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妇女:女性主义批评简介(2)--英美学派
来自:MOMO
本文内容摘抄自书籍《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研究 》的第十章“文学与妇女:女性主义批评”,作者王琼。为方便阅读挑选了其中的部分语句,无改动。
英美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
英美派女性主义批评的最初阶段是“女性形象”批评,批评的重点在于解构男性作家文本中的性别歧视,解构其中塑造“不真实”的女性形象以及形象背后蕴含的性别权利关系女性形象在男性作家那里,往往表现出两极分化的倾向,不是天真、美丽、善良、温顺的“天使”,就是恶毒、淫荡、自私、蛮横的“魔鬼”。伊莱恩·肖瓦尔特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学实践的厌女症”和“对女性的文学虐待或文本骚扰”。因此,初期的女性主义批评是通过解构的阐释来破坏男性写作和批评的权威性,提醒女性读者在阅读时持抗拒态度。
英美派批评的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构建女性文学史的阶段,被称为“女性中心”批评。这一阶段,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发掘被父权制文学传统湮没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同时重新评价传统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和作品,以此构建女性文学经典和女性文学史。
(1)凯特·米利特和《性的政治》
凯特·米利特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
凯特·米利特的《性的政治》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所谓“性的政治”,是指两性之间的权利关系。她认为,男权社会把生理差异作为依据,在男女两性的角色、气质、地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人为的价值观念,并从意识形态、心理学、经济、教育、神话、宗教等方面对其进行精心的维护,使其合理化、模式化、内在化,从而实现对女性的长久统治。
在分析“性的政治”在文学中的表现时,米利特指出,男性作品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都不自觉地采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强者姿态说话,并且这种男性对于女性的话语霸权也被很多女性习惯性地加以忍受。
她尖锐地指出,劳伦斯是“最具天赋、最热情的性的政治家”,在《儿子与情人》、《虹》、《阿伦的权杖》、《坎加鲁》等作品中,劳伦斯已经逐渐明确表现了男性对女性性器官和女性整体的仇视以及男性实施统治的欲望。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更是将男权意识推至极端,“将男性的优势转化为一种充满气氛的宗教--让它国际化,甚至制度化”。
米勒的作品亦充斥了男性的自我膨胀和对女性的亵渎。
对于梅勒,米利特指出,他的作品无限地彰显了暴力和杀戮,男性只有在对女性的暴力和杀戮中才能重塑英雄的自我。
(2)伊莱恩·肖瓦尔特和女性批评学
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杰出的女性主义批评家、“女性批评学”的开创者。
在1978年发表的《走向女性主义诗学》一文中,肖瓦尔特追溯了文学的历史,将女性文学传统划分为三个阶段。女性批评学首先要摆脱男性线性文学史的束缚,不再置身于男性的线性传统中,在不断发掘女性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女性亚文化群。肖瓦尔特强调,女性批评不能只是对已有的男性批评理论进行修正、挪移、颠覆和反抗,而是要建立起女性自己的批评理论。
(3)苏珊·格巴和桑德拉·吉尔伯特
苏珊·格巴和桑德拉·吉尔伯特共同编选了《诺顿女性文学选集》,还合著了女性主义文论《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和19世纪文学想象》,提出"作者身份焦虑"理论,开启对女性文本做深层挖掘的思路。 《阁楼上的疯女人》运用传统的细读和意象研究方法,对简.奥斯丁、弥尔顿、玛丽·雪莱、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乔治·爱略特和艾米莉.迪金森等人的作品分别进行了讨论,认为她们在主题、意象及象征上都呈现了某种一致性,这些女作家都感到父权制的重压,男性先辈是权威,女性被视为是低人一等的"第二性",女性不能有,也不允许有她们的自我意识--她们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女作家普遍存在一种"作者身份的焦虑",由于女性被禁闭在由男性对她们以及对她们潜能的界定之中,女作家对写什么抱有怀疑,而且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抱有怀疑。
她们在作品中往往采用"替身"的手法来表现其痛苦、愤懑及疯狂,将其反叛意识投射到小说中的"疯女人"或魔鬼般的女人身上。那些女性角色所呈现的"疯狂"并不是偶然的,是女作家深层心理的隐喻性表露,是她们反叛冲动的投射、"重像"( double ),是反对父权制的一种形式,通过她表达真正的女性声音。
我感觉我们这里目前两个阶段并行,兼而有之。下期摘抄法国学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有一个女性主义交流裙!我的名字就是 感兴趣的姐妹欢迎来找我 (Lyn6558)
- 求英文feminism书籍推荐 (ts.)
- 自学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群 (乁吾以观复)
- 不缺席任何一场女权运动 (下雨不愁星人)
- 女性主义交流群 (Lyn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