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的本质是出世的意识形态(系列之七)
来自:薛定谔的黄白猫
之前我在组里提到了如何实现FIRE的一些方法论:
刚才又在微信视频号看到“职场赵明灯”的言论,说35岁前退休,一线需要有房有车加上3000万现金,二线2000万现金。
且不谈上面言论的对错,我想很多人都进了一个误区:觉得“FIRE生活“是一种类似于“天堂”一般的生活,能让你在不工作的同时,还能维持世俗的一切欲望,工作时期的生活状态,类似于宗教当中的“彼岸”信仰。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有了3000万现金真的够了?你会混迹于几千万资产人群的圈子,日常消费都按这个高端标准,纸醉金迷,你的3000万就够花了?我有个同学年入三百万,然而他老婆每年光是美容和买包就要花一百多万。别人几千万资产的同时,还有日常进账,你呢?
那你会说,我赚满三千萬存款,就离群索居不就行了?你这么说是因为你从没赚过这么多钱,甚至零头都没有。“赚钱”这件事的本质就是高度社会属性的。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才能赚到钱。如果是创业做老板且不必说,如果是超高薪金领,你也要面对无数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说断就断?你自己内心同意吗?甘心吗?
所以说,FIRE生活所需要的资金积累,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FIRE的真正本质是出世,是淡泊名利,是远离世俗,是无所谓你的阶级或阶层。可以有社交,但只出于兴趣而社交,只为心灵交流而社交。
如果,你连你后代的阶级阶层也无所谓,那你带着孩子FIRE也不是难事。否则,还是丁克不要孩子比较好。这方面没什么好争辩的,更没有什么道德束缚,所谓道德无非是群体的世俗传统习惯,你连世俗都不要了,还管这些干嘛呢?
FIRE远远不是什么天堂的生活。这种生活在那些追求物欲、追求出人头地、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或者子女自我价值的人群眼里,甚至类似于苦行僧的生活。但那又如何呢?只要你自己觉得满足自洽就可以。
事实上,所谓天堂般的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在碳基文明的世界,真实存在吗?压根就不可能实现,压根就不可能存在。无论你有3000万、十套房、三个亿都不存在。佛教所说的八大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对每个人都存在,对世俗中穷人富人都存在,对FIRE人群同样存在。
只不过,FIRE选择了远离世俗,这种牺牲换来的必然是内心的平静。就算FIRE人群还有放不下的东西,还有不平静的理由,那也比那些还深陷红尘烦扰的人来说好得多。如此,便足够了。天堂从来就不存在。
我看现在组里有很多新人,其中大部分尚没有这样的心态和认识,所以才会产生迷茫和困扰。可以听取别人的建议,但是心态的调整只能靠自己,谁都帮不了你。本来,能实现这种心态的就是极少数人,能真正安于FIRE的也是极少数人(靠寄生在别人身上的除外,那种本身也不是FIRE)。
所以,FIRE需要的资金准备是次要的,是否持有这种云淡风轻的心态才是最主要的。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随他横,明月照大江。
谨此于除夕给大家拜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通货膨胀和资产收益率大家如何确定? (7colorleaf)
- 个人记录|95后小夫妻深思熟虑后决定fire (汉堡包)
- 极简主义|一日两餐 大把时间 (康小微)
- 在纠结要不要fire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Ly)
- 主要依靠房租fire恐面临系统性风险 (free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