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只会演情绪,不会塑造人物?
来自:春末夏初
有人说这个了,有网友说想看看粉丝怎么回复。
现在不贴粉丝的回复,只贴一个路人的回答,看看路人是怎么看的。
这个是真路人,大家可以去搜她的问答看看。
粉丝和作者讨论林之校的时候问了她的看法,作者回复如下。


以下是文字版:
哈哈哈可能大家各有看法,地图前的分手戏,我倒没觉得有太多问题。 事实上我还觉得处理的可圈可点。 杨紫有一个特点,流泪极其容易,且流速很快,这在演员中是不多见的。 这是优点,很感性,另一个角度也是缺点,她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克制情感,去控制眼泪的流速。 她以前演戏,更多展现的是这种感性和流泪的畅快,我很少能看到她所做的克制。 这部戏不一样,很多很多地方展现的是她对情感的控制。 刚好地图分手戏也是其中之一,从她一开始有意往左偏,眼睛往(左)上看,紧咬嘴唇甚至有一颗泪落下来时轻甩了一下头,均能体现出人物不想流泪的心理,以及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情感,反映人物倔强的一面。 这个角度来说,当然是我个人的审美标准,属于有层次的表演,内外有反差。 内心是伤心的,外在是不想流泪,或者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落泪。 内心听到对方彻底放弃时是难过的,外在的表达是强硬的,如“对呀”“你能这么想实在太好了”。 当然,如果能做的更好的话,就是她控制得再好一点。 这也是我个人最推崇她跟顾魏弟弟说“我不是他的谁”这段戏的原因,在这个地方,她完全把眼泪和伤感压抑控制住了。 不过两个地方都是好的,是我以前看她香蜜的时候,她做不到或者没去做的。 —————————————— 这里就要提到知友你所说的一个观点“杨紫只会演情绪,不会塑造人物”。 我倒是没太关注这些,所以我其实不是很清楚说这个观点的人,他是基于什么语境,怎么定义演情绪和塑造人物,以及他是基于一个什么审美提出的观点,他眼中塑造人物比较成功的演员又是哪些。 那我只能谈谈我的理解。 一,该观点的合理性。 我不是很清楚这些批评具体出现的时间。 但事实上,我以为,这种批评应该出现在杨紫《天乩》《香蜜》那些表演片段出圈的时候。 我那时看《拜托了冰箱》,何炅提及杨紫演戏不错,给出的片段是杨紫《天乩》中不知道拍什么,然后大哭,就比较撕心裂肺的一场戏。 我当时???这可不叫演得好,您是在黑她吗?[大笑][大笑] 当然也不叫演的差,只是好与不好并不能凭借一个片段来评价,更不可能凭借这么一场情绪爆发的戏去判定。 首先从表演水平和审美来说,内敛克制是要高一层,当然,如果不认同这个标准另说。 那这种片段,通常不是内敛克制型。 其次,其实我们评价一个表演片段的好坏,我认为是要立足于整体表演,看这一段是否合适。 很多好的局部,单拿出来并不好,但放在整体里很合适,且没它不行,那就是好的局部。 很多局部单拿出来很棒,放在整体里处处不搭,甚至感觉还不如拿掉,如同画蛇添足,那绝不能是好的片段和局部。 何况演员表演,作为艺术来说,还有表演风格的问题,也就是在他们的表演逻辑里是成立的,那就叫对的。 那这些,仅从一两个片段是看不出什么的。 (二)人物过渡/统一性有待提高 虽然杨紫理解有独特一面,且常常能挖掘好几个层次,但在具体把控上,常常不能很好地统一,融合过渡得不是很好。 且客观来讲,谈不上什么人物深度,毕竟目前的角色大多经不起深挖。 这是剧本本身就存在的问题。 就像我之前说,其实这部剧好也好在有创新,差也差在没把这种野心贯彻到底。 单以此剧来说,存在很多矛盾,有很多可深挖的点。 比如女主作为艺术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男主的医患纠纷,女主和男主的情感问题……剧里解决的方式极其偶然和简单。 这就导致了,两位主角的人物逻辑都存在突兀性、不合理性。 比如,和好的很突然,结婚也很突然。 其实林父那种性格的人,在家长见面时看到对方父母的那种做法,会去跟对方说自己女儿多好多好,某种程度上不是太合理。 你看啊,跳出来看,顾家一家人都很逗,顾医生来家里吃饭时那个啥,两家家长见面,对方又担忧我家闺女年纪小。 明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真能放心把闺女交到这家人手里? 我真觉得俩人适合分开,或者再磨合磨合,不过后者会拉长故事篇幅,倒不如调一调,把结局改成分手,这样好写。 开玩笑。 那如果对方所说的不会塑造人物指的是这个的话,即人物逻辑存在突兀或者不合理,倒是没什么错。 不过这个问题,年轻演员大多都有,也不光是具体谁的问题。 究其原因,剧本加上阅历不足,人格还不够成熟。 我们说,角色分两类,一类叫有深度的好角色,一类叫需要人保戏的角色。 那好了,你阅历不足,那种好角色给了你,你也很难够到它的深度,因为你的阅历只够你理解三四层。(这可能还是多说了) 给你一个差角色,你能把这个角色丰满到什么程度,那同样取决于你的阅历和理解。 如果阅历不够的情况下,怎么办? 那就需要很好的导演,好导演能帮有天赋且认真的演员够到超出其阅历的角色深度。 那么杨紫目前,一,阅历不足,二、一直没遇到过特别好的导演对她进行主角似的打磨。 二、不合理性。 (一)杨紫表演阶段的变化 杨紫最该被批评的时候,在我看来,已经过去了。 虽然,那个时候我也没觉得应该批评。 我当时虽然不喜欢那些宣传爆发戏的方式,但我不会因此批评演员,我觉得那是商业营销的人审美不太好,不会选真正好的片段。 因为我看过其他演员所谓流传在网上的表演高光片段,基本上也是这些套路,大哭戏,爆发戏。 那,虽然我看她戏不多,只有几部电影和两三部电视剧,但我倾向于把2019年作为她演戏的一个转折点。 那一年的《烈火英雄》里边,杨紫听到欧豪出事,跑出去那个镜头,是正常的哭。 镜头一转,她到了欧豪身边,这里一开始的哭就内敛很多。 据我所知,她原本打算正常哭,导演要一个内敛的,拍了二十多条,拍出这个相对内敛的版本。 那确实,两处镜头的哭戏风格不是太统一,估摸不是一股气拍的,第二个镜头可能就受到了导演的调教。 以此为分水岭,杨紫之后呈现出来的戏,均有内化趋势,从《听见她说》《余生》,其实《女心》也有很多内化的表演。 当然可以再内敛,但跟她之前比,我想已经是两个阶段了。 她正处于情感表达逐渐内化,甚至人物塑造的分寸也在更好的阶段。 换句话说,杨紫目前正处于一个向好的成长期,至少我比较倾向于观望,等她表演水平进入稳定期,再做出评价。 (二)对塑造人物的定义及理解 关于塑造人物问题,我说过,首先要知道评价者的定义。 那如果按我的定义,我并不觉得杨紫不会塑造人物。 因为我对善于塑造人物的定义是,一方面,对人物的塑造呈现多面性,尤其那种类型人物要塑造出个性来,即一般人想不到的点,另一方面,有真实性,不能是理想人物。再一个,所谓的多面,最好是矛盾性格的统一体。 其实以《余生》来说,杨紫倒是做到了人物的多面性。这个人物一出场,更多呈现的是娇气、不成熟的一面 ,随着剧情发展,以父亲患病为一个关键点,女主开始学着担当。 那,第一次吸引我把这部剧看下去的点,是父亲在医院吃素馄饨那一情节,这一块女主在父亲面前的表现体现了她的逐渐成熟。 女主性格中的另一面开始展现。 后来跟男主的一些经历,展现其倔强一面之外,也有温柔细心、理智直接等侧面。 那这显然不是一个只会表演情绪的人,而是本身带着对人物的多层面理解。 杨紫对人物的理解很独特,层次也丰富,比如她总能抓住类型人物性格中较易被忽略的一层。 像之前所谓的女心,其实一般人会容易把这个人物定义成高级白领、职业女性,读过原著的,又有可能放大其性格中相对黑暗的一面。 杨紫却能抓住“温暖”这个关键点,那这是人物理解的独特性。 再说这个《余生》,杨紫对人物多层面的理解,皆有据可依。 这个人物有不成熟、娇气、率真直接的一面,细究并非毫无道理,剧中女主的原生家庭非常完满,物质条件不差、父母恩爱。这个角度来说,属于温室里的花朵。 那剧中女主随着父亲患病逐渐成长,展现内心强大的一面,同样并非毫无根据。 女主是学大提琴出身,不敢说全部,至少大部分这种学生,皆是能吃苦、有韧劲、内心相对强大的女孩。 那又由于其艺术背景、年龄较小、生活挫折相对较少,为人处事存在少年心性和理想化的一面。 那她欠缺的是时间的沉淀,或者需要那种很好的电影导演般的深挖,从而与角色更贴合,所谓人戏合一,完全入戏,因而人物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更好。 哪个也急不来。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现在才觉得🍯的演技差lss差多了 (豆友XV9tFoktvc)
- 原来落花补拍还是原女主出的钱哦 (李zw)
- 原来只有🍯播剧时才能实现言论自由啊 (北)
- 曾黎报警后发律师函让骨灰级粉手写道歉信天啊这是阳间的新闻... (💨)
- 这几年国产剧,有你们喜欢的角色吗?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