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第十四次功课:劣势和问题分析
花间十六声(仙客来游云外山,神龙棲在洞中渊)
稳定的认知,有三种可能的情形。
最有价值的,是认知建立在清晰的逻辑之上。例如,液体水到100摄氏度成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成为水汽。因此,我们看到已经开水的水壶口喷着白雾,不会大惊小怪。在交易领域,就是基本面分析。
更加常见的,是认知建立在逻辑不清晰的常态之上。例如,人渣。我们也搞不清楚,这个人为什么成为了人渣;不过,其一直以来的言行,就是人渣。在交易领域,就是技术分析。
最常见,也无价值的,是认知建立在关我P事之上。例如,无论太阳是烧煤,还是烧柴火,普通人都无法证明,自己这个认知的逻辑正确与否;也不影响,明天煎饼摊的老板会不会多加个鸡蛋给我们。在交易领域,就是炮灰。
建立在逻辑之上的认知,要保证自己的逻辑链条没有缺失。反过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逻辑梳理不通。
建立在常态之上的认知,要保证自己的常态有充分的覆盖。反过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自以为是。
建立在关我P事之上的认知,保证这个认知不会用在正事上。反过来,就是将重要事情的决策,建立在七零八落的认知之上。
构建交易系统这个工作,所需要的认知,也源自于上述三种情形。炮灰是第三种,这里就不说了。
对于常态能够覆盖的,适用常态建立的认知。例如,趋势交易理论。无论是观察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形态,还是观察生活层面的人事物,我们都确信趋势的存在。
这里,给大家一个关于趋势交易理论表述的小tip——
不是价格会以趋势的形态演变,而是以趋势演变的价格形态存在。
前者,是预测表述;后者,是常态表述。
我们进场,不是因为期望价格会走出趋势形态,而是为了抓取走出趋势的价格形态。
这两者表述,在根本上的差异。预测表述,需要清晰的逻辑支撑。价格为什么会走出趋势形态,我们的逻辑梳理,支撑不起来。常态表述,需要足够的实践支撑。只要多看,就会发现市场和生活中存在大量有价值的趋势。
因此,我们的交易系统,所依赖的趋势交易理论,是基于常态建立的认知。
当然,不认同趋势交易理论的人,更多。原因之一,是他们在趋势上的实践,不足以支撑起常态的认知。
对于常态不能覆盖的,适用逻辑建立的认知。例如,交易系统说明书的自定义部分,对于大多数系统化交易的初学者来说,都难以建立在常态的认知之上。
一个简单的例子,交易时间。一个非交易者,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周五天,14:00-次日2:00这段时间,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抽走,会是怎样的情形。因此,很多人在交易时间上,反复横跳。最终,被迫梳理自己的生活逻辑,权衡取舍,定出交易时间。
复杂一些的例子,风险偏好。一个不成熟的交易者,可能从来没有没有经历过系统化的风险。甚至,对系统化的风险,完全没有概念。在这个前提下,发现自己的风险偏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日常生活中,丢钱,被小舅子/小姨子敲诈,被扣工资,东西卖贵了,家人突发疾病,开店赔钱,炒股赔钱……这些偶发的亏损,不能建立起自己系统化风险的认知,难以发现自己的风险偏好。
生活层面,系统化的风险,实际上有很多。例如,固定的支出,生活用品、媳妇的脂粉首饰、育儿、房贷、车费用、小姨子的月钱等等。很多人难以通过生活层面,发现自己的风险偏好,主要原因是不记账。数据被记忆污染,难以形成系统化的认知。
系统化的价值,在于产生稳定的逻辑。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撑起成本/收益评估,进而产生决策依据。
因此,风险偏好,要建立在逻辑+常态之上。早期的风险偏好,缺乏常态的支撑,需要建立在梳理生活的逻辑之上;成熟期的风险偏好,常态的认知已经形成,比仅仅建立在逻辑之上,更有效率。
交易系统构建工作,就是发现逻辑,发现常态。
这次功课,我们讨论逻辑的另一面——劣势和问题。
功课内容:
1、在生活层面,找一个认知建立在逻辑之上的例子,一个认知建立在常态之上的例子,一个认知建立在关我P事之上的例子。
2、评估自己的交易系统说明书,分析在后续的交易系统测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劣势表现,以及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3、评估自己的交易系统说明书,分析在后续的交易系统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劣势表现,以及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4、上述哪些问题,能够追溯到自己最初的“想要”。
功课说明:
本次功课单独发帖,帖子标题为《第十四次功课:劣势和问题分析》,将网址回复到本贴中。
为大家预留两天时间,截止到本周五(2021.12.16)。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新年祝福 (danglei)
- 不确定性和房产经纪业 (花间十六声)
- 风险随想 (花间十六声)
- 这工作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花间十六声)
- 同交易无关 (花间十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