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必须要有电子版

Jatch

Jatch(哪跟哪儿)
2012-03-27 23:37:2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2-03-28 09:22:05

    蠢材,看老六做青衣张火丁,共和国教科书,传家等书的那种认真劲和不菲的价钱,就知道老六的风格 蠢材,看老六做青衣张火丁,共和国教科书,传家等书的那种认真劲和不菲的价钱,就知道老六的风格和读库的定位都不是为大众准备的,压根没想过普及自己,连这个都没想清楚,就拿这几条放在哪本杂志上都可以的大路理由来说事,真弱 【.我们不应满足于读库在极小范围内的孤芳自赏,我们还应有更多的担当,我想这也是读库存在的根本意义吧】 老六担当的事情可多了,他忙的是某些文化的存亡续绝,是留下尽可能多的好的美的文化,你所谓的更多担当想必意味着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读库吧,老六做的是杂志不是慈善 喜欢的人,50一本也会买,不喜欢的人,3块一本的电子杂志照样不会买,ok? ... 神威

    “不菲的价钱”“是杂志不是慈善”。不知道老六做读库销量及盈亏如何,电子版只会改善盈利情况,与慈善无关。

    “文化的存亡续绝”。您觉得电子化是威胁还是促进?

    读库做了好几年了,内容又不偏,我敢保证还有很多目标受众没有接触到。3块一本电子杂志不会买的人,仍有可能买50一本的纸书,这点是没有矛盾的。

    单就读库来说,电子版对传统纸书出版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爱纸不接受电子版的人大可以继续买纸书无视电子版就成。一直不明白许多反对电子化的人到底是什么思路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2-03-28 10:37:51

    读下读库00系列吧 读下读库00系列吧 神威

    已下单,看后再跟你讨论这个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2-03-28 10:59:24

    而且读库是mook,不存在一般杂志的过刊失去可读性的特点,创刊起每一期都在市场上流通,电子版必 而且读库是mook,不存在一般杂志的过刊失去可读性的特点,创刊起每一期都在市场上流通,电子版必然分薄购买力,让大多数中间派选择省钱 ... 神威

    以读库不算偏门冷门的选题、过硬的内容质量、精美的纸书装订品质,再加上目前读库极低(相对大众市场来说)的普及度,电子版带来的受众增加,进而带来的纸书购买增量,将远远大于原有纸书消费者转投电子版的流失量。

    不知道反对电子化的朋友中有多少看过电子书。以我个人经验,通过电子书这种方便廉价的方式接触到一本好书,是会促发对纸书这样一种现实存在的实物的购买欲的。

    电子书打击的是过去借助强势渠道推广的劣质出版物,最不用担心这种影响的,恰恰是读库这种。正所谓“内容为王”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2-03-29 21:16:51

    中间的消费者如果可以购买便宜的电子版必然不会买相对昂贵的纸质书了,这部分收益的削减要大于由 中间的消费者如果可以购买便宜的电子版必然不会买相对昂贵的纸质书了,这部分收益的削减要大于由于电子版而加入的新读者的总收益,有错么 苹果和读库完全不是一回事,shuffle是为了从其余音乐播放器厂家手中抢夺用户,和读库属于垄断竞争,是有其独特性,没有那种非此及彼的替代性,ok? 另外,如果你真的看了不少读库,理解老六的话,就会知道拿【大势所趋】这种话来当理由多荒谬吧 ... 神威

    "中间的消费者如果可以购买便宜的电子版必然不会买相对昂贵的纸质书了,这部分收益的削减要大于由于电子版而加入的新读者的总收益,有错么" 有错。假设目前读库“中间的消费者”有100个,每人10元给读库带来1000元收入,1元钱的廉价电子版在带走了其中的90个的同时,还带来了1000个过去没有接触过读库的新的“中间消费者”,读库纸书的品质吸引了其中有1/10也就是100个读者,现在读库的收入是110×10+900×1=2000 中间消费者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以目前读库的内容品质和知名度来说,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至于楼主那些“发号施令的口气,主要是我觉得这个小组里的人普遍对电子版抱更加保守的态度,我是故意秉着“矫枉必须过正”的态度来着。你也骂过我蠢材了,咱俩就算扯平了吧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2-03-29 21:34:01

    《读库1200》也提到了要做电子出版的事。 我支持电子出版,不过更喜欢纸质书,特别是老六及其 《读库1200》也提到了要做电子出版的事。 我支持电子出版,不过更喜欢纸质书,特别是老六及其同类做的纸质书。 读库的电子版可以做,但是会与目前的纸质书大不相同,其中的互动、索引、多媒体需要精心设计。如果只是把文字版简单复制成电子文档,我是坚决反对的。 如果缺少了电子版的新闻和读物,我们对外部信息的接触面会大大减少,固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没有了纸质书,阅读的享受感大打折扣,不知楼主如何,反正我是接受不了的。 家里的菜肴比酒店的更温馨,亲手冲泡的茶比罐装饮料更甘美。其中的道理和电子书与纸质书之前的差异,是相通的吧。 ... 海客

    其实我俩的观点没有矛盾 我是否支持电子版 与 我是否喜欢纸质书 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前者说的是大势发展方向,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口味。 我个人现在看书主要是通过kindle,碰上好书也毫不犹豫的又买了纸版。 就拿喝茶做比喻,以前和茶也是有成本的,一壶一壶的泡,想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很难也很贵。现在科技发达了,各式各样灌装茶品质丰富又便宜,能帮助我更方便的试出自己喜欢的口味和品种;另外从茶的角度来说,好品质的茶也能借助灌装版把自己的优势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从而赢得更多的人,加速劣等茶的淘汰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2-03-29 22:02:40

    个人觉得,数字化是趋势,电子出版物将来还可能是出版业的主流,但这并非迫在眉睫的事儿。 这不 个人觉得,数字化是趋势,电子出版物将来还可能是出版业的主流,但这并非迫在眉睫的事儿。 这不是上山摘桃子——先到先得,数量有限。不急。 先看看别人(先驱或先烈)是怎么做的,再说。 当紧的是为历年《读库》做一个索引,在网上发布,并实时更新,以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信息。 至于有读友言及的相关段落查找困难,除了索引,还有个办法能缓解:做读书笔记。 我认同老六的观点,纸质书和电子书是电影和电视的关系,载体不同而已,就像雕版与活字只是技术手段的差异,后者不会完全取代前者,反而会促使纸质书更像纸质书。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会阅读电子书,不是用软件自动生成批量生产,而是一书一编更像电子书的那种。与此同时,我也会选择这样的纸质书:作者作品方面,如沈尧伊先生所说,作者对生活中的美保持敏感,作品有发自内心的感受,以及贯穿眼、心、脑的人类智慧;编辑方面,有与人分享好作品的欲望和热情,有做“画句号的书”的追求,有相应的“彻底的解决方案”,以时间换空间,致力于其生命力的长久。 我一点也不担心纸质书的未来,因为对于这样的纸质书,首先我,我就不会放弃它。 ... 马国兴

    “纸质书和电子书是电影和电视的关系,载体不同而已”——我个人认为不仅仅是载体不同而已,载体的变化体现的是信息传播工具民主化这样一个趋势,同理纸书与电子书也是这种趋势的又一次表现。后者当然不可能取代前者,但未来谁主谁次是没有悬念的。 “先看看别人(先驱或先烈)是怎么做的,再说。”——其实我也了解到读库有做电子书的打算,不知道进度如何,是怎么个“看”法,是眯着眼看还是不眨眼盯着看,这其中恐怕也是有差别的。 “因为对于这样的纸质书,首先我,我就不会放弃它。”——我也毫不担心电子版会带走现有的读库纸书消费者,这正是我发帖催读库出电子版的根本出发点。市场上那么多平庸的内容出版都敢电子化,我觉得恰恰是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突出优势、受众基数又小的读库,最不需要担心电子版侵蚀纸版的问题。挡在读库面前最大的障碍,恐怕是主办方自己的观念。换句话说,如果读库以后发现纸书销量下降了,那一定是自己的内容优势丢失了的缘故,而不是其他。“内容为王”理念在信息民主化的未来将进一步得到彰显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3-01-11 18:34:46

    我希望有电子版,某些时候看着的确方便。但做与不做要看老六了。 但是楼主说的电子版增加读库收 我希望有电子版,某些时候看着的确方便。但做与不做要看老六了。 但是楼主说的电子版增加读库收益,提高销量,扩大影响实在是无法认同。 ... 跳伞塔

    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电子版,扩大影响,提高销量,增加收益。恩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3-04-19 23:20:18

    楼主所讲都是大趋势,一定是个研究生,理论“借鉴”太多,否则那就是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上课上 楼主所讲都是大趋势,一定是个研究生,理论“借鉴”太多,否则那就是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上课上多了,还没把道理想明白呢,又怎么能说得明白?尤其是“担当”这种话听起来挺现成也挺恶心的。 我对楼主的观点并无个人好恶,只不过出不出电子书,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读库今天的成功,也并不是要寻求与潮流合拍的结果。它的受众不广,走少而精的路数,那是由它的定位、风格和内容决定的。 要说电子书,个人观点,粗制滥造的电子书太多,它们扩大了受众,传播效率高,但是内容的缺失,引用的不便,花费在上面的钱,再少也是一种浪费。若说做得精美的那还是不便宜。电子书的出现说明了一件事:大家都降低了对知识的要求。 ... 无花

    嗯,您是明白人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5-03-20 21:55:14

    3年时间过去了,普遍观点确实在发生变化

  • Jatch

    Jatch (哪跟哪儿) 楼主 2015-03-23 16:17:15

    3年时间过去了,楼主依然没发现自己的标题是多么的不妥当 3年时间过去了,楼主依然没发现自己的标题是多么的不妥当 dancerinfire

    哈哈 当时就是秉着纠枉必须过正的原则 “不够爆炸怎麽有话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