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琰真的没脑子?
-
影魅雾迷 (安心耕作自己的小花园) 2023-01-23 06:17:17 上海
我没有在“讨论靖王”时用梅长苏的视角。纯粹是看你跟另一个人讨论,觉得梅长苏做得不好,没达到他的水准,就插言了一句。你不妨去看看我回复的哪条? 人家都指出梅长苏是重病了,但你显然是没看到的。我也不过重申一下他的观点。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3-01-23 06:24:26 加拿大
梅长苏真的没有所谓的“拿钱”吗?一开始靖王问他为啥找他这么个丝毫没有竞争力的对象当主君的时候,梅长苏给了一个啊,类似于辅佐”一个根本不可能上台的人要是成功了,更能体现我的麒麟之才,我更能留名青史“,大意是这样。而且梅长苏就庭生那事,已经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也是祁王”粉丝“,那么,跟了靖王才最能实现他的理想。
这所谓”拿钱“,找到精神上最契合的主君也是一种形式吧。
更何况,还有人分析说,誉王要是上位,就会和皇帝一样猜忌,到时候把立了大功的梅长苏咔嚓掉,概率也不低吧,那么跟个厚道的靖王做事,不也是梅长苏的最优解?要不是梅长苏自己身体原因,等靖王当了皇帝,梅长苏至少是个丞相吧?这还叫”没拿钱“?
以上,还都是半点没从靖王归根结底是要为林家深渊的角度分析,只看梅长苏作为谋士帮助靖王能获得什么。
-
影魅雾迷 (安心耕作自己的小花园) 2023-01-23 06:29:07 上海
梅长苏真的没有所谓的“拿钱”吗?一开始靖王问他为啥找他这么个丝毫没有竞争力的对象当主君的时 梅长苏真的没有所谓的“拿钱”吗?一开始靖王问他为啥找他这么个丝毫没有竞争力的对象当主君的时候,梅长苏给了一个啊,类似于辅佐”一个根本不可能上台的人要是成功了,更能体现我的麒麟之才,我更能留名青史“,大意是这样。而且梅长苏就庭生那事,已经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也是祁王”粉丝“,那么,跟了靖王才最能实现他的理想。 这所谓”拿钱“,找到精神上最契合的主君也是一种形式吧。 更何况,还有人分析说,誉王要是上位,就会和皇帝一样猜忌,到时候把立了大功的梅长苏咔嚓掉,概率也不低吧,那么跟个厚道的靖王做事,不也是梅长苏的最优解?要不是梅长苏自己身体原因,等靖王当了皇帝,梅长苏至少是个丞相吧?这还叫”没拿钱“? 以上,还都是半点没从靖王归根结底是要为林家深渊的角度分析,只看梅长苏作为谋士帮助靖王能获得什么。 ... 愿为守誓宝剑说实话,我真不觉得所谓精神上的满足,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可以相提并论。其实我给老板干活也满足了我为社会做贡献的心理需求啊,但不代表老板对我有什么恩情——给了实在的好处才算。你说得对,但那太虚无飘渺了。就像没有老板会真心觉得他给了你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就是对你有恩。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3-01-23 06:52:12 加拿大
这俩人的关系,你要是一定非要类比现代人的相处模式,根本就是合伙人呢,只不过这个小公司里面发起人是梅长苏找了靖王,说你虽然条件看似不好,但我有办法让你成事,这样我就扬名立万了,我图的就是这个。
靖王本来不想夺嫡(创业),但仔细想万一能成事,我想着帮大哥帮林家伸冤的事不就也成了吗,而且还能为社会做出很多贡献呀。于是答应了,这两人成立了公司。因为靖王的特殊地位,他是ceo,梅长苏是帮忙的。后面成功后,不仅梅长苏扬名立万,实现他最初提出的想要的,靖王还可以给他很高的职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种,只要不是梅自己身体不行就回给的。
这么个情况,在靖王视角,怎么看梅长苏也不是那种“不拿钱”的恩人吧,实际上就是要他自己说的名声和未来公司成长为巨头的期权啊(古代的谋士图的不都是这个嘛)。而且梅长苏并没有更好的选择,和誉王有事后鸟尽弓藏的危险,谁都不帮又湮灭了麒麟之才。
-
momo 2023-01-23 22:07:08 浙江
梅长苏是一个重病垂危的病人,又要隐瞒身份不让人知道,卫峥被抓这件事梅长苏才是最急的人,当时靖王确实受到了一个宫女的挑拨天然对梅长苏带怒气了,后来梅长苏带着病在外面站了两小时至少半年寿命没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觉得他还能做什么更好的举动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3-01-24 20:04:05 加拿大
但是请别忽略一点,静妃是知道梅长苏是谁的,有这个光环在,当然梅长苏做啥都是对的,上面很多为梅长苏说话的人都表示梅长苏虽然嘴里对靖王说不要救,但实际上私底下会救的,静妃以林殊的为人,当然也能想到这一点,这里为了又不让儿子起疑梅长苏身份,又要让儿子全心全意信梅长苏,当然只能这么说,难不成还要说小殊其实不会真的见死不救?
“只要有人救卫峥,虾酱就会把这事安在靖王身上”,这可不对吧,假如说药王谷的实力足够强大,单靠药王谷的力量去救自己人,难不成也是不对的吗?
至于梅长苏谋士身份的事,我上面说了很多了,重点是1主君是很想救人的,这点谋士不是不知,谋士自然应该按照主君三观做事2救穆霓凰那里对靖王来说风险大多了,但谋士也让做了。现在救对靖王来说风险没那么大的卫峥,谋士只从利益角度认为不救,就是不合理的。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3-01-24 20:19:37 加拿大
“救郡主和救卫峥是不一样的。卫峥是赤焰旧人,这在皇帝那里就是原罪。”所以重点是要在皇帝视角靖王没救人,这就够了。而不是真的不要想别的办法救人。
“虾酱那一点是虾酱自己说的,只要有人救卫峥,他就能和靖王扯上关系”,那么,还是那句,如果药王谷真的救人了,则为了撇清关系,还要阻止救人,就为了防止夏江攀扯?那真是全员三观尽毁了。实际上,既然有人救卫峥,都会由夏江攀扯算到靖王头上,那江左盟的人其实已经出手了,那么这笔帐已经要攀扯了,那么索性不如一定就是要把人救出来,然后反正怎么也能攀扯上。
但重点就是不留证据是靖王相关,然后靖王去和夏江对峙去。而不是被夏江牵着鼻子走,别人救得的也要攀扯到靖王头上,所以大家就别救了,别人去救,还要阻止?
-
碎银几两 2023-01-27 09:13:09 河南
第一,萧景琰起初很长时间都不信任梅长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做不到信任自己的第一也是唯一的谋士,就不要与他共商大事,否则如果谋士是忠臣,你辜负了他的忠诚、如果谋士不忠,随时出卖你你就是死路一条。这点上,萧景琰不是合格的主君。(没脑子) 第二、你提到的“底线”。你说的很对,如果不计手段上位,的确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什么是“底线”。至少救卫铮这个事,即使是底线,但是坚决不能踩,因为代价太大:一旦皇帝知道萧景琰与赤焰军有染,别说帝位,命都不一定能保住(第二个祁王)。必须放弃救人。(何况实际上也没放弃) 第三、再说静妃。静妃作为孤女,林家相当于是她的家人了,但是皇帝灭了林家全家。这仇恨,算得上“不共戴天”了吧、够得上“底线”这个词了吧。起先静妃为了儿子避宠还好说,但是她为了给林家翻案报仇,选择再一次次委身皇帝,天天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奉承皇帝,这不比萧景琰救不救卫铮难做百倍?!是,你说的对,静妃是没面临牺牲他人成全他儿子的抉择,但是她牺牲了,牺牲的是她自己!大家多喜欢静妃的“聪慧”,我觉得静妃首先是“伟大”,为了最终的正义,不囿于所谓的“底线”、牺牲“自我”。 最后,为什么说琅琊榜一是“爽剧”,就是因为萧景琰阵营上位、翻案等一系列神操作没有牵连任何一个无辜的人命。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有个常识性认识:皇帝的手哪有干净的,尤其是夺嫡上位的。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3-01-27 19:41:16 加拿大
第一,萧景琰起初很长时间都不信任梅长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做不到信任自己的第一也 第一,萧景琰起初很长时间都不信任梅长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做不到信任自己的第一也是唯一的谋士,就不要与他共商大事,否则如果谋士是忠臣,你辜负了他的忠诚、如果谋士不忠,随时出卖你你就是死路一条。这点上,萧景琰不是合格的主君。(没脑子) 第二、你提到的“底线”。你说的很对,如果不计手段上位,的确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什么是“底线”。至少救卫铮这个事,即使是底线,但是坚决不能踩,因为代价太大:一旦皇帝知道萧景琰与赤焰军有染,别说帝位,命都不一定能保住(第二个祁王)。必须放弃救人。(何况实际上也没放弃) 第三、再说静妃。静妃作为孤女,林家相当于是她的家人了,但是皇帝灭了林家全家。这仇恨,算得上“不共戴天”了吧、够得上“底线”这个词了吧。起先静妃为了儿子避宠还好说,但是她为了给林家翻案报仇,选择再一次次委身皇帝,天天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奉承皇帝,这不比萧景琰救不救卫铮难做百倍?!是,你说的对,静妃是没面临牺牲他人成全他儿子的抉择,但是她牺牲了,牺牲的是她自己!大家多喜欢静妃的“聪慧”,我觉得静妃首先是“伟大”,为了最终的正义,不囿于所谓的“底线”、牺牲“自我”。 最后,为什么说琅琊榜一是“爽剧”,就是因为萧景琰阵营上位、翻案等一系列神操作没有牵连任何一个无辜的人命。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有个常识性认识:皇帝的手哪有干净的,尤其是夺嫡上位的。 ... 碎银几两第一,萧景琰对梅长苏只能说不是完全信任,但这种不是完全信任,并不是担心他会假装扶持自己,实则是敌人派来的卧底,日后有背叛自己的可能性。从这点看,萧景琰自始至终是信任梅长苏的。而萧景琰没有完全信任梅长苏的点在于,他担心梅长苏策划阴谋阳谋的时候,会不计一般人的身家性命,用这些为代价换取自己成功的筹码,这是一开始萧景琰和梅长苏约定好的“底线”。
实际上历史上绝大部分谋士都会踩这个底线,如你下面所说“爽剧”的定义,梅长苏这样的谋士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从这点看,萧景琰的在不知道梅长苏是林殊的前提下,怀疑,是合理的。
更何况,你还不能说神操作没牵扯一条无辜人命,比如谢绮是否无辜呢?
再有,“用人不疑”确实是理想境界,但哪怕是明君,历史上公认不错的皇帝,也几乎没人完全做到,所以你用这个标准要求君主百分百信任,那么都可以一棍子打死了。哪怕唐太宗都有气急败坏要干掉魏征的冲动,还有长孙皇后劝解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所以所谓“没脑子”并不成立。
第二 谢谢你承认这点。
但所谓代价太大,我上面几个回复对比一下救郡主和救卫峥的风险对比,可以得出和救郡主相比,救卫峥风险,对于靖王来说,小太多了。救郡主,如果不是萧景琰自己足够机智运气足够好,差点就被射杀了。上面对当时的情景分析得很多,不再多说了。而救卫峥,只要做到靖王的人不动手,不被抓把柄,这事几乎就等于没风险,对于靖王来说是这样。所以前面让救郡主,后面以风险为由不救卫峥,逻辑是混乱的,自相矛盾的。
第三,静妃越爱林家人,此时越容易牺牲自己的感情做那些事,因为她知道这是帮助林家呢。这么做,的确难能可贵,而且,很多类似的角色都能做到的很多,比如甄嬛就可以算吧?
但有一点,对于正直的好人来说,牺牲自己比牺牲他人能接受多了。这点不用过多解释吧?
而且对于靖王来说,如果不救卫峥,牺牲的是别人的一条命,更重要的是,在靖王视角,卫峥是当年一案的最重要大概率也是唯一的证人,你现在连证人都不救,将来拿啥去重审此案?总不能到时候,自己当皇帝来一句“朕是皇帝,朕说林家无辜,林家就是无辜的。”
剧情里更是明确表示了,靖王后面是真的有很多问题要问卫峥的。靖王相信林家无辜,只是个人感情,得收集更多的线索证据才能证明这一点,不是吗?
方方面面看,静妃的牺牲感情,和救不救人卫峥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事,人命总大于感情,而且证据更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对于“爽剧”,我的看法是并不是没伤及无辜,而是,梅长苏的人脉,太逆天。至少有一点,是个厉害的人物出现,就是江左盟相关的人,这些厉害之极的人都听他的,这真是无形中给金手指了。
梅长苏倒是没有完全除去政敌的人,后面两部尚书有所改进,梅长苏也就算了,这点安排很好,体现出不是为了打击异己。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3-01-27 19:44:59 加拿大
第一,萧景琰起初很长时间都不信任梅长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做不到信任自己的第一也 第一,萧景琰起初很长时间都不信任梅长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做不到信任自己的第一也是唯一的谋士,就不要与他共商大事,否则如果谋士是忠臣,你辜负了他的忠诚、如果谋士不忠,随时出卖你你就是死路一条。这点上,萧景琰不是合格的主君。(没脑子) 第二、你提到的“底线”。你说的很对,如果不计手段上位,的确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什么是“底线”。至少救卫铮这个事,即使是底线,但是坚决不能踩,因为代价太大:一旦皇帝知道萧景琰与赤焰军有染,别说帝位,命都不一定能保住(第二个祁王)。必须放弃救人。(何况实际上也没放弃) 第三、再说静妃。静妃作为孤女,林家相当于是她的家人了,但是皇帝灭了林家全家。这仇恨,算得上“不共戴天”了吧、够得上“底线”这个词了吧。起先静妃为了儿子避宠还好说,但是她为了给林家翻案报仇,选择再一次次委身皇帝,天天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奉承皇帝,这不比萧景琰救不救卫铮难做百倍?!是,你说的对,静妃是没面临牺牲他人成全他儿子的抉择,但是她牺牲了,牺牲的是她自己!大家多喜欢静妃的“聪慧”,我觉得静妃首先是“伟大”,为了最终的正义,不囿于所谓的“底线”、牺牲“自我”。 最后,为什么说琅琊榜一是“爽剧”,就是因为萧景琰阵营上位、翻案等一系列神操作没有牵连任何一个无辜的人命。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有个常识性认识:皇帝的手哪有干净的,尤其是夺嫡上位的。 ... 碎银几两第一,萧景琰对梅长苏只能说不是完全信任,但这种不是完全信任,并不是担心他会假装扶持自己,实则是敌人派来的卧底,日后有背叛自己的可能性。从这点看,萧景琰自始至终是信任梅长苏的。而萧景琰没有完全信任梅长苏的点在于,他担心梅长苏策划阴谋阳谋的时候,会不计一般人的身家性命,用这些为代价换取自己成功的筹码,这是一开始萧景琰和梅长苏约定好的“底线”。
实际上历史上绝大部分谋士都会踩这个底线,如你下面所说“爽剧”的定义,梅长苏这样的谋士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从这点看,萧景琰的在不知道梅长苏是林殊的前提下,怀疑,是合理的。
更何况,你还不能说神操作没牵扯一条无辜人命,比如谢绮是否无辜呢?
再有,“用人不疑”确实是理想境界,但哪怕是明君,历史上公认不错的皇帝,也几乎没人完全做到,所以你用这个标准要求君主百分百信任,那么都可以一棍子打死了。哪怕唐太宗都有气急败坏要干掉魏征的冲动,还有长孙皇后劝解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所以所谓“没脑子”并不成立。
第二 谢谢你承认这点。
但所谓代价太大,我上面几个回复对比一下救郡主和救卫峥的风险对比,可以得出和救郡主相比,救卫峥风险,对于靖王来说,小太多了。救郡主,如果不是萧景琰自己足够机智运气足够好,差点就被射杀了。上面对当时的情景分析得很多,不再多说了。而救卫峥,只要做到靖王的人不动手,不被抓把柄,这事几乎就等于没风险,对于靖王来说是这样。所以前面让救郡主,后面以风险为由不救卫峥,逻辑是混乱的,自相矛盾的。
第三,静妃越爱林家人,此时越容易牺牲自己的感情做那些事,因为她知道这是帮助林家呢。这么做,的确难能可贵,而且,很多类似的角色都能做到的很多,比如甄嬛就可以算吧?
但有一点,对于正直的好人来说,牺牲自己比牺牲他人能接受多了。这点不用过多解释吧?
而且对于靖王来说,如果不救卫峥,牺牲的是别人的一条命,更重要的是,在靖王视角,卫峥是当年一案的最重要大概率也是唯一的证人,你现在连证人都不救,将来拿啥说话?总不能到时候,自己当皇帝来一句“朕是皇帝,朕说林家无辜,林家就是无辜的。”
剧情里更是明确表示了,靖王后面是真的有很多问题要问卫峥的。靖王相信林家无辜,只是个人感情,得收集更多的线索证据才能证明这一点,不是吗?
方方面面看,静妃的牺牲感情,和救不救人卫峥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事,人命总大于感情,而且证据更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对于“爽剧”,我的看法是并不是没伤及无辜,而是,梅长苏的人脉,太逆天。至少有一点,是个厉害的人物出现,就是江左盟相关的人,这些厉害之极的人都听他的,这真是无形中给金手指了。
梅长苏倒是没有完全除去政敌的人,后面两部尚书有所改进,梅长苏也就算了,这点安排很好,体现出不是为了打击异己。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4-01-11 17:49:53 加拿大
仔细看原剧去,受挑拨明明是只有生气,但绝对没因挑拨就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绝对给了双方好好对话的机会了。真正说掰了只是因为梅长苏沟通方式不当,翻来覆去强调人就是不能救,就该让人去送死。连这点都否认,就没意思了。
-
熹微微 2024-01-11 18:23:39 安徽
需要仔细看看原剧的是你吧。小新哭诉后萧景琰立刻就给梅长苏定了性,大意是没有情义只有利益,还搬出很久之前的霓凰之事来给自己佐证。后面列战英告诉苏先生病了他的反应不过是装的吧。进密道之前就给人家定好了罪名这件事没什么好否认的吧,进密道之后的交流都是列战英负责的。还按头梅长苏沟通方式不当,梅长苏作为谋士不分析利弊跟他说什么?他甚至没有真想拿出老板的态度告诉他我一定要救你为我出力就好直接就决裂了哎,后面雪中梅长苏也表态了卫峥我会去救但你不要牵扯进去,萧景琰的反应又是什么呢?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4-01-11 18:42:45 加拿大
仔细看原剧,到底密道沟通都说了些什么吧。是不是梅长苏在密道里就表示了,人我会去救,但你别出手?梅长苏是在密道里就清楚说明了这一点,还是完全相反?我要不是重温清楚了这段场景,都不会发这个帖子。
根本就是梅长苏明明表态就是不要救人之后,靖王都冷笑着说你要说的就是这些吗?语气这么不好之后,梅长苏依旧固执己见,才导致了当场的决裂。地道里面,始终梅长苏就没表示出来人我去救,你别出手就行。这是闹翻了之后,两人在前庭雪地里,梅长苏才改了沟通方式。
-
熹微微 2024-01-11 18:59:51 安徽
我的原句就是【后面雪中梅长苏也表态了】你还叫我去看密道的事,打字也挺辛苦的至少看完吧。否定梅长苏这件事在进密道前就已完成,有萧景琰的话为证,他甚至没问过梅长苏静妃的事。你的诉求似乎是梅长苏就该在密道里表态卫峥我会去救才可以,但靖王甚至在密道里都没有心平气和去和梅长苏交流我知道这些利弊但卫峥我一定要救你给我想想办法就直接指责他没有天性和良知了,对着两人的要求是不是有点双标了。甚至后面梅长苏表态了卫峥我会去救萧景琰都要内涵一下他拿卫峥做第三次文章呢。萧选至少还容忍了林燮这么多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却要求梅长苏必须及时的体察萧景琰的心情说出他爱听的话不然就是他活该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4-01-11 19:47:14 加拿大
我的原句就是【后面雪中梅长苏也表态了】你还叫我去看密道的事,打字也挺辛苦的至少看完吧。否定 我的原句就是【后面雪中梅长苏也表态了】你还叫我去看密道的事,打字也挺辛苦的至少看完吧。否定梅长苏这件事在进密道前就已完成,有萧景琰的话为证,他甚至没问过梅长苏静妃的事。你的诉求似乎是梅长苏就该在密道里表态卫峥我会去救才可以,但靖王甚至在密道里都没有心平气和去和梅长苏交流我知道这些利弊但卫峥我一定要救你给我想想办法就直接指责他没有天性和良知了,对着两人的要求是不是有点双标了。甚至后面梅长苏表态了卫峥我会去救萧景琰都要内涵一下他拿卫峥做第三次文章呢。萧选至少还容忍了林燮这么多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却要求梅长苏必须及时的体察萧景琰的心情说出他爱听的话不然就是他活该 ... 熹微微首先,这俩人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否?在两人合作之初,就立好了规矩,靖王要求不能为了夺位,而牺牲无辜者的性命,梅长苏也认可了这样的理念,才有的两个人开始的合作。这是他俩合作的大前提,没错吧?而且靖王早在合作之初就说好了,如果你违背了,那么我们就分道扬镳,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了吧。
然后,梅长苏在明明知道两人合作之初的约定,也知道靖王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切他都明白的前提下,表达的依旧不是“人我去救,你不要出手”就好,他表达的正是踩了合作底线的:“人就是不要去救,这样才能确保你夺位成功。”甚至靖王已经非常语气不好地反问,这就是你全部意思吗?等于再度给了确认的机会了,但是,梅长苏还是不改。
那么靖王眼中能不能认为梅长苏就是不想救人的?他始终不想救人的前提下,靖王如果用身份压他去做,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吗?他会不会敷衍一下,装作很认真滴就救人了,结果却出力不出工,最后人没救成,就说自己已经努力了?这样,在靖王看来,损失了卫峥是不是意味着当年旧案最大的证人也没有了?还有靖王的理念那些,怎么日后向林殊交代。这些种种,靖王敢冒这个险去赌吗?
后面同理,靖王的视角是不是可以认为,你明明就是不想救人的,结果看我和你绝交了,所以,你赶紧敷衍我一下才表示你去救人的啊。他不该有这些方面的怀疑吗?不站上帝视角,如果梅长苏真的是敷衍了,靖王还有任何补救的可能性吗?
只站梅长苏的角度,看得出来靖王肯定无论如何都要去救人的,这点猜出来对他很困难吗?无论对这个人的了解,还是两人立好的规矩,都充分指向这点吧。在这个大前提下,非要只去权衡利弊表态“人不能救”,对方已经脸色非常难看滴说,“你确认?”,还是不肯有丝毫改动。这怎么就不叫沟通方式不对了。
简单滴说,如果梅长苏一开始就表态人会去救,但怎么救你不能出手,那靖王要还怀疑他救人的诚意,那是靖王的错。结果梅长苏在地道反复确认后明明表示的是不能救,还不允许靖王心里怪他拿人命当筹码,这合理吗?后面绝交了之后,他又改口决定去救了,那是个人也得怀疑几下了吧。
-
熹微微 2024-01-11 19:48:12 安徽
以及我不赞同楼主救卫峥是为了赤焰案的说法。卫峥的确是赤焰案为数不多还活着的人了,但他决不可能是唯一的证人,再不济也还有谢玉,不可能说没了他就没人证。但萧景琰如果为了救卫峥而崩盘无法掌握和皇帝抗衡的力量,那有一万个人证都没有用,因为压住赤焰案真相的是皇权。靖王要救卫峥出于感性,多年前他无能为力自责不已卫峥的出现对他来说是一种心理的补偿,而梅长苏反对就是认清了权利的重要性考虑赤焰军翻案的大局,而萧景琰似乎完全不考虑。我不是说为了大局牺牲卫峥理所当然,但萧景琰只顾意气而完全不考虑大局是不是成熟理智的做法呢?甚至还要楼主在这里为他辩解夸大卫峥的作用
-
熹微微 2024-01-11 20:09:28 安徽
首先,这俩人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否?在两人合作之初,就立好了规矩,靖王要求不能为了夺位,而牺 首先,这俩人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否?在两人合作之初,就立好了规矩,靖王要求不能为了夺位,而牺牲无辜者的性命,梅长苏也认可了这样的理念,才有的两个人开始的合作。这是他俩合作的大前提,没错吧?而且靖王早在合作之初就说好了,如果你违背了,那么我们就分道扬镳,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了吧。 然后,梅长苏在明明知道两人合作之初的约定,也知道靖王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切他都明白的前提下,表达的依旧不是“人我去救,你不要出手”就好,他表达的正是踩了合作底线的:“人就是不要去救,这样才能确保你夺位成功。”甚至靖王已经非常语气不好地反问,这就是你全部意思吗?等于再度给了确认的机会了,但是,梅长苏还是不改。 那么靖王眼中能不能认为梅长苏就是不想救人的?他始终不想救人的前提下,靖王如果用身份压他去做,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吗?他会不会敷衍一下,装作很认真滴就救人了,结果却出力不出工,最后人没救成,就说自己已经努力了?这样,在靖王看来,损失了卫峥是不是意味着当年旧案最大的证人也没有了?还有靖王的理念那些,怎么日后向林殊交代。这些种种,靖王敢冒这个险去赌吗? 后面同理,靖王的视角是不是可以认为,你明明就是不想救人的,结果看我和你绝交了,所以,你赶紧敷衍我一下才表示你去救人的啊。他不该有这些方面的怀疑吗?不站上帝视角,如果梅长苏真的是敷衍了,靖王还有任何补救的可能性吗? 只站梅长苏的角度,看得出来靖王肯定无论如何都要去救人的,这点猜出来对他很困难吗?无论对这个人的了解,还是两人立好的规矩,都充分指向这点吧。在这个大前提下,非要只去权衡利弊表态“人不能救”,对方已经脸色非常难看滴说,“你确认?”,还是不肯有丝毫改动。这怎么就不叫沟通方式不对了。 简单滴说,如果梅长苏一开始就表态人会去救,但怎么救你不能出手,那靖王要还怀疑他救人的诚意,那是靖王的错。结果梅长苏在地道反复确认后明明表示的是不能救,还不允许靖王心里怪他拿人命当筹码,这合理吗?后面绝交了之后,他又改口决定去救了,那是个人也得怀疑几下了吧。 ... 愿为守誓宝剑首先,你强调靖王给梅长苏立的规矩不能伤害无辜的人,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你反复强调梅长苏不救卫峥的表态触及到了靖王的底线,可现在的情况不是你做会得到什么利益而是你做会失去什么,是局面乃至性命。为了晋身坑人一把是伤害,阻止你冒着危及自身的风险谈利弊也是伤害那你萧景琰夺什么嫡?说的好像是梅长苏把卫峥送进去的,谈何触及底线?反而是萧景琰完全不顾及当初梅长苏和他说他就是会利用人很重视利益,当初也没看他拂袖而去而是心安理得的接受梅长苏的辅佐,现在倒是蛮横的要求梅长苏就是该符合他的心意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就翻脸无情,我觉得人还是不能这样吧。
-
熹微微 2024-01-11 20:29:45 安徽
首先,这俩人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否?在两人合作之初,就立好了规矩,靖王要求不能为了夺位,而牺 首先,这俩人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否?在两人合作之初,就立好了规矩,靖王要求不能为了夺位,而牺牲无辜者的性命,梅长苏也认可了这样的理念,才有的两个人开始的合作。这是他俩合作的大前提,没错吧?而且靖王早在合作之初就说好了,如果你违背了,那么我们就分道扬镳,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了吧。 然后,梅长苏在明明知道两人合作之初的约定,也知道靖王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切他都明白的前提下,表达的依旧不是“人我去救,你不要出手”就好,他表达的正是踩了合作底线的:“人就是不要去救,这样才能确保你夺位成功。”甚至靖王已经非常语气不好地反问,这就是你全部意思吗?等于再度给了确认的机会了,但是,梅长苏还是不改。 那么靖王眼中能不能认为梅长苏就是不想救人的?他始终不想救人的前提下,靖王如果用身份压他去做,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吗?他会不会敷衍一下,装作很认真滴就救人了,结果却出力不出工,最后人没救成,就说自己已经努力了?这样,在靖王看来,损失了卫峥是不是意味着当年旧案最大的证人也没有了?还有靖王的理念那些,怎么日后向林殊交代。这些种种,靖王敢冒这个险去赌吗? 后面同理,靖王的视角是不是可以认为,你明明就是不想救人的,结果看我和你绝交了,所以,你赶紧敷衍我一下才表示你去救人的啊。他不该有这些方面的怀疑吗?不站上帝视角,如果梅长苏真的是敷衍了,靖王还有任何补救的可能性吗? 只站梅长苏的角度,看得出来靖王肯定无论如何都要去救人的,这点猜出来对他很困难吗?无论对这个人的了解,还是两人立好的规矩,都充分指向这点吧。在这个大前提下,非要只去权衡利弊表态“人不能救”,对方已经脸色非常难看滴说,“你确认?”,还是不肯有丝毫改动。这怎么就不叫沟通方式不对了。 简单滴说,如果梅长苏一开始就表态人会去救,但怎么救你不能出手,那靖王要还怀疑他救人的诚意,那是靖王的错。结果梅长苏在地道反复确认后明明表示的是不能救,还不允许靖王心里怪他拿人命当筹码,这合理吗?后面绝交了之后,他又改口决定去救了,那是个人也得怀疑几下了吧。 ... 愿为守誓宝剑其次,你觉得梅长苏基于对靖王的了解就不该说出那句不救卫峥的话,那你就是在谈梅长苏的视角了。梅长苏了解靖王,但他也在考虑他赤焰军翻案的大局,卫峥之事如果会动摇靖王的地位导致不能翻案的事情萧景琰意气上头但他不可以不考虑,而你的意思梅长苏既然了解萧景琰就决不能把大局的考虑凌驾于萧景琰的感受之上,一句利弊分析都听不得,世界不是围着萧景琰转的
-
熹微微 2024-01-11 20:42:50 安徽
首先,这俩人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否?在两人合作之初,就立好了规矩,靖王要求不能为了夺位,而牺 首先,这俩人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否?在两人合作之初,就立好了规矩,靖王要求不能为了夺位,而牺牲无辜者的性命,梅长苏也认可了这样的理念,才有的两个人开始的合作。这是他俩合作的大前提,没错吧?而且靖王早在合作之初就说好了,如果你违背了,那么我们就分道扬镳,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了吧。 然后,梅长苏在明明知道两人合作之初的约定,也知道靖王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切他都明白的前提下,表达的依旧不是“人我去救,你不要出手”就好,他表达的正是踩了合作底线的:“人就是不要去救,这样才能确保你夺位成功。”甚至靖王已经非常语气不好地反问,这就是你全部意思吗?等于再度给了确认的机会了,但是,梅长苏还是不改。 那么靖王眼中能不能认为梅长苏就是不想救人的?他始终不想救人的前提下,靖王如果用身份压他去做,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吗?他会不会敷衍一下,装作很认真滴就救人了,结果却出力不出工,最后人没救成,就说自己已经努力了?这样,在靖王看来,损失了卫峥是不是意味着当年旧案最大的证人也没有了?还有靖王的理念那些,怎么日后向林殊交代。这些种种,靖王敢冒这个险去赌吗? 后面同理,靖王的视角是不是可以认为,你明明就是不想救人的,结果看我和你绝交了,所以,你赶紧敷衍我一下才表示你去救人的啊。他不该有这些方面的怀疑吗?不站上帝视角,如果梅长苏真的是敷衍了,靖王还有任何补救的可能性吗? 只站梅长苏的角度,看得出来靖王肯定无论如何都要去救人的,这点猜出来对他很困难吗?无论对这个人的了解,还是两人立好的规矩,都充分指向这点吧。在这个大前提下,非要只去权衡利弊表态“人不能救”,对方已经脸色非常难看滴说,“你确认?”,还是不肯有丝毫改动。这怎么就不叫沟通方式不对了。 简单滴说,如果梅长苏一开始就表态人会去救,但怎么救你不能出手,那靖王要还怀疑他救人的诚意,那是靖王的错。结果梅长苏在地道反复确认后明明表示的是不能救,还不允许靖王心里怪他拿人命当筹码,这合理吗?后面绝交了之后,他又改口决定去救了,那是个人也得怀疑几下了吧。 ... 愿为守誓宝剑最后,说完了梅长苏的视角,那还是靖王的视角了。你还是在指责梅长苏萧景琰语气都那么不好了你还不顺着他,要他心平气和表示我理解你的考虑但卫峥我不能不救很难吗?梅长苏必须察言观色顺好毛但萧景琰没必要好好说句话?甚至我指出梅长苏看到萧景琰的坚持之后松口了萧景琰依然恶言恶语你还在强调是梅长苏没有第一时间附和萧景琰的锅,甚至找出了梅长苏消极怠工怎么办的理由。那以后萧景琰的朝堂也别开了提前跪受笔录吧,哦,那也不行,毕竟第一时间赞成的也未必不会消极怠工对不对,朝堂的活他一个人呢干吧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4-01-11 23:13:14 加拿大
首先,你强调靖王给梅长苏立的规矩不能伤害无辜的人,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 首先,你强调靖王给梅长苏立的规矩不能伤害无辜的人,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你反复强调梅长苏不救卫峥的表态触及到了靖王的底线,可现在的情况不是你做会得到什么利益而是你做会失去什么,是局面乃至性命。为了晋身坑人一把是伤害,阻止你冒着危及自身的风险谈利弊也是伤害那你萧景琰夺什么嫡?说的好像是梅长苏把卫峥送进去的,谈何触及底线?反而是萧景琰完全不顾及当初梅长苏和他说他就是会利用人很重视利益,当初也没看他拂袖而去而是心安理得的接受梅长苏的辅佐,现在倒是蛮横的要求梅长苏就是该符合他的心意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就翻脸无情,我觉得人还是不能这样吧。 ... 熹微微(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所以分析完利弊完全不提任何救人的可能性,不做任何努力的尝试,就已经下了结论,不能救,就是不能救。这叫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吗?当时那个场景,靖王都知道卫峥之所以被抓,就是因和他参与夺嫡有关。
对靖王来说,是不是一个无辜的人,因为他的缘故被抓,他的谋士建议采取不做任何努力任何尝试去救人以确保夺位成功,他就要相信这样做,谋士已经做到了“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这件事对靖王来说,最踩了底线的核心,难道不是梅长苏表达出来的态度,那层意思不就是“任何尝试任何努力都不去做,确保夺位成功”就行了。
(而你的意思梅长苏既然了解萧景琰就决不能把大局的考虑凌驾于萧景琰的感受之上,一句利弊分析都听不得,世界不是围着萧景琰转的) 谁说了利弊分析不对了?!说的明明是分析完之后,表态任何努力任何尝试都不做,就放弃救人就好了,这种意思吗?
(你还是在指责梅长苏萧景琰语气都那么不好了你还不顺着他)
这是语气不好了就应该顺着他的事吗?这是就事论事而言,是不是应该尝试救人的事吧?
而且,救人就是错的吗?如果救人真是错的,梅长苏就应该打死都不去救,靖王执意要去,也可以动用麒麟之才让他怎么救怎么失败,这才是纠正主君的错误。但恐怕连梅长苏自己都不敢这么迷之自信滴认为自己怎么不去救人就怎么有理吧。
站在萧景琰的视角,如果连活着的最大证人都不去尝试争取救人,还谈什么日后昭雪?谢玉是敌方罪魁祸首之一,总不能什么都任由敌方怎么说就是什么,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吧。而自己一方最大的证人,难道就不重要了?在没有林殊的前提下,怎么就不该正视卫峥作为己方最大证人的重要性了?
你老说什么不夺位就平反不了。可是如果可以不顾是非底线放任当年的受害者因自己夺位而死。做到这一步的人,又如何还有那份对正义的坚守,还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为受害者伸冤的事。
-
熹微微 2024-01-11 23:27:43 安徽
(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 (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所以分析完利弊完全不提任何救人的可能性,不做任何努力的尝试,就已经下了结论,不能救,就是不能救。这叫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吗?当时那个场景,靖王都知道卫峥之所以被抓,就是因和他参与夺嫡有关。 对靖王来说,是不是一个无辜的人,因为他的缘故被抓,他的谋士建议采取不做任何努力任何尝试去救人以确保夺位成功,他就要相信这样做,谋士已经做到了“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这件事对靖王来说,最踩了底线的核心,难道不是梅长苏表达出来的态度,那层意思不就是“任何尝试任何努力都不去做,确保夺位成功”就行了。 (而你的意思梅长苏既然了解萧景琰就决不能把大局的考虑凌驾于萧景琰的感受之上,一句利弊分析都听不得,世界不是围着萧景琰转的) 谁说了利弊分析不对了?!说的明明是分析完之后,表态任何努力任何尝试都不做,就放弃救人就好了,这种意思吗? (你还是在指责梅长苏萧景琰语气都那么不好了你还不顺着他) 这是语气不好了就应该顺着他的事吗?这是就事论事而言,是不是应该尝试救人的事吧? 而且,救人就是错的吗?如果救人真是错的,梅长苏就应该打死都不去救,靖王执意要去,也可以动用麒麟之才让他怎么救怎么失败,这才是纠正主君的错误。但恐怕连梅长苏自己都不敢这么迷之自信滴认为自己怎么不去救人就怎么有理吧。 站在萧景琰的视角,如果连活着的最大证人都不去尝试争取救人,还谈什么日后昭雪?谢玉是敌方罪魁祸首之一,总不能什么都任由敌方怎么说就是什么,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吧。而自己一方最大的证人,难道就不重要了?在没有林殊的前提下,怎么就不该正视卫峥作为己方最大证人的重要性了? 你老说什么不夺位就平反不了。可是如果可以不顾是非底线放任当年的受害者因自己夺位而死。做到这一步的人,又如何还有那份对正义的坚守,还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为受害者伸冤的事。 ... 愿为守誓宝剑首先,你的靖王底线非常的灵活自由,萧景琰要求不能伤害“无辜之人”,梅长苏说了他能做到的是“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而萧景琰也不是没有表示同意。你非要按头主张“不救”即是“伤害”的逻辑很没有道理。梅长苏更是没有在靖王面前立过有情有义的人设坦白告诉靖王他就是看利益。萧景琰的规矩是规矩,梅长苏的告知就不是告知了是吧?分析利弊就是“伤害”那靖王有本事当初就拂袖而去等到现在来指责人“没有天性和良知”多少有点幽默了
-
熹微微 2024-01-11 23:38:53 安徽
(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 (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所以分析完利弊完全不提任何救人的可能性,不做任何努力的尝试,就已经下了结论,不能救,就是不能救。这叫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吗?当时那个场景,靖王都知道卫峥之所以被抓,就是因和他参与夺嫡有关。 对靖王来说,是不是一个无辜的人,因为他的缘故被抓,他的谋士建议采取不做任何努力任何尝试去救人以确保夺位成功,他就要相信这样做,谋士已经做到了“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这件事对靖王来说,最踩了底线的核心,难道不是梅长苏表达出来的态度,那层意思不就是“任何尝试任何努力都不去做,确保夺位成功”就行了。 (而你的意思梅长苏既然了解萧景琰就决不能把大局的考虑凌驾于萧景琰的感受之上,一句利弊分析都听不得,世界不是围着萧景琰转的) 谁说了利弊分析不对了?!说的明明是分析完之后,表态任何努力任何尝试都不做,就放弃救人就好了,这种意思吗? (你还是在指责梅长苏萧景琰语气都那么不好了你还不顺着他) 这是语气不好了就应该顺着他的事吗?这是就事论事而言,是不是应该尝试救人的事吧? 而且,救人就是错的吗?如果救人真是错的,梅长苏就应该打死都不去救,靖王执意要去,也可以动用麒麟之才让他怎么救怎么失败,这才是纠正主君的错误。但恐怕连梅长苏自己都不敢这么迷之自信滴认为自己怎么不去救人就怎么有理吧。 站在萧景琰的视角,如果连活着的最大证人都不去尝试争取救人,还谈什么日后昭雪?谢玉是敌方罪魁祸首之一,总不能什么都任由敌方怎么说就是什么,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吧。而自己一方最大的证人,难道就不重要了?在没有林殊的前提下,怎么就不该正视卫峥作为己方最大证人的重要性了? 你老说什么不夺位就平反不了。可是如果可以不顾是非底线放任当年的受害者因自己夺位而死。做到这一步的人,又如何还有那份对正义的坚守,还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为受害者伸冤的事。 ... 愿为守誓宝剑其次,你还是觉得梅长苏就算分析利弊也不该任何努力都不做应该当即表态卫峥我会救的才可以,但就像我上面说的,萧景琰不考虑到赤焰案的大局梅长苏需要考虑,如果二选其一那他和靖王都需要懂得割舍,意气之勇很简单头冷才更重要。而还是那句,在萧景琰视角,梅长苏一个江湖白衣于公于私和卫峥没有半点关系,所以梅长苏建议不救,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就指着人骂“没有天性和良知”是非常没有教养和换位思考能力的表现,甚至他连表明自己决心好好商量的努力都没有,而你在试图用灵活的“底线”证明萧景琰的合理
-
熹微微 2024-01-11 23:46:49 安徽
(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 (但梅长苏也明明白白告诉靖王,夺嫡之路不可能毫无血腥,该利用的他都会利用,但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所以分析完利弊完全不提任何救人的可能性,不做任何努力的尝试,就已经下了结论,不能救,就是不能救。这叫做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吗?当时那个场景,靖王都知道卫峥之所以被抓,就是因和他参与夺嫡有关。 对靖王来说,是不是一个无辜的人,因为他的缘故被抓,他的谋士建议采取不做任何努力任何尝试去救人以确保夺位成功,他就要相信这样做,谋士已经做到了“尽己所能不伤害他们?”。 这件事对靖王来说,最踩了底线的核心,难道不是梅长苏表达出来的态度,那层意思不就是“任何尝试任何努力都不去做,确保夺位成功”就行了。 (而你的意思梅长苏既然了解萧景琰就决不能把大局的考虑凌驾于萧景琰的感受之上,一句利弊分析都听不得,世界不是围着萧景琰转的) 谁说了利弊分析不对了?!说的明明是分析完之后,表态任何努力任何尝试都不做,就放弃救人就好了,这种意思吗? (你还是在指责梅长苏萧景琰语气都那么不好了你还不顺着他) 这是语气不好了就应该顺着他的事吗?这是就事论事而言,是不是应该尝试救人的事吧? 而且,救人就是错的吗?如果救人真是错的,梅长苏就应该打死都不去救,靖王执意要去,也可以动用麒麟之才让他怎么救怎么失败,这才是纠正主君的错误。但恐怕连梅长苏自己都不敢这么迷之自信滴认为自己怎么不去救人就怎么有理吧。 站在萧景琰的视角,如果连活着的最大证人都不去尝试争取救人,还谈什么日后昭雪?谢玉是敌方罪魁祸首之一,总不能什么都任由敌方怎么说就是什么,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吧。而自己一方最大的证人,难道就不重要了?在没有林殊的前提下,怎么就不该正视卫峥作为己方最大证人的重要性了? 你老说什么不夺位就平反不了。可是如果可以不顾是非底线放任当年的受害者因自己夺位而死。做到这一步的人,又如何还有那份对正义的坚守,还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为受害者伸冤的事。 ... 愿为守誓宝剑救人当然没错,我并不觉得为了大局牺牲个人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不认同主张不救就是错,因为七万人的清白太重要,甚至连卫峥本人都不会愿意自己获救但翻案的大局受影响,反而你在按头主张不救就是触及底线就是没理。萧景琰作为主君连好好说话的努力都没有但他没错,谋士必须无条件想办法给他兜底才算合格。显然观众并不这么想
-
熹微微 2024-01-12 00:02:19 安徽
翻一翻楼主的发言,在指责别人站在梅长苏的视角看问题的时候,自己反而是最自我中心的那个。首先,张口闭口梅长苏作为谋士要和主君一致萧景琰要做这件事危险也应该先应承而不能否定萧景琰用你的才智想想怎么兜底就行。但事实上是即便是真君臣有也不存在不能否定的情况,皇帝的话最高的那叫奴才,保持和萧景琰的一致不是梅长苏的评判标准,能否达成目标翻赤焰案翻案才是,身为现代观众更不会觉得否定自己的主君是什么大错只有楼主会按头寻求合理性。其次,只谈权利不谈义务,反复强调萧景琰都明显生气了梅长苏还不改口,绝口不提进密道之前萧景琰已经给梅长苏定好了罪名,进密室一言不发全靠列战英,听到梅长苏分析了利弊就指责人没有天性和良知,列战英都知道苏先生不懂我们军中的情谊您跟他好好说,个人素养表现极差。最后,梅长苏和站梅长苏的观众没有怎么指责
-
熹微微 2024-01-12 00:10:33 安徽
翻一翻楼主的发言,在指责别人站在梅长苏的视角看问题的时候,自己反而是最自我中心的那个。首先 翻一翻楼主的发言,在指责别人站在梅长苏的视角看问题的时候,自己反而是最自我中心的那个。首先,张口闭口梅长苏作为谋士要和主君一致萧景琰要做这件事危险也应该先应承而不能否定萧景琰用你的才智想想怎么兜底就行。但事实上是即便是真君臣有也不存在不能否定的情况,皇帝的话最高的那叫奴才,保持和萧景琰的一致不是梅长苏的评判标准,能否达成目标翻赤焰案翻案才是,身为现代观众更不会觉得否定自己的主君是什么大错只有楼主会按头寻求合理性。其次,只谈权利不谈义务,反复强调萧景琰都明显生气了梅长苏还不改口,绝口不提进密道之前萧景琰已经给梅长苏定好了罪名,进密室一言不发全靠列战英,听到梅长苏分析了利弊就指责人没有天性和良知,列战英都知道苏先生不懂我们军中的情谊您跟他好好说,个人素养表现极差。最后,梅长苏和站梅长苏的观众没有怎么指责 ... 熹微微靖王救人不对,而是认为他需要冷静理智,对待有功的谋士也不应该如此翻脸无情。反而是楼主在撒泼打滚凭什么靖王要为要救人被骂。
-
愿为守誓宝剑 楼主 2024-01-12 00:38:45 加拿大
“不能伤害”到底是哪个意思,看看当时这件事提出的背景就明了了,当时是救穆霓凰那件事,靖王认为梅长苏有利用这件事争取筹码的意图,所以才立下了这个规矩,这个规矩的言外之意就是见死不救并想加以利用为自己获取筹码,这是不能接受的,如果再这样咱们就别合作了。
所以不救卫峥这种情况,完全等同于上面立规矩时候的背景,这两件事就是类似情况。而且,梅长苏那个表达破坏了这个规矩的同时,靖王可没有破口大骂,而是按照之前的约定,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了。
(萧景琰不考虑到赤焰案的大局梅长苏需要考虑) 而且,靖王怎么没考虑赤焰军大局?别忘了救出卫峥来,靖王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不就是想向卫峥去求证当年到底是什么场景?他觉得林殊等人冤枉,但他自己都知道这只是感性直觉而已,到底事实真相是什么,他不去力保证人,怎么能够探知?
可以说没梅长苏那个上帝视角,一般人想去探究当年真相,可不最基本的就是力保证人?一面又想要顾全大局,一面连最重要的证人都不去救,而且不是努力了没救成功那种,是根本不要去尝试努力那种。那所谓的顾全大局也就是一句空话罢了。
靖王去救卫峥,正是顾全冤案大局的具体而落实之举。
(但我不认同主张不救就是错,因为七万人的清白太重要) 关键性证人的存活及将来的作证,本来就是为还七万人清白的最重要证据链。没了这个,靖王的视角,就是只他一厢情愿感性觉得林家是忠良,绝不可能如何如何,但没半点可信度。
除了作为证人这一点,“不救是错”的理由如下: 1,卫峥是难得的将才,连穆霓凰都要靠他帮忙才能在特定战场取胜。而整个琅琊榜到风起长林,都表达了大梁将才稀缺。正是因此,才有林殊带病最后上战场,就此陨落。才有风起长林,只有萧平章中毒还要带兵去救长林王,牺牲自己。那么这里就为了夏江的阴谋,不顾大梁缺将才的事实,任由难得的将才蒙冤而死,还是不做任何努力尝试那种,是不是不顾全大局?
2,如果真不救,那靖王和誉王,还有什么本质不同吗?誉王就是对鞭炮坊会危及百姓见死不救坐视不理,然后真炸了,好自己利用这事成为自己的筹码。而靖王也对国家栋梁将才见死不救坐视不理,最后任由能守护百姓的大将含冤而死,好保住自己夺位成功。这两者,还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对正义的坚守,如果对活着的一条人命不去进行任何努力,那又有什么立场非要去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为死去的人伸冤之事?
(翻一翻楼主的发言,在指责别人站在梅长苏的视角看问题的时候,自己反而是最自我中心的那个。) 你这些发言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既要靖王白白牺牲幸存的赤焰军将领的性命,以帮助自己成事,又要求靖王不忘初心一定要完全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荣辱地最后为赤焰军伸冤。不去想人物的逻辑矛盾和割裂感吗?
(绝口不提进密道之前萧景琰已经给梅长苏定好了罪名) 什么罪名?你说清楚了。心理上就算有所误解和错怪,但没说出来,就等于罗列好了罪名?那梅长苏说了那么多表示就不去考虑不去尝试,就不救人了,就完全没问题?你这手双标也不是这么玩的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靖王知道梅长苏是林殊了居然不去找他吗? (脑壳疼)
- 这部剧居然是年下,我才发现 (滚滚而来)
- 综合|什么时候才能再有一部像琅琊榜这样让我上头的剧啊! (一点颜色)
- 我真的受不了这一个个芭比粉芭比紫的口红了 (你脑子进水了)
- 重看第n遍发现新的问题求解答 (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