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遗梦|聊聊我不太喜欢欧丽娟老师的两个点
来自:L'île d'Orange
相信很多《红楼梦》爱好者多多少少看过欧丽娟老师的视频吧,或者听过她的名字。总体来说,我感觉欧老师的学术水平还是可以的,我也从她的《中国文学史》系列作品中获益匪浅,但是对她的《红楼梦》系列视频中的一些说辞实在难以苟同。主要是以下两点。
第一,贵族出身的曹雪芹就不能反思贵族存在的合理性吗?欧老师的视频很长,主题也很丰富,但是她反复多次强调曹公的旗人背景,并以此作为反对《红楼梦》反封建说法的依据。个人来讲,我可以理解欧丽娟老师想在大陆红学主流说法(即强调《红楼梦》反帝反封建性质这一叙事)之外理出另一条可能的思索之路,别开一番天地。毕竟我们需要多元的研究视角,才能发掘出更多的《红楼梦》的可能,才不会把我们的想法固定在某一个绝对的场域,老是那几句也没啥意思,所以我并不排斥她对主流说法的反思这一点。然而我觉得她的论证方法有些问题,凭什么贵族就不能反思自身呢?刘邦想采纳谋臣封六国君主后裔的时候,站出来反对的张良不是五世相韩、名门出身吗?出身巴伐利亚贵族成为奥匈帝国皇后的茜茜公主,不也倾向于共和国政体吗?马克思的挚友、国际工人领导者恩格斯不也是有贵族血统的资本家出身吗?
第二,林黛玉明明锦衣玉食却成日伤春悲秋,是她矫情不识相吗?我感觉每次说到林黛玉,欧老师都会陷入一种情绪失控状态,偏离她平日自诩的理性态度。“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葬花吟》中的名句,经常被用来形容黛玉的处境。欧丽娟老师有的时候会忽视曹公对黛玉心境的同情性描摹,陷入在自己的一些执念中。她时常说黛玉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世界上比她惨的人多的是,比如说香菱,然后开始批评黛玉享受着华服美馔,那么多人伺候着,一天天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对影自怜。首先,人的痛苦感受是很主观的事情,别人看你物质条件多好,常人多难以企及,可是你感伤自己的遭遇那也是真实的难过啊。难道一个人的伤痛还能量化吗?像黛玉这样的人本身就有超绝的诗人天赋和感知力,对情感会有更强的感受,加上她自身的经历(接连丧母丧父、寄人篱下),流露出悲痛哀婉的情愫难道是不可理解的吗?香菱可怜,我也同情她,但我并不喜欢她被当做工具人来衬托黛玉的不懂事。都是命运悲惨,还要评个谁第一谁第二吗?其次,理性是有它的局限性的,并不是万能的、超越的、应该被永远奉若神明的。诚然,理性是可贵的,它让我们超脱自身的限制,去看见他人,但是这并不代表感性就是低等的。感染人心的诗歌不需要感性吗?莎剧不需要感性吗?当我们在理解别人的时候,像欧老师时常说的“把自己的脚放进别人的鞋里”,不需要感性吗?最后,我可以接受欧老师批评黛玉、不喜欢黛玉,因为这个都是个人自由,但我认为她作为学者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首先应该尽量公正地看人物是什么样,然后再是人物可以是什么样应该是什么样(这里可以多一些个人想法和态度),而不是混作一谈。
第一次在豆瓣发这么长的,欢迎讨论哦~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红楼遗梦|发现一个华点,薛宝钗暗讽林黛玉的细节——“泥土... (遇到兔子)
- 红楼遗梦|薛宝钗不喜欢宝玉,那又为啥天天往宝玉跟前凑啊 (暴烈淑女)
- 红楼遗梦|第五回的黛玉去哪儿了 (阿moon好甜)
- 情天幻海|说出红楼梦里搞笑的一句话 (全知观点)
- 红楼遗梦|细思极恐,晴雯的处境真的太危险太危险了,偏她自... (暴烈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