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律|我们容易在不断失败后陷入一种外部环境论,从而不能相信个体内心的力量
来自:顺顺
我们不要只仅限于外部环境,自我内在认知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
人们在面对失败、迷茫、挫折时容易将其归因于外部原因,造成一种彻底的环境决定论。
“啊,都是社会环境的和时代的错,都是别人的错,都是自己的外部条件不行……等等”
我们便陷入了一种全然的外部决定论,而完全忽略了内心的“自我决定”。
人的确环境和时代的产物这没错,你是被环境异化的小卒子,你是被大环境弄的丧掉的这没错,但人也绝不是“完全的”时代和环境的产物,我们陷入这样彻底的固执的外部决定论、宿命感,只能说明你很幼稚很不理性。
因为人的行为,不是光受到环境影响,也要受自己内心调节和控制的影响。就像班杜拉等心理学家观察到的,人类动因动机包容了一个三元交互的结构,即人类的行为会受到内在个人认知、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简单来说,这种能调节好自己内心的人,也是自我效能感强的人。
(即现实是现实,我的内心是我的内心,现实环境遭遇会影响到“我的内心状态”和“行为”这没错,但是我也可以调整内心,去重新面对那肮脏的、不悦的现实)
班杜拉说过“自我效能感一旦形成,就会调节抱负,行为进程的选择,努力的动员和保持,以及情感反应”。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他能明白,人在一生中是行为动因的操作者,而不仅仅是由环境事件安排的脑机制的旁观者”。即我们做周围的很多人都努力过都努力过,但在长期现实打击和失败下,都会进入一定的“习得性无助”,频繁被环境打击,就会变得自卑、犹豫、放弃,从而就会得出:“那些靠努力成功自我实现的人都是少数的辛存者偏差”,而那些小概率的“辛存者偏差”不会落入“我自己身上”,的确这没错,“努力”不一定能实现你的那个理想自我,也的确只有少数人能够“辛存”,但这也正是你与“自我效能感”人群的分水岭……
(这是一位抖音博主的视频内容,视频内容更易于看懂,大家可以去抖音找寻博主。作者抖音号:Yoloidea)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会规律|也许男性根本不爱女性 (Charlotte)
- 校园单位|我发现黄腔无处不在 (王十八)
- 社会规律|我发现年轻人的能量好像在降低 (HHHH)
- 讨论/管理 对别人看法无所谓又头脑简单的人好像更容易获得快... (大屁C杯小少女)
- 讨论/管理 大多数国人的生活是不是太严肃较真枯燥了点,相对... (大屁C杯小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