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历史|妲己不是坏妖精,她是远古女祭司
豆友232338388
妲己,百科告诉我们,是纣王的妃子。可真的是这样的吗? “妲己(dá jǐ), 己姓,字妲, 有苏氏部落之女 ,世称“苏妲己”。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以及美女妲己。”——来自百科① 我去查了左传,发现里面并没有关于妲己的记载。为了以防万一,我找了好几个电子版本,都没有检索到关键字,包括但不限于她拖家带口的几个人物。 不排除是版本遗漏的可能,左传先按下不表,我们来看看史记中妲己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史记中记载,“(纣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嬖于妇人的“嬖”字,可以理解为帝王宠爱妃子,也可以理解我君王亲近宠臣。 妲己这个名字,妲为一个女与初升地太阳,己为人的代称。妲己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拂晓时刻的人,破晓时分出生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执掌拂晓的人,即驭阳之人。 无论哪一个意义,都是积极向上的。 我没有找到详细妲己人物形象嬗变考,大众关于妲己地人物形象理解,也在于《封神榜》。 下面我来一一翻案: 1.妲己发明炮烙之刑 《史记·殷本纪》载,商末,“百姓怨望而诸侯有衅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2.妲己刨开孕妇的肚子 所谓的孕妇,有的版本没有记载,有的人说那是纣王的王后,原型大概是九侯女。而刨开肚子看孩子,纯属子虚乌有。 《史记·殷本纪》载,商末,“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3.妲己挖了比干的心 《史记·殷本纪》载,商末,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以上三点,在《史记》上均可找到原文,把男人的罪过推给女人,可真是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的传统。 至于看见有人赤足在冰上走而砍其足,与伯邑考的恋情,狐狸精等等等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再由《封神演绎》传播加以扩大的奇秘诡闻就不多加赘述。 为妲己翻案的并不只有我一人。 一位学者的观点 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必须绝对服从奴隶主的统治这种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反映在两性关系上,就是男女不平等妇女备受歧视.但是纣王却“唯妇言是用”。纣王的妃子妲己是一个有政治头脑和オ的女性她辅助王处理国家大事,深得的信任,成为王的a个力助手.针对反动守旧的奴隶主贵族的阴谋叛乱活动,妲己向纣王建议重刑法治,打破所谓刑不上大夫”的旧典刑制度的框框,提出“罚轻诛薄,威不立耳”,主张只有严厉镇压图谋欲反的反动奴隶主贵族,才能巩固国家政权,树立国君的权威纣王采纳了妲己的意见,“乃重刑辟”处決和囚禁了一批在行动上已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奴隶主贵族 妲己还是一位艺术革新家,她反对当时奴隶主贵族的那一套旧礼乐,主张改革创新。纣王采纳了妲己的建议,命令当时一个名师涓的音乐家到民间去.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对旧的汤乐(大)大胆地进行革新,创作了一些新的音乐舞蹈“使师涓作新淫之声、北里之舞,蘼蘼之乐”正因此,妲己成了奴隶主贵族反动派的眼中钉,他们到处制造流言蜚语,攻击妲己,骂她是“狐狸精”周武王也是很瞧不起妇女的,说“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意思是说母鸡决不能代替雄鸡啼鸣.妇人如果能代替男人管理国家大事.则家破国亡在他们的眼里,妲己简直成了商朝灭亡的罪祸首了。——论文②重新认识商纣王的历史功绩-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 首先,在说妲己之前,我们来谈谈夏商周时期的女性地位。 夏商周时期虽然经常一起说,但就女性地位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本文章的主角妲己诞生于殷末。 夏虽不被有些人承认,但就文献与考古资料来说,夏这个远古朝代日益在我们眼中明朗起来。 夏朝刚刚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虽然逐渐向父权制社会靠拢,但仍保留了母系社会遗风。东下冯遗址中就既有母子合葬,又有父子合葬。 殷商时期的女性地位,结合最近被大肆宣传的王后妇好,可以做出判断。 这个时期,父亲传给儿子继承制逐渐形成,可女性被没有完全失去权利和地位。她们仍然可以主持宗庙祭祀或者参与甚至领导诸侯朝拜或者战争。 妇好是商朝的王后,也是女将。 到了西周时期,与夏商相比,此时的女性地位一落千丈,女性参与庙堂、战争的合法性被完全剥夺。 周礼,载“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计一百二十一人,每人掌不同职务,如后为后宫之主,夫人主管妇礼,九嫔主管四德,世妇主管丧祭宾客,御妻则主管王燕寝之事。” 夏商都没有如此记载,嫔妃制度也是从此开始。 夏商时期,君主拥有特权,他可能会有好几个王后,但这并非是一项制度,没有规定人数名称。 周时,父权制定型并且完善。 简直是一切罪恶的源头。 但是,我仍不认为此时女性完全失去了地位。周礼制度,剥夺了女性权利的合法性,但她们仍然可以不合法的掌握权利。 西周采用分封制,路遥天子远,在远处的一方诸侯国,里面即便有女性参政掌权,知道你周天子不允许,立一个傀儡再做做保密工作,一来一回的汇报征伐,说不定人家都寿终正寝了。 春秋时期,女性参政频繁。 这些女性是否是凭空冒出来的? 如果是,可以说礼乐制度灭绝人性。 如果不是,那可以证明我上面说的是正确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女野心家,文姜、定姜、芈八子等等。她参与一系列zhengzhi活动,作为最高掌权者决策国家大事。 但是,孔子的男女有别和敬妻思想,孟子的男女授受不亲与礼重于欲色思想,荀子的夫妇有别与女色祸国思想。 证明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正统性,继而论证了妻权的合法性。使女性永远的在传统文化中处于他者的地位,无论日后的女性再怎么努力,如果无法明白儒教与正统的荒诞性,就不可能成功。 而我困惑一点,三从四德男尊女卑这种思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董仲舒广收并蓄诸子百家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出并论证了“阴阳之道”的思想,由此确立的“夫尊妇卑”的思想成为此后女性道德建构的核心准则。刘向《列女传》则从多角度为女性确立了可资借鉴的道德典范和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并试图重构《仪礼》“三从”规范。《白虎通》则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彻底将女性束缚在男权制的社会中,并确立了“夫为妻纲”的封建教条。而班昭《女诚》通过女性自我认同的方式承认了封建社会的女性道德,并对《周官》中的“四德”概念做了创造性的诠释。”——论文③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534-1013007069.nh.html 我说了这么多,梳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与刘汉的思想演变。 你可能想问,妲己呢? 最后我们来写一个妲己人物考 姓名:妲己 性别:女 身份:帝辛 时代:殷商末期 请问“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的纣王觉得女性参政天然不合法吗?请问妲己认可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吗?请问她之前有什么女祸论吗? 那么又有谁有确切的理由说妲己只是一个“祸国妖妃”呢? 女性政治家被性化妖魔化现象此起彼伏,周·武则天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不过她离我们仅一千年左右,遇到了好时代,这个时代的人有些人不会相信如此瞎编乱造,面对这种现象甚至会自行纠正。但,若是在“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时代下流传两千年三千年呢?武则天还会是一个被承认的皇帝吗? “武则天故事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发轫期、沿承期、转型期和繁荣期。唐五代是发轫期:这时关于武则天的记载比较分散,多是片断性的、独立的小故事。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是后世撰写武则天故事的起点。唐代的武则天故事都是在她的子孙当政时流传的,在“家国同构”的封建王朝,孝道及“为尊者讳”的原则使唐代的武则天形象总体上接近历史。宋元是沿承期:也是无顾忌地评价武则天的开始。这一时期的作品沿袭了唐代的思路,并按照编撰者的主观意识开始甄别和分类。由于靖康之变、南宋偏安、元蒙入主中原,武则天故事在原本反对“异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反对“异族”的思想,笼罩在正统性和民族性的观念之下。明代是转型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使这一时期的武则天颠覆了传统基于史实之上的描绘,在小说和戏曲中出现了刻意歪曲,恶意贬损的倾向,产生了一大批艳情小说。清代是繁荣期:各种文体中都有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并出现了妖魔化武则天的倾向。”——论文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055-1013175121.nh.html 还有一个是女娲的正统大神地位动摇,她以创世神与造人神补天神的姿态出现,却被和伏羲联系起来,在祭祀上明显重伏羲而轻女娲,到清代还有人想把女娲改成男人。 ——最后 翻阅字典我看到,许多女偏旁的字,有些是诸如“嫉妒、奸”等代表癫狂又放荡的疯女人,有些是“妈、姨”等表‘大地母亲’意义的字。还有一些, 这些仅仅表示美好而字,词义重复,古人为什么会造意思如此相同的字,是不是这些字原本的意思被抹杀了? 男人抢夺女性历史功绩贡献智慧,改写重塑。红楼梦中林黛玉说闺阁中笔墨不可以流露到外面去,但我想说:“古来闺阁中笔墨不知道流露出去多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i干货|非常非常准的玄学测试(拌匀鹅组 (小熊(元气版)
- i干货|考试党进 菩萨保佑! (momo)
- 看了我真气的睡不着了 (小镇做题蛙)
- 好恶心呐!灾后重建的钱都昧! (🚬)
- i配娱的宝宝们在吗?关于姜广涛案 (哀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