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叔叔,只怕你口头不似心头
来自:飲水憶雲(一寸相思一寸灰)
《金瓶梅》中潘金莲勾引武松一段文字,几乎全部因袭《水浒传》,又在此基础上颇有发挥,细微处妙趣横生。 《水浒》中武松调查清楚武大的死因后,把西门庆、潘金莲还有王婆杀了以祭武大,《金瓶梅》中,把这个事往后推延,敷衍出了潘金莲嫁入西门家的一段故事,这是题外的。我们不妨回忆下见到武松之前,潘金莲的遭遇: 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他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他父亲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学习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到十五岁的时候,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与张大户家……长成一十八岁,出落得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每要收他,只碍主家婆利害,不得到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正是:莫讶天台相见晚,刘郎还是老刘郎。(《会评会校金瓶梅》) 后来,东窗事发,张大户倒赔妆奁,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此后还要伺机与潘金莲厮会,张大户死了以后,武大和金莲就被赶了出来,自己在外租房子住。当然《水浒》中的情节有点不一样,水浒中是金莲主动向张大户的大老婆余氏告发大户图谋不轨,大户是出于报复才把金莲嫁给了武大郎。 那么金莲的命运可谓悲惨:爹早死,被娘辗转卖了两次,后来金莲嫁到西门家,对潘姥姥态度不好也是情有可原的。而她正当年少的时候,被一个糟老头子收用了,后来又嫁给了一个三寸丁。当年在王招宣府上学习弹唱针指的时候,她还是很努力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到头来,她所有的努力只换回了一个武大郎,这大概是她生命深处的悲剧吧,在武松出现之前,她可以说是苟活于世了,而她自称是一个“不戴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所以英武勇猛的武二出现的时候,原本不甘的她,要使出浑身解数上演一出勾引大戏。 孟子说,食色、性也。在情欲面前,也许多数人都是小丑。那是一个大雪天,前些日子,金莲已经说服武二来家住,伺候款待,甚是殷勤。那天的雪很大,《水浒》中说“当日那雪,直下到一更天气不止。次日武松清早出去县里画卯,直到日中未归,武大被这妇人赶出去做买卖……”(《金圣叹批评水浒传》,金批:绝倒。)而《金瓶梅词话》则说“当日这雪,直下到一更时分,却似银妆世界,玉碾乾坤。次日,武松早去县里画卯,直到日中未归。武大被妇人早赶出去做买卖。”《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里面又改成了“武大被妇人早叫出去做买卖”,从没有“早”到有“早”,把“赶”又改成“叫”,一方面突出金莲的迫不及待,却又合情合理。 金莲等了足足一个上午,心里那个焦急啊。 望见武松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妇人推起帘子,迎着笑道:“叔叔寒冷。”(《会评会校金瓶梅》)而《水浒传》中则说“只见武松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妇人揭起帘子,陪着笑脸迎接道:‘叔叔寒冷。’”(《金圣叹批评水浒传》)(相对而言,金瓶文字更追魂摄魄,后面不多做比较了)。 那妇人早令迎儿把前门上了闩,后门也关了。却搬些煮熟菜蔬入房里来,摆在桌子上。武松问道:”哥哥哪里去了?”妇人道:”你哥哥出去买卖未回,我和叔叔自吃三杯。”武松道:”一发等哥来家吃也不迟。” 妇人道:”哪里等的他!”说犹未了,只见迎儿小女早暖了一注酒来。武松道:”又教嫂嫂费心。” 妇人也掇一条凳子,近火边坐了。桌上摆着杯盘,妇人奴盏酒擎在手里,看着武松道:”叔叔满饮此杯。”武松接过酒去,一饮而尽。那妇人又筛一杯酒来,说道:“天气寒冷,叔叔饮过成双的盏儿。”武松道:”嫂嫂自请。”接来又一饮而尽。武松却筛一杯酒,递与妇人。妇人接过酒来呷了,却拿注子再斟酒放在武松面前。(《会评会校金瓶梅》) 在此之前,金莲只是叫“叔叔”,献点殷勤。而这里,已经把自己和叔叔相提并论,“我和叔叔”(张竹坡评曰:加上“我和”二字,便写得不堪),似乎金莲对这场勾引是成竹在胸的,于是她斟过一杯酒,又立马斟了一杯要“叔叔饮过成双的盏儿”,那武二又喝了,还给嫂嫂斟了一杯,武松这个时候态度有点暧昧,那回倒的酒也许是出于礼貌,但金莲眼中也许是对成双的暗暗的回应。调情玩的就是暧昧,从客厅到卧室本身也就一步之遥,喝完了武松倒的酒,言语勾动之后,金莲便付诸行动了: 那妇人一径将酥胸微露,云鬟半軃,脸上堆下笑来,说道:”我听得人说叔叔在县前街上养着个唱的,有这话么?”武松道:”嫂嫂休听别人胡说,我武二从来不是这等人。” 妇人道:”我不信!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 武松道:”嫂嫂不信时,只问哥哥就是了。” 妇人道:”啊呀,你休说,他哪里晓得甚么?如在醉生梦死一般!他若知道时,不卖炊饼了。叔叔且请杯。 (《会评会校金瓶梅》) 身体的挑逗是极具诱惑性的,但金莲分寸把握得很好,还问听说叔叔养了个唱的,这问分明是诈,叔叔养了个唱的,嫂嫂怎么会知道呢?妙在用“听得人说”遮掩一番,而“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则又玩起了双关,最后把武大贬得一文不值,恨不得立马和叔叔成双时,这一场勾引就快高潮了。 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哪里按纳得住。欲心如火,只把闲话来说。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己只把头来低了,却不来兜揽。妇人起身去烫酒。武松自在房内却拿火箸簇火。妇人良久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寒冷么?”武松已有五七分不自在,也不理他。妇人见他不应,匹手就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来热便好。” (《会评会校金瓶梅》) 这时,终于有了身体的直接的接触,借口问冷不冷,往武二肩上只一捏,然后又玩双关,我挑拨你,我们要想一盆火一样热,这盆火已经上升为欲望的火,而武松“只把头来低了”在金莲眼中又是另一番感觉,低头本身也是一种暧昧,男人的低头尤其如此。这样高潮就来了,也在高潮中嘎然而止。 武松有八九分焦躁,只不做声。这妇人也不看武松焦躁,便丢下火,却筛一杯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下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会评会校金瓶梅》) 这时的金莲,满以为武松已经入港,失去了理智,武松从“知了八九分”到“五七分不自在”再到“八九分焦躁”的变化,金莲已经一概视而不见,前文叫了这么多声“叔叔”,此时改口称“你”,还要他吃她半盏残酒,以期口水交融……被逼到绝处的武二,只有狗急跳墙,说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认不得嫂嫂。读到此时,我们似乎更多地觉得武二太不解风情了。 《水浒》中的女人甚少,像潘金莲、阎婆惜这种有点姿色的都没有好结局,梁山上的孙二娘、顾大嫂等人风情的一面被完全抹去了,好汉们的情欲似乎被道德抹得一干二净,矮脚虎王英色欲的一面似乎更多地是一种噱头,而《金瓶梅》中的武二,固然是配角,在天性的欲望面前,正义凛然地似乎立不住脚,用金莲的话说,大概正是:“叔叔,只怕你口头不似心头。”而潘金莲的风情万种固然是作为“淫妇”角色的需要,但似乎也更接近真实。金批水浒,满纸淫妇,活淫妇,武二神威,道德家们的嘴脸也跃然。倒是张竹坡说的好“如此人(按指武松),世上却无,吾正怪其不近人情。”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转]春英爆炸声 (飲水憶雲)
- 想收集来自各地的祝福,为好友做一个特别的生日视频 (采采)
- [转]简明春英史(19) (飲水憶雲)
- [转]简明春英史(20) (蘭陵生)
- 【春英诗社版】确定恋爱关系前的30问(烟烟ver.) (煮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