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出现回避型,想及时止损但又离不开怎么办?
来自:姜不浪(知行合一)
遇到回避型其实只有一条路可走,没有第二条路。
——即自我成长,提升“做自己”的能力。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遇到回避型也不用跑。回避型的人也并不是灾星,谁遇到谁倒霉。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在亲密关系里都有自己的人格bug。
感情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回避型大概率感情体验会一波三折,不太可能属于那1/10顺顺利利就能走向幸福圆满的类型。所以我们心态可以放得更平,知道自己的未来会遇到一些未知,感情路曲折一点、也会更丰富和探索出更多可能性。
在你看来,是回避型出现在了你的生命里。实际上是否留在他们的生命里、留多久,都是你自己可以自主选择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缘分也是由天定,什么时候该跑到了那个点你自然想离开了。有时候不用想那么多,时间会给你答案。
显然,和回避型的亲密关系非常能够丰富一个人的人生体验,因为他们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也不是你期待的那样,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幻境”。网上虽然有很多讲回避特点和相处方法的内容,但回避型受环境影响很大,类型非常的丰富,你会发现任何理论标签在个体身上都很难行得通,必须在实践中找到唯一适合自己的路,没有捷径。
链接(回避型的低阶、中阶、高阶)
他们在感情里“不按常理出牌”,正好考验的是我们突破表象看实相的能力,以及对于他微细情感信号的敏锐度。
回避型对于自己越真实、越重要的情感,往往表达上喜欢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比如说某一天回避型问你是不是发朋友圈屏蔽了他,别的什么也没说。可能背后他每天都在关注你,但并没有让你知道。看你朋友圈发东西少了,就害怕你是不是排斥他了或者担心你有什么情况——背后想了很多,但表达出来只是平淡的一个问句,你没有意识到这是情感信号,没有及时问,他一定不会接着表达,就容易错过很多感情升温的契机。
如果刚刚意识到自己遇到的是回避型,还没有下意识去觉察,不具备抓信号的能力和敏锐度是正常的。一步步来。
有个很可爱的咨询者,一找我就问了一连串关于回避型的问题。
她问:很多文章都说,对回避型不要有感情和期待,要放下追逐心态,怎么放下呢?难道爱自己回避型就会被吸引吗?怎么爱自己呢?说回避型要无条件的爱?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这些问题都问的非常好,看得出她做过很多功课,也自己思考过。不过这些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关于“爱和做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完善。通过文章,姜姜只是尝试讲一些关键点,希望对你们理解回避型有一些启示。
人是社会中的人。大家亲密关系的问题,乃至回避型的问题,其实不止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更深的层面,是我们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大家精神意识提升和觉醒,才会对亲密关系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人精神上有感性(F)和理性(T)两种需求倾向。(参考mbti人格说明)
但回避型大多数是适应社会物质发展,世俗中“很好用”的人,生活中也能让人觉得安心可靠。他们精神需求是奔着“价值感”而去(我有用);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为此阉割了自身的情感需求,牺牲了“幸福感”。
回避型依恋大多缺少生命力和情感滋养,F(情感感知)一般很弱,你无法直接从他那里求得情感需求,哪怕你想要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爱”,他们的体系里,可能会觉得这是“麻烦”。
大多数回避型的伴侣都是偏F的人,理性知觉相对较弱,所以和回避型相处,会感觉很累,就像能量投入虚空之中。因为你们本就不在一个体系的世界里,对每件事的认知和解读都是完全不同的视角。
在T的体系里,怎么努力F也是无法处理的“bug”,情感比任何事情都难解决。他们一开始想要处理你的情感情绪,可是他们不会,所以越处理越糟糕,发现自己永远处理不掉或者处理不完,于是最后会把你们的情感需求视为“需要清除的病毒”。
比如你们吵架,他说不过你,后来你无论说什么他都只摆手或者躲开,其实是受不了你继续说下去,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说不出来。后面就越躲越远,想要但又害怕和你亲近。
如果是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事业型回避,会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因为感觉生活中自己是一个方方面面都厉害的人,很难清晰认知到在亲密关系层面,自己的情感能力是如此的弱。
不自知会带来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来是很简单的情绪、情感,会被他们贴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合理化的标签。从人的感情角度,他们自己更看不清自己。
比如可能只是因为你凶他或者你忘记了他之前说过的事,他们不高兴;或者只是因为担心你不想你做什么事,他们容易讲一大堆道理来掩盖。所以回避型越有情绪时,越容易言不达意,说很多你觉得莫名其妙乃至听不懂的话。
——回避型一般话很少、且基本逻辑清楚。这时候很大概率是回避型自己有情绪了,他们在合理化自己,但又没有意识到。
你能在这个时候捕捉到他的情绪,并且给予恰当的情感回应,可能就会打开回避型的盲点,让他们觉得你比他们更了解他自己。
我感觉在理解回避型这件事上,焦虑型是有天然优势的,但实际操作中引导回避型也很难。
F型的人在现实博弈中很容易被T型的人压制和影响。因为情绪无边无界,你有什么感觉说不清楚,但对方说什么、做什么框架往往非常清晰、有理有据,容易让你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很容易感觉就像被pua了。
所以情感关系一般不能让回避型来主导的原因之一就是,感性是不能被条条框框限制的,否则你会施展不了你的能量,感觉一直被对方控制和牵着走,越来越想依赖对方但又抓不住,最后越来越压抑和痛苦。
和回避型相处,现实中的事可以听他们的,但涉及到感情层面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你自己的,但要让自己不必求于他。
你们需要能够弥补自身过度情绪化和理性认知的短板,才可以用自己的感性脑捕捉对方的情绪信息,再逐渐训练用理性脑越来越精准的判断和处理。(侧面说明,和回避型相处真的很考验人,尤其我们想要从他们身上挖出什么,需要自己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你要自己先学会如何正向处理和表达感情(你有这个情感天赋和底子,比他们更容易学会),再去教他们怎么做。
至于他们能被你影响多少,就看你做自己的能力修炼到什么程度——不断清理疗愈过去的创伤,重建新的行为和情感模式。
要和回避型修成圆满,必须要先修成圆满的自己,没有第二条路。外求无用,必须向内看。
相信自己,你也就能相信他。你做到了,他能够非常直观感受到你的情感能量带来的正向滋养,跟在你后面——比哭闹几百次、发几千篇小作文都更有用。
最终,你会发现,借由和回避型的关系,你所有的慕强、依赖、缺爱确实都能得到解决,因为你自己能经由这个体验来升级自己的能力和心量,成为一个独立、强大、温暖的人。
遇到或者没有遇到回避型,我们走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当我们有了这些能力,人生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会变得容易起来。
和回避型相伴的这段路,其实首先是为了点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自然而然照亮他的生命。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人到中年,爱上一个人,只是一时好感吗 (林树学长)
- 回避型其实很好判断 (林树学长)
- 你好,Z君 (王然)
- 什么是真正的情绪价值 (林树学长)
- 如果你经常有无意义的空虚感 (林树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