个人安危在这群人面前轻如鸿毛。他才是“停止资助警队运动”的真正受害者。

图 | 1988年,15岁的卡里姆在温哥华旅行
然而,任人宰割可不是卡里姆的做事风格。车祸事故一个月后,他来到洛杉矶警局威尔希尔分局(Wilshire Division of the LAPD),向当局投诉他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警方在得知情况后,告诉卡里姆,亚裔警官并没有说过那番话,认为卡里姆在撒谎。
万幸,警察在出任务时,随身携带便携摄影机。在查看过录影带后,警局百口莫辩,那名警官的言行被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最终,亚裔警官不得不向卡里姆当面致歉。卡里姆曾设想,如果伤害自己的是一名白人警官,可能不会那么痛,但对方是亚裔,也是有色人种,让卡里姆更受伤。

图 | 1978年,5岁时的卡里姆
卡里姆不仅是黑人,还是一名忠诚的犹太教徒。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他的父母在德国相遇。父亲是一名非裔美国特种兵,当时被军方派往柏林,在那遇到了当地的一个白人少女,两人情投意合,携手成婚。1973年,他们搬往美国俄亥俄州亚克朗市,生下了卡里姆。
由于父亲工作特殊,总是聚少离多,从卡里姆4岁直到大学,父子俩只能在重要的节日里见上一面。卡里姆5岁时,父母婚姻破裂。长大后他意识到,在美国跨种族婚姻要承受的压力太大,也许那才是压断父母感情的罪魁祸首。街坊邻里,亲戚朋友,总是把他们一家当谈资,用有色眼光看待他们,这击垮了这段恋情,摧毁了这个家庭。
图 | 幼年的卡里姆和父亲
卡里姆由母亲抚养,她再婚过两次,继父都是黑人。尽管母亲悉心照料,可身为一名中产阶级白人女性,她并不清楚应该如何来养育一个黑人小孩。卡里姆被送进了一所犹太教私立小学,他的人生也从此与犹太社区结缘,他是那里唯一一个黑人学生。
因为周围都是白人小孩,年幼的卡里姆并没有察觉到不同之处,他也从未将肤色差异放在心上。直到小升初,卡里姆进入了一所公立中学,他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是黑人,周围还有好多其他的黑人同学。但是已经习惯了白人社区的卡里姆,有些不知所措。原本熟悉的圈子,其实并不属于他,而真正属于他的新圈子,却又格格不入。

图 | 卡里姆和母亲
种族的困境,也和性取向一样,让卡里姆被同学们孤立,身边的人都或多或少能感觉到,他是Gay。他喜欢跟艺术生和戏剧社的学生一起玩,却不受人待见。黑人,犹太教,同性恋,这三重身份让卡里姆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真实的自己。
2020年5月,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三名滥用职权的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这起事件轰动全美,引起美国黑人群体的强烈抗议。卡里姆得知后,非常沮丧,世界上有很多错误的信息,正在传递黑人的刻板印象,他们是危险的,喜欢打架斗殴,不要去接近他们。与其以暴制暴,被刻板印象所定义,不如以实际行动来改变世界,而这也是卡里姆一直在追寻的。

图 | 卡里姆的近照
1995年,卡里姆从美国公立常春藤之一的迈阿密大学毕业。他前往纽约,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同性恋艾滋救助机构GMHC(Gay Men's Health Crisis)担任顾问。那时,人们闻艾色变,艾滋病还是一种致命性极强的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如HIV蛋白酶抑制剂尚未获得临床批准。
在救助机构里,卡里姆见惯了生离死别,有些人失去生存下去的希望,有的人感染了可怕的恶性毒瘤,全身溃烂,但是还有很多人选择照亮自己的生命,正是他们的勇气激励着卡里姆。离开GMHC后,卡里姆依然热心公益,他在LGBT非营利组织Hetrick-Martin Institute担任了8年董事成员,该组织致力于帮助13至24岁的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以及他们的家人。

图 | 卡里姆自己画的自画像
除了公益事业,卡里姆也投身时尚行业。2004年,他进入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时尚杂志《Nylon》(尼龙),从一名基层员工一路做到了联合发行人。由于Nylon的发行部门在洛杉矶,而编辑部在纽约,卡里姆每周都要两头飞,这样的工作模式他一干就是十年。
2010年,卡里姆搬到洛杉矶,在朋友介绍下,结识了洛杉矶同志中心的CEO罗瑞·琼(Lorri L. Jean )。罗瑞十分欣赏卡里姆,热忱邀请他加入,就连洛杉矶市长埃里克·贾西提(Eric Garcetti )也来充当说客,“没什么好犹豫的,加入他们吧。”

图 |卡里姆与同事(中)及自己的男友托德·哈维(Todd Harvey)
不久后,卡里姆以董事会成员的身份,正式入职洛杉矶同志中心。当所有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卡里姆时,大家的眼神都亮了,俊朗高大的卡里姆谈吐温文尔雅,给人值得信赖的感觉,他们都很激动。而卡里姆也信心倍增,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激情。
美国洛杉矶同志中心,于1969年创立,是全球最大LGBT组织,拥有600多名雇员,每年接待超过50万访客。2019年,中心成立50周年之际,耗资1.4亿美元打造了一个新园区Anita May Rosenstein Campus,有自己的公寓、学院,以及临时收容中心,能为无家可归的LGBT青年提供100个床位。

图 | 卡里姆在洛杉矶街头
CEO罗瑞表示,1996年她们想在洛杉矶招标,为同志中心修建时,没有任何一家主流建筑公司投标。如今,来自全世界,甚至中国的建筑师都在为新园区这个项目竞标。足以显现这么多年,洛杉矶同志中心的员工们做出了多少的努力,取得了多么耀眼的成就。
卡里姆在接受美国杂志《Billboard》(公告牌)采访时说,洛杉矶同志中心每月接待42000多位同志,为他们提供关于住房、健康医疗、文化社交活动等服务,而且大多数都是免费或价格低廉的。非常有意思的是,还会为无家可归的青年提供帮助。

图 | 卡里姆和男友与美国女演员科洛(Chloe Grace Moretz)
自从搬到洛杉矶后,卡里姆得知当地每天晚上有近6000名流浪青年无处可去,而其中40%是LGBT性少数群体。这些年轻人要么被自己的家人抛弃,要么被原本的社区驱逐。幸运的是,洛杉矶同志中心能够为他们提供临时床位,免费的一日三餐,还可以洗热水澡,换洗干净的衣服,让他们不再流落街头。
卡里姆说,成为洛杉矶同志中心的一员,一起见证中心发展得越来越好,很感激能有这样的机会,让他去帮助更多的年轻人。作为一个公开出柜的黑人男性,他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契机,能够消除世人对同性恋、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如今,在美国黑人和拉丁裔gay群体感染HIV的风险是最高的,洛杉矶同志中心为保护边缘群体迈出了一大步,而他也想一起努力。

图 | 卡里姆和男友托德·哈维(Todd Harvey)及男友的母亲
本文首发于公号【陈十四】
点击链接可见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a5opC1hsGpZWlmtVKlsveg
陈十四/媒体人,陈十四是浙南故乡一个神祇的名字。
☟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公号☟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请问一下使用什么去毛膏,,能永久不长毛毛,🙏 (曹武)
- 脱单🌈交友群 (豆友264903385)
- 《在美国当一个犹太教黑人Gay是什么体验?》 (东太后)
- 《一对清华Gay和浙大 Gay的11年爱情丨独家专访》 (寶🌈)
- 《一对Gay夫夫的悉尼留学流浪记》 (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