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室|快速摆脱他人评价干扰的方法
来自:momo(哒哒哒)
【扩句法/翻译法】
用自己的内置语言给对方的话进行扩句/翻译。
以夸奖为例。
“你学的好快啊。”
—— “在A有限的认知与经验中我的学习速度高于平均水平。”
以批评为例。
“你没达到标准就是能力不足。”
——“我没有达到A以某一原型为范本制定的个人标准而笼统判断我能力不足,A没有说明是哪方面能力,也没有说明能力足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A形而上的世界观下只能看到片面的结果而忽略过程,A只想给我贴标签而不想针对事件实际解决问题,问题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到底在谁,是我还是A?那么我要如何行动?在这次对话中,A只是复述了我已知的结果,并未提供给我任何解决问题的信息跟参考思路。”
——“A在说废话。”
怼回去——“废话!我自己不知道吗?用你说?你要是能提供给我解决方法,我感谢你,回报你都没问题,你要是在这说风凉话痛快自己耽误我时间,那我请你闭嘴。”
【追问法】
1、我的目的是什么?
2、当前事件的属性是什么?是反馈、干扰还是助力?
3、从反馈中我可以提取哪些有效信息以便调整行动达成目的?
4、是什么性质的干扰,无意的还是刻意的,我要如何阻止这份干扰?
5、这份助力能为我增加几成胜算?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评估法】
1、我当前是损失了利益还是获利了?
2、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3、收支是否平衡?
4、结算时是否符合我的预期?
5、有哪些策略我是可以优化调整的。
【改写法】
1、深呼吸
2、以第三者视角复述记录整件事,注意自己在措辞上的情感倾向。
3、将那些明显带有情感倾向的词改成中性词。
4、改写描述,去除形容词,全部改成简单句。什么是什么,什么时间地点与某人发生了什么。
5、重新审视整件事的因果逻辑,找出漏洞,寻找可以更改选择的分歧点,大胆尝试新选择。
【质疑-求证】
1、任何人的认知跟经验都是有限的
2、任何方法、经验都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3、任何问题都有多种解决途径
4、警惕使用绝对词的语句,尤其是带”就是“”应该“”必须“”一定“这类词汇的句子,重点关注,捋顺逻辑,看是否被偷换了概念以达成对方潜在目的。
5、阅读逻辑学类的书籍,例如《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简单的逻辑学》《神逻辑》。
【角色切换法】
举例:
父母在外人面前夸耀或是贬斥自己的孩子出发点并非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是基于成人社交规则,用夸耀自己的孩子博得他人的赞赏与羡慕,增强自己在社交中的存在感,或是试图用贬斥孩子给外人以自己是谦逊的人或是维持严厉父母的形象,这样是在变相向外人传递信息——我孩子优秀但我们不沾沾自喜,因为有这样的高尚品格才会优于旁人/这是我严格要求精心培养的结果/我们要韬光养晦不要关注我们,父母通过言行来塑造本人在外人中的形象。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只是工具而已。
而这些父母内心的小九九,是不会主动让除本人外的其他任何人获悉的。
仅在这个社交场景中。
脱离开去进入帮孩子辅导学习、参加补习班等场景,父母的角色又会回到教育者、引导者上。
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就是不停在各个角色中切换。
而好学生心态更像是困在一个角色里脱离了环境。
面对同龄人,自己是好学生,面对老师是好学生,面对家长是好学生,面对上司、面对竞争者、面对掠夺者、面对抱持恶意的人仍旧是好学生。
我父母跟我说过一句话,他们说自己得学会并努力做到无条件地爱我。在他们面前我用不着要求自己完美、不出错,我可以任性、可以偶尔失控发脾气,在家里我可以试着犯错并从错误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在家里我的主要角色是被他们爱着的孩子。我自己亲身经历下来就是,用道德标准一直勒着自己怎样做很难真正内化,变成自己的选择。但当真正体验到一次正视自己的错误,努力补救,承担责任后获得了真正的谅解,就足以打破对犯错跟失败的恐惧。这是家庭的价值,只要不太过分,在家里犯错被原谅的几率该是最大的,从错误中获取成长的代价该是最小的。这是学校、社会提供不了的一种经历。
不幸的是,太多人的父母自己不曾得到这样成长机会,意识不到,也无法提供给自己的子女。家变成了属性更单一的学校,家变成了另一个冷冰冰的社会。
这导致我们几乎从未体验过学生以外的角色。也难以理解跟适应学校与社会的不同。
原生家庭给不了的可以由友情、爱情补足,注意不是代替,每一种角色、每一种情感都有其独到之处,是互相代替不了的。
重点在于体验、习惯跟掌握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富有弹性。
要注意辨别当自己处于其他角色时是否仍是用”好学生“心态在进行操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闲聊室|“好学生心态”相关问卷求帮填! (To the Moon)
- 受害者|我发现好学生们其实相当不擅长竞争 (momo)
- 自由人|时刻默念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和猫一起晒太阳)
- 闲聊室|姐妹们,可以恭喜一下我吗,我考了三次四级,大三终... (momo)
- 受害者|我以为考上研我的生活就会好了 (爱吃锅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