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吐槽 | 学习已经够烦了,请“信不信中医”类钓鱼贴远离我的视线!!!豆油咪别回他了
来自:非也(黑化版)
这是真的就很想无礼引用偶然间听到的一句话“不信算了,不信qs好了”😅😅😅😅
但是不管是不是钓鱼,我真的无法容忍在自己平时消遣娱乐的豆组里首页天天看见这种糟心玩意。
只有本科大三学历,没办法回答你那些科研相关的,也还没接触过循证医学。只能回答我觉得可以回答的。并且我的老师们平时工作真的很忙,上课看病都来不及,根本没空上网和你们嘴炮,还掉分。所以平庸的、小肚鸡肠的我要恶毒发言了。
从中医理论,我身边来看,所有老师开方习惯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精通中药,所以他擅长从各药考虑;有的老师钻研伤寒论,六经辩证出发去;有的老师研究黄帝内经,一样可以把病治的很好。并且大多数最终都会归于同一条河流终点之上,这是自洽,开的药方核心一定是大差不差的,但你不一定看得出来。再仔细说,诊疗规范我们都是统一的“望闻问切”流程,只不过是根据不同的理论“辨证论治”而已。可以八纲辨证,也可以是六经辨证等并且他们是不是也是相互补充吸收完善的。但凡认真了解过一点,都不会怀疑合不合理的问题。就我目前感受来看,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本事,因为这是治病的根本逻辑。只要你认真了解过,就知道这是可理解的,可推究的。
而你要的统一标准又是具体什么呢?问题一其二点建议把“中”字去掉,想想自己回答的上来吗。同样学过西医诊断学,为啥人家看的病好,自己看不好,你给我拉个精确的统一标准出来。并且在真实医院环境中,真按教科书上一步一趋,病人可以死几轮了吧。也有很多临床的经验没有被记录在课本里,但是在师徒间口口相传吧,要不然你为啥要到医院去实习,学习实践经验。精确不等于科学好吗!
医术高低自有分明,假医可以是医术低的,可以是没医术的。凭什么拿这点来比较中医?
第二、中药使用。1+1是等于2吧。中药和中医不分家,十八反、十九畏、“升降浮沉”“寒热清凉”都在对应证用药。没有中医理论,又怎么组成方子配伍呢?你这个“复方药”说的奇奇怪怪,满别扭的,中药有时间、产地、剂量、炮制方法等的限制,像半夏、细辛肯定严格限制剂量。你想问的那种叫草药,是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非中药学专业,我学问不深,不多赘述。
仍然中药相关,建议你买本《中药学》基础教材看看,每味药的禁忌症和适用症都标的清清楚楚的,亲!
你学过药理学也应该知道,副作用和疗效是相对的吧?看你选哪个为主要。也了解过个人差异、敏感性吧?我能保证的是没有人喝过番泻叶能不拉的,但是不是说你便秘了给你开番泻叶,拉出来了就是医术高,疗效好,考虑你以后怎么少便秘是我们中医人想做的事。我们的药也永远不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药盒。
最后关于“连花清瘟”,“泛滥”之词不知道您为何意?按您的话来说,那么多中医药产业,中医院、中医科、针灸科等都是反科学存在??能不能不要双标阿,不好意思呢,云南白药知道吗。我就说一点你敢否认连花清瘟的疗效吗?在我没学中医的时候,我就吃过它,我认为有,这是我的意见。其次关于“吴以岭院士”,我不了解,我不评价。但是你用个人来反驳“信不信中医”这种问题,是不是太狭隘?
声名:小人学术不精,有错误地方理智指正,不接受胡搅蛮缠。太烦了我就卸db跑路嘻嘻...
这一篇写的太长了,长到我得用word编辑,我发誓这是我最后一次在豆瓣理会“中医无用论”,又被钓了,该!
最后重复一句——你!不!信!生病了,那就去s好了!反正不要来看中医,我不欢迎你!别在我眼前瞎蹦跶,烦!死!了!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考研党选科室 眼科or甲乳外科 (momo)
- 日常吐槽|有人看了肖某的事情来吐槽一下的吗? (橘色鸡蛋花)
-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研究生,这和自己考的啥区别啊?看录取通... (momo)
- 日常吐槽|不想进修 (略略略略)
- 日常吐槽|我们学医人真的是白衣牛马…… (仙气十足的西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