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凌风在范阳卢氏的地位

abc

来自:abc
2022-12-02 18:02:21 已编辑 广东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Sword

    Sword 2022-12-02 21:10:14 广东

    讲真,一刷的时候对范阳卢氏没有概念,看完查资料才知道五姓七望在唐初这么牛逼,卢凌风的被太子这么冷遇确实有点不太合理,除非他确实在卢氏比较边缘化,要不就是编剧不希望不太相关的支线扰乱剧情,所以没有在剧里面播出来。

  • zatsxzk

    zatsxzk 2022-12-02 21:16:39 河南

    我个人感觉,卢凌风的性格,绝不是被边缘化的家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养出来的。这孩子武功天下第一,谁给请的师傅?那得多大的面子,小小年纪送到太子身边和太子一起读书,这能没地位?在京城天子脚下高官遍地的地方横着走,谁见都客客气气的。他领导让他闭门思过,一分钟后就从窗户跑了,拿军令不当回事啊,这完全就是恃宠而骄被惯坏了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1:21:57 上海

    我也去看了资料了,发现五姓七望确实很牛逼很厉害,声望很高。确确实实的大世家,但是呢,也不是所有的都能混的挺好,他们也是一个个的家庭组成,不是跟个候府一样大家住一块儿。很多世家子弟一辈子也就是个小官,或者没什么钱的。初唐四杰里面两个世家子,一个王家一个卢家,都混的挺一般的的,还英年早逝。卢照邻更是被公认的没有比他更惨的,当然也和卢照邻后来生病有关系。 五姓七望的人被冷遇也很正常。被贬来贬去的也很多很常见。

  • 辛帝

    辛帝 2022-12-02 21:33:04 加拿大

    我觉得不必过度解读,编剧写时应该没有考虑过那么多"族人"之事。卢凌风他亲爸去勾引公主没准就是个人行为,他伯父知道了弟弟的结果,去寻回了弟弟的遗孤,怕娶后妈会对孩子不好,就终身不娶了。

  • 小沃

    小沃 2022-12-02 21:38:23 重庆

    最大的原因,是本剧不是权谋剧,太多家族牵扯不利于剧情开展和人物塑造。不用写明,上述几位层主的推测都是逻辑合理的支线剧情。都可。要用的话,怎么都能圆回来。

  • abc

    abc 楼主 2022-12-02 21:45:58 广东

    我个人感觉,卢凌风的性格,绝不是被边缘化的家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养出来的。这孩子武功天下第一 我个人感觉,卢凌风的性格,绝不是被边缘化的家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养出来的。这孩子武功天下第一,谁给请的师傅?那得多大的面子,小小年纪送到太子身边和太子一起读书,这能没地位?在京城天子脚下高官遍地的地方横着走,谁见都客客气气的。他领导让他闭门思过,一分钟后就从窗户跑了,拿军令不当回事啊,这完全就是恃宠而骄被惯坏了 ... zatsxzk

    我个人想法,卢凌风在自己这支的家庭里是很受重视的,他大伯应该给他灌输了很多家族骄傲的想法,所以他早期也是很有些傲骄的性格,但在整个卢氏家族里则不是那么重要,不过他能被送去给太子作伴读应该是动用了家族的关系,他能得到这个机会可能跟他公主私生子的身份有关系,家族觉得这个身份还有利用价值,所以一边会暗暗给他一些家族资源,另一面又尽力保持一定距离。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1:48:32 上海

    当初的王勃,就是写滕王阁序的那位,太原王氏,从小的神童,天赋奇才,十来岁是皇子的伴读,结果就因为一篇文章得罪皇上,十九岁就被逐出王府,被贬到四川去了,从此以后相当于四海飘零。还差点犯罪被杀头。去长安还落选了。 卢照邻,范阳卢氏,大富之家出身,从小跟随国家最顶级的两个大学者学习,牛逼轰轰,年少时候也是意气风发,也是早早进入受到王府受到皇室欣赏,但后来也是不停的被贬,最高做了个七品还是九品的官。最后穷困潦倒。

    所以世家虽然牛逼轰轰,可能更多的还是社会声望,但是要想和皇权对抗,应该还是不行的。

  • 105°

    105° 2022-12-02 21:57:39 吉林

    可他是太子伴读,整个东宫都没人敢和他大声说话,而且他要是被边缘的话怎么可能只凭这一个范阳卢氏的出身就这么傲气

  • 451

    451 (我燃烧了一颗恒星,只为向你道别) 2022-12-02 21:59:25 上海

    这个不一定啊,卢凌风生父那把刻有“李敬业赠”的剑,加上卢凌风并非科举入仕,即便是武官,也一定有朝中官员举荐。中郎将的官职是从四品下,唐朝五品以上就属于高官,就算是在唐隆政变中立过功,他这个官职对于23/25岁来讲,也不低了。所以举荐他的人在朝堂上的官位也不会低。这几点来看,他在范阳卢氏就不能边缘化。 不过么,电视剧里也不必这么较真。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01:33 上海

    我目前就看了一点内容,也不是专门写世家的, 只是在看几个唐朝著名诗人的。没想到是满眼间都是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啥的,真的是人才辈出。当官的,搞教育的,文学的,真真人才济济。 但是确实不是那种连枝连叶的关系,还是蛮松散的。 看了之后,发现卢凌风被贬之后不回老家也正常。我看的那几个历史上的著名世家子弟也都是被贬了之后自己找出路去了。基本也都是各地游历。 另外也发现裴喜君在那个时候还是跟着他,真的是极大的爱意才能做到。很多世家子弟(包括那么有才华奠定唐诗基础的王勃)被贬之后一辈子也没出头。卢照邻被贬之后在四川找了一个郭姓女子(可能没结婚),而王勃则未婚。并不是他门第高才华好就可以的混的好的。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04:59 上海

    没有什么边缘化不边缘化的,就是一个个的家庭,范阳卢氏的大家族。

  • 451

    451 (我燃烧了一颗恒星,只为向你道别) 2022-12-02 22:05:22 上海

    其实我觉得,有个人很适合作为卢凌风入仕的推荐人,未来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在卢凌风入仕那会儿,应该是兵部侍郎,或者侍御史。他两个儿子也在李隆基手底下做官,孙子也是唐朝的宰相。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07:31 上海

    其实我觉得,有个人很适合作为卢凌风入仕的推荐人,未来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在卢凌风入仕那会儿, 其实我觉得,有个人很适合作为卢凌风入仕的推荐人,未来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在卢凌风入仕那会儿,应该是兵部侍郎,或者侍御史。他两个儿子也在李隆基手底下做官,孙子也是唐朝的宰相。 ... 451

    他是太子伴读,也是太子心腹,太子让他担任金吾卫中郎将更正常。这个职位是皇家近卫,都是心腹担任。

  • 451

    451 (我燃烧了一颗恒星,只为向你道别) 2022-12-02 22:09:43 上海

    他是太子伴读,也是太子心腹,太子让他担任金吾卫中郎将更正常。这个职位是皇家近卫,都是心腹担 他是太子伴读,也是太子心腹,太子让他担任金吾卫中郎将更正常。这个职位是皇家近卫,都是心腹担任。 ... 柳色青青

    他能去给太子当伴读,要么自小在范阳卢氏就有名声,要么还是有人推荐。其实一样的,就算是名门望族,没有点其他的背景,也不能轻易少年成名。 而且给太子当伴读,也轻易拿不到中郎将的title。太子也不过才当了1年的太子而已。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16:51 上海

    其实我觉得,有个人很适合作为卢凌风入仕的推荐人,未来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在卢凌风入仕那会儿, 其实我觉得,有个人很适合作为卢凌风入仕的推荐人,未来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在卢凌风入仕那会儿,应该是兵部侍郎,或者侍御史。他两个儿子也在李隆基手底下做官,孙子也是唐朝的宰相。 ... 451

    其实不一定都是同姓的推荐。 至少历史上的王勃和卢照邻返回长安那会谋求出路,也没有找王家和卢家,而是找了吏部侍郎裴侍郎(历史上的)。 名满天下的两个人,也没见族人照应。。。 可能世家并不像后世那种大官僚的存在。

  • 451

    451 (我燃烧了一颗恒星,只为向你道别) 2022-12-02 22:26:34 上海

    其实不一定都是同姓的推荐。 至少历史上的王勃和卢照邻返回长安那会谋求出路,也没有找王家和卢 其实不一定都是同姓的推荐。 至少历史上的王勃和卢照邻返回长安那会谋求出路,也没有找王家和卢家,而是找了吏部侍郎裴侍郎(历史上的)。 名满天下的两个人,也没见族人照应。。。 可能世家并不像后世那种大官僚的存在。 ... 柳色青青

    也对。 为了这部剧,我最近开始翻《唐通典》了,看到中郎将授田六顷,百亩为一顷,那就是六百亩地。难怪苏无名说中郎将有钱。所以太子贬他,要顺便把家产给没收了吧。啊哈哈哈哈哈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29:52 上海

    可能我们很多不解之处,是源于我们认为世家是铁板一块,紧密相关,同气连枝。 但据我目前只看了一点的内容而言,到了唐代,无论是太原王氏还是范阳卢氏还是清河崔氏什么的,看起来并不是那种一整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也似乎没有嫡系和旁支的区别,统称范阳卢氏啥的。他们有的家庭很穷,有的家庭很富,有的仕途很不顺,有的还差点被死刑了。 到了卢凌风的时代,世家的力量比起唐初应该还小一些。

  • 萝卜萝卜是青菜

    萝卜萝卜是青菜 2022-12-02 22:33:01 上海

    讲真,一刷的时候对范阳卢氏没有概念,看完查资料才知道五姓七望在唐初这么牛逼,卢凌风的被太子 讲真,一刷的时候对范阳卢氏没有概念,看完查资料才知道五姓七望在唐初这么牛逼,卢凌风的被太子这么冷遇确实有点不太合理,除非他确实在卢氏比较边缘化,要不就是编剧不希望不太相关的支线扰乱剧情,所以没有在剧里面播出来。 ... Sword

    有没有可能在唐朝当官挺高危的,卢家可能很多在朝为官也很多被贬…

  • zatsxzk

    zatsxzk 2022-12-02 22:33:58 河南

    可他是太子伴读,整个东宫都没人敢和他大声说话,而且他要是被边缘的话怎么可能只凭这一个范阳卢 可他是太子伴读,整个东宫都没人敢和他大声说话,而且他要是被边缘的话怎么可能只凭这一个范阳卢氏的出身就这么傲气 ... 105°

    东宫有个白舍人,参天楼那集跟裴侍郎说话时盛气凌人,裴侍郎小心翼翼的,给他回礼,他看都不看扬长而去,还威胁裴侍郎。但是前期卢凌风出狱后要求见太子时,此人确实对卢凌风客客气气的

  • 豆友212240289

    豆友212240289 2022-12-02 22:35:19 江苏

    我个人感觉,卢凌风的性格,绝不是被边缘化的家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养出来的。这孩子武功天下第一 我个人感觉,卢凌风的性格,绝不是被边缘化的家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养出来的。这孩子武功天下第一,谁给请的师傅?那得多大的面子,小小年纪送到太子身边和太子一起读书,这能没地位?在京城天子脚下高官遍地的地方横着走,谁见都客客气气的。他领导让他闭门思过,一分钟后就从窗户跑了,拿军令不当回事啊,这完全就是恃宠而骄被惯坏了 ... zatsxzk

    从窗户跑了,好可爱好可爱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37:28 上海

    也对。 为了这部剧,我最近开始翻《唐通典》了,看到中郎将授田六顷,百亩为一顷,那就是六百亩 也对。 为了这部剧,我最近开始翻《唐通典》了,看到中郎将授田六顷,百亩为一顷,那就是六百亩地。难怪苏无名说中郎将有钱。所以太子贬他,要顺便把家产给没收了吧。啊哈哈哈哈哈 ... 451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候,被没收了宅田。宅子不知道还回来没有

  • Elena

    Elena 2022-12-02 22:41:43 江苏

    东宫有个白舍人,参天楼那集跟裴侍郎说话时盛气凌人,裴侍郎小心翼翼的,给他回礼,他看都不看扬 东宫有个白舍人,参天楼那集跟裴侍郎说话时盛气凌人,裴侍郎小心翼翼的,给他回礼,他看都不看扬长而去,还威胁裴侍郎。但是前期卢凌风出狱后要求见太子时,此人确实对卢凌风客客气气的 ... zatsxzk

    天啊,你们看剧真是带脑子看的,我要再去刷下这一点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43:36 上海

    东宫有个白舍人,参天楼那集跟裴侍郎说话时盛气凌人,裴侍郎小心翼翼的,给他回礼,他看都不看扬 东宫有个白舍人,参天楼那集跟裴侍郎说话时盛气凌人,裴侍郎小心翼翼的,给他回礼,他看都不看扬长而去,还威胁裴侍郎。但是前期卢凌风出狱后要求见太子时,此人确实对卢凌风客客气气的 ... zatsxzk

    没有啊,那个白舍人是来找裴侍郎托关系的,给卢凌风谋官职把。没有盛气凌人啊。还有点拉拢之意。而且他是东宫舍人,太子心腹,七品官,裴侍郎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他和卢凌风属于统一阵营,都属于太子心腹,而且卢凌风还是左膀右臂,他不得敬着点么 他和韦典军是对头。 裴侍郎这人为人圆融,无论官职大小,他都是客客气气,毫无架子,我觉得他非常厉害,非常低姿态。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47:43 上海

    白舍人来找裴侍郎,是带着太子的意思来的。他那些话并不是威胁,而是拉拢。点出太子才是正统。 实际上最初无论威胁还是拉拢,裴坚都没听他的,也没听韦典军的,而是贯彻了中间路线,选择了杜长史兼任。 后来因为喜君的劝说,才选择了卢凌风

  • 451

    451 (我燃烧了一颗恒星,只为向你道别) 2022-12-02 22:48:59 上海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候,被没收了宅田。宅子不知道还回来没有 ... 柳色青青

    不怕,给文官的比给武官的多,况且他还升职了。朝廷这下算亏了(bushi。

  • zatsxzk

    zatsxzk 2022-12-02 22:53:00 河南

    没有啊,那个白舍人是来找裴侍郎托关系的,给卢凌风谋官职把。没有盛气凌人啊。还有点拉拢之意。 没有啊,那个白舍人是来找裴侍郎托关系的,给卢凌风谋官职把。没有盛气凌人啊。还有点拉拢之意。而且他是东宫舍人,太子心腹,七品官,裴侍郎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他和卢凌风属于统一阵营,都属于太子心腹,而且卢凌风还是左膀右臂,他不得敬着点么 他和韦典军是对头。 裴侍郎这人为人圆融,无论官职大小,他都是客客气气,毫无架子,我觉得他非常厉害,非常低姿态。 ... 柳色青青

    得对比。你看人家韦典军,5品,对着裴侍郎鞠躬行礼,而且全程站着客客气气说事。再看白舍人,一进门自己就直接坐裴侍郎对面了,还没邀请他坐呢。教育裴侍郎眼光要长远,然后一拱手扬长而去。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2:58:00 上海

    得对比。你看人家韦典军,5品,对着裴侍郎鞠躬行礼,而且全程站着客客气气说事。再看白舍人,一 得对比。你看人家韦典军,5品,对着裴侍郎鞠躬行礼,而且全程站着客客气气说事。再看白舍人,一进门自己就直接坐裴侍郎对面了,还没邀请他坐呢。教育裴侍郎眼光要长远,然后一拱手扬长而去。 ... zatsxzk

    这个白舍人是狐假虎威。 也可能看到韦典军先出去了,以为裴侍郎已经和韦典军说好了,便不客气了~ 而且他又不是给自己求,硬气~ 按道理说,他一个七品官,面对裴侍郎怎么也不能这样,只能说明,这个性格问题了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2 23:02:02 上海

    我觉得那段,就是晚上杜长史找裴侍郎,早上韦典君找裴,接着又是白舍人,都求那个司法参军的职位,那一段拍的真绝妙紧凑。 包括裴侍郎和喜君的几次父女谈话,真是一句也不能漏。处处点出朝廷局势。

  • 纠结啊

    纠结啊 2022-12-03 00:00:07 江苏

    我觉得卢凌风他们家在范阳卢氏地位应该不差,因为卢凌风说过他的父亲会让他继承范阳卢氏所有的荣耀,这是边缘化的家庭会有的发言?而且他从小就是太子伴读,这个机会肯定不少人抢,他要真的边缘化,有多大可能轮到他?

  • 骑鱼的猫

    骑鱼的猫 2022-12-03 00:08:41 湖南

    我个人想法,卢凌风在自己这支的家庭里是很受重视的,他大伯应该给他灌输了很多家族骄傲的想法, 我个人想法,卢凌风在自己这支的家庭里是很受重视的,他大伯应该给他灌输了很多家族骄傲的想法,所以他早期也是很有些傲骄的性格,但在整个卢氏家族里则不是那么重要,不过他能被送去给太子作伴读应该是动用了家族的关系,他能得到这个机会可能跟他公主私生子的身份有关系,家族觉得这个身份还有利用价值,所以一边会暗暗给他一些家族资源,另一面又尽力保持一定距离。 ... abc

    其实你知不知道太子才做了一年太子,卢凌风给他做伴读的时候他还只是相王府的一位公子而已,做他的伴读应该不是多难的事。

  • 骑鱼的猫

    骑鱼的猫 2022-12-03 00:15:19 湖南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候,被没收了宅田。宅子不知道还回来没有 ... 柳色青青

    他那田宅可能就是做中郎将是太子赐的,被收回也正常,他重回长安的时候太子又赐了他一栋宅子,他给偷偷来长安的苏无名住了。

  • abc

    abc 楼主 2022-12-03 00:48:40 广东

    大家都好有才,学到不少,卢凌风剧前部分真是老把范阳卢氏金字招牌挂在嘴边,经历过挫折成长后,就很少说了,自信更多建立自己的能力上。

  • AURORA

    AURORA 2022-12-03 00:57:13 河南

    其实我觉得,有个人很适合作为卢凌风入仕的推荐人,未来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在卢凌风入仕那会儿, 其实我觉得,有个人很适合作为卢凌风入仕的推荐人,未来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在卢凌风入仕那会儿,应该是兵部侍郎,或者侍御史。他两个儿子也在李隆基手底下做官,孙子也是唐朝的宰相。 ... 451

    卢怀慎当时不是宰相,再加上他本人的从政习惯来看,他端得是名士的架子,不像姚崇那样是吏治水平极高,实权不够,张说当权做宰相的时候,玄宗调河南尹崔隐甫中用,张说上奏给官金吾卫大将军,崔日知做御史大夫,后来玄宗给两人职位对调,虽然这两个官职都很高,但卢凌风的中郎将这不是小官,25岁当是有点惊人,正常仕途当不了,而且这种职位大多都是当权者指派,玄宗本来就是个任人唯亲的人,虽然他手下那三元赫赫有名的武将都是出身低下之人,他也觉得高门大姓不好用,卢凌风可能胜在跟他认识久交情好,太子就给了他这个机会,因为睿宗即位后,李隆基作为太子,睿宗的确做了许多操作来加强他作为太子的实力,编剧要这样写,可能卢凌风赶在这个档口了吧,范阳卢氏的名头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年少得高官在于机遇,在于站队hhh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3 02:24:20 辽宁

    唐代宵禁后外出本来就是要挨板子的,温庭筠都被大过。卢凌风不能例外。要真是狠毒的处置,就是流放了,卢凌风只是被没收田产出长安而已,范阳卢氏应该不差卢凌风那点儿小钱吧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3 03:03:29 辽宁

    这个白舍人是狐假虎威。 也可能看到韦典军先出去了,以为裴侍郎已经和韦典军说好了,便不客气了~ 这个白舍人是狐假虎威。 也可能看到韦典军先出去了,以为裴侍郎已经和韦典军说好了,便不客气了~ 而且他又不是给自己求,硬气~ 按道理说,他一个七品官,面对裴侍郎怎么也不能这样,只能说明,这个性格问题了 ... 柳色青青

    还是有一些态度上区别的吧…… 白舍人的行为代表太子,如果他想拉拢裴侍郎,这个盛气凌人的作派不会起到反效果嘛?如果说白舍人不知察言观色,那他对卢凌风的客气就没办法解释了吧

  • 藕饼天生一对

    藕饼天生一对 2022-12-03 06:52:24 广东

    感觉他是从小被寄予厚望的,一直被洗脑是家族的荣耀,年少成名还是中郎将,边缘化怎么可能做的到

  • 氿潇濠

    氿潇濠 2022-12-03 14:25:26 山西

    我觉得他亲生父亲不是被家族推出来刺杀武则天,而是自己决定的。

  • 开车的端锅的

    开车的端锅的 2022-12-03 20:16:24 北京

    卢凌风肯定是嫡长房,不然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做了金吾卫中郎将

  • 呀咪呀咪

    呀咪呀咪 2022-12-04 12:26:07 上海

    卢凌风家押宝压了李隆基,把他送小送到李隆基身边当伴读。两人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习武。所以小卢是太子心腹,小卢是太子铁杆迷弟。唐隆政变前小卢已经已经开始领兵了,并且在政变时起到了一定作用。李隆基当了太子后把小卢安插在金吾卫,这也是对十六卫的一种渗透、掌控手段。金海十三郎说陆仝开始不是太子的人,把小卢赶出长安是在拉拢陆仝,我觉得不是,陆仝应该一直是太子的人,小卢大概年纪轻,压不住场子,所以跟在陆仝后面涨涨资历。

  • Erkecinwang

    Erkecinwang 2022-12-04 14:52:40 北京

    张良当年还刺秦呢,刺杀成功了可是名垂千古的事情,至于美男计我感觉一开始是意外

  • 豆友186021033

    豆友186021033 2022-12-04 19:06:37 山西

    我个人感觉,卢凌风的性格,绝不是被边缘化的家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养出来的。这孩子武功天下第一 我个人感觉,卢凌风的性格,绝不是被边缘化的家庭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养出来的。这孩子武功天下第一,谁给请的师傅?那得多大的面子,小小年纪送到太子身边和太子一起读书,这能没地位?在京城天子脚下高官遍地的地方横着走,谁见都客客气气的。他领导让他闭门思过,一分钟后就从窗户跑了,拿军令不当回事啊,这完全就是恃宠而骄被惯坏了 ... zatsxzk

    [内容不可见]

  • 香菇蘑菇金针菇

    香菇蘑菇金针菇 2022-12-04 19:31:30 上海

    他这支虽是主家但是因为伐武导致血脉凋零,所以一方面地位尊崇心高气傲,另一方面依仗少,好欺负

  • 香菇蘑菇金针菇

    香菇蘑菇金针菇 2022-12-04 19:36:15 上海

    他这支虽是主家但是因为伐武导致血脉凋零,所以一方面地位尊崇心高气傲,另一方面依仗少,好欺负 他这支虽是主家但是因为伐武导致血脉凋零,所以一方面地位尊崇心高气傲,另一方面依仗少,好欺负 香菇蘑菇金针菇

    而且太子要他伴读也估计是半做亲信,半做质子,属于政治交换,一个旁系的孩子是没用的,肯定是嫡系的

  • 炎炎

    炎炎 2022-12-04 21:45:50 四川

    那么大的家族,不管嫡系旁系,对小孩的启蒙肯定都会有。每一辈年轻的孩子中的出类拔萃者,应该会被推荐到一些重要位置上,至于以后的路,家族不可能庇佑一辈子,还是要自己去走,家族大了,有人荣华富贵就会有人失意落魄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35:54 北京

    lz写得很好,根据电视剧现有信息来说,推测得不无道理,但是有几个问题,或许可以得出不同答案: 1.电视剧不便展开所有内容。 2.从电视剧来看,小卢生父遇到公主并两情相悦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施以美人计。 3.毕竟已经到了差不多中唐时期,门阀被打压也有一段时间了,何况科举制度都运行不少年了,寒门出头的越来越多,所以高门在民间或许依然牛x,但跟往日相比、跟皇族相比,已经在走下坡路。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40:15 北京

    也对。 为了这部剧,我最近开始翻《唐通典》了,看到中郎将授田六顷,百亩为一顷,那就是六百亩 也对。 为了这部剧,我最近开始翻《唐通典》了,看到中郎将授田六顷,百亩为一顷,那就是六百亩地。难怪苏无名说中郎将有钱。所以太子贬他,要顺便把家产给没收了吧。啊哈哈哈哈哈 ... 451

    难怪衣服那么多,哈哈哈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43:01 北京

    东宫有个白舍人,参天楼那集跟裴侍郎说话时盛气凌人,裴侍郎小心翼翼的,给他回礼,他看都不看扬 东宫有个白舍人,参天楼那集跟裴侍郎说话时盛气凌人,裴侍郎小心翼翼的,给他回礼,他看都不看扬长而去,还威胁裴侍郎。但是前期卢凌风出狱后要求见太子时,此人确实对卢凌风客客气气的 ... zatsxzk

    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小卢年轻力壮、身材高大,工作又是天天抓不法狂徒,所以导致无论从肉体、气质、精神上都比较有压迫感😆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44:35 北京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候,被没收了宅田。宅子不知道还回来没有 ... 柳色青青

    “长安居大不易”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45:42 北京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 长安的宅子很贵的。很多官都买不起长安的宅子,只能租。好像杜甫租都租不起 卢凌风被逐出长安时候,被没收了宅田。宅子不知道还回来没有 ... 柳色青青

    相当于部委公务员,要买纽约、巴黎的房子是吧哈哈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47:09 北京

    不怕,给文官的比给武官的多,况且他还升职了。朝廷这下算亏了(bushi。 不怕,给文官的比给武官的多,况且他还升职了。朝廷这下算亏了(bushi。 451

    是吗,这个有依据吗,四品文官大概什么待遇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56:49 北京

    唐代宵禁后外出本来就是要挨板子的,温庭筠都被大过。卢凌风不能例外。要真是狠毒的处置,就是流 唐代宵禁后外出本来就是要挨板子的,温庭筠都被大过。卢凌风不能例外。要真是狠毒的处置,就是流放了,卢凌风只是被没收田产出长安而已,范阳卢氏应该不差卢凌风那点儿小钱吧 ... 当代武松

    但高门大户,虽然名声在外,但也不一定多富裕,只能说皇家要没收就没收,没有反抗的余地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18:58:35 北京

    我觉得他亲生父亲不是被家族推出来刺杀武则天,而是自己决定的。 我觉得他亲生父亲不是被家族推出来刺杀武则天,而是自己决定的。 氿潇濠

    同觉得,就是一个大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或者代表家族部分人的意志吧。 而且越是经久不息的大家庭,越是要多方下注的,以免站错一次,全军覆没。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5 23:16:02 辽宁

    但高门大户,虽然名声在外,但也不一定多富裕,只能说皇家要没收就没收,没有反抗的余地 但高门大户,虽然名声在外,但也不一定多富裕,只能说皇家要没收就没收,没有反抗的余地 陌风

    范阳卢氏是从汉代延续下来的,皇帝vs士族还真不一定平分秋色,除非碰上黄巢朱温那种……

  • 陌风

    陌风 2022-12-05 23:30:06 北京

    范阳卢氏是从汉代延续下来的,皇帝vs士族还真不一定平分秋色,除非碰上黄巢朱温那种…… 范阳卢氏是从汉代延续下来的,皇帝vs士族还真不一定平分秋色,除非碰上黄巢朱温那种…… 当代武松

    就如果和平年代,想好好搞建设,给高门面子,和高门合作,获得他们支持,是相对低成本的。

    但触及到手握重兵的皇族根本利益或战争年代要重新洗牌时,高门的荣光挡不住铁蹄,不一定能幸免于难,只不过盘根错节、根系众多,难杀光就可以东山再起,所以我觉得门阀不是强于皇家,而是总能生生不息。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5 23:47:31 辽宁

    就如果和平年代,想好好搞建设,给高门面子,和高门合作,获得他们支持,是相对低成本的。 但触 就如果和平年代,想好好搞建设,给高门面子,和高门合作,获得他们支持,是相对低成本的。 但触及到手握重兵的皇族根本利益或战争年代要重新洗牌时,高门的荣光挡不住铁蹄,不一定能幸免于难,只不过盘根错节、根系众多,难杀光就可以东山再起,所以我觉得门阀不是强于皇家,而是总能生生不息。 ... 陌风

    皇家也不一定手握重兵,朱元璋就得和勋贵联姻,但勋贵们也不一定支持同一个皇帝,就比如朱棣比朱允炆的支持者更多。重兵也不一定完全有勋贵或者皇帝掌握,文臣带兵的现象也有。但无论如何,皇家面对外敌通常是要死社稷的,文臣和士族不用。

  • 陌风

    陌风 2022-12-06 10:59:20 北京

    皇家也不一定手握重兵,朱元璋就得和勋贵联姻,但勋贵们也不一定支持同一个皇帝,就比如朱棣比朱 皇家也不一定手握重兵,朱元璋就得和勋贵联姻,但勋贵们也不一定支持同一个皇帝,就比如朱棣比朱允炆的支持者更多。重兵也不一定完全有勋贵或者皇帝掌握,文臣带兵的现象也有。但无论如何,皇家面对外敌通常是要死社稷的,文臣和士族不用。 ... 当代武松

    是的,所以我的前提就是手握重兵的皇族啊,但朱元璋和勋贵联姻主要还是前期,明朝宦官当道、王妃平民化特点也很明显,恰恰说明从唐宋到明清,封建集权的趋势,门阀力量越来越削弱,单个家族难以和皇权对抗。

  • momo

    momo 2022-12-06 11:22:44 河北

    更像是从小被众星捧月,骄傲的养大的

  • 氿潇濠

    氿潇濠 2022-12-06 11:41:03 山西

    更像是从小被众星捧月,骄傲的养大的 更像是从小被众星捧月,骄傲的养大的 momo

    我也觉得他伯父无妻无子,加上对他父亲的心疼,对他可能会有些娇惯。所以卢凌风一开始才目中无人。 卢凌风幼年父母缺席,有个怀疑是母亲的“姨母”,之后是当做父亲的伯父。伯父和姨母还有仇。但是出身高族世家,是“父亲”的独子。所以长大之后变成了外在高傲,内在紧绷的性格。范阳卢氏教育还是很正统的,卢凌风也没长歪,长成了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6 12:44:28 辽宁

    是的,所以我的前提就是手握重兵的皇族啊,但朱元璋和勋贵联姻主要还是前期,明朝宦官当道、王妃 是的,所以我的前提就是手握重兵的皇族啊,但朱元璋和勋贵联姻主要还是前期,明朝宦官当道、王妃平民化特点也很明显,恰恰说明从唐宋到明清,封建集权的趋势,门阀力量越来越削弱,单个家族难以和皇权对抗。 ... 陌风

    明朝存在非常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也许不是一直),宦官当道是皇权应对文臣大地主不得不采用的行为,朱元璋时也不同意太监干预前朝。明代皇帝的死因很多都非常蹊跷,而王妃平民化也许是不得不平民化。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也就是明宪宗,不是钱皇后生的而是周贵妃生的,周贵妃和明英宗关系很一般。土木堡之变,群臣要求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他哥明英宗是太上皇,朱见深的生母也是这个时候被封的贵妃。 而经历土木堡之变又回来的明英宗却发现自己爱的钱皇后却在自己身在瓦剌的时候不明不白地落下了残疾。(“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 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遗诏里也特别强调让钱皇后将来与他合葬,根本不提周贵妃。后来成化年间,周贵妃(此时已经是太后)还想组织朱祁镇与钱皇后合葬,不过无果。 其实明英宗本身是不是被掳到瓦剌也值得一说,瓦剌与大明关系一向很好,朱祁镇在瓦剌呆着也没受啥苦,他妻子钱皇后在后宫却残疾了。而土木堡之变之后没几年瓦剌就没了,出来一个整合的北方强敌这点非常不自然。 嘉靖帝还差点被宫女勒死过,也是发小儿陆炳救得他。 封建集权也是有条件的,既无土地又无众兵,就只能被架空,用宦官让太监掌兵也是这个道理。

  • 陌风

    陌风 2022-12-06 13:43:05 北京

    明朝存在非常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也许不是一直),宦官当道是皇权应对文臣大地主不得不采用的行 明朝存在非常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也许不是一直),宦官当道是皇权应对文臣大地主不得不采用的行为,朱元璋时也不同意太监干预前朝。明代皇帝的死因很多都非常蹊跷,而王妃平民化也许是不得不平民化。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也就是明宪宗,不是钱皇后生的而是周贵妃生的,周贵妃和明英宗关系很一般。土木堡之变,群臣要求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他哥明英宗是太上皇,朱见深的生母也是这个时候被封的贵妃。 而经历土木堡之变又回来的明英宗却发现自己爱的钱皇后却在自己身在瓦剌的时候不明不白地落下了残疾。(“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 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遗诏里也特别强调让钱皇后将来与他合葬,根本不提周贵妃。后来成化年间,周贵妃(此时已经是太后)还想组织朱祁镇与钱皇后合葬,不过无果。 其实明英宗本身是不是被掳到瓦剌也值得一说,瓦剌与大明关系一向很好,朱祁镇在瓦剌呆着也没受啥苦,他妻子钱皇后在后宫却残疾了。而土木堡之变之后没几年瓦剌就没了,出来一个整合的北方强敌这点非常不自然。 嘉靖帝还差点被宫女勒死过,也是发小儿陆炳救得他。 封建集权也是有条件的,既无土地又无众兵,就只能被架空,用宦官让太监掌兵也是这个道理。 ... 当代武松

    所以就是有前提,必须是有实力的皇族,没有这个和傀儡没什么区别,但皇家有兵权的话,跟门阀联姻也好、给荣誉也好,就是客气给面或为了治世,无端树敌也没有好处,但动了根本利益,门阀也没用。 所以我觉得,太子对付卢凌风,弄了也就弄了,小卢不好控制太高调,影响他夺权了,这对太子目前是头等大事,家里就算有人想捞他,太子有实力又够决绝,也捞不了,更何况也不是针对整个家族,没上升到要动用整个家族力量的那个程度。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6 14:50:56 辽宁

    所以就是有前提,必须是有实力的皇族,没有这个和傀儡没什么区别,但皇家有兵权的话,跟门阀联姻 所以就是有前提,必须是有实力的皇族,没有这个和傀儡没什么区别,但皇家有兵权的话,跟门阀联姻也好、给荣誉也好,就是客气给面或为了治世,无端树敌也没有好处,但动了根本利益,门阀也没用。 所以我觉得,太子对付卢凌风,弄了也就弄了,小卢不好控制太高调,影响他夺权了,这对太子目前是头等大事,家里就算有人想捞他,太子有实力又够决绝,也捞不了,更何况也不是针对整个家族,没上升到要动用整个家族力量的那个程度。 ... 陌风

    我的意思是,顺序大体上,或者说多数情况应该是世家给皇帝面子(时间线姑且到隋唐吧),宋明这两个性质的朝代正常皇帝vs文臣姑且说是此消彼长,皇权没有那么高高在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无本之木。基本上不存在皇家兵权一家独大的情况(以朱元璋为例,开国时期需要封勋贵,勋贵也不一定要和皇家联姻。朱棣为避免藩王叛乱,削藩客观上/粗略也可以算削弱皇家兵力。至于之后朱棣、朱祁镇都需要重新练兵,就这样之后嘉靖还得依靠宦臣)。 一个王朝最长也就两百多年左右,但是世家可以延续几千年,前朝部分臣子可以无缝连接向下一个王朝称臣,皇家基本上没有机会。

  • 陌风

    陌风 2022-12-06 15:02:36 北京

    我的意思是,顺序大体上,或者说多数情况应该是世家给皇帝面子(时间线姑且到隋唐吧),宋明这两 我的意思是,顺序大体上,或者说多数情况应该是世家给皇帝面子(时间线姑且到隋唐吧),宋明这两个性质的朝代正常皇帝vs文臣姑且说是此消彼长,皇权没有那么高高在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无本之木。基本上不存在皇家兵权一家独大的情况(以朱元璋为例,开国时期需要封勋贵,勋贵也不一定要和皇家联姻。朱棣为避免藩王叛乱,削藩客观上/粗略也可以算削弱皇家兵力。至于之后朱棣、朱祁镇都需要重新练兵,就这样之后嘉靖还得依靠宦臣)。 一个王朝最长也就两百多年左右,但是世家可以延续几千年,前朝部分臣子可以无缝连接向下一个王朝称臣,皇家基本上没有机会。 ... 当代武松

    所以世家厉害在于生生不息,而且是相对于寒门或平民而言厉害,而不是具体某朝真的随便横着走,尤其是大一统朝代,碰上有实权的皇族,他们无力反抗。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6 15:30:17 辽宁

    所以世家厉害在于生生不息,而且是相对于寒门或平民而言厉害,而不是具体某朝真的随便横着走,尤 所以世家厉害在于生生不息,而且是相对于寒门或平民而言厉害,而不是具体某朝真的随便横着走,尤其是大一统朝代,碰上有实权的皇族,他们无力反抗。 ... 陌风

    我的意思是,皇族基本上不存在一家独大的可能,不少士族出将入相,说士族反抗多少有点低估士族了

  • abc

    abc 楼主 2022-12-06 16:39:36 广东

    主要还是要看朝代吧,世家这种做为一种可以左右朝廷的一种政治集团形式,中唐就衰,到唐未就基本消融了,宋明时期是皇权与文官集团此消彼长的斗争(两个明代开创时的勋贵集团是短期特别存在,最多一两代人时间,不是主流),到了清朝,皇权占了上风,集权达到顶峰,再之后,就是近现代时期,是换制度的问题,就不讨论了。

  • 柳色青青

    柳色青青 2022-12-06 17:42:58 上海

    卢凌风肯定不是边缘化的出身了 第一季的时候围绕主线写的,其他很多都没有交代。估计在后面的几季中回交代一下他的家世,不然干嘛还安排个七郎的身份,说不准以后还是卢三郎四郎啥的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7 13:14:41 辽宁

    主要还是要看朝代吧,世家这种做为一种可以左右朝廷的一种政治集团形式,中唐就衰,到唐未就基本 主要还是要看朝代吧,世家这种做为一种可以左右朝廷的一种政治集团形式,中唐就衰,到唐未就基本消融了,宋明时期是皇权与文官集团此消彼长的斗争(两个明代开创时的勋贵集团是短期特别存在,最多一两代人时间,不是主流),到了清朝,皇权占了上风,集权达到顶峰,再之后,就是近现代时期,是换制度的问题,就不讨论了。 ... abc

    皇帝权利的来源于治理结构(开朝皇帝如朱元璋除外),任何治理结构都无法保证皇权一家独大。士族的衰亡不意味着皇权的增长,不过皇权的衰亡也不一定意味士族或文臣的之势的增长。武将、文臣、地方宗族、外戚、外敌都是角力者。有不少人认为清朝比很多古代王朝而言更接近奴隶制,而且存在着人口高估的现象。

  • abc

    abc 楼主 2022-12-07 17:35:41 广东

    皇帝权利的来源于治理结构(开朝皇帝如朱元璋除外),任何治理结构都无法保证皇权一家独大。士族 皇帝权利的来源于治理结构(开朝皇帝如朱元璋除外),任何治理结构都无法保证皇权一家独大。士族的衰亡不意味着皇权的增长,不过皇权的衰亡也不一定意味士族或文臣的之势的增长。武将、文臣、地方宗族、外戚、外敌都是角力者。有不少人认为清朝比很多古代王朝而言更接近奴隶制,而且存在着人口高估的现象。 ... 当代武松

    统治权力总是要在各种势力间平衡的,清朝算是把封建王朝这种形式走到极致了,最后也是走不下去了,人口高估倒不至于,这个主要是外来物种番薯和玉米的功劳,毕竟清与民国是无缝链接,4万万人口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中大部分都做过清朝子民。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7 23:07:27 辽宁

    统治权力总是要在各种势力间平衡的,清朝算是把封建王朝这种形式走到极致了,最后也是走不下去了 统治权力总是要在各种势力间平衡的,清朝算是把封建王朝这种形式走到极致了,最后也是走不下去了,人口高估倒不至于,这个主要是外来物种番薯和玉米的功劳,毕竟清与民国是无缝链接,4万万人口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中大部分都做过清朝子民。 ... abc

    用封建制度用来一概而论地形容中国历朝历代不准确。若以封邦建国论,概念大体上应该可以涉及先秦,而后的历朝历代又各有其色。也无法对标欧洲的封建领主。【如果把“封建制度”用于秦以前的周朝,或许少有人提出异议。然而,我们今天的主流史学把与周朝不同的秦至清的历史冠名为“封建制度”社会,则使一些学者难以接受,并将之视为“名实不符”、“错位”和“误植”。】ref:追本溯源:中国“封建制度”概念问题再认识 (随便搜的,2015年的paper,其实这个时间也有点早了 说人口高估确实是之前回复用词不准,应该说有人认为清朝人口暴增这种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而《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认为:"美洲作物和人口增长在“时间”上不一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将引种先后和种植力度画等号,再与人口增长关联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在玉米、番薯完成推广开始发生较大影响是始于19世纪中期,此时人口已经达到帝制社会的峰值,19世纪中期之前的人口增长率也并不高,没有美洲作物也可以达到这个增长率。更何况,19世纪中期包括之后的一段时间,玉米、番薯还更多是南方山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南方平原和北方大区未在主要受辐射的范围内。而且,南方山区人口也并不是人口增长的主力,中国中国历史上任何时间人口集中的地区都是在传统农区(平原地区)。"

    不过汉景帝阳陵陵园考古发掘出了玉米、花生。而明代药学书籍《滇南本草》已有对玉麦须(即玉米须)药用价值的记载,该书的作者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已经去世。玉米到底是不是外来作物本身就值得商榷。

  • 当代武松

    当代武松 2022-12-08 13:57:01 辽宁

    用封建制度用来一概而论地形容中国历朝历代不准确。若以封邦建国论,概念大体上应该可以涉及先秦 用封建制度用来一概而论地形容中国历朝历代不准确。若以封邦建国论,概念大体上应该可以涉及先秦,而后的历朝历代又各有其色。也无法对标欧洲的封建领主。【如果把“封建制度”用于秦以前的周朝,或许少有人提出异议。然而,我们今天的主流史学把与周朝不同的秦至清的历史冠名为“封建制度”社会,则使一些学者难以接受,并将之视为“名实不符”、“错位”和“误植”。】ref:追本溯源:中国“封建制度”概念问题再认识 (随便搜的,2015年的paper,其实这个时间也有点早了 说人口高估确实是之前回复用词不准,应该说有人认为清朝人口暴增这种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而《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认为:"美洲作物和人口增长在“时间”上不一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将引种先后和种植力度画等号,再与人口增长关联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在玉米、番薯完成推广开始发生较大影响是始于19世纪中期,此时人口已经达到帝制社会的峰值,19世纪中期之前的人口增长率也并不高,没有美洲作物也可以达到这个增长率。更何况,19世纪中期包括之后的一段时间,玉米、番薯还更多是南方山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南方平原和北方大区未在主要受辐射的范围内。而且,南方山区人口也并不是人口增长的主力,中国中国历史上任何时间人口集中的地区都是在传统农区(平原地区)。" 不过汉景帝阳陵陵园考古发掘出了玉米、花生。而明代药学书籍《滇南本草》已有对玉麦须(即玉米须)药用价值的记载,该书的作者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已经去世。玉米到底是不是外来作物本身就值得商榷。 ... 当代武松

    况且民国时期人口统计精度不高,若认为不包括抗战时期,民国二年至二十八年共增8kw人口左右,又排除不知可否称为外来粮食作物的影响,可以一窥清朝人口是否有水分

  • abc

    abc 楼主 2022-12-08 16:35:53 广东

    用封建制度用来一概而论地形容中国历朝历代不准确。若以封邦建国论,概念大体上应该可以涉及先秦 用封建制度用来一概而论地形容中国历朝历代不准确。若以封邦建国论,概念大体上应该可以涉及先秦,而后的历朝历代又各有其色。也无法对标欧洲的封建领主。【如果把“封建制度”用于秦以前的周朝,或许少有人提出异议。然而,我们今天的主流史学把与周朝不同的秦至清的历史冠名为“封建制度”社会,则使一些学者难以接受,并将之视为“名实不符”、“错位”和“误植”。】ref:追本溯源:中国“封建制度”概念问题再认识 (随便搜的,2015年的paper,其实这个时间也有点早了 说人口高估确实是之前回复用词不准,应该说有人认为清朝人口暴增这种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而《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认为:"美洲作物和人口增长在“时间”上不一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将引种先后和种植力度画等号,再与人口增长关联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在玉米、番薯完成推广开始发生较大影响是始于19世纪中期,此时人口已经达到帝制社会的峰值,19世纪中期之前的人口增长率也并不高,没有美洲作物也可以达到这个增长率。更何况,19世纪中期包括之后的一段时间,玉米、番薯还更多是南方山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南方平原和北方大区未在主要受辐射的范围内。而且,南方山区人口也并不是人口增长的主力,中国中国历史上任何时间人口集中的地区都是在传统农区(平原地区)。" 不过汉景帝阳陵陵园考古发掘出了玉米、花生。而明代药学书籍《滇南本草》已有对玉麦须(即玉米须)药用价值的记载,该书的作者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已经去世。玉米到底是不是外来作物本身就值得商榷。 ... 当代武松

    佩服,可以写小论文了。

  • 暖风澈月

    暖风澈月 2022-12-11 23:48:52 安徽

    这太牵强了,父亲被派去勾引公主,拜托那是武则天时期的太平公主诶?你随便派个人去能行?当然要背景相貌才情能配得上的才能勾引到啊。卢凌风是非常重要,卢氏长子,太平公主长子,伯父才会如此孤注一掷让他继承范阳卢氏所有的荣耀,把他培养的这么优秀,他有皇室血统,而且必要的时候是对付和牵制太平公主非常关键的人。又因为他和公主有血缘关系,要让他继承卢氏维护大唐正统的使命,就得全面灌输,还要送他去跟太子当发小,加深他和太子的感情和忠诚。

  • 纠结啊

    纠结啊 2022-12-12 09:28:18 江苏

    这太牵强了,父亲被派去勾引公主,拜托那是武则天时期的太平公主诶?你随便派个人去能行?当然要 这太牵强了,父亲被派去勾引公主,拜托那是武则天时期的太平公主诶?你随便派个人去能行?当然要背景相貌才情能配得上的才能勾引到啊。卢凌风是非常重要,卢氏长子,太平公主长子,伯父才会如此孤注一掷让他继承范阳卢氏所有的荣耀,把他培养的这么优秀,他有皇室血统,而且必要的时候是对付和牵制太平公主非常关键的人。又因为他和公主有血缘关系,要让他继承卢氏维护大唐正统的使命,就得全面灌输,还要送他去跟太子当发小,加深他和太子的感情和忠诚。 ... 暖风澈月

    卢凌风是范阳卢氏家族老七,又称卢七郎,编剧说的

  • 三风

    三风 (windonly) 2022-12-12 09:41:56 山东

    杖责以卢的体质 不会死的

  • 听得懂人话吗

    听得懂人话吗 2023-01-24 22:04:51 山东

    好像是五姓在唐朝中期朝堂上已经被严格的限制任官的人数和品级,并且后来还禁止他们五姓之间通婚以此控制他们壮大势力,五姓主要是社会评价非常高,类似于欧洲旧贵族,文化层面的影响力要高于政治影响力

  • 婴宁

    婴宁 (卑微的我也有小小的心愿) 2024-08-25 02:20:44 浙江

    他是太子伴读,也是太子心腹,太子让他担任金吾卫中郎将更正常。这个职位是皇家近卫,都是心腹担 他是太子伴读,也是太子心腹,太子让他担任金吾卫中郎将更正常。这个职位是皇家近卫,都是心腹担任。 ... 柳色青青

    编剧说了,卢凌风来自禁婚家,你去查查,何为禁婚家,不是随便一个范阳卢氏就是禁婚家的

  • 行走的段子手

    行走的段子手 2024-08-29 14:26:55 江苏

    卢凌风绝对不是被排挤的,他生父被派去接近公主更不可能是随便挑的,这个人必须是家族里举足轻重,对家族荣耀有绝对信仰的,并且各方面都必须优秀,这样才能保证成功并且不会节外生枝。卢凌风答应他表哥去见喜君是抱着告诉喜君真相的想法去的,根本不是听他表哥的话。他跟家族来往不多更大的原因是他的性格,他太正了,只忠于李唐,而非家族,家族里的任何人不可能因为他身居高位得到一丁点的好处,自然就不亲近,同样的他被逐出长安,也就没人帮他。

  • 西澌

    西澌 2024-09-11 14:46:06 湖南

    越来越倾向于卢凌风不是卢家亲生了,昨日看到一个看法:如果他是卢家亲生,点出他伯父【终身不婚】就很多余!

  • abc

    abc 楼主 2024-09-11 18:32:09 广东

    越来越倾向于卢凌风不是卢家亲生了,昨日看到一个看法:如果他是卢家亲生,点出他伯父【终身不婚 越来越倾向于卢凌风不是卢家亲生了,昨日看到一个看法:如果他是卢家亲生,点出他伯父【终身不婚】就很多余! ... 西澌

    别搞这么复杂了吧,难道真要剥夺他范阳卢氏的骄傲,不然他亲生父亲又是哪家子弟

  • 西澌

    西澌 2024-09-11 20:16:05 湖南

    别搞这么复杂了吧,难道真要剥夺他范阳卢氏的骄傲,不然他亲生父亲又是哪家子弟 别搞这么复杂了吧,难道真要剥夺他范阳卢氏的骄傲,不然他亲生父亲又是哪家子弟 abc

    杨素之后也未必就比范阳卢氏差呀

  • abc

    abc 楼主 2024-09-11 20:43:45 广东

    杨素之后也未必就比范阳卢氏差呀 杨素之后也未必就比范阳卢氏差呀 西澌

    杨坚之后会不会更劲爆,算啦,还是安心当卢凌风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683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