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慢慢体会到flomo是一款“会思考”的软件咯
来自:超级助理(做数字助理 建数字花园)

笔记截图📒
我自己做运营咨询和数字化服务时,标准的工作场景就是「码字输出」,一款顺手的笔记软件时是刚需,经过五次三番的折腾,这次终于体会到了flomo的精髓之处,太感谢了!
总结3点:
01 形成一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氛围
在记录和积累的第一现场被很多软件忽略,就是记录者需要一种聚焦和有意识的状体,而非仅仅功利的搜集本身。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开始用Mac与iPad联动阅读,一边在pad上阅读 随时复制同步,随时在flomo上记录和隐身注释。
02 养成一种反复整理 删减 重写 和归类打标签的习惯
记录和思考,并非一次完成,从来不存在什么完美的一次搞定,都需要反复的打磨 拼组和复盘,想来都可怕,之前的我从来不会翻看过去的笔记,都跟流水一般进入记忆和角落里,而我在经过「三级目录」的标签模式,还有「领域」「项目」「兴趣」的整体知识管理框架下,逐步开始进入一种反毒打磨自己工具箱🧰的状态了
03 体会到了一种自由包容,配合度高
有了flomo这个个人记录和笔记的base后,我开始擦亮了眼睛,与各种软件之前进行串联和混搭使用,尤其是跟语雀、石墨、伙伴云这三款之间的配合渐入佳境。
还在解决的几个困惑
- 速度卡顿的问题时不时的有(不同浏览器 和 桌面版都有些)
- 各卡片笔记间的链接与艾特内容的熟练程度(目前标签体系自己木有打磨好,冗余的内容多)
- 视频、PDF和不同文件间的文件存储(估计all in one记录本身也是不合理的吧)
当然,我稍后还是继续我的文章,就是research一下叙事这个话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45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人在用浮墨笔记做生活记录吗? (再来一个耙耙柑)
- 觉得flomo年费会员贵的看这里 (白衣少年)
- 开始慢慢体会到flomo是一款“会思考”的软件咯 (超级助理)
- Bug了 (tree)
- 想建一个每日打卡分享卡片笔记的wx群 (金钟肉松脆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