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剧情|“我有些话早就想跟你说了”,孙三娘为什么不早说?
来自:青苹侃书影
《梦华录》里的孙三娘,给人的印象是性格直爽、脾气火爆、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
最近再看却发现,这个爽快人其实也有憋着的时候:某一次她对赵盼儿发火时说了一句“我有些话早就想跟你说了”。这并非唯一一次,之后孙三娘有一回对宋引章不满,也说了句意思一样的话,“有些话我也憋了好几天了”。

“孙三娘憋话”这种乍看有些不可思议的事,在剧中实实在在发生了,而且不止一次。
之前没有多想,现在注意到了,我不免顺着思考下去:既然有话、本人还是个直爽性子,孙三娘为什么要憋着几天不说?
01 对方事出有因
要说赵盼儿和宋引章是成心要惹孙三娘生气,也不对。
例如赵盼儿。孙三娘责备她的点,是“不信任我和引章”、“什么事都要往自己身上揽”,时间是赵盼儿被顾千帆的对头陷害、往皇城司走了一遭之后。
时间线往前推,整件事大致如下:顾千帆的对头想陷害他通敌,悄悄往与他关系密切的赵盼儿的店里放入“物证”;女主心细,察觉到东西被动过,暗查后猜到原因,索性将计就计并替换所谓“证据”。
不过过程中赵盼儿并未告知孙三娘和宋引章。
这并非信任问题:一来此事不算小,知道的人越少越能避免打草惊蛇;二来家世阅历所限,孙、宋对涉及朝廷和政治的事不如赵盼儿敏感。
简而言之,女主事先不说,能解释通。
鉴于三娘说的是“有些话早就想说”,故而时间线再往前,赵盼儿为了进一步打响“半遮面”的名声独自去找张好好——这可以说是希望保持宋、张的友谊纯粹,孙三娘又不如赵盼儿风雅、头脑活;
甚至再往前,赵盼儿一个人带陈廉去寻欧阳旭报仇——被悔婚的是女主、她委屈最大最需要发泄……

类似地,孙三娘对宋引章不满,是因为后者飘得太厉害、开始拿乔,并只想着自己而不考虑旁人感受;可此事发生在宋引章相府寿宴上一曲琵琶得宰相夸赞题字、一举成名之后,换个人,也有可能兴奋过度以致一时间飘飘然。
每一件事都事出有因,我们作为观众能看到,剧里的孙三娘同样能想到。
既然想到了,那么三娘接下来的心理活动也就不难猜:她这样毕竟情有可原,换成是我大概也会这样,所以我作为好朋友、好姐妹应该理解她。
本来对方有合理因由就不好生气,再经过这么一番思考,三娘即便觉得不妥,也不会第一时间去指责,而是选择体谅。
02 等对方自行改正
这回以宋引章为例。
上面说她一举成名后飘了,从剧情来看,她飘得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三姐妹的“半遮面”最大的卖点,便是有“江南琵琶第一”、得钱王太妃亲口称赞的宋引章现场弹奏琵琶曲。
引章得宰相称赞题字后,更多的听客涌来,不想她摆起架子,口口声声“给那些穷酸文人弹琵琶有失风骨”,不肯多弹一曲,惹得茶坊险些出了乱子;女主好说歹说,才终于令她松口,然而她委屈不已,竟弹出悲音。
此事往前,是她与姐妹们说起相府见闻时,孙三娘得到灵感,提议如今天热、茶坊可以加一道鱼脍,引章却以“不够雅”为由激烈反对,措辞强硬,把气氛都闹僵了。
换做谁是孙三娘,都会对引章不满,任一场景都完全有理由发作。

不过剧情在这里,有一个小细节:赵盼儿劝宋引章弹琵琶时有言,“风骨是在于心而不是形”。
上文提到,宋引章的飘有原因,孙三娘可以理解体谅;现在有人明确地指出了宋引章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孙三娘自然更不会发泄不满:作为好朋友兼好姐妹,她愿意给宋引章改正的机会,毕竟引章无论如何不是个悟性差的人。
同样地,赵盼儿悟性也不低,甚至因为年龄阅历,她看事情只会更深更透,不必别人特意提点也容易想明白。
因此在我看来,不管是当初对盼儿还是后来对引章,孙三娘有所不满却迟迟不发作,都是给她们自我纠错的机会(尤其引章还被指出问题):对方能主动改正,事情也就自然而然地过去了,不必红脸且能避免由此带来的短暂尴尬,不是更好吗?
03 自己该如何说
哪怕能理解、也愿意给对方机会,以孙三娘有些风风火火的脾气,心里不快按说也不会丝毫不露。然而剧中这两处,直到她发作前,她对赵、宋二人都从未表露过任何不满,甚至会主动插科打诨递台阶。
其实说到底,是三娘自己也在思考,应该怎么说。
因为剧情更早些时候、即“半遮面”还只是“赵氏茶坊”的时候,三姐妹因生意不好商议对策,起了争执(确切来说是孙、宋二人),孙三娘一时不慎说出了伤人的话。
赵盼儿劝架时,曾指出孙三娘的错误:“刀子嘴豆腐心就是嘴坏,你跟别人说还行,你跟自己的朋友说,不伤人心吗?”

所以之后面对赵盼儿和宋引章的不妥言行,无论心里多么生气,三娘第一时间都把发泄的冲动压了下去:我该怎么说,才能既指出问题所在、又避免出口伤人?
没有想好,三娘索性不说,面上连一丝痕迹也不露——显露出来难免被问,若是搪塞不过去、又没想好合适的措辞,伤害到朋友怎么办?
可见当初女主的话,孙三娘听进去了,并且认认真真地拿出了改正的姿态,后来憋着话不说的那些日子里,她亦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考虑措辞。
因此,当赵盼儿本该休息却执意去看店,当宋引章只顾着自己的心思却看不出盼儿的不对劲、耍性子不去茶坊还发泄到三娘身上,孙三娘眼见好友既无改正之意、自己也无法再为其找借口时终于发作,说出的话虽然言辞犀利,然而句句都是就事论事讲道理(而且重点说最近的事),无一言伤人心。
故而赵盼儿和宋引章也是立刻就听进了心里,当场致歉。
结语
孙三娘是个很圈粉的角色,现实里,她的“有些话憋了好几天”,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朋友的某言行让自己不快,别急着发泄,先想想对方这么做是不是有原因,既然是朋友,便该互相体谅;
然后不管明示暗示还是单纯等对方自己反应过来,给对方一些时间;
同时自己也利用这些时间想一想,倘若事情再三再四发生、自己不得不当面指出时,应该怎么说,才能解决问题与不伤感情两不误。
(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青苹侃书影”,严禁洗稿抄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永安楼|怀念录子,原以为在播剧组消息999+是常态 (momo)
- 永安楼|不懂就问今天是八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吗 (兕贳麂等416人)
- 永安楼|写给赵盼儿们:当洪流涌向你时 你被淹没 错并不在你 (米花糖)
- 求问骑马打伞这一幕是第几集呀 (momo)
- 永安楼|还有录人在吗 (扑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