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其实剧里一开始就暗示了萧定权归隐的结局
来自:楚音姑娘
感觉剧里一开始就暗示了萧定权归隐的结局(按照原作者编剧梁园原来的设定而非后来那个编剧的设定)。
这剧看着悲,但是如果看了原著,就会发现,这部剧的基调其实比小说要暖。父子之情比小说里也有更明显的体现。主角萧定权的人设也比小说中更加温柔仁慈。 “馋岂有端,罪实无名,全君臣义,成父子亲,家国永安,天下太平,君子今日,百罹成人。” 这段话在小说里并没有的,是剧里独有。从一开始就揭露了与书中不同的结局。 “馋岂有端,罪实无名”,萧定权后来经过了政治上的那么多风雨波折,经历了很多诋毁中伤和构陷,但始终是保持本心。无愧于自己和老师。 “全君臣义,成父子亲”,最终萧定权并没有背叛君父,并没有造反。在忠君方面还是做到了。空鞘逼宫,但没有真剑呀。而萧睿鉴也放过了萧定权,没有真的赐死萧定权,也没有囚禁萧定权,而是把萧定权放逐到蜀地山水中,顺从了萧定权的心意,真正做了一次父亲。如此,君臣的结和解了,父子的情分也保全了。所以是“全君臣义,成父子亲”。如果是按照别云间的结局,萧定权被废、囚禁、自杀,又留下皇帝痛苦后悔。这谈不上君臣两全,更谈不上成父子亲。 “家国永安,天下太平”,对外战争已经结束,两大权臣家族也解体,帝权收拢,建立中兴盛世。对应萧睿鉴“中兴之主”设定。而别云间最后的那句“岁和民丰,海清河晏”也能对应上。所以别云间的这处改编是没有问题的。 “君子今日,百罹成人”,萧定权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雨磨难,今天终于回归到山水间,抛弃了权位上的各种束缚,不再是一个礼器一个身不由己的符号,真正可以做自己,也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太子妃 张念之应该是赵王毒死的吧? (我爱王肥肥)
- 那些口口声声说萧定权应该造反弑父篡位的,也是挺佩服他们的... (草莓牛奶泡泡糖)
- 几个疑问请大神指点 (雷神)
- 物料资讯|鹤唳华亭60集 剧集版台词册(结合鹤友资料整合)(... (悠悠)
- 剧集讨论|25年才看,来个帖子记录我的感受和疑问(有剧透!) (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