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考研备考这一路的心态以及一些不算得道的学习分享(24考研er可看!)
来自:alleviate
发这个帖子是想简单记录一下我这一年的备考之路,也想给接下来准备投入或者已经投入到考研备考过程中的考研er一些建议也好经验也罢,想给大家鼓励一下!这篇可能会有点流水账有点废话,毕竟是心态记录,我的本意是想让大家在觉得崩溃的时候,能在我这里找到相同的感觉然后好好调整自己;或者觉得自己在走一条不太对的路但又不确定,能及时地寻找到更好的方法。
如果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有什么心态浮动,不便于向其他人分享的,愿意的话可以来这个帖子底下留言,也可以豆油我这个陌生人,把我当成24h树洞,我看到的话就随时可以给大家一些坚定的鼓励或者安慰。
好了开始!我先简单说一下我这一年跟过的老师们。(并不是都推荐的意思,后面会提到一些!)
英语:田静语法、周思成石雷鹏作文、唐静翻译、唐迟阅读
数三:汤家凤武忠祥高数、汤家凤李永乐线代、余炳森周洋鑫概率论、李艳芳数三真题
政治:三巨头
专业课:郑炳的基础课
我是考经济学的!因为大家都会不一样所以这个没什么特别推荐的,也欢迎考经济学的朋友来找我交流~
我是从去年的一月份就开始备考了,因为我本科是经济学而且大学前两年也没有怎么了解考研就觉得考本专业就好,但我自己数学学的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对数学这方面我尤其害怕学到最后也学不成什么,那个时候我了解过跨专业,我了解过国际政治了解过199,后来因为还是对经济学专业课比较有把握所以选了本专业。这里我不是劝大家在一上大学就开始卷考研,而是希望大家在本科学习阶段多多观察自己,如果你的专业是你心仪的日后也想继续投入精力探索的,那你完全可以去考本专业;如果你的专业不算太心仪或者不太了解,但是本科阶段也积累了一定知识且你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别的专业,那么本专业也可以去考(我是这种状态的);如果既不喜欢本专业成绩也不太好,但是有别的想去探索的领域,可以早早地搜集信息进行一个跨专业的动作;如果也没有其他的领域想探索的话,那就问问自己真的想考研吗(这个想探索不一定全指学术方面的探索,你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也可以包含在考虑范围内)
然后我本人是属于心态不太好的那种。。这一年展现过很多崩溃的面貌,尤其是在学数学的时候。现在想想学数学这一年就没有什么特别开心的时刻,开始的时候害怕,自己做题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就怕,怕考场上全是这种我不会的题,多听课怕自己做的题少了,做题看答案的时候怕自己看了答案也不会。可能有人看到这儿了会想就你这样的也配给人建议吗崩溃侠,但我总觉得应该会有和我一样的人,那些心态也不算好的人,也要学一门对自己来说很没把握的学科的人。
首先,是选老师。除了看能力外,还要选让自己内心平静的人。我记得我一月份开始听汤家凤基础课然后做1800题的时候,就一边学习一边崩溃,汤家凤的高数基础课我没听完所以无法给出什么具体的体验,我只能说他的讲课风格不太适合我这种初期害怕数学内心脆弱的人,前面还好,学到不定积分我发现听完课后我依然啥积分也不会求的时候我是真的流泪了。然后换了武忠祥老师的基础课,他讲课慢慢悠悠的,虽然有的时候也会掠过一些过程,但是我听他的课时内心会平静一些,会更投入一些。后面线代刚开始随大流跟了李永乐,但发现每次听完课做题都是一知半解后我又慌了,于是又去看了汤家凤,这时候反而老汤能让我平静下来了,可能因为他讲的更通俗更基础一些,后面概率论同理(这也是我为什么每门课都有两个老师的原因)。我觉得老师的水平不相上下,你肯定是要找让自己更舒适的!
其次,我建议大家不要一碰到题不会就去看答案,虽然感觉这句话可能会出现在无数经验帖里,但还是想说这个。坦白来说我这一年数学复习成果并不好,尽管看了课也做了很多题,但我的毛病就是一看到不会的题就想翻答案,或者看到自己差不多会的题,就去翻答案确认。这个习惯真的很不好,我的数学其实就是豆腐渣工程,感觉已经立起了一座摩天大楼,风一吹就坍塌了。所以想让各位考研er在学数学时,诚然很痛苦,也要保持一定甚至是足够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可能学什么都同理,那样到了后期,底气也会更足一点。
最后,数学之所以可怕,可怕在它把一切鸡零狗碎的知识都揉在了一张卷子里;但它能被人学好,也是因为它把一切鸡零狗碎的知识都揉在了一张卷子里。我在做真题时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如果可以,不要特别特别害怕,它再张牙舞爪也不过是一张纸,多带点信心,多带点耐心,肯定会取得不错的结果!(因为我感觉我学的不咋地所以不bb具体的方法只说一些宏观的漂亮话了)
然后我想说说我在考研期间悟到的一个小小小道理,就是“摸大鱼不如学小习”,刚想出来这句话时我佩服了自己好一阵。。我的想法是学都学了,就别太沮丧,至少有点让你能感到不无聊的学习方面的东西。我的学小习内容有:前期的田静语法课,中期的徐涛强化课,后期的李艳芳真题讲解。
英语肯定是做真题占大部分时间,数学也是做题最重要,但如果让我闷在那儿就是纯做题做四五个小时我真的不行,所以看网课的时间就是我调节自己的时间。田静语法课讲的很细,她本人也很温柔,所以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都是背单词加看语法课。开始做题后英语每天也没占我的很多时间,本来我是一天做一套,后来觉得有点太莽了就改成一天做一篇两篇那样,而且都是阅读。作文我是9月开始的,刚开始跟的周思成,但我比较贪玩,看网课的时候也没好好看,而且他讲课总让我抓不住重点投入不进去,后来也看了石雷鹏,他说话有点油➕猥琐,不过确实是在带着人写作文的还管点用。小三样我开始的晚,且我总是觉得这三种题,我做的多了和我做一点,变化不大(对于我自己而言!)如果大家会担忧这三项的话,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学方法论,然后早些开始做小三样,应该就可以。总的来说学英语时候的学小习对我来说就是看点网课。
徐涛的强化课是我考研备考期间的最爱,我称之为考研榨菜(bushi)。总之我很喜欢涛子的风格,每次听课很轻松,听完课写肖1000时也没有那么痛苦哈哈哈!后面我也跟过腿姐的技巧班,我的建议是可以看看大题的答题技巧,选择题没有特别大的必要去看。虽然她上课的时候总说不推荐倍速,但我仍然开了1.5倍,并亲测猜并不耽误吸收知识。。后期我学政治就很着急了,因为有一堆要背的。我是暑假开始听的徐涛强化课,后来我一去学校发现很多人才开始听,我的一点小经验是如果备研期间你总有那种神经紧绷的时刻,想摆又不敢大摆特摆,想摸鱼又不敢大摸特摸的话!可以早点开始每天给自己一点听听快乐网课的时间,也没什么大的影响,反而说不定还能巩固一点知识!
其实并没有很多学习方法要分享,因为我不是一个特别擅长学习的人,也并没有一定要上研究生的执念,当初决定要考研,一是我爸我妈总在劝我,说研究生学历会是比本科学历更好的一块敲门砖(我其实不太认同但也不想去反驳他们);二是我自己的心里,如果不考一次研,不经历一次,总感觉以后也许会后悔。于是便付出了一些努力。这一年里,我时常处于低落状态,每天睡得晚起得早,我本身觉就不多,这一年中十二点睡五点多起的时候不在少数。我现在想想,之所以之前总是因为考研崩溃是总感觉考不上的话我的人生就会崩塌;会被别人指点;会无法开展下一步,但学到最后,十二月份的时候我和朋友散步时就说考完这场试我就翻篇了,而不是等成绩出来才翻篇。对我来说我要去学习承受的事根本不是考研本身,是这一路上会出现的任何事件一一背了又忘的知识,突然的缩招,从天而降的病痛;也是考研后所有会发生的一一别人对成绩的问询、讨厌的人晒出更高层次学校的通知书、得到结果后分出的无数条人生岔路…我是个极为好面子也极为怕麻烦的人,是个充满瑕疵又不想失败的人,所以考研不是我一生的课题,扔下我该扔的背起我该背的东西才是。
对了我还想说,考研这一年我最集中看考研经验贴逛考试emo小组或者考试失败小组的时间,是我刚开始考研的时候,等我学了一段之后我就不看了,在这方面我可能有点自卑且自负,不想多看别人引起自己心情的波动,我也不关注公众号,微博也屏蔽了考研这个关键词哈哈哈。如果觉得我的帖子对你没帮助的话其实说不定是你自己心有所想,只要自己埋头去干焦虑就会减少,有的时候仿佛是越看别人说什么就越想的多
刚刚翻到了这张图,或许可以作为担心自己进度的朋友们的一点强心剂,是我和一个uu的对话,好像是组内的,很谢谢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经验交流|线代大家跟的哪位老师,感觉怎么样 (momo)
- emo公考|有没有什么群,大家可以一起讨论题目和分享考公资料的 (suzy)
- emo升学考|考研二战下岸,已无朋友,好想跟大家聊聊天 (momo)
- emo升学考|一志愿连续被刷两次后梦校变成了恨校。。。 (momo)
- 经验交流|省考面试经验分享 (上岸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