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电影打卡 陈嘉颖
Frankenstein
1.源代码
仍然在进行活动的人脑能被利用来干什么,源代码就是利用人还在活动的大脑完成指定的任务。影片的科幻原理逻辑合理,同时也颇具想象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的科幻电影。影片不止在科幻剧情上下功夫,同时情节紧凑,影片将悬念不断堆叠当悬念揭开时,可以给观众带来快感。而作为科幻电影,虽然动作场面少,但特效场面却始终引人入胜,牢牢抓住了观众。最后主角虽然知道这不能改变真实世界,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想要进去将整车厢的人救出,他只是想要赢一次,不免让人感动。最后用短信将两个世界连接起来,让观众更能理解这个源代码中博士没有发现的原理。
2.罗马
在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平淡的故事却让人有着最真实的触动。影片大量运用平移和旋转的长镜头,让影片尽量回归现实,片中让人震撼的360度旋转镜头,在旋转中并没有看到任何的摄影设备亦或是灯光录音,用旋转镜头告诉观众影片的真实叙述。片中还有大量的暗示,在男主人回来之时,艰难的将车子停回家,还沾上了狗屎,这些都预示着男主人不再融入这个家庭。当男主人离开时,仪仗队经过,男主人的内心是开心的,镜头接着切到了女主人,眼中的泪水毫不掩饰的流淌下来。我同样注意到了影片中飞机的暗示,飞机飞过一切都归于平和,在最后Clio爬上台阶,飞机飞过,一切生活都归于正常,Clio不再感到困惑和迷茫,也不为失去孩子感到感伤,同时凸显了Clio平和又伟大。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男性形象都是懦弱或者可以说很“渣”,而女性是坚毅的,她们充满力量,并不为困难打败,她们保护着孩子,保护者孩子们的世界,在导演眼中他的保姆Libo就是这样的女性,他拍摄这部影片献给他的童年也献给了伟大的女性。影片的背景是70年代动乱下的墨西哥,在那样的背景下人们真实的生活,以及社会的阶层分化,影片将很多内涵糅合在一起,是非常不错的一部黑白片佳作。
3.狩猎
导演温特伯格的影片,看过dogme95的家宴。狩猎虽然摄影技术比较丰富,还是存在手持摄影的影子,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由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引起的连锁反应,最怕的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当所有人都站在你的对立面,而你以为可以据理力争,但是已经进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影片的前半部分悬念铺设出色,后半部分情绪掌控直击人心,点睛之笔的结局让人想起了家宴。
4.摄影机不要停!
前三十分钟可能会让人感到一头雾水,这尴尬的演技,奇怪的摄影,剧情走向,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部影片的评价这么高。后来发现原来前30分钟的长镜头是在电视台播出的短片。而短片之后的花絮才是重点。利用不同的视点互文解释低成本电影是如何拍成的,一个状况百出的团队,艺术要求不高的资方,在捉襟见肘的人手调动下,发挥种种即兴表演和临场应对能力,大家通力合作完成拍摄。解谜过程很有趣,但又透露着种种艰辛,而开头的前三十分钟的奇怪也找到了原因。在最后几个人叠起来合力拍摄的镜头,又让人感动。
5.我能说
影片将慰安妇题材转化为商业大片,既讲述了悲痛,又让大众比较好接受,可以让观众更了解这段历史。用喜剧类型的外表承载了悲伤的内核,电影在笑泪之间的平衡找的很不错。这部电影看待过去和现在的视角,不单纯展现痛苦悲惨仇恨无力,而是用温暖坚定的勇气去包容去安慰那些受伤的心。当罗奶奶那句icanspeak说出来的时候,让人不自觉地就被这位坚毅的女性所打动。
6.伊万的童年
伊万的童年在战争中度过,用美好的梦境或幻想反衬战争的扭曲与残酷。影片在现实与梦境的切换是通过滴水声转化,通过水汽转换梦和现实。运用甩镜与高反差布光呈现地下室梦魇,用黑色的影子给人强烈的压抑感。全片穿插着无数个梦境,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梦境算是前后呼应,以美好开始也以美好结束。在梦中快乐的玩耍本是作为孩子该做的事,却被一场战争的卷入打破,少年已经变得悲愤敏感且无奈。
7.白日焰火
好另类的悬疑电影,却凸显了影片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影片的导演和摄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城市、灯光、物体、空间的作用,气氛的压抑阴郁恰到好处。冷艳的整体氛围没有服务于叙事,而是加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案件本身并不是很复杂,复杂的是微妙的男女关系。
8.痛苦与荣耀
导演回首向自己一生致敬,影片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强烈色彩对比,光影摇曳的长镜头,最后以微妙的一幕结束。影片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那就是只会哭算不上好演员,懂得克制眼泪才是好演员。这句话用来概括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非常贴切。导演的一生基本都摊开在墓前。作者的各种情绪交织着,痛苦、悲伤、悔恨与宽恕,自我剖析。观影就像是在窥探日记,看作者的高低起伏,最后于自己和解。
9.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可以算是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但是他在1的基础上放眼更加宏大的世界观。在2中我们基本看到的都是全世界一起联合做一些事情,体现了国际主义的精神。不仅如此影片剧情情节也更为复杂,讲述了两个地球碰到的重要事件,以及危机是如何化解的。特效也做的比1更好,场面很震撼。可以感觉到影片也是经过很多科学考证的,逻辑可以说得通,影片中新提到了一个数字生命技术,应该会是第三部的重点。
10.深海
影片的色彩非常绚丽,画面也特别好看,每一帧都像是画一样,用最绚烂的色彩,描绘出最灰暗的童话。影片前面的部分其实挺中规中矩有点枯燥乏味,但是最后三十分钟大爆发的揭秘,使影片的剧情都明朗合理起来。悬念留在这么后面是符合参秀的人物个性的,参秀由于家庭的变故变得孤僻,把自己封闭起来,她想永远活在梦里,从而才在后三十分钟才揭示真相,感觉结合人物性格构建影片结构还挺巧妙的。影片中两个孤独的人走在了一起,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相处令人感动。
11.无名
感觉这部影片挑错了档期和观众,完全不适合在春节观看。摄影让人看得赏心悦目,从节奏到运镜到色调,带有一点点王家卫的味道,总体来说呈现好的视听效果导演做到了。但故事本身其实很俗套,虽然是非线性的碎片化的叙事让人一开始看的一头雾水,但是当你理清顺序你明白过来这其实就是讲过无数遍的谍战故事。结尾部分的打戏与最后真相的揭晓相违和,逻辑顺不下来,让人看的不知所云。不过影片的情感还是很到位的,每个人都在爱,都在坚持自己的信仰。
12.满江红
挺适合贺岁档的,有搞笑又富有教育意义。在狭小空间内的场面调度得特别好,如果拍成一镜到底感觉会很精彩。人物关系也设计的很巧妙。影片基本是以剧本杀➕小品的形式完成的,前半段让人看的很轻松,而后续剧情反转再反转。最后的念诗又把这部影片提升到了家国情怀的层次,整个把这部影片升华了。看完这部非常想看三枪拍案惊奇
13.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春节档的电影固定的前部分是搞笑后半部分是激励与感动,电影本身来讲还是不错的,贴近真实,看完电影后我去搜索了一下当时比赛的视频,电影完全重现了当时比赛的情况以及最后选手倒在地上和教练慢慢地从教练席走出来的画面,最后奋力拼搏夺得冠军,那种厮杀看得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影片还是逃不过运动题材的惯用套路,换教练换训练方法经历失败最后涅槃重生,已经是比较固定的套路了,完全可以猜出剧情走向。但作为一个喜欢看运动比赛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确实拍的不错,也下了很多功夫。
14.交换人生
挺普通的甚至有点扯,但是放在合家欢的春节档确实没什么问题,笑点还是足的,不过撞上满江红这部同样有笑点的电影,交换人生的质量就比不过了。其实是没有什么特色的俗套之作,感觉已经看过很多遍了,由爱情到家庭,最后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最后家庭圆满,大团圆结局,这在很多电影中已经出现过了,没什么新意,唯一有新意的可能就是换身了吧,但是太扯了。
15.爵士春秋
影片将回忆、幻像、临终与现实交叉剪辑,相互依存、映射、预示,一开始让人不明所以,却呈现了一位酗酒、嗑药、浪荡的歌舞剧导演通向死亡的道路。主观视点的声音特写搭配静默环境音处理,外化了心脏病发预兆。导演将承载痛苦和荣耀的生命放入跳跃错乱的叙事中,用爵士乐庆祝死亡的到来,看完真的觉得人生真是一场好大的空虚。
16.随风而逝
影片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小村庄和一个迷惑的外乡人,大量的画外音和被隐藏的面孔,呈现出来的是麦浪、大树、动物和河流,像画一样的村庄风景呈现在观众眼前光线和色彩都是那样的和谐美好。影片讲的是一个人真正面临死亡时,才知道死亡那沉甸甸的残酷,也明白自己为期盼老人快点死去,成为自己报道材料的愚昧和自私。
17.诗
影片的故事从始自终都讲的波澜不惊,观众在平淡中惊诧、理解、怀疑,最后释然,就像一首没有感叹号的诗,在不经意间默默把你感动。在窘迫的现实面前,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社会中显得无力和荒唐,只有在诗中才能找到一丝慰藉,这样的女性角色是多么美妙啊。导演不露一丝说教的功力令人折服。
18.永恒和一日
一直在行走的诗人以及在街上流浪的小孩,深邃又安静的自我放逐。不断拉回的记忆中就像双脚同时踩入过去和现在的河流,既是永恒又是一日。影片首尾都用慢推的长镜头,在单个横摇镜头中穿越时空,运动的长镜头就像诗一样,细水长流娓娓道来。风雨雾等意象的环境隐喻、意识流反复、神级的长镜头调度、色彩服化道都参与到了自始至终,这是一部给人情感带来很大冲击的电影。
19.悲情城市
侯导很少使用特写,节奏也很慢,多数使用固定机位的中远景长镜头。然而,正是这种固定机位,全靠导演调度演员的走动和动作体现出流动的生活气息以及日常化的强调,配合近乎真实生活的嘈杂声响以及克制的音画异步效果,对即将发生的戏剧化的剧情起到了充分的延迟和烘托作用。影片用林姓家族的悲剧命运解释了台湾一个时代的惶恐和苦难,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越发渺小,而悲剧的命运不可避免,让人不免心酸。
20.风再起时
观影过程中表演、镜头、年代感确实很有港味和沉浸感,每个部分单看都很好看,但剩下的就是历史事件的堆砌。楹联在叙事上摒弃了爽片的做法,而更多的在于展现人物的情感生活,时间线横跨几十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叙事框架。同时镜头设计上采取了大量的特写和仰拍视角,给人巨大的压迫感,这就是历史的厚重感。我个人认为比较了解抗战胜利后的香港历史的话看这部影片会更舒服,不然没有科普不能清楚的知道到底是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21.一一
这是一部缓慢的电影,也正是这种缓慢才能把一个普通家庭所有成员的迷茫和悲伤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叙述一则简单的家庭故事时,用娴熟技巧同时交代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实事的讽刺。杨德昌的镜头大多是静止的,这样能让我们看清全貌,很多镜头一镜到底一气呵成。个人认为这部比牯岭街更容易看进去,在平静中显示压抑,可以感受到极大的情感冲击。
22.七武士
就算是三个小时的电影,也处处精彩没有低潮,用一个小时召集七武士,一个小时准备,最后一个半小时进行战斗。每个人物性格都非常鲜明,七个武士和几个农民的性格都被描绘的入木三分。故事情节也很曲折复杂,却条理清晰完全不乱。严苛而非常精准的镜头和构图,干净利索、漂亮至极的调度,以及非常伟大的群像戏,看下来就是震撼。就这样一个保卫家园的片子,也能拍出深刻的人性。
23.侠女
一种拆解连续的动作,用几个片段构建起整体动作的剪辑,一种反常规的悬疑铺垫方式,和一种中国山水画风的构图,在横摇相当于卷轴的铺展下广袤的空间被无限延伸,给人一种空灵与飘逸的感觉。前后景被并置在一起,展现多重性的空间。影片中镜头面对的是像画一样的世界,芦苇地、竹林、流水间,别有乱世侠气的古韵。影片摄影和剪辑极为考究,服装和布景精妙绝伦,配乐和音效借鉴传统戏曲,气氛营造极佳。影片用负片展示太阳照晒后的幻觉很有趣味。就是影片的节奏太过缓慢,也没什么剧情,对于禅佛也只是在于表面。
24.影武者
用小人物的命运书写大名家族的兴衰,伟大的精神在肉身陨灭后依旧影响他人,可惜离了主人的影子终究无法力挽狂澜。影片讲到个人成长、宿命,同时也涉及到诸侯割据,英雄相惜,再到作战方针治国之道。讲到影子和本尊的凄凉关系,体制离开领导者之后的续命与衰落。黑泽明指导下的场面、氛围调动堪称一绝,更为深刻的展示东方人文情怀。影片中也通过展示影子来表现影子和本体的关系。导演将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用运动的画面和歌舞般的音乐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
25.游客
这部影片很简单但表现力十足,关于男女和婚姻的恐怖片,影片中讲述的是一个很平常的问题,就是缺少沟通,以及男性的自私,在这部影片展现的淋漓尽致。导演很克制,构图和摄影工整唯美,运用大量的中景和远景以及固定机位,冷静清晰地讲一对夫妻的心理变化,层层推进的非常顺滑。剧情张力十足,高潮和结尾荒诞却又符合常理,非常具有讽刺意义。几处刷牙戏和巧用镜子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26.毒舌律师
香港电影还是有点东西,这部和前段时间的风再起时都很好看,不过这部有点悬疑和喜剧的元素,相较风再起时确实不会枯燥。影片中法庭上从丧失公义,到重拾公义,故事跌宕起伏,结果大快人心,男主角黄子华在最近的香港电影中表现得非常亮眼,在影片中角色转变自然。但是其实影片的大致故事很简单,在法庭上的说教戏很突兀,这不像是在法庭上会出现的,不过瑕不掩瑜影片确实很精彩很好看。
27.色戒
李安的电影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细,人物表情、布景、镜头移动,无一不体现着细节,演员的发挥也是细到极致,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就拿影片开头的一场戏来说,几个太太围在麻将桌上大牌,镜头随着台词以及音乐节奏运动,同时镜头拍到了几个太太之间的眼神流动,而信息在眼波流转间传递,光是这一场戏就细节满满。这部影片本来就很压抑,再加上这样密的拍法,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压抑感,真的太厉害太震撼了。
28.活着
用福贵一家的生活串起了中国的40年代-7、80年代,像是一本年代记实录,记录了近代中国的变迁,用普通的城镇贫民的生活反映了那个年代。本身就有原著小说文学功底的同时,正确的改编更是锦上添花。影片配乐代入感极强,摄影沉稳大气,在光影的配合下,屏幕上的世界从始至终都透露着一种坚韧生命力以及荒诞的时代感。片中几处转场都设计的特别巧妙,黑色幽默里满是政治讽刺,在平时质朴中尽显悲凉无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七周打卡 周彦枫 (周彦枫)
- 第六周 电影打卡 吴舒意 (suyee)
- 第六周打卡 程逸菲 (🙈)
- 第六周 电影打卡 张锦汶 (张锦汶)
- 第六周打卡 周彦枫 (周彦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