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剧情|有风被“指出”的几点,个人思考(长篇警告)
来自:走花路的周晴天
【本人理工科,文笔遣词可能有些不足,请各位谅解指正】
首先,作为一部治愈剧,慢节奏以及剧情比较平缓是很正常的
这不是男女主谈恋爱的现偶,不是所有人围绕着男女主转,每个角色都是生活在有风世界的人。每个人都是有风世界的主角
有风更像是女主生活,或者说生活在云苗村,往大了说就是有风这个世界观里生存着的人们的生活写照。作为一个群像剧,要讲好每一个人的故事,有些事情是要交代和铺垫的。之前看到有观众在问,马爷的故事怎么样?娜娜有什么故事?每个角色都是有故事的人,要想展开势必要穿插进前面剧情,层层递进。
目前播到十六集了,从一开始许红豆到云苗村,引出了阿远夏夏的故事,浅浅交代了人物背景。男主身份被揭开,引出云苗村村民们。
在有风世界,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原因。你会发现之前都有铺垫。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别人,人们之间互相影响。①大麦从一开始的极度社恐到邀请红豆娜娜出去玩,红豆娜娜联系了胡有鱼给大麦庆生,所以老胡和大麦的关系变好了一丢丢(二楼窗台聊天,虽然他俩之间有点尴尬)。②马爷被阿桂婶点醒,又忍不住创业,开始了新的事业线
与其说是没有结构,不如说是按时间顺序发展。我们是观众,对于我们而言每个角色都有出场和退场,当他们的故事结束,就与我们说了再见。促使有风小院租客们改变的,正是他们本身,或者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点。它可能是一场对话,一次聊天,一件小事,一句话。所以有人觉得对话聊天很水,我不认同。来有风小院的每个人,都在逃离城市远离手机,不是完全不用手机,而是不再让手机成为自己的主要娱乐方式。所以聊天,对话自然而然就多了,因为少了低头族,人们不再因为低头玩手机而不沟通。
再说回忆,很多人说回忆水,我依然不认同。有的集数回忆占了一定的比重,先说许红豆,她的回忆目前在于陈南星即友情,和童年生活(和姥姥)即亲情,后者是许红豆和谢之遥的共鸣点。(谢之遥回忆也是童年,偶尔有事业,这也算一条线)谢之遥的童年回忆不仅仅是怀念亲人,还对应了留守儿童这条支线。娜娜的回忆是对大麦的愧疚。每段回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对于男主某个事业或者某个问题一口气发展的可行性,我认为不可行。有些事情不可能一天解决,势必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同时会发生其他的事。如果单一的只讲木雕坊,其他的事情如何进行?合作敲定到真正完成时间跨度一定不是几天就能完成的。如果单一的只讲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给老人照顾,父母外出打工得长时间吧,不可能只有这一件事没有别的事。建议等剧播完自己剪cut
关于娜娜,胡有鱼以及各角色存在的必要。目前马爷的故事展开了一部分,娜娜和胡有鱼的故事才刚开始铺垫。我猜测有风的角色设置是想尽可能的覆盖大部分人,目前现实生活中都有类似的原型【许红豆,马爷】,以及社恐➕网络作家大麦。我们其实也是从他们日常生活的聊天里了解的他们不是吗?so聊天有必要。 最后我想说,有风或许是有不足,但节奏慢剧情平绝对不是它的错误。如果你觉得节奏慢剧情平,那你可能不是这部剧的受众,可以选择退出。各线恰好是发生在有风世界云苗村的日常,按时间发生,有前因后果,这也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风为什么没提白玉兰? (雪耐瑞)
- 三刷 (田野上)
- 有风真的带动大理旅游了吗 (寄蜉蝣于天地)
- 有风剧情|因为吵架很多观众都没意识到这部剧最有力的一个核心 (禹步)
- 看了10集有风的地方,越来越不想工作了,怎么破? ( 樱桃外贸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