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本组长知识🌱 附帖
🆙七月小咖啡
2⃣
🎶《珊瑚海》🎶《灯红酒绿夜》 p341🎶《只字不提》
1⃣ R&B
【逐亚】杀手•长评〈1〉
d一下,希望招来大佬解惑
Soga,所以古典就是真的🈚转音哈
求科普,我以为就是一上一下山路十八弯那样
QAQ就是不太懂专业术语所以希望🈶懂的可以用通俗话解释解释啦!
但是人家说的是吉他啊喂!
啊,我错了,意思应该就是说不会唱转音所以要学古典吉他🤔
我是觉得有的乐器就很山路十八弯,所以还以为古典吉他比较特殊😂
dd
终于知道给我“提建议”是哪个可能不愿意 已经给楼主打招呼了,希望他还在组了
结论: 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里有两个变化, 对行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是短视频的流行, 另一个则是音乐创作工具的平民化。
前者让音乐成为了视频的附属品,我们不再认真聆听一首几分钟的歌曲,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循环那些15秒的副歌
而后者让今天成为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做音乐的时代。只需要一台手机,我们就可以在家创作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2021年有114.5万首华语音乐被创作和发布,是两年前的五倍
这两件事交织在一起, 极大的缩短了流行音乐的生命周期。 每一天几千首流行歌被生产出来,
出问题的并不是今天的华语乐坛, 无论是音乐人的数量记忆,还是音乐类型和音乐品质都没有变得更差,反而变得更加丰富了。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华语音乐完蛋了,其实是我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因为音乐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抛开刚刚提到的两个因素,更底层的原因是相比游戏,漫画,电影,小说这些大众媒介产品,音乐还是太简单了
这种简单指的是在学复杂度上的简单。 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研究吗? 我们可以轻易把一首歌换算成一张1800×348的数字表格 但是如果要把电影和游戏变成数字表格,那可能是一串天文量级的数字
p&l,看见说博爱党楼建不起来就很无奈, 自己dd啦,降低本组吵架帖含量浓度 欢迎大家一起来添砖加瓦,我不定时更
大家一起来听歌🎶
今天蹲到了个民乐生解释“有可能是因为古典音乐中没有转音这种技法,转音比较多用于现代流行音乐”~
宝是学古典的嘛?你可以看看楼上, 所以就是古典没有这种转音技巧吗?
Soga,原来美声居然算稳定的哇😯谢赐教!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