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推销员之死---一场美国梦的幻灭
来自:科尔多巴
我现在始终不清楚一个人应该在他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阶段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没有答案,没有解题过程,甚至没有思路的题。但它与题目的不同是,他好像不需要有答案,不需要有解题过程,不需要有思路。书名已经告诉了你这个故事的结局,这就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悲。 对这场戏剧中有两个非常打动我的情节,其中一个是当比夫自己突然醒悟,他从来没有当过推销员,甚至只是一个小杂员的时候;另外一个是威利在比夫那么真诚热烈的对老爸坦白,他们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普通、平凡的人的时候,威利却只是感动于他的儿子对他流泪,而他自身已经在幻想中不可自拔,继续构造着他儿子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人才的美梦。 我觉得那个瞬间像我的这个失眠晚上一样荒诞,一样有一种不想再说任何事情的无力感。这甚至没有办法感叹的人生啊… 另外我非常喜欢这部戏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林达对威利那种近乎怜悯的爱。 我一开始一直带着一点女性的正义感和一点点“报复”心理,期待着后续林达会发现威利出过轨,然后有一些激烈的戏剧冲突。但是后来我觉得这种想法太浅显了,我觉得这也是作者没有安排这个冲突的原因。林达对威力的爱是充满包容怜悯。林达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妻子,她的身上有一种近乎神性的光芒,所以,即使琳达知道威利出轨,也不会是一场狗血桥段。她就那样坐在那里,手上干着补袜子的活儿。全身心的、那么真诚的爱着那个对别人来说并不完美甚至浮夸自大的男人。她那么了解他,不管是肉体还是灵魂。在一个普通的妇女身上,有着那么绚烂的神性光芒。 最后我觉得这部戏的现实意义就是美国梦看起来总是光鲜亮丽的,总是充满机会挑战的,但是对于真正的普通人来讲,他其实更多的像是一个致幻剂,普通人生活在盛世编织的谎言里。所以我觉得阿瑟米勒戳破了美国梦的幻影,他让我们看到那种永恒的无奈,看大厦如何倾塌,浮华如何消散…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感悟|《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刀)
- 感悟|想要寻找长期读书的书友 (momo)
- 感悟|小王子 (飞起来的佩奇)
- 感悟|梦幻花--东野圭吾 (沧桑的石头)
- 感悟|余华《我胆小如鼠》 (大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