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秘密》的秘密
来自:特立独行的猫(慢灵魂。)
时隔多年重新看了朗达·拜恩的《秘密》,看的时候还是感到有点激动人心。第一次看可能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也是太年轻,没有真正看懂这本书,跟这个惊天的秘密没有缘分。
之前是因为无知,首次接触吸引力法则,感到非常震惊,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
现在懂得更多,包括心理学方面的,倒是对这个“秘密”有了新的理解。
准确地说,这本书应归为身心灵类。不可否认身心灵类确实包含了一些心理学的原理,不能因为看上去很玄乎而一棒子打死。
只不过可能有点简化加夸大的成分,它的传播确实深谙人性。在你涉世未深的时候,看到「了解这个秘密,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不论你是谁,你想要什么,这个秘密都能给你!」这样的宣传语,怎能不虎躯一震。
回到现实吧,身心灵在激发情感上或许比正统心理学要强,打鸡血有一点效果,但它不能代替你行动。
吸引力法则有没有价值?有,否则也不会被这么多人追捧了。
吸引力法则有没有缺陷?有,它省略了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行动,书里主要强调的是目标、信念和感受,但让这些落地的是行动。
创造的过程:要求——相信——接收
秘密所采取的创造过程涵盖了三个步骤。
要求: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相信:全然和绝对的信心。
接收:感觉良好,不止是理智上相信,更要激发背后的情感、感受。想象已经得到你想要的事物之后的感受。
这三个过程并没有错,要是在其中加入行动,就更完整了。
行动:为自己的愿望匹配合适的行动。完成行动后,用技巧让自己感受良好。积极利用情感的力量。用小成功带来更大的成功。

所以吸引力法则里面的几个步骤,原理还是正确的。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毕竟不自信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让自己感受良好,充满积极的情绪。不管哪一点,拿出来都是心理学中的有用的建议。
就是写得太神乎其神了,容易落下骗子的名声。也确实利用了人的惰性,以为这些都很容易做到,心想就能事成。恰恰这些做到都不容易,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不容易,强大的信念也不容易,调节情绪感受良好也不是那么容易,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更不容易。
不要简单地相信你向宇宙下了订单,你就会得到。
相信“知情意行”合一的力量。
关于行动,如果想更好地设计行为进行改变,推荐下《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关于设计人类行为的书,这才是正经的心理学相关的书。而且更具可操作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考及感悟|整理房间就是夺回自我 (樱桃园)
- 思考及感悟|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几点收获~评论下是我打卡的每... (默然Kevin)
- 实用小贴士|我找到了把一件事做到超过绝大多数人的秘诀 (奥兰多Ruthburg)
- 点亮心情|允许自己“不再高效”“不再自律” (🈳)
- 实用小贴士|当我把我的微信名改成了“x总”,自信心急速膨胀 (日光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